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萬平方公裏
12500公裏自駕行程
127位職業攝影師
100個觀景拍攝地
進齣無人之地的秘境探索
重新梳理,發現內濛古
本書帶領讀者深入中國特色鮮明的攝影天堂——內濛古自治區,重新梳理、發掘值得觀賞和拍攝的100個自然、人文景觀,127位《中國國傢地理》攝影師和內濛古當地非常熟悉觀景拍攝點的攝影師和嚮導,親身駕車或徒步探路,幫助你開啓一段獨特的自助行攝旅途。觀景和攝影並重,重新梳理邊關塞外的美景;藉助經度、緯度、海拔、方位、大地高度等要素精確定位觀景拍攝地。《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網站同步發布“內濛古100觀景拍攝地”,並在相關點位竪立標誌牌。100個推薦景點立體展示:整體介紹、地理信息、攝影指導、相關資訊、地圖信息、周邊景點以及多張精美照片。
李栓科,《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曾任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曾長期從事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地貌、第四紀地質環境演變等方麵的研究工作。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地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學會理事,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如何使用本書
序言(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李栓科)
第一章 敕勒川現代草原文明核心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共23個拍攝點)
第二章 環京津冀草原風情旅遊區(烏蘭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共29個拍攝點)
第三章 大興安嶺全生態旅遊區(呼倫貝爾市、滿洲裏(計劃單列市)、興安盟、通遼市共33個拍攝點)
第四章 阿拉善秘境探險旅遊區(烏海市、阿拉善盟共15個拍攝點)
聖水梁:神水梁,屬爾傢
聖水梁,又名神水梁,位於呼和浩特以北30公裏的大青山國傢級生態保護區內,屬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保閤少鎮,距市區僅30公裏,有“呼和浩特後花園”的美譽。這裏山泉遍布,植被茂盛,中間串連著片片水窩,而草原的那邊早已是斷壁殘垣,康熙曾來到這裏的,望著長城,不禁感嘆,“萬裏經營到天涯,紛紛調發足浮侉,當時費盡生民力,天下何曾屬爾傢”。
高山草原、森林峽榖、洞穴怪坡、北魏大墓、斷瓦殘垣。當年萬人空巷的《成吉思汗》也是在此拍攝的,而為拍攝這部劇搭建的僞建築依山勢而建,至今在聖水梁上仍可以見到大帳的斷壁殘垣。聖水梁祭祀也是這邊由來已久的傳統,藍天白雲、峰巒起伏,用最虔誠的聲音祈求沃野平原、萬類閤宜。而這裏的萬事萬物似乎也有著靈動的魂,山坡上悠閑吃草的羊兒、駱駝、駿馬,漫山遍野不知名的山花……在這裏不經意間就會邂逅美麗。
經度:112°
緯度:41°
大地高:2000m
觀看方位:在景區城牆嚮西南拍攝落日、群山;在景區深處由山巔嚮東南拍攝山岩。
最佳拍攝季節:
夏季最佳。盛夏七、八月是草原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七月底, 藍天、白雲、綠草、青鬆,鮮花滿地,夏季的聖水梁猶如傳說中的仙境一般。
最佳拍攝時間:
午後15:00:比晨間的光更暖,比午間的日更柔,天空在夕陽還未來臨之際顯得格外純潔、蔚藍,乾淨的藍、純粹的綠以及歲月的褐色斷垣交相輝映。
攝影指導:
1.站在城牆上有多種角度可以選擇拍攝素材。可以用廣角鏡頭拍攝整個景區的全景景色;可以以城牆為前景拍攝巍峨的山峰;可以用長焦鏡頭拉近拍攝一片層林盡染的樹林……與此同時,景區內的牛羊、花草也是可以加入的元素。
2.站在山坡下,仰拍整個城牆也是一個很好的視角。翠綠的山坡加上碧藍的天空,使得城牆更顯宏偉和壯麗。
公共交通:
無直達公交,多為拼車或自駕,可登錄相關論壇網站,有人會定時發布拼車信息。
自駕綫路:
自呼和浩特市區駕車約32.0公裏。從呼市嚮東南方嚮齣發,進入機場高速行駛7.6公裏,在G110齣口進入京銀綫,沿京銀綫行駛7.3公裏,稍嚮左(北)轉進入S105到達終點。
貼士:
每年夏季,聖水梁景區會搭建滑草、騎駱駝、射箭等娛樂設施,若想拍攝自然狀態的馬、牛、羊,獲得畫麵乾淨的美景,需持介紹信,驅車進入景區深處。
聖水梁的封山防火期比較長,從每年9月15日至次年6月15日。
……
《發現內濛古》序言
在中國如雄雞一樣的版圖上,內濛古自治區橫跨瞭近30個經度,從東北到西北劃瞭一道弧綫,如同厚實堅韌的脊梁挺立在中國的北方。而由於自治區內各地的海拔高度、季風、降水等地理因素差異極大,使這個遼闊的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地貌。從原始深林密布的大興安嶺到中國保存最好的草原呼倫貝爾,從良田萬頃的河套平原到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從藍寶石一般的火山天池到蜿蜒麯摺的西拉沐倫河,內濛古盡情展示著上天賜予這片土地的富饒與美麗。旅行者在自治區境內可以領略到森林、草原、湖泊、火山、濕地、沙地、黃土、戈壁等多種景觀。
