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在廣泛汲取國內外先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相融閤,精選案例,突齣應用,力求基本理論與方法完備,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齣地嚮廣大讀者介紹産業經濟學的知識、理論、方法及實踐。全書共分為七章。
內容簡介
本書是論述産業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發展的教材,在廣泛汲取中外産業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案例的基礎上,力求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淺齣的方式介紹産業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本書將理論與案例研究相結閤,闡釋瞭産業經濟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和關鍵問題,主要包括産業組織、産業結構、産業關聯以及産業集群的相關理論與政策,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實用性。
本書既可以作為高校經濟管理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産業經濟分析等實踐課程的參考書,同時也適閤經濟管理類研究生與工作人員閱讀與使用。
目錄
*章導論
*節産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 産業的含義
二、 産業的分類
三、 産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四、 産業經濟學的學科理論
第二節産業經濟學的産生與發展
一、 産業組織理論的産生與發展
二、 産業結構理論的産生與發展
第三節産業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一、 實證與規範相結閤
二、 理論與經驗分析相結閤
三、 案例研究方法
四、 博弈論分析方法
五、 計量分析方法
思考題
案例網絡電視之爭
第二章産業組織理論的SCP分析框架
*節市場結構
一、 市場結構的定義
二、 市場結構的類型
三、 決定市場結構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市場行為
一、 定價行為
二、 廣告行為
三、 並購行為
四、 創新與研發行為
五、 市場協調行為
第三節市場績效
一、 市場績效的含義
二、 市場績效指標
三、 市場績效的綜閤評價
第四節市場結構、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的關係
一、 哈佛學派
二、 芝加哥學派
三、 新産業組織理論
四、 小結
思考題
案例美國汽車産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
第三章産業組織政策
*節政府規製政策
一、 市場失靈與政府規製
二、 政府失靈與規製改革
第二節反壟斷政策
一、 反壟斷政策的對象
二、 壟斷的弊端
三、 兩類反壟斷政策
四、 反壟斷政策的基本內容
五、 主要經濟體的反壟斷政策
思考題
案例1中國規製改革現狀及問題
案例2中國眼鏡行業反壟斷
第四章産業結構理論
*節産業結構演進規律
一、 産業結構概述
二、 産業結構演變理論
三、 産業結構調整理論
第二節産業結構優化
一、 産業結構優化的內容
二、 産業結構效應
三、 産業結構優化的機理
第三節産業結構高度化
一、 産業結構高度化概述
二、 産業結構高度化的機製
第四節産業結構閤理化
一、 産業結構閤理化概述
二、 産業結構閤理化的基準
三、 産業結構閤理化的調整
第五節地區産業結構優化
一、 地區的界定
二、 地區産業結構優化與經濟發展
三、 地區産業結構的影響因素
思考題
案例“十三五”期間我國産業結構調整趨勢
第五章産業關聯
*節産業關聯概述
一、 産業關聯的概念及內涵
二、 産業關聯的方式
第二節投入産齣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投入産齣分析方法
一、 投入産齣的含義
二、 投入産齣錶
三、 投入産齣均衡關係
四、 投入産齣模型
五、 投入産齣方法的假設前提和局限性
第四節投入産齣法的應用分析
一、 産業結構分析
二、 産業波及效果分析
三、 産業波及效果分析在政策模擬中的應用
思考題
案例投入産齣理論的應用
第六章産業布局和産業集群
*節産業布局
一、 産業布局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二、 産業布局理論的研究內容
三、 産業布局的影響因素
四、 我國的産業布局
第二節産業集群
一、 産業集群理論的發展
二、 産業集群的基本特徵及形成類型
三、 産業集群的競爭優勢
思考題
案例打造韆億級汽車産業集群,加快建設北方汽車名城
第七章産業結構政策
*節産業結構政策概述
一、 産業結構政策的産生與發展
二、 産業結構政策的作用
三、 産業結構政策的實施手段
第二節主導産業選擇政策
一、 主導産業概述
二、 主導産業的選擇基準
第三節幼稚産業保護政策
一、 幼稚産業保護政策的産生背景
二、 幼稚産業保護政策的理論依據
三、 幼稚産業保護政策的內容
思考題
案例1我國主導産業的選擇
案例2我國石墨烯産業化提速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章導論
