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區塊鏈: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

從零開始學區塊鏈: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振東 著
圖書標籤:
  • 區塊鏈
  • 數字貨幣
  • 互聯網金融
  • 金融科技
  • DeFi
  • 智能閤約
  • 以太坊
  • 比特幣
  • Web3
  • 底層技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667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0197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字数:2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從零開始學區塊鏈: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從基礎技術層麵解讀瞭區塊鏈的前世今生,重點介紹瞭掩藏在區塊鏈神秘麵紗之下的技術原理和一些重要的基礎性技術模塊,以及其在數字貨幣和金融行業等領域的典型應用,讓讀者對區塊鏈有深入的瞭解,體會到區塊鏈的創新之美,成為區塊鏈領域的明白人。

內容簡介

  《從零開始學區塊鏈: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本書緊密結閤社會發展的*新前沿科技,介紹瞭金融科技領域顛覆性的應用技術——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曆程和現狀,重點介紹瞭掩藏在區塊鏈神秘麵紗之下的技術原理和一些重要的基礎性技術模塊,引領讀者深入區塊鏈成熟應用比特幣的運作流程;同時對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做瞭進一步的探究,使讀者對於區塊鏈的運行流程、數據解讀等有所瞭解。在此基礎上,本書介紹瞭區塊鏈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典型應用,通過閱讀讀者可以穿透數韆種數字貨幣的迷霧,洞悉數字貨幣的區塊鏈本質。

  此外,本書還介紹瞭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兩大重量級應用:R3CEV聯盟、超級賬本項目。在金融行業之外,重點介紹瞭以智能閤約為主要特色的全球性應用——以太坊網絡,以及在以太坊基礎上開發的紅極一時卻又“黯然退隱”的TheDAO項目。通過對這些重量級應用的介紹,為讀者全麵展示瞭區塊鏈所具有的重塑世界的潛能。

  本書以全球化的視角緊盯國際前沿商業實踐,定位高端,專業性強,既適閤金融行業的投資人員研究和掌握區塊鏈的技術與商業價值,也適閤想在區塊鏈領域發展的創業者,還可以作為各類想瞭解區塊鏈技術的大專院校學生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黃振東,經濟管理碩士,擔任某上市公司海外投資總監,長期關注商業與投資領域的全球發展趨勢,專注於金融、投資並購和互聯網科技領域的前沿探索,並利用深厚的理論框架進行解讀和分析,探尋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

目錄

目錄
第1章 區塊鏈概覽
1.1 區塊鏈:下一個趨勢 / 2
1.1.1 商業銀行積極參與 / 2
1.1.2 公證領域 / 5
1.1.3 證券領域 / 6
1.1.4 數字貨幣:區塊鏈應用的典範 / 8
1.1.5 保險領域 / 10
1.1.6 審計領域 / 11
1.2 區塊鏈的定義 / 12
1.2.1 區塊鏈的定義 / 12
1.2.2 區塊鏈的分類 / 14
1.2.3 區塊鏈是一種互聯網應用協議 / 14
1.2.4 區塊鏈解決瞭交易的互信問題 / 15
1.2.5 區塊鏈彌補瞭傳統互聯網的不足 / 16
1.3 區塊鏈的發展曆程 / 16
1.3.1 區塊鏈産生的背景 / 16
1.3.2 比特幣的誕生 / 18
1.3.3 比特幣與區塊鏈 / 19
1.4 區塊鏈的發展現狀 / 20
1.4.1 區塊鏈在全球的發展概覽 / 22
1.4.2 區塊鏈的熱點領域 / 24
1.4.3 區塊鏈引起全球央行的重視 / 25
1.4.4 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 26
第2章 區塊鏈技術初探
2.1 比特幣運行機理 / 32
2.2 比特幣的組成要素 / 45
2.2.1 比特幣係統的參與者 / 45
2.2.2 比特幣區塊的産生 / 46
2.2.3 長鏈與短鏈 / 48
2.2.4 比特幣的安全性 / 49
2.2.5 比特幣挖礦的發展 / 50
2.2.6 比特幣交易中的公鑰和私鑰 / 55
2.2.7 從比特幣到區塊鏈 / 61
2.3 區塊鏈的係統框架 / 67
2.4 分布式網絡 / 68
2.4.1 分布式網絡(P2P網絡) / 68
2.4.2 分布式網絡的特點 / 69
2.4.3 分布式網絡的兩種架構 / 70
2.4.4 廣播與驗證機製 / 73
2.5 共識機製 / 75
2.5.1 工作量證明機製(PoW) / 76
2.5.2 比特幣係統的工作量證明過程 / 80
2.5.3 工作量證明機製的優點和缺點 / 82
2.5.4 權益證明機製(PoS) / 83
2.5.5 授權股權證明機製(DPoS) / 89
2.6 區塊鏈的三大類型 / 92
2.6.1 公有鏈 / 93
2.6.2 私有鏈 / 94
2.6.3 聯盟鏈 / 96
第3章 區塊鏈技術基礎
3.1 區塊鏈的數據結構 / 101
3.1.1 區塊的數據結構 / 101
3.1.2 區塊鏈數據結構的基礎 / 102
3.1.3 哈希值 / 103
3.1.4 Merkle根 / 104
3.1.5 時間戳 / 107
3.1.6 難度目標 / 108
3.1.7 隨機數 / 109
3.2 數據的加密與降維 / 111
3.2.1 哈希算法概況 / 111
3.2.2 SHA-256算法 / 114
3.3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 / 121
3.3.1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的特點 / 122
3.3.2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的數學原理 / 123
3.3.3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的加密原理 / 129
3.4 區塊鏈運行流程 / 131
3.4.1 區塊鏈的交易流程 / 132
3.4.2 區塊鏈的信息交流流程 / 136
3.4.3 區塊鏈的信息封裝流程 / 140
3.4.4 區塊鏈的鑄幣流程 / 143
3.5 區塊數據解讀 / 149
第4章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
4.1 數字貨幣概述 / 156
4.2 萊特幣 / 158
4.2.1 創建與發展 / 158
4.2.2 特點 / 159
4.2.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62
4.2.4 不足 / 170
4.3 瑞波幣 / 171
4.3.1 創建與發展 / 171
4.3.2 特點 / 174
4.3.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74
4.3.4 關於瑞波幣的不同聲音 / 179
4.4 狗狗幣 / 180
4.4.1 創建與發展 / 180
4.4.2 特點 / 182
4.4.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84
4.4.4 不足 / 187
4.5 點點幣 / 188
4.5.1 創建與發展 / 188
4.5.2 特點 / 190
4.5.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91
4.5.4 不足 / 198
第5章 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
5.1 R3 CEV / 202
5.1.1 R3 CEV的創立和發展 / 204
5.1.2 區塊鏈在R3 CEV的應用 / 205
5.1.3 R3 CEV的成果及前景 / 207
5.2 超級賬本 / 214
5.2.1 超級賬本的創立和發展 / 216
5.2.2 區塊鏈在超級賬本的應用 / 217
5.2.3 超級賬本的發展前景 / 228
第6章 以太坊與DAO
6.1 以太坊概述 / 232
6.2 以太坊的創立和發展 / 233
6.3 以太坊技術原理 / 237
6.3.1 以太坊與比特幣的聯係 / 237
6.3.2 以太坊賬戶 / 239
6.3.3 消息和交易 / 240
6.3.4 燃料(Gas) / 241
6.3.5 閤約案例 / 243
6.3.6 閤約 / 246
6.3.7 挖礦 / 252
6.3.8 以太坊區塊 / 255
6.4 DAO / 267
6.4.1 The DAO的創立及黑客攻擊 / 268
6.4.2 The DAO的硬分叉 / 270
6.4.3 大姨太與二姨太 / 272
6.5 以太坊的發展前景 / 274
後記 區塊鏈重塑

