发表于2025-01-24
會做飯的孩子棒棒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教孩子做菜”這件事真的不難,重點是做菜過程中我們是不是也能教給孩子一些基礎的人生道理?本書糅閤瞭先進的食育理念,通過培養孩子下廚,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共設置瞭12個訓練單元,其中包括——
1.有方法的規矩訓練。
2.保護自己,與危險共處。
3.正式自己的恐懼與短闆。
4.把不喜歡變成喜歡。
5.觸覺與情感的訓練。
6.學習群體閤作。
7.創意與美感的展現。
8.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9.用行動錶達感謝。
10.真實的社會實踐。
11.獨立規劃的能力。
12.想象力大爆發。
通過下廚,孩子收獲的不僅僅是自立自主的能力,更是一次身心的全麵成長。
林傢岑(Amanda),從小愛做菜、熱愛廚房裏的大小事,覺得下廚及帶小孩是有樂趣的兩件事。大學畢業後一直擔任幼兒園老師,後來獲得機會赴美國專研兒童教育,讓興趣有瞭更加踏實的發展。幼教經驗20年,從事親子及兒童烹飪教學10年,熱情始終如一。擅長設計有趣好玩、美感獨具的料理課程與食譜,期望以食物為媒介,讓孩子們動手體驗,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意和生活熱情。
Amanda把親子烹飪課,教得像一場場探索孩子性格的遊戲,在角色分派、任務編組中,每個孩子都找到瞭自己適閤的位置。
這些孩子何其幸運,他們終將在人生的某一階段,突然憶起追隨Amanda的童年往事,他們必將瞭解人生的意義,“食色性也”。而幸福的定義不過是把自己與所愛之人的生活給照料好。
——資深媒體人 蔡詩萍
Amanda的料理課不止傳達瞭食物的知識,還傳遞瞭父母與孩子們之間的溫暖親情,這已經不是普通的料理課做能得到的!
——知名主持人 鬱方
《會做飯的孩子棒棒噠》絕對不隻是本料理教學書。事實上,這書裏藏著許多改變親子關係的神奇魔法。放手!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吧!
——作傢 米米
用小孩專屬用餐墊輔助
根據孩子的年齡選用閤適刀
由簡入難,漸進練習用刀
各種刀具、其他工具的使用方法
今日菜單 什錦炊飯 / 彩蔬鯖魚魔鬼蛋
36 [練習 2 ] 保護自己,與危險共處|水&油的烹調使用
從鍋子開始的事前教育
用五感實際感受物理或化學變化
讓孩子思考工具的選擇
不小心受傷時的正麵應對
今日菜單 水波蛋 / 炸鮭魚薯條
50 [練習 3 ] 正視自己的恐懼與不擅長|肉&海鮮處理
圖片解說食材或帶孩子上市場認識
先從敢碰觸的食材部位做前處理
不吝鼓勵,語氣請溫柔且堅定
今日菜單 海鮮意大利蛋餅 / 雞肉奶汁花椰菜捲
64 [練習 4 ] 把不喜歡變成喜歡,勇敢突破|蔬菜料理
跟孩子討論如何變換烹調
激發孩子對食物的興趣與好感
放手!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吧
今日菜單 紅蘿蔔果醬 / 緞帶芹菜沙拉佐優格花生醬
78 [練習5 ] 觸覺與情感的練習|米食料理
從幼兒時期就開啓孩子的感官體驗
用遊戲、比賽的方式培養孩子耐心
減少命令句,讓孩子自己選擇、決定
今日菜單 米布丁 / 黑白珍珠丸
92 [練習 6 ] 學習群體閤作|團隊做麵食
工具輔助,讓孩子獨立完成試作
提齣多方案,自主討論與工作分配
設定共同任務和完成時間,練習閤作
今日菜單 意大利麵疙瘩 / 手工雞蛋麵
106 [練習 7 ] 創意與美感展現|盤中的排列組閤
蹲下來,聽孩子說他的畫麵
參與孩子的世界,一起發現各種樂趣
好的傾聽、迴應會在孩子心裏留下痕跡
今日菜單 香煎雞排 / 檸檬魚
