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意誌消沉,就看《約翰·剋利斯朵夫》!
羅曼·羅蘭在1921年四冊定本的《序》中寫道:“在此大難未已的混亂時代,但願剋利斯朵夫成為一個堅強而忠實的朋友,使大傢心中都有一股生與愛的歡樂,使大傢能不顧一切地去生活,去愛!”
傅雷在《譯者獻辭》中寫道:“戰士啊,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個時,你定會減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將永遠在絕望中再生瞭吧!”
◆羅曼·羅蘭1921年親定四冊本,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
《約翰· 剋利斯朵夫》1904年開始陸續在巴黎《半月刊》上發錶,以後又齣十捲本的單行本,又閤成三冊本與五冊本的兩種版本。1921年羅曼·羅蘭“以藝術的、內在的因素為先後,以氣氛與調性來做結閤作品的原則”,將整個作品改分為四冊,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
此四冊本的版本,作者稱之為定本(édition définitive)。
第1冊 剋利斯朵夫少年時代的生活(黎明,清晨,少年),描寫他的感官與感情的覺醒。
第2冊(反抗,節場)所寫的,是剋利斯朵夫的天真,專橫,過激,橫衝直撞的去徵討當時的社會的與藝術的謊言。
第3冊(安多納德,戶內,女朋友們)和上一冊的熱情與憎恨成為對比,是一片溫和恬靜的氣氛,詠嘆友誼與純潔的愛情的悲歌。
第4冊(燃燒的荊棘,復旦)寫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難關,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毀瞭,但結果仍趨於清明高遠之境,透齣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羅曼·羅蘭寫瞭20年,傅雷譯瞭2遍改瞭6次耗費十幾年
羅曼·羅蘭一生中有二十餘年都在醞釀《約翰·剋利斯朵夫》這本書。第1個念頭産生於1890年春天在羅馬的時候,1903年正式開始動筆寫第1捲《黎明》,直到1912年纔刊行zui後一捲《新生》。
傅雷翻譯的《約翰·剋利斯朵夫》zui早由上海商務印書館齣版。1937年第1冊刊印,後三冊直到1941纔年陸續齣齊。此後譯者認為初譯“風格未盡渾成”,很不滿意,因而決定重譯全書。這次重譯,幾經修改,於1952年由平明齣版社刊印第1冊,至1953年四冊齣齊。
◆傅雷翻譯基本法門:
1.重神似不重形似。譯文必須為純粹之中文。以甲國文字傳達乙國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點,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
2.譯文力求達到“行文流暢,用字豐富,色彩變化”。
3.譯事“要以藝術修養為根本:無敏感之心靈,無熱烈之同情,無適當之鑒賞能力,無相當之社會經驗,無充分之常識(即所謂雜學),勢難徹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領悟”。
4.力倡在翻譯之前“將原作(連同思想、感情、氣氛、情調等等)化為我有”,這樣纔能盡可能忠實於原作。
《約翰·剋利斯朵夫》共分十捲,講述瞭主人公約翰·剋利斯朵夫在充滿庸俗、傾軋的社會裏的奮鬥曆程。從兒時音樂纔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衊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後在事業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後趨於清明高遠之境,透齣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全書最初於巴黎《半月刊》上發錶,以後又齣瞭十捲本的單行本,又閤成三冊本與五冊本的兩種版本。1921年羅曼·羅蘭以藝術的、內在的因素為先後,以氣氛與調性來做結閤作品的原則,將整個作品改分為四冊,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此四冊本的版本,作者稱之為定本(édition définitive)。
傅雷翻譯所用的底本即是四冊定本。初譯本於1937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齣版,此後譯者認為初譯“風格未盡渾成”,決定重譯全書。重譯本於1952年由平明齣版社齣版。本書即以此重譯本為底本,依據此後各年代版本精校而成。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國著名思想傢、文學傢,被譽為“歐洲的良心”。齣生於法國中部剋拉姆西小鎮。在獲得羅馬法國文學院藝術博士學位後,他迴到母校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講授音樂史,同時開始文藝創作。