在穿越內濛古的旅行中,你也會見識到許多“世界之最”和“中國之最”。例如:世界最大的天池群、最大的溫帶草原、最大的鳴沙區和最長的響沙帶;中國最大的牧場、最大的林地等。內濛古擁有的自然保護區數量也在全中國拔得頭籌。豐富的曆史遺跡更將人類在此活動的時間上溯到瞭數十萬年前。內濛古是人類文明的策源地之一,更是中國曆史上多民族融閤與交流的舞颱。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都在這裏留下瞭文明的烙印。興盛的遊牧文明與南部的農耕文明進退交織,共同哺育瞭中華民族博大深沉的性格。
《中國國傢地理》雜誌自1997年起先後發錶瞭近百篇有關內濛古的圖文報道,2012年還推齣瞭“內濛古專輯”,係統梳理和展示瞭內濛古的地理環境、民族生活、景觀分布,提齣“草原的麵容是遊牧文化所賦予的”等獨到的觀點,引起讀者和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這證明瞭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內涵深厚的地域文化以及紮實獨到的觀點是信息時代吸引讀者關注的核心點。
2017年是內濛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為瞭嚮更多讀者展示這片土地的美麗,同時推進內濛古旅遊從“景點旅遊”嚮“全域旅遊”轉變,《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投入瞭大量的資源,策劃瞭“發現內濛古: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活動。它延續瞭我社“發現係列”內容的高標準、原創性、實用性的特點,本著“保留經典,重探秘境”的宗旨,運用成熟的“六度地理信息”,配閤圖片、文字、圖錶、地圖等多種設計語言,對內濛古的自然景觀、地理環境、曆史遺跡、名勝景點等進行探尋、梳理、總結,最後以圖書、標誌牌、移動端多媒體等形式立體地呈現齣來。
在自治區旅遊局等單位和數以百計的旅行者、作者、攝影師、學者的大力配閤下,項目組評選齣瞭內濛古的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這些地點串聯起瞭內濛古各地的多種景觀,能夠形成新的旅遊綫路,內濛古未來的旅遊格局極有可能因為這些點綫的推齣而開闢齣全新的天地。希望我們所付齣的種種努力,能夠讓更多的讀者、旅行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瞭解和熱愛內濛古這片美麗的草原、傳奇的土地。
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李栓科
這次偶然在書店翻到瞭這本《發現內濛古: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當時就被它深深吸引瞭。我一直對壯麗的自然風光情有獨鍾,而內濛古,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遼闊、蒼茫和神秘的想象。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係列令人驚嘆的圖片,從呼倫貝爾草原的無垠碧綠,到阿拉善沙漠的金色波浪,再到锡林郭勒的星辰大海,每一張都像一幅精心繪製的油畫,讓人恨不得立刻踏上旅程,親身去感受那份震撼。書中對每一個拍攝地的介紹都非常詳盡,不僅有地理位置、最佳拍攝季節和時間,還貼心地給齣瞭具體的拍攝建議,比如如何捕捉晨昏的光影,如何利用地景構圖,甚至是一些鮮為人知的“私房”取景點。我尤其喜歡它對當地人文風情的穿插介紹,讓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風光攝影指南,更是一扇瞭解內濛古深厚文化和淳樸民風的窗口。它讓我看到瞭不僅是牛羊成群的畫麵,還有牧民們臉上質樸的笑容,古老村落的靜謐,以及那些世代傳承的故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點燃瞭我內心深處對這片土地的嚮往,它讓我開始規劃下一次的齣遊,目標明確,不再是盲目地搜索信息,而是有瞭清晰的路綫圖和精彩的期待。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北部的廣袤土地充滿好奇,而《發現內濛古: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這本書,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那個世界的窗戶。我不是一個專業的攝影師,但我喜歡用相機記錄下旅途中的美好瞬間。這本書的語言非常生動,充滿瞭畫麵感,即使不看圖片,也能想象齣那些壯麗的景色。它詳細介紹瞭內濛古不同季節的特色,春天草長鶯飛,夏天綠意盎然,鞦天層林盡染,鼕天銀裝素裹,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魅力,讓我覺得一年四季都值得去探索。我特彆喜歡書中提到的關於“光綫運用”的建議,它讓我明白,好的風光攝影不僅僅在於景物本身,更在於捕捉那一刻的光影變化。比如,它會告訴你如何在金色時刻拍攝齣天空的瑰麗色彩,如何在陰天找到柔和的光綫來錶現細節。這本書也讓我對內濛古的地理地貌有瞭更深入的瞭解,不再是單一的草原印象,而是認識到瞭它的多樣性,有沙漠、有湖泊、有山川、有河流,甚至還有一些我從未聽說過的地質奇觀。它點燃瞭我對這片土地的探索欲,讓我覺得,我的旅行清單上又多瞭一個必須完成的項目。
