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戰穿金甲

黃沙百戰穿金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濤,殷誌峰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09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2152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0
字数:15800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是什麼成就瞭華為?是什麼令國人以華為為自豪?
  華為係列故事三部麯(《槍林彈雨中成長》《厚積薄發》《黃沙百戰穿金甲》),為您揭開華為崛起的秘密!
  以客戶為中心——這樣一個人人盡知的道理,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並不是說說那麼容易;以奮鬥者為本——任正非總裁隻占有1.4%的股份,華為人均有股份(除新員工、外籍員工沒有股份),民營企業的老闆又有哪個能做到?……於是,我們看到瞭華為市場一綫人員在海外的開疆闢土,的確是“槍林彈雨中成長”;我們看到瞭華為科研團隊在研發上的砥礪前行,也因此纔能“厚積薄發”;我們看到瞭華為財經人由始至終介入項目運營的精細化科學管理,可謂是真正的“黃沙百戰穿金甲”,纔築起瞭企業經營的堅固堤壩。
  八年來,華為從進入世界500強,排名由397、351、315、296、285、228、129,攀升到2017年的第83位,一步一個颱階,挺進瞭世界100強!這是全體華為人共同拼搏的結果,也自然包含瞭華為財經人的智慧和汗水。以世界的眼光,站在全球的高度,學習並吸納先進企業的財經模式,讓財務真正融入到企業經營的全過程,科學規劃,閤理布局,融投資管控以規避風險,及時迴收資金,為企業創造瞭實實在在的價值……本書收入的不僅僅是華為財經人一個個真實感人的小故事,相信對中國所有企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啓示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為繼《槍林彈雨中成長》《厚積薄發》後第三本華為係列故事。本書稿內容由海內外一綫員工(主要為管理財務類員工)撰寫的一個個小故事組成。集中展示華為20多年來在積貧積弱的通信市場如何突破重圍,最後領先業界、傲視同儕的奮鬥經曆,突齣狼性文化的鮮明個性,他們的管理中西閤璧,吸收西方現代管理理念,進行本土化改良,最終形成東西方都能接受的管理模式。他們以客戶需求為先導,對客戶的反應領先業內友商,突齣瞭客戶之上的宗旨。

作者簡介

田濤,華為高級顧問。

目錄

001 / 梅花香自苦寒來(序) 孟晚舟
009 / 青春夢 非洲結
作者:隋 龍 *  文字編輯:肖曉峰
初齣茅廬擔重任 009
“ 凍結我的錢?不答應!” 011
“ Huawei Good ! Regen Good !” 012
海外的“第三類”感情 014
“結”多瞭就成瞭網 015
018 / 不讓一個錯誤發生
作者: 馬 姐 * 文字編輯:肖曉峰
兩個錯誤換來12 年零差錯 018
掌管四十多枚“大印”,每天蓋章近3000 次 020
跨越職責邊界,為公司規避近300 萬美元損失 022
於平凡中見堅韌 023
026 / 步步為“盈”
作者:林 煒 * 文字編輯:霍 瑤
及時把款付齣去 026
躲在“後麵”的財經 028
從印度開始試點的概算 029
尋找解鎖巴西睏境的鑰匙 031
梳理流程,堅持用好ERP 和IFS(集成財經服務) 032
對業務做戰略性取捨 034
結語 036
038 / 一億多美元的財産保衛戰
作者:米建思 *  文字編輯:霍 瑤 陳紅霞
做紮根Y 國的一棵樹 038
全麵打響財産保衛戰 039
“捉蠍子時要掀開每一塊石頭” 040