羅曼·羅蘭早期的創作以劇本為主,但因題材廣泛涉及政治而無法發錶,他也因此而離婚。從1903年開始,羅曼?羅蘭連續創作瞭英雄三部麯:《貝多芬傳》(1903年)、《彌蓋朗琪羅傳》(1906年)、《托爾斯泰傳》(1911年),閤稱《名人傳》;從1890年開始,羅曼?羅蘭窮二十年之功,創作瞭被譽為“20世紀zui偉大的小說”的巨著——《約翰·剋利斯朵夫》。1913年,他獲得法蘭西學院zui高文學奬;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傅雷(1908—1966),字怒安,號怒庵,上海人。法語翻譯界泰鬥、文藝評論傢。
傅雷於1928年到法國巴黎大學留學,除主修文藝理論外,常到博物館、藝術館揣摩藝術大師們的不朽名作。1929年夏,完成第一篇譯作《聖揚喬而夫的傳說》。1931年迴國任職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校辦公室主任,兼教美術史及法文。1933年9月母親病故,他辭去教職,專心翻譯。自此日積月纍,譯作等身,成為一代法語翻譯巨擘。1966年9月,由於受到誣陷和迫害,傅雷與夫人自殺離世。
傅雷一生譯著宏富,他的譯文被譽為“傅雷體華文語言”。他500多萬字的譯作均為精品,把中文翻譯法語作品的整體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每個字都經得起推敲。他傾力譯介巴爾紮剋的作品,為後人譽為“沒有他,就沒有巴爾紮剋在中國”。他所翻譯的《約翰·剋利斯朵夫》至今仍是公認的推薦譯本。
我從開始學翻譯,就特彆崇拜傅譯。
——錢锺書
傅雷從不自滿——對工作認真,對自己就感到不滿。他從沒有自以為達到瞭他所要求的翻譯標準。他曾自苦譯筆呆滯,問我們怎樣使譯文生動活潑。他說熟讀瞭老捨的小說,還是未能解決問題。我們以為熟讀一傢還不夠,建議再多讀幾傢。傅雷悵然,嘆恨沒許多時間看書。有人愛說他狂傲,他們實在是沒見到他虛心的一麵。
——楊絳
一旦我意誌消沉的時候就會看,可以說是我的勵誌書。
——嚴歌苓
傅譯的羅曼·羅蘭作品當中,我zui喜歡的是《約翰·剋裏斯朵夫》,傅雷在此書中融進瞭自己的朝氣與生命激情,自己的頑強與精神力量。《約翰·剋裏斯朵夫》前後翻譯瞭6次,是zui值得推敲的書。傅先生的成功在於傳神,他曾說的“任何作品不精讀四五遍決不動手,是為譯事基本法門”,“理想的譯文仿佛原作者的中文寫作”,“譯文必須為純粹之中文,無生硬拗口之病”等都對我影響很大。
——羅新璋
他的譯筆不僅流利暢達,並且帶著火一樣的熱情,能夠深深地打動中國的讀者。
——黃苗子
傅雷的藝術造詣是極為深厚的,對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
——樓適夷
大學時候我特彆苦悶,剛剛從農村來到城市,始終處於一種“無處可尋”的情緒中。大二的寒假,我沒迴老傢,在宿捨裏讀完瞭羅曼·羅蘭寫的《約翰·剋利斯朵夫》,傅雷翻譯的,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心靈《聖經》一樣,它把我從一個灰暗的時期帶齣來。在大學期間,zui好能找到一本能夠影響你心靈,或者能夠促進你理性成長的書,這是非常幸運的事。”
——熊培雲
年輕的時候,他讀羅曼·羅蘭的《約翰·剋利斯朵夫》,書中這段話深深地震懾瞭他的心靈:“人從齣生到他變成成年的時候,被灌滿瞭各種謊言,到瞭成年的第1件事是嘔吐,把這些謊言吐齣來,自己思考認識一個真實的世界。”
——秦曉(招商集團原董事長)
有一位教曆史的陸老師,特彆愛買書。有一天我去他傢,他給我拿齣來一套書,說你必須讀這書。那是四捲本傅雷譯的《約翰·剋利斯朵夫》。我第1次見到世界上還有這麼厚的書!我一翻開這套書就再也放不下去瞭,心咚咚咚地跳個不停。那是上高中以後真正廢寢忘食連續讀完的一部書。傅雷的譯筆把羅曼·羅蘭的詩性、富於哲學蘊味的描述、生命般搏動的語言節奏傳達得恰如其分。
——王強(新東方創始人)
約翰·剋利斯朵夫
第1冊
譯者獻辭(傅雷)
原序(羅曼·羅蘭)
捲一 黎明
捲二 清晨
捲三 少年
第2冊
譯者弁言(傅雷)
捲四 反抗
捲五 節場
第3冊
捲六 安多納德
捲七 戶內
捲八 女朋友們
第4冊
捲九 燃燒的荊棘
捲十 復旦
老實說,初接觸《約翰·剋利斯朵夫》時,我有些被其體量嚇到,但一旦進入狀態,便發現自己完全被其內在的節奏所掌控瞭。這套書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其內在的矛盾與張力。主人公的性格是如此復雜,他既有德國人的嚴謹和對技藝的近乎偏執的追求,又流淌著法國人浪漫、熱烈的情感血液。這種“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特質,導緻瞭他永無止境的痛苦和探索。他時常陷入自我懷疑的深淵,對庸俗的社會不屑一顧,對虛假的同情嗤之以鼻。每一次的失敗,都像是為他下一次的飛躍積蓄能量。這種真實到近乎殘酷的描摹,遠比那些臉譜化的“英雄傳記”更具感染力。我敬佩作者敢於展現一個不完美、充滿掙紮的“巨人”,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道主義”頌歌。
评分這套書的結構之宏大,結構之精密,讀完後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去重讀,去發掘那些初讀時可能忽略的細節。它不僅僅是講述一個人的成長,更像是作者對“理想人格”的一種構建與探討。從早期的叛逆與自我中心,到中期的社會責任感的覺醒,再到最後對“超人”境界的初步理解,約翰的每一步都充滿瞭痛苦的抉擇。特彆是他後期與格雷夫人之間的精神交流,那種超越肉體的情感升華,處理得極為高妙,既保留瞭強烈的激情,又上升到瞭精神共鳴的高度。全書的收束,雖然沒有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大團圓結局,但那種“將生命融入更宏大的整體”的理念,卻給人一種深遠而寜靜的力量感,讓人在閤上書頁後,久久無法從那種史詩般的氛圍中抽離齣來。
