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蘆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思想的蘆葦


黃進興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1-2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上海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813602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172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學人名傢自選集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5
字數:328000
正文語種:中文

思想的蘆葦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思想的蘆葦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思想的蘆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思想的蘆葦”(thinking reed),是藉用西哲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1623—1662)的名言,他在其名著《沉思錄》(Pensées)裏說道:“人像似存在中較脆弱的蘆葦,但卻是會思想的蘆葦。”帕氏以“能思考”來彰顯人無比的尊嚴,以對抗浩瀚而無意識的大自然。而這本書的命題雖如是,卻意不在於此,它隻不過要供齣:個人微不足道的知識探索,說穿瞭,也隻能是“思想的蘆葦”的一己之見,蓋難脫野人獻曝、敝帚自珍的俗諦。

內容簡介

  《思想的蘆葦》一書展現瞭史學文人的民族情懷,是對曆史綫索的現代詮釋。該書是著名史學傢黃進興教授對其治史生涯的梳理,精心挑選瞭16篇文章,以“思想”、“史學”、“作者儒教聖域的孔廟”為題,闡述其治史的成果。可謂,采銅於山,儒學文化接受全麵審視;中西閤璧,史學理論擦齣耀眼火花; 緩入聖域,儒傢信仰麵臨全新定位。

作者簡介

  黃進興,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颱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曆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院士,主要研究方嚮為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史學理論。齣版有:《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十八世紀中國的哲學和考證和政治:李紱與清代陸王學派》、《皇帝、儒生與孔廟》、《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

目錄

自序
思想的蘆葦——一位研究者的告白...............1

思想
所謂“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觀念解釋中國思想之限製的例證...............3
孟子的“四端說”與“道德感說”...............20
儒傢倫理與經濟發展——迷思或事實?...............26
梁啓超的終極關懷——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特色之一...............33
清末民初道德意識轉化的幾點觀察...............48
論儒教的俗世性格——從李紱的《原教》談起...............76

史學
論“方法”及“方法論”——以近代中國史學意識為係絡...............95
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麵臨的睏境...............111
“學案”體裁産生的思想背景——從李紱的《陸子學譜》談起...............136

作為儒教聖域的孔廟
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製度的形成...............161
作為宗教的儒教——一個比較宗教的初步探討...............201
“聖賢”與“聖徒”——儒教從祀製與基督教封聖製的比較...............226
清末民初儒教的“去宗教化”...............273
研究儒教的反思...............300

前言/序言

  自序

  思想的蘆葦——一位研究者的告白拙作的命名《思想的蘆葦》(Thinking Reed),明眼人一望即知,係藉用西哲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 1623—1662)的名言。他在其名著《沉思錄》(Pensées)裏說道:“人像似存在中最脆弱的蘆葦,但卻是會思想的蘆葦。”Blaise Pascal, Pensées(New York: Grolier, 1978),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Issac Taylor; with a critical and biographical profile of the author by Alfred Stern, p.8.帕氏以“能思考”來彰顯人無比的尊嚴,以對抗浩瀚而無意識的大自然。拙作則意不在於此,它隻不過要供齣:個人微不足道的知識探索,說穿瞭,也隻能是“思想的蘆葦”的一己之見,蓋難脫野人獻曝、敝帚自珍的俗諦。

  以下,我想挪用些許的篇幅,對拙作的知識背景略作交代。個人知識的養成教育來自三個重要的學術機構:颱灣大學(1969—1975)、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1977—1983)、“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1983迄今)。茲略述如下:

  首先,颱灣大學乃颱灣首善的學府,自不待多言。國民政府撤退來颱(1949),傅斯年(1896—1950)臨危受命齣任該校校長僅一年有餘,卻立下自由、獨立、多元的學風,影響迄於今日,而為師生所感念。颱灣四邊環海,位處東、西交通樞紐,極易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在歐風美雨的籠罩之下,1970年代的颱灣,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口號“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喧騰一時。這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傢薩特(Jean Paul Sartre, 1905—1980)提齣的。Jean Paul Sartre,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in Walter Kaufmann ed., Existentialism: from Dostoevsky to Sartre(New York: Meridian Publishing Co., 1989).年輕學子人心惶惶,無不戮力凸顯個人的主體性,亟求作生命的抉擇,“苦悶的象徵”乃為其時精神的共相。[日]廚川白村(1880—1923):《苦悶の象徵》,東京改造社1924年版。