刺破影子公司麵紗 042
最艱難的談判歲月 044
1.28 億美元落袋為安 046
結語:不是奇跡的奇跡 047
049 / 第二次握手
作者:黃江寜 * 文字編輯:張 釗
阿爾及利亞:從簡單業務做起 049
印度:和業務共同成長 052
英國:藏龍臥虎的金融中心 054
幸運與遺憾 057
061 / 燕子往“北飛”
作者:鍾 燕 * 文字編輯:陳丹華
差點把自己弄丟瞭 061
要我就是做賠本買賣嗎? 063
沉下心做“掃雷”專傢 064
我不是小青菜,而是小辣椒 065
項目組的“團寵”,成長中的快樂 067
070 / 專業成就價值
作者:Peter O Donoghue Ben Binnington Hendrik Cornelis Richard Needs Mark Atkins *  文字編輯:劉 軍
“我的最高目標是把FRCC 做沒瞭” 070
從財務核算看華為“五大風險” 072
預防“黑天鵝事件”發生 074
“卡住”稅務風險敞口 077
理解文化及人纔保留 079
084 / 小丫也能扛大旗
作者:季 慧 * 文字編輯:張 釗
我要做個不一樣的述職 084
“厚著臉皮”蹭ST 會議 085
打破多年來的低商務 087
我不怕成為“罪人” 089
這裏沒有邊界 091
095 / 維斯瓦河畔的擁抱
作者:張弛有道 * 文字編輯:王 鵬
從“零”開始的項目 095
看清各方的“牌麵” 096
把我們“綁”在一起 098
“要做波蘭第一大!” 099
為客戶“擠水”“添柴” 100
“奔流入海” 102
105 / 財報何以清如許
作者:蔡誌堅 * 文字編輯:陳丹華
變革之路如何抉擇 105
一封“很生氣”的郵件 107
利劍齣鞘,初露鋒芒 108
猛烈炮轟,如何承受? 109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110
前路漫漫,砥礪而行 112
115 / “儀錶盤”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劉建華 * 文字編輯:黃海強
肩負重任,R&A; 揚帆啓航 115
迷茫中苦尋方嚮 116
方案設計,抽絲剝繭 117
交付:亮劍 120
上綫切換,48 小時鏖戰 123
全麵開啓財經數字化建設 125
127 / 從“一分錢”開始
作者:陳欒平 * 文字編輯:江曉奕
如何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127
解開5000 萬美元的“死結” 129
從相隔萬裏到並肩作戰 131
理清賬,纔能做好“大管傢” 132
挖到客戶最真實的需求 134
136 / 做最真實的財報
作者:史延麗 * 文字編輯:江曉奕
五毛錢、一塊錢都不能錯 136
我要麻雀,你卻給瞭我兔子 138
你們齣的財報可信嗎? 139
IBM 顧問手把手教我們“共享” 141
賬務的手和業務的手握在瞭一起 143
“報告每提前一天,價值一個億” 144
憶往昔崢嶸歲月,望未來任重道遠 145
148 / 責任的重量
作者: 鄭愛珠 陳 雁 文澤菊 徐 爽 陶乃輝 文字編輯:江曉奕
做亂世中的“定海神針” 148
付款無小事,每一分錢都很重要 150
離你最近的SSE 助手 152
“掘地三尺”,還原一本清楚賬 155
“收”迴來的真金白銀 157
161 / 世界屋脊上的修行
作者:張心蕊 * 文字編輯:肖曉峰
年輕,不缺的是勇氣 161
“ 掘地三尺”清曆史 164
做“行走的數據庫” 165
全預算中“升級打怪” 167
爭分奪秒“搶”迴款 169
願有紅塵可灑脫,願有前程可奔赴 171
176 / 一颱“倔強”的推土機
作者:李 真 * 文字編輯:肖曉峰
帶著初級裝備齣“茅廬” 176
升級成專傢 178
一張圖讓我“火”瞭 180
“二真麯綫”和一本書 182
187 / 一顆芯片連萬物
作者:曾 超 * 文字編輯:劉 軍
人海戰術管理方式走進死鬍同 187
波瀾中建立資産物聯大網 189
找、藉設備無須再“碰運氣” 191
“馬拉鬆式”盤點,幾分鍾“跑完” 192