评分初翻開這套精裝的四冊本,那種油墨的清香和紙張的質感便讓人心生敬意,這無疑是獻給經典的一份厚禮。我尤其欣賞羅曼·羅蘭對時代背景的鋪陳。約翰·剋利斯朵夫成長的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正處於劇烈的社會變革和思想碰撞的十字路口。小說並非孤立地展現一個天纔的私生活,而是巧妙地將他置於德法衝突、社會思潮湧動的大背景下。每當他遭受挫摺或迎來頓悟時,我們都能清晰地看到那股時代的大潮在背後推湧或阻礙著他。讀到他流亡瑞士,與各種流派的知識分子辯論時,我仿佛置身於那些沙龍之中,感受著理性與感性的激烈交鋒。這使得整部作品的厚度遠超一般的傳記文學,它成為瞭觀察一個世紀風雲變幻的絕佳切片。
评分閱讀傅雷先生翻譯的這四捲本,就像是進行一場緩慢而深入的哲學沉思。我不是一個音樂專業人士,但通過文字,我能體會到那種超越語言的、純粹的藝術追求。羅曼·羅蘭對“真誠”的執著,貫穿瞭約翰一生的所有選擇——對待愛情、對待友誼、對待政治立場,乃至對待他自己的音樂創作。他拒絕成為任何流派的傀儡,拒絕被既得利益收買,寜願在孤獨中忍受飢餓,也要捍衛內心的聲音。這種對藝術純粹性的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在當下這個充斥著快速消費和標簽化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振聾發聵。每一次讀到約翰在睏境中拒絕妥協的那一刻,都讓我對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小小的“將就”産生強烈的反思。
评分這套《約翰·剋利斯朵夫》初讀之下,我立刻被它宏大的敘事結構和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刻畫所震撼。羅曼·羅蘭這位巨匠,著實擁有洞察人性的非凡能力。每一捲書都像是一部獨立卻又緊密相連的交響樂章,從主人公少年時代那股不馴的激情,到他如何在歐洲文化的洪流中掙紮、探索,直至最終找到自我和藝術的真諦,整個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傅雷先生的譯筆,更是功不可沒。那份對原文精神的精準把握,以及那種沉鬱而富有力量的中文錶達,使得這位法蘭西音樂天纔的生命軌跡,如同昨日發生在我眼前一般真實可感。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關於藝術、自由與責任的哲思,感覺自己仿佛也參與瞭一場精神上的朝聖之旅。對於任何一個對藝術史、對人性深度探索有興趣的讀者來說,這四冊書提供的精神食糧是無可估量的。它不僅僅是一個音樂傢的成長故事,更是一部關於“如何成為一個人”的宣言。
评分书籍很好,有塑封,运送很快,是国内出的比较好的版本了,爱书的人可以入手,读或者收藏皆可。
评分好丰富的经验是良师。你的时候就是暧昧不明。你们的确很快的士上午去世时光倒流
评分与他们同行,就如同与哲人交谈,就如同与英雄并肩作战。
评分感觉很好,开始安排时间好好看看。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评分【确认!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将由@刘亦菲 主演】迪士尼在过去一年里去了五大洲选角,参与试镜的人数接近1000。要求会武术,会说英语,最重要的是有明星素养。现在终于定了,期待刘亦菲的演绎!该片由《动物园长的夫人》导演Niki Caro执导,Chri***ender,、Jason
评分克利斯朵夫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学习音乐,他早熟的音乐天赋引起了祖父的注意。祖父暗地里把他随口而出的片断缀成乐曲,题名为《童年遣兴》献给了公爵。小克利斯朵夫被邀请到公爵府演奏,被夸赞为“在世的莫扎特”。11岁那年,他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眼看孙子有了出息,祖父在欣慰中去世了。然而,他的家境愈发败落了,父亲整日酗酒,养家的重任过早地落到了他的肩上。克利斯朵夫在附近的一家豪宅找了一份教钢琴的兼职工作,并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学生米娜之间相互产生了好感,但在遭到米娜母亲的一番奚落后愤然离开。此时,父亲也
评分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翻译版本的《名人传》对于我们了解这三位名人提供了不一样的了解途径,这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些名人,对于我们以后去了解其他的名人也提供了一个参考。希望其余的读者有时间也可以读一读这本《名人传》。
评分不错。。。。。。。。
评分传世经典。印得还可以,纸的手感柔软,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