120 [練習 8 ] 培養觀察力|麵團的長大過程&揉麵、玩麵團
用透明容器,慢慢觀察過程變化
讓小孩想想,如何善用、規劃零碎時間
多做多嘗試,共同體會進步的過程
今日菜單 黑糖蒸糕 / 比薩餃
134 [練習 9 ] 用行動錶達感謝|和媽媽在傢一起做菜
今日菜單 小朋友的練習菜單
138 [練習 10 ] 預先的生活練習|到大人廚房校外教學
鼓勵孩子開口發問
創造實境機會讓孩子試試
今日菜單 主廚菜單
148 [練習 11 ] 獨立規劃的能力|戶外小野餐&外齣體驗
假設提問,引導孩子想辦法
用寫或畫,進行采購和事前準備
以遊戲方式讓孩子學習接待、照顧彆人
今日菜單 韓式醬燒三明治 / 薑味蜜桃冰茶
160 [練習 12 ] 想象力大爆發|孩子們的料理創作
今日菜單 原來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從料理看孩子!
172 [ 特彆篇 ] 小廚的養成
開一扇窗,
讓孩子可以看得更遠。
孩子需要在傢以外的地方,嘗試一下不同的生活練習。
做完料理,大傢一起把做完的東西吃光光,是每次烹飪課的高潮。孩子會選擇使用他們喜歡的餐具,例如叉子、湯匙、筷子,或者是手。孩子們一起吃飯的氣氛是愉快的,因為他們可以自由選擇,用手捏菜、用叉子叉起整個三明治吃,或是用筷子當竹簽,把一堆菜穿起來吃。當然,有很多地方是無法讓孩子們這樣放鬆地吃飯的。因為正是在那些地方,孩子們需要學習怎樣更恰當地融入不同的場閤。相處融洽不一定是跟人,有時候跟整個氣氛和環境也有關係。於是,我開瞭有關餐桌禮儀的課。
對於第一次上烹飪課的孩子來說,動刀鏟這件事,是有幾分危險感的。孩子們並不一定會受傷,隻是我們會更重視引導受傷之後孩子的心態。
記得女兒還沒滿兩歲,她就跟著我在廚房裏進進齣齣。我煮湯燒水的時候,也會擔心她受傷。她第一次煎蛋,被鍋邊燙瞭一下,哭得滿臉花。我一邊用溫和的口吻安慰她,一邊替她用涼水衝洗、處理傷口。當時她就說:“我不想再做飯瞭,鍋子好恐怖。”第二天我要做中午飯時,還是請她來幫忙,結果她一口就答應瞭。我們母女倆又在廚房裏一邊哼歌一邊做菜瞭。
在教小朋友做菜的這麼長時間裏,有人被菜刀劃傷過,有人被鍋子燙到過。我也發現,孩子之後對下廚害怕與否,百分之七八十都取決於大人的態度。兒童班沒有傢長陪同上課,就算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受傷瞭,我們也從不大驚小怪,隻是盡快替孩子處理傷口。最後也會拍拍孩子,提醒他下次要小心。
親子班因為孩子們年齡小的關係,通常都是由傢長陪同的,在傢長的監督之下孩子仍有受傷的可能。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個五歲多的小男孩,媽媽從一進教室開始就一直在他的耳邊提醒他:“一會兒燙的東西不要摸,不然燙到你就留疤瞭!”“如果要切東西媽媽可以幫你切,刀子很危險,割到會流血。”我看著孩子還沒開始做菜,臉上就流露齣不安的錶情,似乎一會兒就要發生不幸的意外似的。
就在切馬鈴薯的時候,我聽到背後傳來一聲驚叫:“切到啦!就跟你說我來切,你就不聽!刀子怎麼可能不會切到手?”原本孩子還沒有哭,但看著歇斯底裏的媽媽,最後還是哭齣來瞭。我趕緊過去先安撫媽媽,再把孩子帶開,跟媽媽說我們會處理。結果我們一轉身,媽媽就趕緊把孩子沒切完的菜替孩子全部切完瞭。
我替孩子把傷口包紮好,問他:“痛嗎?”他迴答地很有趣,他說:“不痛,但是我媽媽比較可怕。”此刻我想我懂他要錶達的意思。
父母愛護和保護孩子,這是很閤理、正確的。隻是有時太過於小心及把小事誇大,會讓孩子少瞭再試一次的勇氣,卻多瞭遇事退卻的心態。受傷這件事,讓孩子學會使用工具時要小心,使他們更專注於要做的事情上。上課中,孩子們也會相互提醒要小心要注意安全,也不會拿著刀子嬉鬧。對於烤箱和熱的鍋子,他們保持的是一種謹慎的態度,而不是害怕。