“蹭網”,突破資産全球“漫遊” 194
198 / 從“雷達”到“第三隻眼”
作者:白 熠 * 文字編輯:肖曉峰
風險無處不在 198
走嚮海外 200
劍指倫敦 202
業務驅動,紮根倫敦 204
不斷試錯,摸索創新,多業務融閤 207
財經的“藍軍”,關注風險的“第三隻眼” 208
211 / “擰”齣十億美元
作者:吳小慧 * 文字編輯:劉 軍
費用預算膠著不前,“擰毛巾”勢在必行 211
“擰毛巾”第一招:製定平颱組織費用預算“高壓綫” 213
“擰毛巾”第二招:彈性預算,“擰”轉虧損局麵 214
“擰毛巾”第三招:管住權簽人手中一支筆 215
“擰毛巾”四式:差異化管理各類費用,平衡好短期收益和
長期利益 217
結語 219

精彩書摘

  一顆芯片連萬物
  作者:曾超*文字編輯:劉軍
  作為一名財務人員,我擅長讓數字說話,但這次,我要讓物品“開口說話”。
  這是個艱難的過程,我們在磕磕絆絆中探索與成長。它們也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一路蹣跚走來,終於“開口”與人“交流”。
  “你在哪裏?”“空閑還是忙碌?”它們雖然隻會幾句簡單的“問答”,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資産管理上的一大飛越。
  三年來,麵對資産管理睏境,我們用一顆芯片搭建起公司資産物聯的大網,讓萬物有瞭“生命”。
  人海戰術管理方式走進死鬍同
  “名下掛的一件資産在公司內部找不到瞭,盤點時說要賠償,居然要上韆塊。”
  “完瞭,我名下掛著的資産快一百項瞭。有些藉齣去就沒瞭去嚮!”
  “以前在實驗室,全部儀器儀錶都掛在自己名下,算起來真的有好幾韆萬資産,一堆人天天藉來藉去,資産盤點時找儀器找得發瘋!”
  2013年6月份,我從財經規劃部調任CAPEX(資本支齣)管理部,核心任務就是負責公司龐大數量資産的管理,我常常聽到員工對資産管理的抱怨。
  我非常理解員工的抱怨,公司八十多萬件固定資産全部掛在員工名下,員工除瞭本職工作,平均每人還要管理三四件資産,但資産經常在員工與部門間“跑來跑去”,員工很難看得住,找資産就跟大海撈針一樣睏難。
  我們管理起來也相當棘手,每年的盤點工作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鬆長跑,即便盤點工作全員參與,耗時半年,我們也不能完全掌握資産安全和使用情況,每年資産丟失、盤虧等直接損失約三百萬美元。
  我意識到,這種依靠人海戰術的傳統管理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已經走進管理的死鬍同。我們必須另闢蹊徑,找到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為此,我們與國內業界公司、顧問公司、華為美國研究所等進行瞭交流和討論,發現大傢普遍陷入管理迷茫,找不到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你們為什麼不試試物聯網?”一次跟黃朝文閑聊,談起資産管理,他一句話點醒瞭我。那時,我剛好在看凱文·凱利的《新經濟新規則》,其中對龐大數量物品的管理有兩個經典闡述:網絡即未來;單一功能的元件,以閤適的方式連接起來,會産生奇妙的效果。這說的不也正是資産物聯嗎?
  為此,我們特意成立瞭課題組。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們明確瞭物聯思路。2013年下半年,我們開啓瞭資産物聯之路。
  波瀾中建立資産物聯大網
  資産物聯,簡單說就是讓物品“開口說話”,主動嚮我們上報位置、使用情況等信息。我們最初設想是在市場上采購成熟的物聯網産品,直接應用。可是當我們看過幾輪展會,搜盡市場上所有物聯網産品時,卻發現沒有一款産品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
  對外搜索無果,對內卻有瞭新發現!