精彩書摘

  區塊鏈:下一個趨勢

  如果糾纏於過去和現在,我們將失去未來。

  ——(英)溫斯頓?丘吉爾

  人類跨過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10年之後,互聯網的大潮席捲瞭整個地球,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有人的地方就可以連上互聯網,獲得與其他人的聯係。互聯網填平瞭不同人群之間存在的信息鴻溝,讓“地球村”成為現實。在這輪大潮中,以Google、Facebook、國內的BAT等為代錶的企業,抓住瞭互聯網趨勢,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它們的成功也讓人們不斷思考:下一個趨勢是什麼?

  從2015年上半年以來,“區塊鏈”(Blockchain)成瞭投資界、金融行業、上市公司等業態中高密度齣現的一個詞匯,從國內到國外,與區塊鏈相關的新聞頻繁齣現在媒體聚光燈下,從證券分析師、企業高管到政府官員,紛紛發錶對區塊鏈的溢美之詞,在業內人士看來,隻要掌握瞭區塊鏈,就掌握瞭打開未來30年財富之門的鑰匙。

  1.1.1?商業銀行積極參與

  2015年9月29日,全球13傢頂級銀行,包括匯豐銀行、德意誌銀行等共同加入瞭由一傢初創公司所領導的組織,宣布加入的另外11傢銀行是:花旗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德國商業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瑞典北歐斯安銀行、紐約梅隆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加拿大皇傢銀行和多倫多道明銀行。領導這一組織的初創公司名為R3CEV,總部設在美國紐約。據其介紹,R3CEV公司將會利用區塊鏈技術作為框架,研發銀行業區塊鏈技術開發行業標準及應用,緻力於建立銀行業區塊鏈組織。這種巨大的反差充分展示瞭區塊鏈在銀行業的潛在力量。

  而此前的9月15日,已經有9傢銀行簽署瞭R3CEV的初創協議,包括巴剋萊銀行、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瑞士信貸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大通集團、蘇格蘭皇傢銀行、美國道富銀行、瑞銀集團。到2015年12月17日,R3CEV組織宣布共有42傢銀行機構加入瞭其團隊。這些銀行都是成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傳統銀行,但卻不約而同選擇加入R3CEV組織,這說明全球商業銀行對於區塊鏈在金融層麵即將帶來的革命都相當重視。

  這一趨勢也影響到瞭中國的相關機構和企業。

  2015年10月,首屆全球區塊鏈峰會“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在上海舉辦,共有來自中國央行金融研究所、央行徵信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陸傢嘴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陸金所)、德勤會計事務所等全球約200位行業專業人士參加,涉及銀行、支付、證券、大宗商品等金融行業及其他對區塊鏈技術應用前景有興趣的人士。本次會議主辦方為萬嚮區塊鏈實驗室(WanXiangBlockchainLabs),會議上舉行瞭區塊鏈技術投資基金成立儀式,由中國萬嚮控股有限公司設立一隻5000萬美元的專門投資於有商業前景的區塊鏈應用技術項目的基金,用於在全球範圍內投資區塊鏈商業應用相關的各類項目。

  區塊鏈在商業銀行業內首先形成瞭廣泛的認同和參與,是有其根本原因的。首先是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帶來瞭巨大的衝擊,商業銀行認識到瞭金融技術(Fintech)的力量。其次,目前大多數互聯網金融産品在本質上隻是傳統金融的電子化,信用創造的方式並沒有改變。具體地說,在當前商業模式和社會組織架構下,價值創造和交換活動都需要一個集中的製度體係(如政府信用背書)和機構體係(如銀行、支付機構等)來建立信用,否則陌生人之間無法獲取信任而發生交易。區塊鏈技術從根本上改變瞭這種中心化的信用創造方式,運用一套基於共識的數學算法,在機器之間建立“信任”網絡,可以讓交易雙方在無須藉助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條件下開展經濟活動,從而實現全球低成本的價值轉移。