大聲斥責或是驚慌提醒的方式,並不會讓孩子之後一定一路平安。要讓孩子學習麵對危險,更要讓孩子知道其實人生也是如此。孩子受傷之後是逃避,還是調整自己的處理方式再去麵對,這與大人的引導,有著微妙的關係。
……
為什麼要跟孩子一起做菜?
教孩子做菜的十年時光裏,大部分的傢長都是抱著讓孩子玩的心態,纔帶著孩子一起來上課的。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傢長問我:“老師,我的小孩上瞭幾堂課之後就可以自己做菜瞭?我小孩已經上過很多課瞭,所以可以不用教他太簡單的。”我想說的是“教孩子做菜”這句話,“教孩子”比“做菜”對我來說更重要。
在上課的過程中,和孩子講的每一句話,我都希望對他們是有用的。做菜這件事其實不難,但是在整個上課過程中,如何恰當地和孩子互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記得之前教過一個班,全班都是幼兒園年紀的孩子,因為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對於分享、等待、輪流等禮節,都不太熟悉。整個課程過程中就持續聽到“我先”“我要”“不要給你”等比較自我的字眼。當然,這個年紀的孩子,確實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在當時的課程當中,卻沒有聽到媽媽們對於孩子做齣應該有的提醒。如果僅僅是以“做菜”為目的,那麼老師聽到這些話,或許就讓這件事過去瞭吧!
換個方式來說,如果今天是以“教孩子”為主,這種需要引導的行為,就會被列為是重要的內容。當時我和孩子說:“來,我們來練習換個方式說話好嗎?你可以說:‘老師,請問我可以用這個攪拌器嗎?’”雖然字數比“我先”和“我要”要得多,但這些話可一點兒都不矯情。
再者,說到上課的態度:從那些被告知可能已經“很厲害”的孩子身上,我可以感覺到上課時,他們的行為舉止中會不自覺地發齣一種“這我已經會瞭”的信號。如果我還是以教做菜為主,我想他做不做,或者態度好不好,對我來說一點兒都不重要,隻要最後他把東西做齣來就好。很多時候,孩子需要提醒,但是大人卻對這樣的情況視而不見。想想現在的孩子,不乏被過度溺愛的,被不恰當誇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還有被大人過度“尊重”而“扭麯”的孩子。
“教孩子做菜”這件事真的不難,重點是做菜過程中我們是不是也能教給孩子一些基礎的人生道理。做菜隻是教育的一個媒介,老師的齣發點不同,孩子得到的也會不同。所以,“教孩子做菜”,“做菜”這個部分其實是最簡單的。
做菜這件事,可以從很多方麵讓我們有所收獲,就看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可以隻是很簡單地和孩子完成某個作品,一起享受烹飪的過程;也可以是讓孩子在這當中認識之前沒有見過的食材,知道食物的來源,然後學會珍惜食物。
而我現在要談的是更深遠的影響,是連大人都必須要好好準備的過程。每一件成果,大部分都歸結於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齣發,然後發展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和孩子一起做菜的過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發生,而這些故事的背後有著不同的含義。我認為,大人也要做好準備,這些你看到瞭嗎?有發現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變化嗎?經由做菜這件事,孩子的價值觀、性格、人際關係、處事的能力得到瞭良好的培養。對,它就是這麼神奇啊!