  一天,同事席楊興衝衝跑迴辦公室,像發現瞭新大陸般嚮我們宣告:找到瞭物聯産品的原型!該産品已應用於公司製造部,由A公司生産。
  我們看到,它采用RFID(射頻識彆)技術,通過在設備身上內置物聯芯片,實現瞭“說話”。這顆芯片就像大腦一樣,讓設備能感知到自己的位置和使用情況並主動上報。沒有生命的資産一下就有瞭生命的“脈動”,這不正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物聯效果嗎?但它能達到我們商用的目的嗎?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齣來遛遛。我們立即拿瞭300個産品原型,在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實驗室部署驗證。三地驗證結果來看,這款産品具備自動、實時和遠程管理三大殺手級特性。
  但該産品也存在一些硬傷:標簽體積太大、使用場景有限、電池設計壽命太短、産品昂貴……
  我們自然而然找到A公司,希望改進産品並降低價格,但A公司産品改進緩慢,成本也始終難以降下來,我們卻沒有談判砝碼。在陷入僵局時,我們深刻認識到,華為必須建立和掌控全麵、統一的産品技術標準,纔能在公平、開放的前提下引入更多閤作夥伴,最終提升産品品質和降低采購成本。
  這跟我們做衣服是一樣的,如果隻有一傢裁縫店,布料、設計風格、裁縫標準都由裁縫店說瞭算,你愛做不做、愛穿不穿,那我們便失去瞭議價能力;但如果有多傢裁縫店,布料我們自己帶,衣服尺碼、設計風格都由我們自己決定,我們不就可以貨比三傢、優中選優瞭嗎?
  我們本來是打算盤的賬房先生,要我們製定“裁縫”的標準,談何容易!但我們並未退縮,在研發人員鄒果等同事和其他部門的同心協力下,工作一點點取得突破:標簽體積太大,我們蹲在實驗室,親自拿著小刀製作泡沫模型,探索最佳外觀設計;電池壽命太短,我們挑戰極限,將電池壽命從一年半延長至五年……
  “布料”“設計風格”等標準就這麼被我們死磕齣來瞭,但“裁縫店”卻遲遲不肯接單。有的說,你的“衣服標準”太高瞭,我們做不來;有的說,按你這個標準做齣來的“衣服”,賣不瞭其他客戶,不劃算;有的說,誰知道你是不是來偷學技術,想自己開“裁縫店”?經過多次澄清與對標,終於有三傢“裁縫店”願意一試。
  2014年下半年,産品終於交付,因為是按我們的技術標準和通信協議進行生産,産品立馬有瞭質的飛越,性能提升瞭1/2,體積下降2/3,成本下降3/4。
  2014年年底,我們開始對公司貴重資産安裝物聯芯片。設備能“開口說話”瞭,但我們還需要將他們上報的信息放在一個平颱上進行管理和應用。於是我們建立瞭資産物聯管理與應用平颱。
  目前物聯網絡已覆蓋公司18.6萬項固定資産,資産價值超過140億元。資産物聯管理方案日趨成熟,一張覆蓋公司全球固定資産的大網基本成形。
  找、藉設備無須再“碰運氣”
  資産物聯平颱搭建起來後,資産位置、使用情況都由設備主動上報並呈現在平颱上,員工可實現一鍵藉用、一鍵共享和秒尋資産。
  不久前,上海研究所無綫産品綫員工小劉接到任務,急需一颱專用測試儀器做網絡問題緊急定位,但他身邊沒有這颱儀器,采購一颱新儀器需要三個月以上時間,遠水解不瞭近渴,他很是焦急。
  “每個人去問,每個實驗室去跑。設備在的話,就能藉到;設備不在的話,隻能白跑一趟。”習慣瞭藉設備靠嘴的他沒想到,這次,資産管理員將資産物聯管理與應用平颱推薦給他。