  但有趣的是,人文研究的走嚮,卻與存在主義的風潮背道而馳。颱灣學界當時麵臨嶄新一波西潮的洗禮,與“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 or logical empiricism)相互呼應的“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s)驟然躍為人文研究的主流趨勢。“行為科學”乃社會科學的一種特殊形態,以“行為論”(behaviorism)為準則,排斥“內省”與“價值”的研究取嚮。要知“存在主義”與晚齣的“邏輯實證論”原本便格格不入,甚至針鋒相對;但是我們的師長輩多半從美國學成歸國,無不主張從“社會科學”下手,方為曆史研究的不二法門。

  唯師命是從的我,於是便到處修習攸關“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的課程;甚至也到哲學係選瞭“符號邏輯”“數理邏輯”“科學哲學”“語意學”,前三門課是與林正弘老師修習,最後一門課則是與一位美國教授(Perry Smith)上的;哈佛的業師奇怪我怎麼讀得懂“解析哲學”的專業論文,其實與此有關。也旁聽瞭“文學批評”“物理學”“微積分”等,但都不瞭瞭之,一心隻以“世界知識公民”自勉。究其實,當時這些學問因為缺乏“時間嚮度”,對曆史工作甚難起作用,個人卻渾然不自覺。

  而在大學二年級,由於上瞭杜維運老師的“史學方法論”,激發我對“方法論”的高度興趣,復又延伸到他係旁聽瞭楊國樞老師的“人格心理學”和李亦園老師的“宗教人類學”的方法論。治學雖勤,但也搞得六神無主。

  好高騖遠的我,總是想找齣一條終南捷徑,俾便攀爬學問的巔峰,“方法論”無疑就滿足瞭我天真的想法,以為有此利劍在握,即可無堅不摧、無往不利。不料有一天,我與濛元史的蕭啓慶教授分享此一想法,卻遭當頭棒喝。記得他說:“方法論隻有成學的大傢,纔有資格談論。”刹那間,我雄心墜地心茫然,頓萌光陰虛擲的感觸!

  所幸來瞭兩場及時雨,即時挹注瞭失落的心靈,再次鼓動我追求知識的熱情。其一,從海外返颱的客座教授——蔡石山先生當時開設一門“西洋史學史”,課堂所用的教本《曆史思考》(Historical Thinking)交代西方史學的發展,提綱挈領、條理清晰,極適入門者,因此讀來興趣盎然。Trygve R.Tholfsen, Historical Thinking: an Introduction(New York: Harper & Row, 1967).偶爾碰到一個英文辭匯:“historicism”,翻遍普通的英語字典,卻無從得解。好奇心的驅使,我便著手搜集相關的資料,日後竟成碩士論文的題目。當時颱灣世界史的水平並不高,鮮有人以西洋史作為論文題目,但指導教授陶晉生老師本身係宋金史的名傢,卻給我極大的發揮空間,讓我放手一搏!由於經營既久(從大二至研二),“曆史主義”的論文後來齣版,評價還不惡呢!

  此外,就讀研究所時,復逢林毓生教授遠從美國迴颱義務講學。林老師授課觀點新穎、熱情洋溢,甚富感染力,他引介瞭庫恩(Thomas Kuhn, 1922—1996)、博蘭霓(Michael Polanyi, 1891—1976)、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格爾茲(Clifford Geertz, 1926—2006)等,令人耳目一新。課堂上座無虛席,不乏來自各校的好學之士。他精彩的授課,讓我對西方的學術重鎮充滿瞭無限的憧憬。有一次,我便自告奮勇地告訴林老師,擬以“比較思想史”作為未來治學的標的,但林老師告誡“比較思想史”委實不易。最後,我隻好帶著滿腔的疑惑與不解,踏上前往西方取經的道路。

  總結在颱大求學的階段,利弊參半。益處是開放多元的學風,令我早熟又不成熟,博學無所成名;其弊則是:除瞭念瞭上百篇的論文,協助杜維運老師編選瞭兩冊《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之外,國學的基本功夫幾乎付之闕如,對冥冥之中將以治中國史為誌業的我,無疑是項與生俱來的弱點。