★給小孩們……
思考邏輯
上餐桌禮儀課之前,我會先用投影片介紹一些基本的餐桌擺設規矩,接著便告訴大傢“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餐具從外往裏使用”。我講完之後,便問孩子有沒有問題。馬上有人說:“左撇子就不行啦!這樣很難切呀!”“為什麼不能從裏麵往外麵吃?如果我有一道菜不想吃,那餐具可以跳過嗎?”這類開放式問題經常在我的教室齣現,我不幫他們解決問題,而是要他們自己去想辦法解決。
當孩子們習慣發問、習慣錶達,就等於習慣思考。思考有一來一往,如果一下就給答案,思考就停止瞭,習慣瞭這種方式,就變成瞭習慣等待答案。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要給孩子答錯的權利,或許答案不見得正確,我們也可以跟孩子說:“這個想法很好,可以參考,但是讓我們再想想看還有沒有其他的答案。”這比一聲“錯”更能激發孩子繼續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先後次序、時間管理,也都能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室隻有一颱烤箱,有一次我們要做九條蛋糕捲,兩人一組,要打蛋白、篩麵粉、攪拌,最後入模進烤箱。我們居然不浪費一點兒時間,像工廠生産綫一樣,兩個半小時全部完成。製作的順序,也是我和孩子一起商量後行動的。我們一邊做一邊調整,從錯誤中學習,這讓孩子有瞭更好的主動性。
沉穩&耐心
課堂上有很多料理的製作過程都需要我們學會等待:等鍋熱,等水滾,等麵團“長大”。在幾乎都是“在被趕著走”的當下,放慢腳步等待,反而是孩子們需要學習的“功課”。從早上起床就被趕著刷牙、吃早餐、上學,然後迴傢後被趕著寫作業、洗澡、睡覺。這樣趕的時間裏,我們卻一直抱怨孩子沒耐心,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鍾熱度。就算孩子想做,也常常被打斷!所以,在廚房裏,大傢一起調整腳步,慢的孩子會試著追上快的孩子,快的孩子會試圖等待慢的孩子。大傢就在一種無形的默契中學會瞭等待、包容和沉穩。
膽大心細&創意&錶達力
沒有自信的孩子總是在等待指令,等待告訴他所謂“對”的指令。從前的經驗告訴他們,照著老師說的做準沒錯。沒想到在這裏,老師一直說:“做自己的,不要跟彆人一樣。”老師也不做樣品讓大傢照著做,所以剛開始他們都說“不會”。後來發現成品不會有,比賽也沒有排名,於是開始有瞭自己的想法,開始展現自己的能力,開始說齣自己的藍圖。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很怕沒有答案可以遵循,卻也沒想到,有的時候,自己就是答案。
團隊閤作&包容、體諒&不抱怨地學習接受
一個人可以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每增加一人,就增加完成事情的睏難度。咦?不是越多人越快完成嗎?如果是一群沒有共識的人,給他們三天都完成不瞭,更何況是要在短時間內達成目標。團隊閤作是需要學習的,一項工作完成後,你會發現,瞭解自己的孩子,會馬上選齣適閤自己的工作,有領導纔能的孩子會馬上進入指揮狀態,開始詢問並給其他孩子分配工作。還有一種對團隊活動不熟悉的孩子,他們會等著被分配工作,或是開始反抗,因為他不想做被指派的工作。這時候要進入溝通協調、包容體諒及學習接受的團隊工作模式。在大人不插手的狀況下,請孩子好好享受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的過程。
會做飯的孩子棒棒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