  雖然區塊鏈給商業銀行的傳統金融業務帶來瞭衝擊,但參與R3CEV組織的這些金融巨頭真正感興趣的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對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進行自我革新,提升經營效率並縮減成本。區塊鏈以去中心化的模式,可以大大簡化金融服務流程,大幅縮短交易時間、降低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商業銀行都希望通過參與區塊鏈在商業銀行領域標準的製訂占領市場先機,爭取更大的業務份額以保持利潤。可見,商業銀行擁抱區塊鏈技術最主要的動力是對傳統的中心化銀行係統的優化和革新,將區塊鏈技術作為改造銀行後颱、優化基礎架構的工具,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在未來的發展中不被新技術浪潮吞沒。

  目前商業銀行基於區塊鏈的應用領域主要有:(1)點對點交易。如基於P2P的跨境支付和匯款、貿易結算以及證券、期貨、金融衍生品閤約的交易等。(2)登記。區塊鏈具有可信、可追溯的特點,因此,可作為可靠的數據庫來記錄交易的各種來源信息,應用於存儲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達到反洗錢的目的。(3)確權。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點,對諸如土地所有權、股權等財産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和轉移等。(4)智能閤約。由係統自動檢測閤約編碼是否具備生效的條件,一旦滿足瞭預先設定的程序,閤同即自動執行,比如自動付息、分紅等。

  除瞭加入前述的R3CEV等組織外,國際上許多大型銀行也采用瞭多種形式在區塊鏈領域開展探索。一是商業銀行成立內部的區塊鏈實驗室,比如花旗銀行、瑞銀集團、紐約梅隆銀行等已相繼成立研發實驗室,重點圍繞支付、數字貨幣和結算模式等方麵測試區塊鏈的應用,有的還擴大到其員工內部係統測試。二是投資金融科技初創公司。2015年以來,許多跨國大型金融集團紛紛以創投形式進入區塊鏈領域,比如高盛聯手其他投資公司嚮比特幣公司Circle注資5000萬美元,西班牙對外銀行通過旗下子公司以股權創投方式參與瞭Coinbase的C輪融資等。三是與初創公司閤作。例如巴剋萊銀行在技術孵化和加速器項目中與區塊鏈初創公司閤作,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和開源軟件Ripple閤作,創建瞭一個在其子公司之間互相支付轉賬的區塊鏈係統等。

  除瞭全球的商業銀行積極參與區塊鏈在銀行業務中的標準開發和實踐應用之外,其他一些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應用區塊鏈對行業開展創新與優化。

  1.1.2?公證領域

  區塊鏈應用於公證領域,具有天生的優勢。

  傳統的證書是由一個權威機構或者中心化的機構頒發的,由於信息不對稱以及單一機構的鑒彆和驗證能力有限,很容易齣現僞造證書的現象。如果把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公證領域,由於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點,這就完美解決瞭傳統公證方式存在的缺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MITMediaLab)正在研發一種軟件工具,它的原理是:首先創建一些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數字文件(即證書),這些證書中包含基本信息,然後由用戶使用個人的私人密碼(即私鑰)對證書的內容進行簽名加密,再對證書本身附加簽名後進行哈希(Hash)散列計算得齣一個Hash字符串,這個字符串用來驗證數字文件(證書)的內容是否被篡改,因為隻要有任意一點小小的篡改,該Hash字符串就會發生變化。最後,該工具將上述證書內容用私鑰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上創建一個記錄,進入比特幣區塊鏈之中。比特幣區塊鏈具有難以篡改、可追溯的特點,使得證書具備瞭高度的可信度。

  2016年2月,一傢英國的初創公司Everledger公司在中國香港贏得瞭金融科技項目路演錦標賽的“最佳錶現奬”,因為這傢公司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鑽石的認證。其官網的數據顯示,Everledger在區塊鏈上已記錄的鑽石達到瞭575774顆之多,它宣稱自己是鑽石認證和相關曆史交易的永久性賬本(Ledger),其技術可以拓展到追蹤任意一項具有獨特認證證書的資産,這種證書很難被破壞或復製。Everledger的原理也是通過ErisStack平颱將自己內部的鑽石認證信息和交易信息組閤起來,加密後加入比特幣的交易之中,成為比特幣區塊鏈的一部分,既可以享受公鏈帶來的安全性,也可以實現對鑽石信息的認證以及完成相關交易。

  公證通(Factom)項目利用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來革新商業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數據管理和數據記錄方式,利用區塊鏈技術幫助開發各種應用程序,包括審計係統、醫療信息記錄、供應鏈管理、投票係統、財産契據、法律應用、金融係統等。Factom提供瞭世界上首個準確的、可核查的和不可更改的審計公證流程和方法。它的實現基礎是比特幣區塊鏈,可以幫助公司或政府部門更方便安全地保存敏感數據,比如洪都拉斯政府的土地登記項目就使用瞭Factom提供的技術。

  目前來看,現在探索的所有用於公證領域的區塊鏈項目,幾乎都會選擇將自身的信息封閉後加入區塊之中,最終鏈接到比特幣的區塊鏈上。

  1.1.3?證券領域

  證券交易市場也是區塊鏈非常適閤的應用領域,因為證券交易追求高效以及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傳統的證券交易,其流程涉及證券登記結算機構、銀行、證券公司和交易所這四大機構,交易者的每一筆交易都需要經過這些中介機構來進行服務,或者為交易雙方提供信用,促進交易的達成。這種方式雖然應用瞭互聯網係統,但是必須由具有權限的中介機構作為交易雙方的橋梁,完成資金和證券的交換,這必然導緻交易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而區塊鏈係統就可以獨立地完成一條龍式服務。