  在颱大求學階段,養成一個閱讀習慣或許稍值一提。由於身處苦悶的時代,年輕人心情青澀是自然之事,但總勉強自己以閱讀西方經典名著,來排遣內心的鬱悶。其故無他,閱讀外文名著必須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因此不知不覺“苦讀”瞭一些大小不拘的名著,舉其例:結構功能學派默頓(Robert K.Merton, 1910—2003)厚重的《社會結構與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或交換學派霍曼斯(George C.Homans, 1910—1989)輕薄短小的《社會科學的本質》(The Nature of Social Science),內格爾(Ernest Nagel, 1901—1985)的巨著《科學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Problems in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等,不意日後竟方便與西方學術接榫。例如:赴美第一年,初到匹茲堡大學,與許倬雲老師學習社會史;在政治係“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課堂上,便權宜藉用瞭神學大傢蒂利剋(Paul Tillich, 1886—1965)“終極關懷”的觀念,寫瞭關於梁啓超的初稿;又在修習“古典社會理論”時,因錶現超齣意錶,社會係有位教授竟鼓勵我轉到社會係。但是當時我一心嚮往西方學術淨土的哈佛大學,便就作罷。

  在哈佛的時代,西方學術波瀾壯闊的場景讓我大開眼界。不時沐浴在濃鬱的智性氛圍裏,名副其實所謂“名教中自有樂地”;有幸得以親身領略西方偉大的學術傳統,不啻是作為學生最大的福氣。

  當時我充滿好奇心,宛如脫繮野馬,絲毫不受控製,到處聽課。雖是主修曆史,但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外係的課程,尤以哲學係為最。我對《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的羅爾斯(John Rawls, 1921—2002),更是每課必與;辯纔無礙的帕特南(Hilary W.Putnam, 1926—)的課,我也是常客。德人亨裏希(Dieter Henrich, 1927—)所開的“黑格爾”(Hegel)課程,令我警覺到即使英美名傢所述的黑氏哲學,究竟隻是霧裏看花,隻能得其形式,難以取其精髓,何況文化差異甚大的東方人呢?如此下去,我終究還是落得“文化的消費者”而已,談不上是個腳踏實地的知識的製造者。所有一切在拙作《哈佛瑣記》已略有陳述,於此不再贅筆。

  總之,在哈佛有兩位重要的先生,循循引導我步上研究的旅途,其影響既深且遠。其一為史華慈教授(Benjamin Schwartz),他以比較思想史馳名於學界,尤以比較中、西思想交涉的“嚴復”一書,膾炙人口。約言之,史華慈老師示知我如何以批判的眼光,處理中國思想的問題;更重要的,他把我從西學遊騎無歸,拉迴到中學,他認為我原先些許的西學背景,定將有助於探討中國文化的特色。若說拙作的問題意識與傳統的提問,略有不同,這都要歸功於史華慈老師的規勸。但個人研究成果的良窳得失,則尚待學界評斷。

  有鑒於我的中學底子不足,史華慈老師介紹我到耶魯大學嚮餘英時教授求教。在留學期間,往返於兩所名校,精神樂不可支。餘英時老師以身作則,教導從何入手,方為研究中國文化的康莊大道。他把我從“概念取嚮”的迷途,導正到正確的研究軌道。我的博士論文題目“清初的陸王學派:李穆堂”便是他給予的。日後擴充為《十八世紀中國的哲學、考據學與政治:李紱與清初的陸王學派》,1995年由英國劍橋大學齣版。Huang Chin shing, 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 Li Fu and the Lu Wang School under the Ch 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aperback edition, 2002).當餘先生建議從李紱著手,我甚至連李紱是誰都不知曉?李紱在有清的儒學發展,本來就罕人聞問,除瞭太老師——錢穆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有專章處理,梁啓超也隻有點到為止。因此,令我無所傍依,隻能中規中矩,讀完李紱不算少的全集,從中慢慢得齣一些看法,算是顧炎武所謂的“采銅於山”吧!

  在治中國史方麵,餘老師為我立下一個學習的典範。他不止是位“經師”,同時也是位“人師”。他高風亮節、有為有守的人品,令人由衷地佩服。作為經師,他來者不拒,提攜後進無數。本身問學始終如一,不隻中學根柢深厚,西學也運用得收放自如;他選題尤為彆齣心裁,一有創獲,深入淺齣,廣為士林所傳頌,其影響至有逾於專業的藩籬,而為學界所宗。

  在哈佛掛單六年,畢瞭業為何去何從,著實有不少的掛慮。若留在美國,以我半生不熟的錶現,頂多隻能謀個小學校任教,討個生活而已。因此不如歸去,而幸運地在故鄉學長的幫忙,竟然有四五個去處可以接納我,令人喜齣望外。最終,我選擇瞭史語所,如今看來,這是一個正確不過的抉擇瞭。

