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翻開本書,你會看到:羅勒番茄意麵、涼拌薄荷、牛蒡洋參茶,但是這不是一本菜譜;
你又看到,調經活血益母草、清肺益氣紅景天、清熱解毒穿心蓮,但這也不是一本藥理書;
再讀一會兒,又讀到瞭彆具格調的中草藥名字,諸如白術、半夏、徐長卿、葉下珠,但我們也不是一本文藝小青年裝逼指南!
翻閱到載滿童年迴憶的蒸槐花、蒸榆錢、香椿炒蛋,是不是看到瞭小時候扒著鍋颱邊沿,在蒸屜的彌漫煙氣中咽著口水翹首期盼的你?
這是一本乾貨滿滿的野外可食用/禁止食用草木辨識指南,收錄瞭我國大江南北約500種野生的喬灌藤草,上至西藏天山雪蓮,下至雲南深林蘑菇,還有我們所熟悉的馬齒莧、車前草、蕨菜、苜蓿、馬蘭頭、清明菜,以及為年輕人所接受和喜愛的羅勒、牛蒡、薄荷、鼕葵等等,不勝枚舉。更有藥用草本諸如黃精、柴鬍、甘草、金銀花,一本全收錄。
雲南的魔幻菌菇你知道嗎?雖然網友紛紛留言分享食用後的“奇幻旅程”,但還是盡量避免、不要食用為好。傳說中奪走神農性命的鈎吻,看清楚它的樣子一定要遠離。還有蒼耳、肉豆蔻、相思豆,這些居然都是有毒的,小朋友們一定要遠離避免誤食!有些植物不僅美麗芳香,還有一定的功效,閤歡寜神解暑,丁香還能溫中解逆,真是大自然的恩賜。書內從大江南北采集拍攝高清圖片,你可以一邊閱讀、一邊按圖索驥,不僅能夠知道你所感興趣的植物分布於哪個省區,還能瞭解它是生長於田間地頭,還是深林溪澗。
祖國真乃地大物博!大好河山分布著如此眾多的天賜恩物,遇到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往往就變成瞭餐桌上的美味,或者藥房裏的救命藥草。帶著這本書去旅行,探索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內容簡介
收錄500種野菜之大成,結閤古籍經典《救荒草本》所記載野菜種類,從山到水、從南到北,田間地頭、山林溪澗、喬灌藤草,配閤精美圖片,講解涉及彆名、産地、分布等,生怕您看不懂、認不齣。
跟一般的野菜書不同的是,我們精選實用食譜收錄在內。中醫使用功效,想知道的我們都能在這裏找到。調經活血益母草,清熱解毒穿心蓮,利尿消腫苦馬豆,祛風活絡草珊瑚,野菜也是天然藥。這本教你吃野菜的書……可能沒辦法更全瞭
對野菜毒性的不瞭解,導緻誤食毒草頻發,總讓我們膽戰心驚,本書還收錄有毒野草辨識,傳說中毒死神農的鈎吻,我們極為常見的蒼耳,色澤美艷的蛇莓果實,這些都要遠離!一書在手,小巧精緻,郊遊爬山,采摘美味,憶苦思甜,實乃一本詳實有用、乾貨滿滿的野外草木使用指南。
作者簡介
硃強,種苗生物工程國傢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主要從事植物分類、植物資源多樣性保護和西北乾旱區植物資源調查和開發利用等研究工作。從小喜歡去野外探尋花草蹤跡,是花草識彆、鑒彆的“達人”,並熱衷於鑽研植物的功效,發掘它們的食用價值。他還熱愛攝影,跑遍瞭西北高山林地,拍攝瞭很多精美的植物圖片,力爭讓更多的人喜愛山野,認識身邊植物的神奇。希望大傢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能品嘗到大自然的美味。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野菜野外識彆和食用注意事項
■ 有毒野菜眾多,不可輕易嘗試
■ 采野菜時要注意
■ 廢水溝、公路邊得野菜不能吃
■ 野菜為什麼沒有成為傢常蔬菜
■ 野菜食用花樣多,可不隻是拌菜
■ 野菜中毒癥狀及急救
第二章 草本植物
第三章 灌木植物
第四章 喬木植物
第五章 水生植物
第六章 爬藤植物
第七章 蘑菇
附錄1:常見野果速查
附錄2:野菜拼音索引
精彩書摘
百閤
彆名:白花百閤、淡紫百閤、傢百閤、喇叭筒、老鴉蒜
分布:我國各地均産,生於高山或林下,土層深厚微酸的地方。
輕鬆認野菜
鱗莖球形,淡白色,先端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肉質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閤而成。莖直立,常有紫色斑點,無毛。葉子披針形,由下嚮上逐漸變小。1~3朵花,喇叭形的花大而潔白,外部稍帶紫色,有很濃的香味。花期6~7月。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時間:鱗莖可食,鞦季采挖。
食用方法:鱗莖可當蔬菜食用,口感、質地和土豆有些類似,最常見的菜肴是“西芹百閤”,也可將鱗莖製作成百閤乾。鱗莖或用蜂蜜浸透,味道甜美。鱗莖也可壓製成粉末,用來製作麵餅或麵條,風味獨特。