  在證券領域,首先是一些證券交易所在積極探索和應用區塊鏈技術,如美國納斯達剋OMX交易所以及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都已在探索這方麵的應用。一般的證券交易所在處理其股票交易時,需要經過大量的非正式係統,包括需要律師手動驗證電子錶格,納斯達剋OMX交易所打算使用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來替代這個過程,無須大量的驗證,從而大幅提高效率。2015年10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Money20/20會議上,納斯達剋正式推齣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産品NasdaqLinq。根據公開資料,Linq將是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建立起來的金融服務平颱,能夠展示如何在區塊鏈技術上實現資産交易。此外,Linq也是一個私人股權管理工具,作為納斯達剋私人股權市場的一部分——為企業傢和風險投資者所準備的完整解決方案。除此之外,世界排名第一的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通過參與比特幣公司Coinbase的C輪融資,投資瞭7500萬美元進行區塊鏈的應用探索。

  2015年8月,美國在綫零售商Overstock的首席執行官帕特裏剋?伯恩(PatrickByrne)在美國納斯達剋紐約總部展示瞭該公司開發的區塊鏈交易平颱項目t?.com。該平颱使用彩色幣作為代幣。到瞭2015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準瞭Overstock公司提交的申請,允許將該公司的新上市股票在比特幣區塊鏈上交易。

  在納斯達剋公布區塊鏈平颱Linq以後,歐洲證券市場的機構也紛紛開始進行區塊鏈方麵的研究,2015年11月17日,倫敦證券交易所、倫敦清算所、法國興業銀行、瑞銀集團(UBS)以及歐洲清算中心(Euroclear)等機構聯閤成立瞭區塊鏈集團,探索區塊鏈技術如何改變證券交易的清算和結算方式。

  1.1.4?數字貨幣:區塊鏈應用的典範

  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最具顛覆意義的應用是支付係統,即數字貨幣,其最終目的是替代人類現在使用的紙幣,甚至可能會顛覆貨幣領域的各國中央銀行,因為有可能發行貨幣不再是通過中央銀行,而是在區塊鏈係統上。

  人類曆史上第一種數字貨幣,也是到目前為止最成功的數字貨幣,同時也是最成功的區塊鏈應用,就是比特幣(Bitcoin)。它是由一個叫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人在2009年創建的,一直運行至今,其間雖然發生過幣值上下波動、交易機構倒閉等特殊事件,但是整個比特幣係統一直健康穩定地運行,顯示齣瞭區塊鏈技術的良好特性。

  由於比特幣係統是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公開、穩定運行的區塊鏈係統,並且隨著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其區塊鏈的長度越來越長,信息被篡改的難度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具有更加強大的安全性,因此很多其他領域的區塊鏈應用開發都是采取將本領域的相關交易信息封裝為區塊後鏈接到比特幣區塊鏈上這種模式。反過來進一步證明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是十分可觀的。

  隨著比特幣係統的發展和影響越來越大,最主要的是其幣值(相當於比特幣這種電子貨幣與現行的紙幣的“兌換匯率”)也在不斷上漲,一方麵,全球範圍內參與到比特幣係統的節點計算機越來越多,甚至有許多機構專門靠比特幣“挖礦”(當一個足夠小的哈希值被發現時,一個塊就會被創建,此時比特幣就會被發行,而發現這個哈希值和創建塊的過程被稱作“挖礦”)來盈利;另一方麵,也産生瞭大量的模仿者,國際、國內市場上齣現瞭幾十種“山寨幣”,各種新型數字貨幣層齣不窮,構成瞭一個龐大的數字貨幣傢族。下麵我們選取幾種進行介紹。

  萊特幣,英文名為Litecoin,簡稱LTC,推齣時間為2011年10月7日。萊特幣是在比特幣的啓發下,發布的第一個基於Scrypt算法的網絡數字貨幣,與Bitcoin相比,萊特幣確認速度快,2.5分鍾確認一次,總量為8400萬個Litecoin。同時,Litecoin的創造和轉讓基於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這一點也符閤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Litecoin開發的最初目的是優化比特幣,與其相比,Litecoin具有三項優點:(1)Litecoin網絡每2.5分鍾(比特幣網絡是10分鍾)就可以處理一個區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時間。(2)Litecoin網絡預期産齣8400萬個Litecoin,是比特幣網絡發行貨幣量的4倍之多。(3)Litecoin在其工作量證明算法中使用瞭由ColinPercival首次提齣的Scrypt加密算法,通過Scrypt工作量證明方案來處理萊特幣交易、結餘以及發行。與比特幣的SHA-256算法不同,相對於比特幣,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萊特幣挖掘更容易。每一個萊特幣被分成1億個更小的單位,通過8位小數來界定。

  狗狗幣,英文名為Dogecoin,是一種基於Scrypt算法的小額數字貨幣,誕生於2013年12月8日,由澳大利亞品牌與市場營銷專傢JacksonPalmer和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程序員BillyMarkus共同開發,是目前國際上用戶數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虛擬貨幣。

  狗狗幣以“神煩狗Doge”為設計原型,擁有自己的核心文化,即小費文化、慈善文化和草根文化。狗狗幣交易過程比比特幣更加便捷,且狗狗幣具有總量多、價格低、轉賬迅速、適閤網絡打賞等特點。

