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古中醫學堂:左季雲證治實驗錄

李可古中醫學堂:左季雲證治實驗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左季雲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
  • 左季雲
  • 證治經驗
  • 臨床
  • 中醫學堂
  • 李可古
  • 方劑
  • 醫案
  • 傳統醫學
  • 醫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543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265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7
字数:2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李可古中醫學堂:左季雲證治實驗錄》主要內容分為兩編,雜病辨證診治,辨證綱要。

目錄

第一編 雜病辨證診治
第一章 彆癥變癥
第一節 藏結
第二節 冷結
第三節 除中
第四節 伏氣
第五節 晚發
第六節 痓
第七節 濕
第八節 風濕
第九節 濕溫
第十節 溫毒
第十一節 喝
第十二節 陰毒
第十三節 陽毒
第十四節 溫病
第十五節 熱病
第十六節 兩感
第十七節 風溫
第十八節 溫疫
第十九節 腳氣
第二十節 多眠
第二十一節 狐惑
第二十二節 百閤
第二十三節 刺法
第二章 類傷寒辨
第三章 望診
第一節 察形氣
第二節 形
第三節 氣
第四節 形脈閤參
第五節 神關生死
第六節 生死在脈之有神無神
第七節 生死在形之有神無神
第八節 察五官
第九節 部分內應五髒
第十節 麵部證候
……

第二編 辨證綱要

精彩書摘

  《李可古中醫學堂:左季雲證治實驗錄》:
  一、傷寒:自霜降以後天氣寒凝感之而病者傷寒也。
  二、鼕溫:霜降以後,當寒不寒,乃有非節溫暖,因而衣被單薄以緻感寒而病者日鼕溫。
  三、溫病:春時天道和暖,有人壯熱口渴而不惡寒者溫病也,以辛溫藥汗之則壞矣。
  溫病者鼕月伏寒化熱至者而發,所謂春時陽氣發於鼕時伏寒者是也。
  若天冷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傷寒也。
  四、風溫:風溫者,溫病而兼新風發汗己則風氣而溫氣發故身灼熱也。頭痛身熱與傷寒同而脈尺寸俱浮,自汗齣身重默默但欲眠,鼻鼾語言雜齣、四肢不收者,風溫也,不可發汗。
  五、熱病:夏至以後時令炎熱,有人壯熱,身痛煩渴而不惡寒者,熱病也。熱病與中暑相似,但熱病脈盛,中暑脈虛。
  六、暑病:太陽中熱喝是也,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汗齣而渴,脈弦細芤遲或微弱,暑病也。
  七、霍亂:病嘔吐而痢,腹痛汗齣,惡寒發熱或吐或利而頭痛發熱者霍亂也。
  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霍亂一切猝暴之病,用薑汁與童便服,並可解散蓋下氣、開痰,更假童便以降火也。
  八、寒疫:三月以後八月以前,天道或有非時暴寒感之,而病者時行寒疫也。(此寒疫亦傷寒也,不得以正疫治之)。
  九、痙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麵赤目腫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為剛痙,發熱汗齣不惡寒者為柔痙。
  十、濕溫:夏月有病頭目痛譫語多汗,身不甚熱,兩脛逆冷,四肢沉重,胸腹滿而渴者,濕溫也。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暑,濕熱相搏故發此病,不可發汗。
  尤氏雲,濕溫者,溫氣而兼濕邪,濕能生溫,溫亦生濕也。
  十一、濕痹: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其候小便不利。
  十二、風濕:病者一身盡疼痛,發熱日晡劇,脈浮虛而澀,額上微汗,惡風不欲去衣或四肢浮腫,此風濕也,不可大發汗,若汗大齣者風去濕不去,但令微微似欲汗齣者風濕俱去也。
  ……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关李可老中医的书,逢出必买。向李可老中医致以崇高的敬意!

评分

李可老先生是真正的临床家。我只有仰望的份。好书。真实。

评分

难得一见的好书,李可大师实际上也是遵循左季云大师,一脉传承

评分

看过一本,挺好的,就这书有个怪味。

评分

铁杆中医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乃毕生丰富临床经验的概括总结,实用性极强,非常值得一读,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人老了,该研究一下中医了,这次买了一批这样的中医书,希望能够实用!

评分

很多历史真相就是这样被篡改的,也许你不在乎,也许他不在乎,早晚,一切的一切真相都成了电影中的“真相”,这就是悲哀,而更悲哀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人并不在乎如此,难道你不觉得吗?韩国人掩饰真相的目的恐怕不完全是为了长他们自己的志气吧,还有去中国化,也许还有更多。再结合之前的《不灭的李舜臣》,我们可以看到韩国人是多么的无视真正的历史,无视这个世界的真相,这与“喊你祖宗”有一毛钱的关系吗?而这与一个民族的未来确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只会伪造历史的民族,他们的视野是渺小而卑微的,一个无视自己的祖先创造的历史的民族,是愚蠢而可悲的,难道不是这样吗?顺带提下,中国在这场战争中阵亡的名将-邓子龙。在露梁海战中,这位年愈七旬的老将军,带领着仅仅200多名壮士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直至战死,战后朝鲜人为其立庙祭祀。然而,今天的韩朝人显然更愿意相信一切的一切都是李舜臣之功。而我们某些中国人呢?却忘记了自己的祖宗。

评分

书很好,多谢!

评分

物流速度慢了点,包装很好,是正版书!希望可以学习到书上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