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以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西方文獻為主,在追溯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發展曆程的基礎上,全麵而係統地梳理和探究瞭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四個主要理論流派(人類中心主義、動物解放/權利論、生物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的基本主張、哲學基礎、論證策略,以及各自所遇到的批評和挑戰。並試圖以道德境界論為理論架構,探討與整閤西方環境倫理學四個主要流派的可能性與途徑。
《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可供倫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哲學等相關學科的高校師生及環保事業的從業者、關心環境保護的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楊通進,廣西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哲學係教授,1998~2014年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曾擔任哲學所倫理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中國倫理學會環境倫理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英文雜誌《環境倫理學》編委等職。入選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傑齣青年學者。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2001.09-2002.11)、英國牛津大學(2009.09-2010.09)訪學。齣版《環境倫理:全球話語中國視野》等專著4部,翻譯《政治哲學史講義》(羅爾斯著)等著作8部,主編叢書2套,發錶學術論文60多篇。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理論地圖
一、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關鍵詞
(一)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研究主題
(二)關於環境倫理學性質的爭論
(三)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幾個重要範疇
(四)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四大理論流派
二、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思想淵源
(一)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思想先驅
(二)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奠基
三、西方環境倫理學的現代建構
(一)生態神學的建構
(二)人類中心主義的建構
(三)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建構
四、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最新動嚮與趨勢
(三)實踐取嚮
(二)整閤與超越
(三)關注環境正義
(四)尋求新的哲學基礎
(五)環境美德倫理學的興起
(六)走嚮全球環境倫理學
第二章 人類中心主義
一、西方人類中心主義的傳統形態
(一)自然目的論
(二)神學目的論
(三)靈魂與肉體的二元論
(四)理性優越論
(五)從傳統人類中心主義到現代人類中心主義
二、哈格洛夫的審美人類中心主義
(一)西方哲學為什麼會遺忘自然
(二)人類中心主義的內在價值論
(三)審美價值的本體論論證
三、諾頓的弱式人類中心主義
(一)對幾種人類中心主義的辨析
(二)以理性偏好為基礎的人類中心主義
四、海華德的開明白利的人類中心主義
(一)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具體分析
(二)倫理學人類中心主義的錯誤
(三)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辯護
(四)人的利益與環境關切
(五)評論與思考
五、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一)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元倫理學批評
(二)尋求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重疊共識
(三)人類中心主義的獨特價值及其局限
第三章 動物解放/權利論
一、動物保護倫理:曆史的迴顧
(一)動物的道德地位與倫理關懷範圍的擴展
(二)現代動物保護運動的激進目標
二、動物解放論
(一)功利主義與動物解放論
(二)辛格的動物解放論
(三)雙因素平等主義
(四)對動物解放論的批評
三、強式動物權利論
(一)從動物解放論到動物權利論
(二)對間接義務論的批評
(三)對直接義務論的評判
(四)雷根對動物權利的論證
(五)強式動物權利論:批評與辯護
四、弱式動物權利論
(一)利益:權利的基礎
(二)動物的權利與人的權利的差彆
(三)為動物權利辯護
五、對動物權利論的思考
(一)權利的性質及基礎
(二)動物權利:現代性的閤法話語
六、對製度性物種歧視主義的反思
(一)動物園能否獲得倫理辯護
(二)關於動物實驗的倫理爭論
(三)素食主義及其倫理基礎
七、認真對待動物保護倫理
第四章 生物中心主義
一、後果主義的生物中心主義
(一)樹木的善
(二)種際道德的優先原則
(三)環境主義與發展主義的統一
(四)後果主義的生物中心主義麵臨的挑戰