  瑞波幣,英文名為RippleCredits,即“Ripple信用”,簡稱為XRP,總量固定為1000億個。Ripple是一個開放源碼的點對點支付網絡,它可以使人們輕鬆、廉價並安全地把資金轉賬到互聯網上的任何一個人。瑞波幣是基於該網絡而存在的虛擬貨幣,人們通過Ripple網絡進行交易時會消耗一定的瑞波幣作為交易費用,但交易費用很低,這一點也與比特幣相似。

  瑞波實驗室(RippleLabs)要求每個瑞波賬戶至少有20個瑞波幣,每進行一次交易,就會銷毀十萬分之一個瑞波幣。另外,在流通和兌換過程中,瑞波幣也漸漸變成瞭一種“橋梁貨幣”,成為各種貨幣兌換的一個中介物。

  2015年5月,瑞波實驗室獲得2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IDG資本、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下屬的投資部門、希捷等投資機構參與瞭此次投資。2015年6月,瑞波實驗室業務發展團隊的研究主管RyanZagone加入美聯儲;2015年7月,美國前財政部官員MichaelBarr加入瑞波實驗室的顧問委員會,這種人纔的雙嚮流動也側麵印證瞭數字貨幣對於傳統金融行業的影響。

  1.1.5?保險領域

  英國商業智庫兼投資公司Z/YenGroupLimited在2015年年初發布瞭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認為區塊鏈技術將給1.1萬億美元的保險業市場帶來變革。區塊鏈技術可提高信息的可追溯性,實現不可篡改的安全性並降低成本。

  研究人員認為,保險行業有四個不同的業務要素:身份、空間、時間,以及關係。這其中每一方麵都蘊含著區塊鏈應用的新機會。

  美國區塊鏈創業公司Factom聯閤創始人PeterKirby闡述瞭在區塊鏈業務模式中,一傢保險公司可以如何使用身份賬目:“一個身份賬目,基本上是關於‘誰是誰’的完整列錶。它可以有你、你的姐夫妹夫、我,以及其他任何你想將他加進這個大列錶的人,這個列錶可被認為是‘傢族譜’,沒有任何其他不相乾的人被加進這個列錶。”通過這個列錶,一個人的身份變得更加立體,不再是保險閤同上簡單的姓名和身份證號,他必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的社會關係都存在於區塊鏈中,根本不可能僞造。

  PeterKirby還錶示,在大多數信息安全漏洞中,黑客使用的方式是改變人們的身份或創建新的身份,他們經常製造假賬戶或冒充管理員,而應用瞭Factom後,保險公司可以讓身份賬目變得不可更改。

  在關係方麵,研究人員在區塊鏈之上建立瞭智能閤約,使投保人能夠自行管理自己的保險産品,智能閤約能夠自動有效地完成保險過程,改變相關公司的業務方式。

  在保險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目的是通過一種區塊鏈實現身份驗證、授權和數據管理功能,可以使數字認證的流程得以精簡,以及更好地管理個人數據和曆史信息,使保險公司及投保人之間建立更直接的關係。最終可以減少欺詐和索賠,提高保險公司的競爭力。

  1.1.6?審計領域

  審計領域也正在開展大規模的區塊鏈研發和應用探索。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是一傢全球著名的提供專業審計服務的公司。2015年7月,該公司透露其正在嘗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客戶端的自動審核,以及眾包(公司以自由形式外包給非特定大眾網絡)該公司在應用程序上的谘詢服務。

  德勤公司首席谘詢官艾瑞剋?皮希尼(EricPiscini)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過去的18個月裏德勤一直就區塊鏈技術潛在的商機進行研究。他說:“我們以一個極為具體的任務作為開端……我們需要對區塊鏈及其底層技術有更多的瞭解。我們相信它真的可以改變客戶的經營方式以及我們的運作過程。”

  皮希尼錶示,德勤研發區塊鏈技術應用有三個目標:(1)通過掌握區塊鏈技術,令德勤及其客戶可以抓住未來金融行業的機會;(2)研究該技術如何提升現有服務水平;(3)探索建立在區塊鏈上的未來解決方案。

  目前,德勤已推齣軟件平颱Rubix,該平颱允許客戶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創建各種應用。該軟件從四個方麵提升瞭德勤的收益,包括貿易閤作夥伴關係、實時審計功能、土地登記功能以及忠誠度點數。而德勤公司內部則專注於通過隱秘方法自動解決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因為公司的每筆交易都在區塊鏈上進行,所以利用區塊鏈設計齣的解決方案將會加快審計進度。同時由於區塊鏈具有不可逆性和時間郵戳功能,對於需要審核的公司,我們會核查該公司的區塊鏈及全部交易。這將加快審計進程,使其更便宜、更透明。”他補充說。

  ?區塊鏈的定義

  區塊鏈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發展,在各行各業探索並演變齣新的機會。那麼,到底什麼是區塊鏈?

  1.2.1?區塊鏈的定義

  從本質上來講,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網絡數據庫係統,在這個網絡中可以發生無數各類交易,所有的交易都由網絡的全部節點參與確認和維護,通過共識機製來保證交易與信息的安全和有效性。與此同時,網絡中的全部交易數據以加密形式儲存到網絡的所有節點上,並通過閤理的機製設計來保證係統在不需要中心機構的前提下可追溯與穩定運行。

  如果要感性地理解它,可以把它看作一本公開的“總賬”,網絡上的每一個節點都保存著這本“總賬”的副本,總賬的每一“頁”就是一個區塊,存儲著一段時間內的係統內所有交易的加密信息,而每一頁都包含著前一頁的“頁碼”(即前一個區塊的地址),形成一條時間鏈和物理空間鏈,從而理論上使每一筆交易都可以追溯至最初的本源(為什麼說是“理論上”?因為從原理上是可以做到的,但真要通過一個個區塊去追溯的話,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不具備經濟性;一般的情況隻追溯、驗證區塊頭的哈希值,就可以等價於該區塊的所有交易是可驗證的)。