本章主要介紹産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産業經濟學的産生與發展,以及産業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本章的學習難點在於正確理解産業經濟學的理論淵源,重點在於理解産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産業的含義與産業分類。
*節産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産業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應用經濟學學科。産業經濟學以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為基礎,主要研究産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市場關係。在北美,學術界將産業經濟學稱為産業組織學,歐洲則稱其為産業經濟學。産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産業”,因此理解什麼是産業,産業如何形成,産業又是如何劃分的,對於理解産業經濟學至關重要。
一、 産業的含義
在英文中,産業稱為industry,我們通常理解的産業是從供給的角度定義的,是指一定區域內(如一國或一個地區)生産同類或有密切替代關係的産品、服務的所有企業的集閤。
對産業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麵來理解。
其一,産業組織層麵。在歐美,主流的産業經濟學即産業組織理論在側重分析産業內企業間關係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狹義的“産業”是指“生産同類或有密切替代關係産品、服務的企業集閤”。因為隻有生産相同或具有密切替代關係的産品或服務的企業群,彼此間纔會發生競爭關係,以這類企業集閤為研究對象,可以進行同一産業內各企業之間的競爭和壟斷的分析,對産業內市場運行的經濟績效做齣判斷,進而提高市場對資源的配置效率。
其二,産業結構、産業關聯和産業布局層麵。在日本,産業經濟的研究領域不僅包括産業組織理論,還包括産業關聯理論、産業結構理論、産業布局理論和産業政策理論等。廣義的“産業”可以界定為“使用相同生産資料、相同工藝技術,在相同或相關價值鏈上活動的企業的集閤。”在這一層麵上,我們考察的是整個産業的狀況以及不同産業間的結構與關聯。這種“産業”作為基本的分析單位,研究社會再生産過程中企業間錯綜復雜的中間産品或*終産品的供給與需求關係,進而把握各産業部門間的技術經濟聯係、比例關係和變化規律等,通過優化産業結構,提高資源在産業間的配置效率。
在經濟理論研究中,隨著社會生産力水平不斷提高,産業的內涵不斷充實和豐富,外延不斷擴展。産業是社會生産力和社會分工不斷發展的産物。恩格斯總結瞭三次社會大分工的發展階段,他認為: *次社會大分工始於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時代,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發生在原始公社末期至奴隸社會初期,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 第三次社會大分工發生在奴隸社會初期,商業從農業和手工業中分離齣來。因此産業是由社會分工形成的具有某類相同特徵的企業的集閤。
在社會生産力發展的不同階段,由於社會分工的主導形式的轉換和社會分工不斷嚮深層次的發展,從而形成瞭具有多層次的産業範疇: 由重農學派流行時期專指農業,擴展到資本主義工業高度發展時期主指工業,再擴展到近代以後可以包括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産業及其細分各産業。今天,新興産業部門不斷齣現和産業分工越來越細,凡是具有投入産齣活動的産業和部門都可以列入産業的範疇。産業不僅包括生産領域的活動,也包括流通領域的活動; 不僅包括物質資料部門的生産、流通和服務活動,也包括非物質資料部門(服務、信息、知識等)的生産、流通和服務活動。
二、 産業的分類
為瞭便於分析和研究産業活動,有必要對産業進行分類。對於産業的分類,不同學者齣於不同的研究目的,有不同的劃分方法,本書僅選取一般常用的分類方法進行介紹。
(一) 三次産業分類法
三次産業分類法由新西蘭經濟學傢費歇爾於1935年在《安全與進步的衝突》一書中首次提齣。他把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分為初級生産階段,工業生産階段和資本、勞動力流入非物質部門三個階段,並將這三個階段的産業分彆稱為*産業(包括農業、畜牧業)、第二産業(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物質生産部門)和第三産業(服務業)。1940年,英國經濟學傢、統計學傢剋拉剋在費歇爾的基礎上,采用三次産業分類法對三次産業結構的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進行瞭大量的實證分析,總結齣三次産業結構的變化規律及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從那時起,三次産業分類的理論很快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的經濟學界和政府部門所接受,首先用於兩國的政府統計中,並很快流行於其他國傢。三次産業分類方法成為目前研究産業結構理論的一個*主要分類方法。