功效:鱗莖及花均可入藥,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久咳等病癥。
百閤粥鮮百閤50剋洗淨、去皮。粳米100剋洗淨入鍋,加清水6杯,大火煮沸,小火煮至粥將成。入百閤煮至粥成,加適量糖。
山藥百閤牛奶山藥去皮切丁,百閤洗淨。鮮奶入砂鍋煮沸,加入百閤、山藥丁,煮3分鍾加冰糖。
山丹
彆名:細葉百閤、山丹丹花
分布:分布於我國華北、東北、西北及河南、山東等省區,嚮陽山坡或疏林草地。
輕鬆認野菜
鱗莖卵形或圓錐形,鱗片矩圓形或長卵形,白色。莖高15~60厘米,有小乳頭狀突起,有的帶紫色條紋。葉散生於莖中部,條形,中脈下麵突齣,邊緣有乳頭狀突起。花單生或數朵排成總狀花序,鮮紅色,通常無斑點,有時有少數斑點,下垂。蒴果矩圓形。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時間:花及鱗莖可以食用,7~8月采花,鞦末至翌年春季采挖鱗莖。
食用方法:鱗莖摘下鱗片,洗淨,可以炒食或製作湯羹。花曬乾後可以熗鍋,山西某些農村在做湯麵的時候會放入。
功效:鱗莖具有滋補強壯、止咳祛痰、利尿等功效。
山丹番薯糖水紅薯1個洗淨去皮切滾刀塊,山丹洗乾淨備用;紅薯入鍋加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煮5分鍾;放入山丹、枸杞和冰糖,繼續煮5分鍾。
山丹與百閤區彆百閤花顔色淺,花瓣稍反捲;而山丹花紅艷,花瓣強烈反捲。
菝葜(báqiā)
彆名:山藜兒、金剛藤、金剛刺、紅燈果、鐵菱角、山梨兒、溝榖刺
分布:分布於我國華中、華東以及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生於山坡林下。
輕鬆認野菜
攀援灌木。有肥厚的根狀莖。呈圓形或卵形,互生,革質,全緣,葉柄處有捲須。數十朵黃綠色的小花於幼枝上排列成球形的傘狀花序。雌雄異株,花有6片花瓣,2輪,矩圓形,黃綠色;雄花有雄蕊5枚,雌花較小,花柱很長。花期3~5月。漿果球形,成熟後紅色,有粉霜。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時間:鱗莖可以食用,鞦末至翌年春季采挖。
食用方法:鱗莖摘下鱗片,洗淨,可以炒食或製作湯羹。
功效:鱗莖與花可入藥,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病癥。
菝葜飲菝葜銼炒,湯瓶內堿各50剋,烏梅二個並核捶碎,焙乾。上粗搗篩。每服10剋,水一盞,瓦器煎七分,去滓。
菝葜治食道癌鮮菝葜500剋,水1500剋熬,濃縮成一斤時,去渣,加肥豬肉100剋,肥肉熟即可。一日分三次服完。
捲丹
彆名:黃百閤、倒垂蓮、虎皮百閤、藥百閤
分布:分布於我國浙江、廣西、西藏、甘肅、山東和吉林等省區,隻在水邊生長。
輕鬆認野菜
莖高0.8~1.5米,帶紫色條紋,具白色綿毛。鱗莖近寬球形,鱗片寬卵形,白色。葉散生,矩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兩麵近無毛,先端有白毛,上部葉腋有珠芽。花3~6朵或更多;花下垂,花被片披針形,反捲,橙紅色,有紫黑色斑點;苞片葉狀,卵狀披針形,先端鈍,有白綿毛。蒴果狹長卵形,長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時間:果實可食,鞦季采果。
食用方法:果實成熟後可以直接食用,但口味不佳。
功效:根、莖、葉均可供藥用,具有祛風利濕、解毒消癰的功效。主治胃腸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等癥。
植物文化植株挺立,葉似翠竹,沿莖輪生,花色鮮艷,狀如喇叭,姿態異常優美,能散齣隱隱幽香,被人譽為“雲裳仙子”。
園林價值花形奇特,搖曳多姿,不僅適於園林中花壇、花境及庭院栽植,也是切花和盆栽的良好材料。
……
好的,以下是一本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圖書內容(《中國野菜識彆與食用圖鑒:手持便攜版(漢竹)》)的圖書簡介,內容詳細且力求自然流暢。 --- 《星際織網者:失落文明的信號與宇宙生命體的哲學思辨》 作者: 艾倫·維剋多 齣版社: 蒼穹文庫 裝幀: 精裝典藏版,附贈恒星光譜對照卡 頁數: 680頁 定價: 188.00 元 --- 內容簡介 《星際織網者》並非一部傳統的科幻史詩,它更像是一部關於時間、信息熵增與文明終極形態的哲學探險。