  每一個節點都有總賬的副本,任一個節點如果想要僞造交易,從理論上來說需要修改全網每一個節點的總賬。一方麵時間有限,另一方麵計算資源也有限。因此通過僞造區塊、僞造曆史交易來達成私利,這在區塊鏈中是無法做到的,也就是說,單一節點無法對曆史交易進行篡改,這就確保瞭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而這本總賬每一次新增加一頁(也就是增加一個新的區塊),需要通過一種算法取得全網絡51%以上節點的認可纔能構成區塊鏈,而不是像傳統的網絡或交易那樣,需要一個權威機構(即網絡中心)的認同和增加信用,即由網絡共識替代瞭網絡中心,用公開和透明的機製來建立交易信任,徹底根除瞭網絡中心齣現失效或舞弊的風險。

  區塊鏈具有如下五個特點。

  (1)去中心化:區塊鏈數據的驗證、記賬、存儲、維護和傳輸等過程均是基於分布式網絡結構,采用純數學方法而不是中心機構來建立分布式節點間的信任關係,從而形成去中心化的可信任的分布式係統。

  (2)時序數據:區塊鏈采用帶有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存儲數據,從而為數據增加瞭時間維度,具有極強的可驗證性和可追溯性。

  (3)集體維護:區塊鏈係統采用特定的經濟激勵機製來保證分布式係統中所有節點均可參與數據區塊的驗證過程(如比特幣的“挖礦”過程),並通過共識算法來選擇特定的節點,將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

  (4)可編程:區塊鏈技術可提供靈活的腳本代碼係統,支持用戶創建高級的智能閤約、數字貨幣或其他形式的去中心化應用。

  (5)安全可信:區塊鏈技術采用非對稱密碼學原理對數據進行加密,即隻能單嚮加密而不能反嚮解密,確保瞭數據和信息的基礎安全;同時藉助分布式係統,由各節點的工作量證明等共識算法形成的強大算力來抵禦外部攻擊、保證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和不可僞造,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


前言/序言

  前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區塊鏈”這個名詞傳遍大江南北,上至廟堂之高,下到江湖之遠,從大學教授、專傢學者,到中國人民銀行的政府官員,更不用說得風氣之先的互聯網從業者,以及金融行業的分析師和投資人,甚至是炒股的普通股民都在不斷地說起這個詞,一些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因為沾上瞭區塊鏈的一點邊,而不斷齣現漲停闆……區塊鏈,似乎成為新世界的一把鑰匙,誰掌握瞭它,誰就可以率先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但是,“區塊鏈”究竟是什麼?它背後的原理又是什麼?它到底能用來做些什麼?為什麼這麼多的人對它如此看好?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問題仿佛一層朦朧的麵紗,遮掩著區塊鏈的美麗容顔。為此,本書試圖引領廣大讀者深入區塊鏈的世界,揭開區塊鏈的神秘麵紗,讓讀者對區塊鏈的前世今生、技術原理和商業應用都有深入的瞭解,體會到區塊鏈的創新之美,成為區塊鏈領域的明白人。

  令人欣慰的是,區塊鏈這一技術,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還處於嚮各個方嚮探索的過程中,而且由於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相關從業人員對區塊鏈各個環節的深度投入,中國在區塊鏈行業已經産生瞭眾多的産品和業務。當然,更應該承認,區塊鏈是由國外的軟件開發人員基於互聯網思維提煉齣來的新的商業應用,歐美對區塊鏈已經有瞭多年的理論積纍和實踐經驗,他們在許多方麵還是先行一步。為此,本書很多內容直接采用歐美第一手的資料和信息,精心加工成為符閤中文習慣的區塊鏈知識。另外,區塊鏈是一項前沿的金融科技,本書也非常注重時效性,盡可能選用最新的案例、數據和資料。在寫作方式上,本書采用瞭大量的圖錶,行文樸實自然,讀者可以自如閱讀,輕鬆掌握一種全新的科技應用。區塊鏈打開瞭一片廣闊的空間,處處充滿瞭值得探索的未知事物,但本書並沒有追求大而全,而是選取區塊鏈領域最經典的專題進行深度探究,有助於讀者對區塊鏈的本質深入瞭解,“一念通,路路通。”

  因受作者水平所限,本書難免存有疏漏和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本書特色

  1.內容新穎、重點突齣,符閤人們對新生事物的認知規律

  本書介紹瞭當前最新的金融科技應用——區塊鏈,這是一項非常前沿的技術,目前仍然處在發展和探索的過程中。因此本書的內容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幫助讀者建立麵嚮未來的知識儲備,在新生事物開始影響人們生活的過程中占據主動。本書從案例切入,重點講述瞭區塊鏈的技術原理,令讀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符閤人類認識新事物的規律。

  2.行文樸實自然,通俗易懂,便於各水平的人們閱讀

  本書采用樸實、自然的語言介紹區塊鏈的各種知識、原理,在兼顧專業性、準確性的前提下,盡量做到行文通俗易懂,以便於各個水平的讀者閱讀,讓讀者可以讀懂,並獲得知識的積纍。

  3.專業化配閤圖形化,將抽象事物形象化

  本書在介紹一些枯燥、冗長的知識點時,充分尊重讀者的思維習慣,用大量的圖示來補充說明文字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使原本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和信息或者某一個業務流程,轉變為可讀性更強的圖片,將抽象事物形象化,使讀者更易理解。

  本書內容及體係結構

  第1章?區塊鏈概覽

  本章從現實生活中齣現的區塊鏈相關新聞開始,介紹瞭區塊鏈對社會生活方方麵麵帶來的改變和影響,說明瞭區塊鏈的定義,對區塊鏈的發展曆程和當前的發展現狀進行瞭介紹,為讀者建立瞭區塊鏈的感性認知。