  當時甚至有友朋邀約至社會科學的單位服務,鼓勵我專攻社會理論或西洋史學,但我內心除瞭史語所,並不作他想。因為史語所根柢深厚,久享漢學界的盛名,加上伊悠久的實學傳統恰可以彌補我為學的弱點。記得頭迴研討會報告,便被資深研究同仁質疑史料的版本問題。師友之間的問難更是常事。偶有疑惑,立有諸多方傢可以隨時執經請益。諸如總總,令我受益匪淺。日後,印證我先前的想法並不差。

  其中有個插麯:當時我的所學與史語所“史料學派”的學風,確有落差,連兩位受業老師都不看好我會被接納。最後,感謝幸運之神及諸多學長的眷顧,竟能夢想成真,成為史語所的一員。這是我一生第一個職業,也是最後的一個職業。

  在所裏,如老僧入定,經常孤燈守長夜,但能摒除俗世的煩擾,尚友古人,竟也樂在其中。時光蹉跎,年事既長,不覺之中,由史語所的學徒,至忝列為該機構的負責人,不禁有稍許的感觸想一吐為快。我時將史語所喻為少林寺,於其內武藝精進、修持最高的僧人,往往並非方丈或掌門人,而是躲在藏經樓裏的掃地僧或深藏不露的苦行僧,他們耐得住寂寞,最能體會“淡泊以明誌,寜靜以緻遠”的道理瞭。置身於講求“效用”的華人社會裏,能夠堅持一生唯一念,以學術作為終身的誌嚮與事業,德國社會學傢韋伯在慕尼黑大學發錶演講“學術作為一種誌嚮與學業”(德文原作“Wissenschaft als Beruf”,英譯為“Science as a Vocation”),析論從事學術者必須具備的內在特質,並指齣因學術的特性,學者必須麵對孤獨及超越的道路。原作於1919年齣版,譯本甚多。例如:[德]韋伯著,錢永祥譯:《學術作為一種誌業》,載《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颱灣:允晨文化公司1985年版),第115—151頁。[德]韋伯著,馮剋利譯:《以學術為業》,載《學術與政治:韋伯的兩篇演說》(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7—53頁。Max Weber, The Vocation Lectures(Indianapolis: Hackett Pub., c2004);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Owen and Tracy B.Strong,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委實非為易事。

  總之,我所經曆的這三個學術單位具有共同的風氣:自由、多元、容忍;對雄心大誌的初學者,無疑是最佳的禮物。史語所極適閤經營長時段的學問,經久的錘煉最能孕育,雖非舉世無雙,但絕對是彆有特色的大學問。雖說史語所有此生態環境,但個人緣先天的限製,總有辜負之憾。年輕時,偉岸自喜,作為理論先鋒,性喜高談闊論;個性孤僻,但卻為友朋所容忍。大學時或許受“存在主義”與“分析哲學”的感染,讓我對學問的品味始終停留在唯美的感覺,美其言就是“為知識而知識”,而欠缺前輩學者對國傢、對社會、對文化的使命感,所以治學究竟難登大雅之堂。套句俗語,充其量隻能是“溫情的小資”,而難成大器。

  史語所曾被喻為“學術的麥加”“學術的淨土”“學術的聖殿”等等,這些無疑是前人所留下的金字招牌,但多為溢美之詞。於研究者言,它隻不過提供一處勝任愉快的場域,以趨近心目中所懸的學術憧憬。作為學術行政者,或許較易於綜覽知識産齣的過程,而有一點較為人所疏忽的是:學術的場景,恒是研究者站在颱麵上,恣情地展演他們得之不易的研究成果,並享受學界的聲望與掌聲;但其完美無缺的演齣,若無底層默默無聞的各類支援性的工作人員,無怨無悔地配閤,勢必難以達成。這是研究者應時時銘記於心的。

  末瞭,我要特彆感謝許紀霖教授的厚愛,嚮上海人民齣版社推薦拙作。李雅玲女士於所有選文細心而精準的訂正,亦一並緻上謝意。所有選入本書的論文,除瞭《論“方法”及“方法論”》之外,均是在史語所完成的。於私,可以作為個人問學的見證;於公,則盼博雅君子不吝斧正。是所至禱!

  黃進興謹誌

  颱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


思想的蘆葦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思想的蘆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思想的蘆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