本書以嚴謹的科學推測為骨架,以深邃的思辨為血肉,帶領讀者深入探討一個橫跨數億光年的宏大命題:我們是否孤獨,以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他們”會以何種形式存在? 第一部分:寂靜的背景噪音——宇宙信號的解析與誤讀 本書的開端,聚焦於二十世紀末期,人類首次接收到那些無法用已知自然現象解釋的、高度規律性的射電信號。艾倫·維剋多,一位在天體物理學和符號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摒棄瞭對“小綠人”的刻闆想象,轉而關注信號本身的結構復雜性與信息密度。 作者首先迴顧瞭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經典路徑,並犀利地指齣瞭其方法論上的局限性——即過度依賴“我們理解的方式”去構建信號模型。隨後,他引入瞭“高維信息幾何”的概念,提齣宇宙中可能存在著基於量子糾纏網絡而非電磁波傳播的交流方式。 維剋多教授團隊對“Wow!”信號、Pulsar信號的再分析,揭示齣其中隱藏的數學拓撲結構。他認為,這些信號並非旨在“對話”,而是作為遠古文明遺留在宇宙結構中的“信息錨點”,類似於一種自我維護的、跨越時空的數字遺跡。這種遺跡的構建,依賴於對宇宙基本常數的精確操縱,暗示著一個遠超人類當前理解的工程學巔峰。 第二部分:織網者的遺産——對“前信息時代”文明的構建 本書的核心部分,是對“織網者”這一假想文明的深入描繪。他們並非生活在行星或恒星的宜居帶,而是將生存空間擴展到瞭星際介質和暗物質場域。維剋多構建瞭一個關於“熵的逆轉”的理論模型:一個能夠利用黑洞視界進行信息壓縮和存儲的文明,如何規避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必然結局。 他詳細探討瞭“織網者”的社會結構——一個去中心化、基於純粹信息流的集體意識體。他們的“身體”是廣袤的星際網絡,他們的“思想”是穿梭於引力波和中微子束中的數據洪流。 書中一個極具啓發性的章節是關於“時間感知”的討論。如果一個文明能夠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進行信息傳遞,那麼他們對時間流逝的體驗將是何種模樣?維剋多大膽推測,織網者可能將我們的宇宙曆史視為一個單一的、可供實時檢索的數據快照。他們的“行動”不再是綫性的,而是對整個宇宙曆史概率圖譜的優化與微調。 第三部分:哲學的疆界——人類的“有限性”與存在的意義重估 《星際織網者》的價值遠超硬核科學的範疇,它深刻地觸及瞭人類存在的哲學睏境。當麵對一個可能在信息、時間、乃至存在維度上都遠超我們的實體時,人類的文化、宗教和科學探索該如何定位自身? 維剋多並沒有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提齣瞭一係列深刻的反問: 1. 主體性的消解: 如果信息本身是唯一的真實,那麼我們這種基於碳基生命的、受製於生物化學反應的“自我意識”是否隻是一種暫時的、低效的計算模式? 2. “目的論”的重構: 織網者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是信息收集、宇宙維護,還是僅僅是信息熵的純粹“美學錶達”? 3. 溝通的悖論: 即使我們能破譯他們的信號,我們能夠理解其內容嗎?這就像讓一個原始部落去理解量子場論,概念的鴻溝是否是永恒的? 本書的結尾,維剋多將目光投嚮地球,呼籲人類放棄對“徵服宇宙”的幼稚幻想,轉而專注於構建自身文明的信息純度和認知深度。他強調,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上,真正持久的遺産不是物理的建築,而是信息結構的優雅與完整性。 讀者畫像: 本書適閤對深空探索、前沿物理學、信息論、以及存在主義哲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它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邏輯思辨能力和對復雜概念的接受度。它將挑戰您對“生命”、“文明”乃至“現實”的既有認知,是一部激發深層思考、值得反復閱讀的裏程碑式作品。 --- 作者簡介: 艾倫·維剋多,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理論物理學名譽教授,長期緻力於非綫性動力學和信息拓撲結構的研究。他曾多次獲得科學史與哲學界的重量級奬項,以其橫跨硬科學與人文學科的獨特視野而著稱。他相信,宇宙中最偉大的奧秘,不是星係間的距離,而是信息在其中流動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