  第2章?區塊鏈技術初探

  本章從區塊鏈技術最成熟的應用——比特幣切入,深入介紹瞭比特幣的原理;在此基礎上,引入瞭區塊鏈的係統框架結構,然後分彆介紹瞭在區塊鏈係統框架中處於基礎地位的組成模塊——分布式網絡以及共識機製;最後介紹瞭區塊鏈的三種類型。本章帶領讀者對區塊鏈技術進行初步的探究。

  第3章?區塊鏈技術基礎

  本章在第2章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討區塊鏈的技術原理,詳細介紹瞭區塊鏈的數據結構、區塊鏈的數據加密和降維過程,以及加密所用到的橢圓麯綫加密算法,令讀者對區塊鏈的深層技術有深入瞭解。隨後,本章介紹瞭區塊鏈的運行流程,以及怎樣對區塊鏈的數據進行解讀。總的來說,本章全麵介紹瞭構建區塊鏈的基礎性技術模塊。

  第4章?區塊鏈與數字貨幣

  本章著重介紹瞭區塊鏈在數字貨幣領域的應用,這也是目前區塊鏈應用最成熟、範圍最廣的商業領域。本章從數韆種數字貨幣中選擇瞭各具特色的四種:萊特幣、瑞波幣、狗狗幣和點點幣,對它們分彆做瞭介紹。通過對四種不同的數字貨幣的介紹,讀者可以對區塊鏈在數字貨幣的應用獲得全麵的瞭解。

  第5章?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

  本章聚焦於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情況,選取瞭兩個典型案例:R3CEV和超級賬本項目,分彆介紹瞭這兩個項目的創立和發展情況,以及區塊鏈原理在這兩個項目當中的應用情況,幫助讀者充分理解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優勢和前景。

  第6章?以太坊與DAO

  本章介紹瞭區塊鏈除比特幣之外的另一個全球性應用:以太坊,以及在以太坊基礎上曾經紅極一時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通過本章的介紹,讀者可以進一步瞭解智能閤約在區塊鏈上的應用前景。

  本書讀者對象

  從事區塊鏈項目投資的各類投資機構從業人員

  希望進行區塊鏈應用開發的軟件開發人員

  希望利用區塊鏈開發創新業務的金融機構從業人員

  從事區塊鏈研究的專傢學者

  大專院校金融或互聯網科技等相關專業的學生

  其他對區塊鏈有興趣愛好的各類人員

  關於作者

  本書由黃振東組織編寫,同時參與編寫的還有呂琨、李慧敏、黃維、金寶花、梁嶽、張馳、孫景瑞、苗澤、李濤、劉帥、景建榮、鬍雅楠、焦帥偉、李信、王寜、鮑潔、艾海波、張昆。



好的,這是一份根據您的要求撰寫的圖書簡介: 探索數字世界的基石:現代金融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閤 這是一部聚焦於構建未來數字經濟體係核心技術的深度解析之作。 本書深入剖析瞭驅動當代信息技術革命的關鍵要素,著重探討瞭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底層邏輯、應用範疇及其對傳統行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我們緻力於揭示如何通過創新的技術架構,實現數據的高效、透明與不可篡改的流轉,從而重塑信任機製與商業模式。 第一部分:計算範式的演進與去中心化思想的誕生 我們首先迴顧瞭自上世紀末以來,信息技術如何從集中式、客戶端/服務器架構,逐步嚮更具彈性與去中心化特徵的計算模型演進。本部分將詳細闡述傳統互聯網在數據存儲、隱私保護及運營效率方麵麵臨的固有瓶頸,並引入P2P網絡、密碼學基礎(如哈希函數、非對稱加密)等關鍵技術概念,為理解後續的分布式係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重點內容包括: 信息論與計算安全: 探討如何利用數學原理保障信息在不可信環境下的安全傳輸與存儲。 共識機製的理論基礎: 詳細解析工作量證明(PoW)與權益證明(PoS)等機製的原理、權衡與適用場景,理解它們如何解決“拜占庭將軍問題”這一分布式係統中的核心難題。 數據結構的革新: 闡述區塊的組織方式、默剋爾樹(Merkle Tree)在數據驗證中的作用,以及鏈式結構如何確保曆史記錄的完整性。 第二部分:構建可編程的信任網絡——智能閤約與應用生態 在理解瞭底層技術框架之後,本書將目光投嚮構建於這些基礎之上的應用層。智能閤約(Smart Contracts)是實現自動化、無需信任執行的關鍵工具。我們不僅會介紹其語法特性和執行環境(如虛擬機),更側重於探討其在法律效力、安全審計和升級維護方麵的現實挑戰。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構建可信應用生態的各個維度: 圖靈完備性與限製: 分析高級編程語言在分布式環境下的錶現力與資源消耗的平衡藝術。 跨鏈通信與互操作性: 探討不同獨立賬本之間如何實現信息和價值的有效交換,以避免“數據孤島”的齣現。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考察基於代碼治理的組織形態,分析其在決策效率、成員激勵與風險控製上的創新與缺陷。我們審視瞭治理模型的演變曆程,從早期的簡單投票機製到復雜的激勵框架設計。 第三部分: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在垂直行業的深度落地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跳齣純粹的技術討論,聚焦於DLT如何重塑供應鏈管理、身份認證、資産數字化及數據確權等關鍵領域。我們不探討特定貨幣的投資價值,而是關注技術本身作為基礎設施的普適性。 供應鏈與溯源係統: 闡述如何利用時間戳和不可篡改的記錄,構建透明、可信的産品生命周期管理係統,有效應對假冒僞劣問題。 去中心化身份(DID)框架: 探討如何使用戶重新掌握自己的身份數據,實現“自我主權身份”,並分析其在閤規性驗證(KYC/AML)中的潛力與實踐路徑。 數據確權與知識産權保護: 介紹如何利用底層技術為數字內容創建永久性的所有權證明,並設計激勵機製鼓勵原創與分享。 第四部分:監管、風險與可持續發展 任何顛覆性技術的大規模應用都伴隨著監管挑戰和潛在風險。本書的收官部分將以審慎的態度,探討DLT生態係統麵臨的現實約束。 隱私保護的平衡: 研究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s)等先進密碼學工具,如何在滿足監管透明度要求的同時,保護個人或機構的敏感數據不被過度暴露。 環境影響與能源效率: 對比不同共識機製的能源消耗模型,並介紹社區在尋求更綠色、更可持續的分布式賬本解決方案方麵所做的努力。 監管沙盒與全球治理: 分析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在應對新技術帶來的監管真空時所采取的不同策略,以及構建全球性、兼容性強的技術標準框架的必要性。 本書旨在為技術開發者、金融創新者、企業管理者以及政策製定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注重實證分析的技術視角,理解去中心化技術的本質、當前的應用前沿以及其引領下的未來數字經濟藍圖。我們相信,對這些核心技術的深刻理解,是把握下一波技術浪潮的關鍵。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須提到這本書在內容深度上的挖掘。很多入門書籍在講完“是什麼”之後就止步瞭,但這本書明顯更進一步,開始探討“為什麼會這樣”以及“未來會怎樣”。作者對於智能閤約安全性的深入剖析,給我敲響瞭警鍾。他詳細分析瞭曆史上著名的智能閤約漏洞案例,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誡讀者,代碼即法律的前提是代碼必須完美無瑕。這種對風險的審慎態度,是任何想在Web3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士必須具備的。閱讀這部分內容時,我感覺自己就像進入瞭一個高風險的試驗場,作者作為經驗豐富的嚮導,不僅指明瞭方嚮,更重要的是圈齣瞭潛在的“雷區”。這使得我對這項技術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的美好願景,而是具備瞭更現實、更具防禦性的認知框架。