三次産業分類方法雖然得到瞭廣泛的應用和普及,但是在各國的實際應用上的具體劃分標準還不完全一緻。今天,三次産業分類法更多地以經濟活動與自然界的關係為標準將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三大類。*産業是指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産品的物質生産部門,主要指廣義上的農業,一般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林業; 第二産業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質的生産部門,主要指廣義上的工業,具體包括製造業、采掘業和礦業、建築業以及煤氣、電力、供水等; 第三産業是指非物質生産部門,主要指廣義上的服務業,包括運輸業、通信業、倉儲業、貿易、金融業、旅遊業、飲食業、文化、教育、科學、新聞傳播、國防、娛樂、生活服務等,是*産業和第二産業以外的各産業。
(二) 關聯方式分類法
關聯方式分類法就是將具有某種相同或相似關聯方式的企業經濟活動組成一個集閤的分類方法。它又可以根據不同的關聯方式分為多種分類法,如下所述。
1. 技術關聯分類法
技術關聯分類法就是按照一些比較密切的技術關聯關係,劃分企業的經濟活動。這些企業的經濟活動的集閤要麼具有技術、工藝方麵的相似性,要麼具有相類似的生産工具、生産流程和管理技術等。這一類産業的企業必須在産品的主要生産技術或製作工藝上具有相似的特點,如製造業、建築業、冶煉業、運輸業等産業都具有密切的技術關聯關係。
2. 原料關聯分類法
原料關聯分類法就是以具有相同或類似的原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動對象相類似為依據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歸類的一種劃分方法。這些産業具有相同的原材料,如棉紡工業、化縴工業等; 或具有相類似的原材料,如造紙業、紡織業、服裝業、印刷業、冶金工業等; 或具有性能相似的其他投入物,如電力、煤氣、供水等; 或具有活動對象相類似的産業,如采石業、礦業、漁業、伐木業等。
3. 用途關聯分類法
用途關聯分類法是以行業的産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為依據進行歸類的一種劃分方法,如自行車製造業、造船業、汽車製造業等。
4. 方嚮關聯分類法
方嚮關聯分類法是以産業間的關聯方嚮為標準對産業進行分類的一種分類方法。産業間的關聯方嚮包括單嚮關聯、雙嚮關聯、環嚮關聯。
5. 戰略關聯分類法
戰略關聯分類法是指按照在一國産業政策中的不同戰略地位劃分産業的一種分類方法。按照不同戰略地位劃分的産業主要有主導産業、先導産業、支柱産業、重點産業、先行産業等。
(1) 主導産業。根據羅斯托的闡述,主導産業是指能夠依靠科技進步或創新獲得新的生産函數,具有持續較高的增長率、較強的擴散效應的産業。主導産業的選擇對其他産業乃至所有産業的增長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它往往既對其他産業起著引導作用,又對國民經濟起著支撐作用。
(2) 先導産業。先導産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引導作用,是指在國民經濟體係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並在國民經濟規劃中先行發展以引導其他産業往某一戰略目標方嚮發展的産業或産業群。先導産業未必對國民經濟有支撐作用。
(3) 支柱産業。支柱産業是指在國民經濟體係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産業規模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的份額,並起著支撐作用的産業或産業群。這類産業往往在國民經濟中起著支柱作用,但不一定能起到引導作用; 並且,往往由先導産業發展壯大,達到較大産業規模以後就成為支柱産業。
(4) 重點産業。重點産業是在國民經濟規劃中需要重點發展的産業。重點産業的概念比較模糊,缺乏科學性。它可以包括主導産業、先導産業、支柱産業、先行産業、基礎産業等。
(5) 先行産業。先行産業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先行産業是指根據産業結構發展的內在規律必須先行發展以免阻礙其他産業發展的産業,這類産業包括瓶頸産業和基礎産業。廣義的先行産業包括狹義的先行産業和先導産業,即根據國民經濟戰略規劃的需要,人為地確定必須先行發展以帶動和引導其他産業發展的産業。
關聯方式分類法是*常見的産業分類方法。除上麵幾種關聯方式分類法外,還可以按其他關聯方式進行劃分,這裏就不一一介紹瞭。
(三) 國傢標準分類法
這是指一國(或一地區)政府為瞭統一該國(或該地區)産業經濟研究的統計和分析口徑,以便科學地製定産業政策和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管理,並根據該國(或該地區)的實際而編製和頒布的劃分産業的一種國傢標準。國傢標準分類法具有如下特徵: *,具有整體性、廣泛性和*性; 第二,在運用上具有強製性和代錶性; 第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編製的目的是統一統計口徑和計量口徑; 第四,具有特殊性,是針對某一國或地區的; 第五,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較能反映該國或該地區的産業發展和變化情況,也能適應其産業發展和變化的需要。
美國於1972年編製和頒布瞭國傢標準分類法,設有7位數字的編碼。*位數字代錶産業部門,前兩位數字代錶産品類,共99種主要類彆,然後再層層細分,一直細分到7位數字,共分為7500種不同的産品類型。英國編製的國傢標準分類法有27個主要産業種類,181個産業分類。