二、道義論的生物中心主義
(一)尊重:倫理的本質
(二)生物中心主義的世界觀
(三)環境倫理規範
(四)環境美德倫理
(五)環境倫理義務與人際倫理義務的衝突及化解原則
(六)生物平等主義:理想還是空想
第五章 生態中心主義
一、大地倫理學:辯護與發展
(一)大地倫理學的基礎
(二)整體與個體
(三)倫理整體主義:批評與辯護
二、自然價值論
(一)從權利到價值
(二)從主觀價值論到客觀價值論
(三)生態係統的價值
(四)自然價值論的應用
三、深層生態學
(一)深層生態學的理論結構
(二)生態哲學T
(三)生態學的形而上學
(四)批評與迴應
(五)深層生態學的精神資源與文化基礎
第六章 整閤與超越
一、對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整體評價
(一)評判環境倫理學的形式標準
(二)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局限與不足
二、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共識
(一)人是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代理人
(二)環境危機的實質是文化和價值危機
(三)當代人對後代人負有倫理義務
(四)區彆對待人和非人類存在物
(五)人是自然的一個部分
三、道德境界論:整閤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的基礎
(一)德性倫理與道德境界
(二)環境倫理的四種道德境界
(三)走嚮一種開放的環境倫理學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精彩書摘
《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
(四)理性優越論
把人定義為一個理性的存在物,這是西方文化的一個源遠流長的傳統。古希臘哲人就認為,理性是人的本質,是人之為人的根據;正是人的理性使人高齣於其他存在物。因此,人應用理性來控製人的情欲,過一種真正符閤人的本性(理性)的生活。在近代,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年)是這種觀點的重要代錶人物。他認為,對理性存在物來說,理性本身就具有內在價值,它是一個自在地就值得人們追求的目標;對所有的理性存在物來說,理性都是相同的,因而所有的理性存在物追求的都是一個共同的目標:理智世界。隻有人纔是理智世界的成員,因而隻有人(因擁有理性)纔有資格獲得道德關懷。動物不是理性存在物,人們對待非理性存在物的任何一種行為都不會直接影響理智世界的實現,因而把它們僅僅當作工具來使用是恰當的。康德明確宣稱:“就動物而言,我們不負有任何直接的義務。動物不具有自我意識,僅僅是實現一個目的的工具。這個目的就是人。”我們倡導對動物的溫柔情感,是因為這有助於培養齣對他人的人道情感。“我們對動物的義務,隻是我們對人的一種間接義務。”②
(五)從傳統人類中心主義到現代人類中心主義
在現代世界,自然目的論、神學目的論、靈魂與肉體二元論都已經失去說服力。現代人類中心主義用來證明人的優越性和人的特殊地位的證據主要是人的理性或理性的某種變種。這種理論的核心觀念有以下幾點。
第一,人由於具有理性,自在就是一種目的,一種內在價值,而其他一切缺乏理性的存在物都隻具有工具價值。人的理性給瞭他一種特權,使得他可以把其他非理性的存在物當作工具來使用。強式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由於是一種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級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閤理的,他可以為瞭滿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毀壞或滅絕任何自然存在物,隻要這樣做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如果地球上隻剩下最後一個人瞭,那麼,哪怕他在死亡前把地球爆炸瞭,他的行為也是道德的。
弱式人類中心主義則試圖對人的需要做某些限製。例如,諾頓就把人的偏好區分為感性偏好(feltpreference)和理性偏好(consideredpreference)。感性偏好指一個人可以感覺或體驗到的任何一種欲望或需要;理性偏好則是一種經過審慎的理智思考後纔錶達齣來的欲望或需要,這種思考的目的是要判斷,這種欲望或需要能否得到一種閤理的世界觀(它由一組可靠的科學理論,解釋這種理論的形而上學,以及一組審美理念和道德理想構成)的證明。諾頓認為,那種主張人的所有感性偏好都應得到滿足的理論,是一種強式人類中心主義。這種理論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人的任何一種偏好都當作價值的圭臬;它隻關心人有哪些偏好,這些偏好如何得到滿足,卻不問這些偏好是否閤理,是否應加以某些限製,因而它一味縱容和姑息人們那種把大自然視為滿足人的感性偏好的原料倉庫的掠奪性的開發方式。在諾頓看來,這種對人的感性偏好缺乏必要的反思和限製的理論是不閤理的,隻有那種認為隻應滿足人的理性偏好的弱式人類中心主義纔是閤理的,因為這種理論不僅肯定瞭滿足人的偏好的閤理性,而且還能依據一定的世界觀對這種偏好本身的閤理性進行評判;這就使它能夠對那種一味掠奪大自然的行為提齣批評,從而從源頭上防止人們對大自然的隨意破壞①。
第二,非人類存在物的價值是人的內在情感的主觀投射,人是所有價值的源泉:沒有人在場,大自然就隻是一片“價值空場”。強式人類中心主義認為,隻有人纔具有內在價值,其他自然存在物隻有在它們能滿足人的興趣或利益的意義上纔具有工具價值:自然存在物的價值不是客觀的。弱式人類中心主義則認為,自然存在物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們能滿足人的利益,它們還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有的人類中心主義者甚至承認,“人不是所有價值的源泉”“自然物也擁有內在價值”②。
……
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