评分

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特彆適閤我這種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但又擔心技術門檻太高的入門者。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沒有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堆砌。讀完第一部分,我對區塊鏈的核心概念有瞭一個清晰的認識,那種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仿佛一下子把未來世界的圖景在我腦海中勾勒瞭齣來。尤其是在講解共識機製的時候,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算法模型,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實際應用的案例,讓我這個“小白”也能輕鬆領會其精髓。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極大地增強瞭我繼續深入學習的信心。我記得書裏提到的一些早期比特幣的實驗性應用場景,讀起來就像在聽一個精彩的創業故事,充滿瞭那個時代特有的理想主義色彩和技術探索精神,讓人不禁思考,一項顛覆性的技術是如何從一個模糊的概念成長為影響全球金融格局的現實力量的。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和排版設計也值得稱贊,它有一種獨特的“知識的親和力”。雖然主題是前沿科技,但行文流暢,邏輯清晰,幾乎沒有拗口的句子。書中的圖錶和示意圖恰到好處地齣現在需要解釋復雜流程的地方,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每章結尾設置的“思考題”,這些問題不是簡單的知識迴顧,而是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比如“你認為哪種激勵機製更能保障社區的長期健康發展?”這種設計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互動性和參與感。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兼具廣度、深度和實用性的作品,它成功地將一個復雜的新興領域,以一種既令人興奮又腳踏實地的方式呈現在瞭讀者麵前,絕對是這個領域不可多得的優秀教材。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極其巧妙,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梳理行業脈絡的編年史。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闡述數字貨幣演進路徑時的那種宏大視角。從比特幣的誕生,到以太坊帶來的智能閤約革命,再到如今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蓬勃發展,作者清晰地展示瞭技術迭代背後的驅動力和邏輯綫索。它讓我明白,每一次技術飛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前一個階段遺留問題的必然解法。這種深度的曆史梳理,讓我對當下市場上琳琅滿目的代幣和應用有瞭更理性的判斷標準。我不再盲目追逐“熱點”,而是能夠穿透錶麵的炒作,去探究其底層價值和技術基礎。書中對監管環境變遷的討論也十分到位,展現瞭技術創新與現實法規之間永恒的張力與博弈,讓人深思技術如何纔能真正健康地融入現有社會體係。

评分

對於我這個金融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成功架起瞭一座連接傳統金融思維與新興區塊鏈技術的橋梁。作者在解釋如何將區塊鏈應用於傳統金融流程,例如跨境支付、資産證券化等方麵時,展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和前瞻性。他並沒有將區塊鏈描繪成萬能解藥,而是客觀地分析瞭它在提高效率、降低信任成本方麵的優勢,同時也坦誠地指齣瞭當前落地的挑戰,比如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問題。這種平衡的視角,讓評價變得更加中肯和可信。特彆是書中關於“互聯網金融新格局”的探討,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銀行和支付機構的角色定位,預見到未來金融服務提供商的形態可能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這對於製定職業發展規劃都有極大的啓發性。

评分

不错哦!很全面,很基础!

评分

已经开始看了,不过感觉前半部分内容比较空

评分

相信京东的品质一直在京东买东西物流好,服务人员态度好

评分

很期待,希望物有所值,能够提升自己。

评分

新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

评分

用来送人的,很好的一本书,早就想买了。京东物流也不错,具体内容阅后再说。

评分

很大很强大,一如既往支持京东!!!

评分

应该是区块链入门教程,仔细研究一下

评分

运回来包装挺好的,没有褶皱,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