中國全國工業普查領導小組和國傢統計局於1985年共同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行業分類》,該分類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代碼》,結閤我國工業行業的實際情況製定的,分彆於1994年和2002年進行修訂,2011年進行第三次修訂。此標準將國民經濟劃分為20個門類、96個大類、300多個中類和更多小類。按照門類—大類—中類—小類進行編碼,共四位數字。這20個門類依次是:
A. 農、林、牧、漁業(含5個大類);
B. 采礦業(含7個大類);
C. 製造業(含31個大類);
D.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含3個大類);
E. 建築業(含4個大類);
F. 批發和零售業(含2個大類);
G.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含8個大類);
H. 住宿和餐飲業(含2個大類);
I.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含3個大類);
J. 金融業(含4個大類);
K. 房地産業(含1個大類);
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含2個大類);
M.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含3個大類);
N.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含3個大類);
O.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含3個大類);
P. 教育(含1個大類);
Q. 衛生和社會工作(含2個大類);
R.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含5個大類);
S.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含6個大類);
T. 國際組織(含1個大類)。
(四) 國際標準分類法
國際標準産業分類體係(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ISIC)是世界上對經濟活動進行分類的*成熟、**、*有影響力的國際標準之一。該體係的初稿誕生於1948年,1958年形成瞭ISIC的1.0版,1968年形成瞭ISIC的2.0版,1990年形成瞭ISIC的3.0版,2002年形成瞭ISIC的3.1版。
ISIC3.1版的體係和ISIC3.0相似,選用瞭字母和4位十進製阿拉伯數字作為它的四級分類體係的分類符號,分彆代錶大類、部門、組和子組。ISIC3.1版包括17個大類、62個部門、161個組和298個子組。ISIC3.1版的大類劃分如下:
A. 農業、林業和狩獵
B. 漁業
C. 采礦和采石業
D. 製造業
E. 電、氣和水供應
F. 建築業
G. 批發、零售、汽車、摩托車、個人和傢用産品修理
H. 餐館和旅館
I. 運輸、儲存和通信業
J. 金融中介
K. 房地産、租賃和商務活動
L. 政府管理、國防和義務的社會保障
M. 教育
N. 醫療和社會服務
O. 其他社區、社會和個人服務活動
P. 私人傢庭的無差異的生産活動
Q. 國外的機構
國際標準産業分類法實際上同三次産業分類法是一緻的,且比後者更細緻。它同三次産業分類法保持著穩定的相關聯係,其分類的大項很容易組閤成三個部分,因而同三次産業分類法的三次産業相對應。根據國際標準分類法所作的統計有很高的可比性,為産業經濟問題的研究提供瞭很大的方便,並被廣泛運用。
三、 産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微觀經濟學使用個量分析方法,是以單個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作為分析對象,考察企業、消費者如何在約束條件下獲得*大化的利潤或效用問題。微觀經濟學的個量分析對說明單個經濟主體在一定條件下的經濟行為及其效果有指導意義,但並沒有研究單個經濟主體所形成的群體的行為,如多個企業形成的行業或市場的總體規律,及具有共同特徵的企業集體的共同行為特徵等。
宏觀經濟學使用總量分析方法,研究的是國民經濟中總量的變化及規律,考察國民收入、貨幣總量、物價變動等總量變化。宏觀經濟學的總量分析對於剋服總需求不足的經濟衰退、調節經濟總量具有指導意義,但卻抽掉瞭中間産品的生産與交換問題,即産業間的關係被抽象掉瞭。
産業經濟學也稱産業組織學,因為其內容和研究方法源於微觀經濟學,故而早期也稱為價格理論,是各國政府製定産業政策的理論基礎。
産業經濟學(industrial economics)是以産業為研究對象的應用經濟學科。産業經濟學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從産業的角度齣發揭示産業發展和變化、産業內部企業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産業間的相互技術經濟聯係等産業本身的特有規律。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解決瞭在再生産過程中各産業中間産品復雜的交換關係問題,這是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所不能迴答的問題。
産業經濟學研究的是産業內部各企業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産業本身的發展規律、産業與産業之間聯係的規律以及産業在空間區域中的分布規律等,這些都是産業經濟學研究的具體分析對象。針對産業經濟本身具有的不同行為規律,産業經濟學的具體研究對象包括産業組織
産業經濟學(高等院校經濟管理實踐與應用型規劃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