评分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激發創作靈感的素材,《發現內濛古: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這本書的編排非常有條理,每一頁都充滿瞭視覺衝擊力,而且信息量巨大。它不僅僅是羅列景點,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地方的獨特之處,比如某個角度最能體現草原的遼闊,某個時間點最適閤拍攝日齣日落的色彩變幻,甚至還提到瞭當地特有的動植物,為攝影師提供瞭更豐富的拍攝題材。我特彆欣賞它在技術層麵的指導,例如如何運用長曝光捕捉星軌,如何在高反差環境下進行曝光控製,這些實用建議對於提升攝影技巧非常有幫助。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著這本書,帶著我的相機,去實踐書中所說的每一個技巧,去捕捉那些教科書般的畫麵。這本書讓我對內濛古的認識不再停留在模糊的“大草原”概念上,而是有瞭具體的、可執行的拍攝計劃。它讓我看到瞭內濛古不僅僅是風光,更是光影、色彩、構圖的完美結閤,是挑戰攝影技術和激發藝術創意的絕佳之地。
评分不得不說,《發現內濛古: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這本書,真的為我這次的內濛古之行增添瞭太多色彩。在我的旅行計劃中,我一直希望能夠避開那些過於商業化、人滿為患的地方,去尋找一些真正能觸動心靈的風景。《發現內濛古》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所推薦的100個拍攝地,有很多我都以前聞所未聞,但通過書中精美的圖片和細緻的描述,我仿佛已經身臨其境。它不僅僅是告訴你“這裏很美”,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美”,以及“如何纔能拍齣它的美”。例如,書中對某個沙漠腹地的日落拍攝點,不僅給齣瞭具體的位置,還提示瞭當地獨特的風蝕地貌如何與落日餘暉相互輝映,甚至提到瞭需要注意的沙塵問題。這種細緻入微的指導,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價值,它不僅僅是一本旅遊指南,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攝影嚮導。我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關於當地民族風俗的介紹,讓我對這片土地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不再隻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而是能夠帶著敬意去感受這裏的文化。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美,往往隱藏在那些不為人知的地方,需要用心去發現,而它,就是我發現美的鑰匙。
评分我最近剛結束瞭一次內濛古的自駕遊,而《發現內濛古: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這本書,可以說是我這次旅程中最得力的夥伴。在齣發前,我花瞭不少時間研究它,書中的每一個景點都勾畫齣瞭我腦海中的旅行藍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推薦的許多拍攝地,都不是那種人聲鼎沸的旅遊景點,反而是一些更加原始、更加寜靜的地方。比如書裏介紹的某個不知名的小湖泊,在晨曦中倒映著遠山,那種寂靜而美麗,是我獨自探索時偶然發現的,而這本書竟然也早早地將它收錄其中,並給齣瞭絕佳的拍攝時機和角度,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和慶幸。它還詳細介紹瞭當地的氣候特點和交通方式,對於我這樣的自駕遊愛好者來說,這些信息至關重要。我尤其喜歡書中提到的關於“人文紀實”的拍攝建議,讓我不僅僅關注風景,也留意到瞭當地牧民的生活狀態,他們的帳篷、他們的牲畜,都構成瞭這片土地上獨特而迷人的風景綫。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旅行的意義不僅在於到達,更在於發現,而它,就是我的“發現者”。
评分比较不错比较不错比较不错
评分在读书声里没有无聊,在世事纷扰中自有桃源。
评分48.5万平方公里,10万公里自驾行程,720天秘境探索,116位职业摄影师用车轮和脚步重新发现四川。观景和摄影并重,重新梳理天府之国的极致美景,借助经纬度、方位、海拔高程等要素精确定位最美观景拍摄点。100个景点立体展示整体介绍、地理信息、摄影指导、相关资讯、地图信息、周边景点以及多张精美照片。
评分读书让人安静,读书让人思考。
评分赏心悦目的图片,美丽的内蒙古
评分买两本书,送给最爱旅游的老爸!
评分国家地理出的很精美值得收藏
评分内蒙古的风景很美,还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