  “像淘寶一樣,一搜就能搜到想要的設備?”帶著疑問,他打開平颱發現,可以按照型號、描述模糊搜索,並且搜索到的設備位置由近及遠、使用率由低到高排序。他一下子就找到瞭處於閑置狀態的同款儀器,立即在平颱提交瞭共享申請,順利藉到瞭儀器,成功定位問題。
  藉設備無須再碰運氣瞭,找設備也隻需動動手指頭。休假月餘歸來,武漢一位同事發現,其名下價值3000美元的直流穩壓電源不翼而飛!他焦急地找遍瞭辦公樓每個角落,也沒發現蹤影;電子流上也沒查到藉用記錄。
  按規定,作為掛賬人,他需賠償儀器丟失費用。心灰意冷之際,他想到設備已植入芯片,可根據定位秒尋資産。他立即登入資産物聯管理與應用平颱,意外地發現,這個電源已“跑到”瞭另外一棟樓裏。他依跡循蹤,成功找迴瞭電源。
  員工享受到瞭切實的便利,而對於貴重資産較多的部門而言,資産物聯的提升效果更為顯著。引入物聯方案以來,研發體係以及製造部門已實現1000多項資産共享,節省儀器采購費用2.5億元。
  “馬拉鬆式”盤點,幾分鍾“跑完”
  對於我們管理部門來說,此前曆時數月的馬拉鬆式資産盤點工作,現在也僅需數分鍾就可完成,每年可減少資産盤點、巡檢等資産管理工作9000人/天。
  2013年,我剛加入部門的時候,剛好遇到一年一度的資産盤點工作啓動,那時還沒有物聯管理方案,盤點起來相當頭疼。
  我們需要一層層發起盤點通知,一遍遍講解盤點政策和規則,催促員工完成盤點。但各級員工有的忙於手頭工作,有的不在資産現場,有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找資産,隻能不斷催大傢盡快完成。沒完成資産盤點的需要進行賠償,在這樣的壓力下,盤點進展通常也非常緩慢,需要半年多時間纔能完成。
  2015年實施RFID盤點後,相比於此前聲勢浩大的全員參與,我們隻需一個人,不跑腿,不催促,隻要動動手指頭,在係統中導入一列需要盤點的資産編號信息,係統即能在數分鍾時間內完成20萬件資産盤點。效率有瞭“火箭式”提升!
  根據2016年實際盤點數據,由於我們采用瞭這種IT化的盤點方式,減少瞭53%的人工盤點工作量。由於係統能夠提供最近掃描時間和資産位置信息,針對係統盤點不到的資産,我們再組織員工進行人工盤點時,也能夠縮小資産查找範圍,提升盤點效率。
  除瞭節省人力、時間,采用資産物聯盤點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能提升盤點質量。此前采用人工盤點時,我們對盤點質量沒法把握,員工將資産信息上報瞭,說資産還在,可資産實際已經不見瞭,我們也無從得知。
  為瞭改變這種局麵,我們也曾想齣一些辦法。2014年後,我們推齣“精品盤點”工程,要求員工在實施貴重資産盤點時,提供盤點實物照片作為證據。由此,盤點程序增加瞭員工藉用相機、完成拍照申請、照片導齣和上傳等工作步驟,效率大打摺扣。而現在,我們所有的盤點結果,都是基於IT實時數據說話,齣具盤點結論更有底氣瞭!
  但這不是結束,隻是開始。目前,我們僅僅能做到集中在熱點區域的一半數量的固定資産聯網,另一半廣泛分布的固定資産仍需要手工作坊式的管理,要想實現公司全球資産物聯的設想,還得突破網絡這一關。
  “蹭網”,突破資産全球“漫遊”
  網絡是資産物聯的基礎,沒有網絡,設備裝再多芯片,也如一部沒有基站信號覆蓋的手機。公司固定資産遍布170多個國傢和地區,目前物聯網絡使用的是獨立網絡,用這種方式實現全球覆蓋的話,需要再建設一張大網,不管是建設還是維護,都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和成本投入。
  一次在考慮如何實現網絡全球覆蓋時,我們發現公司WiFi覆蓋已經部署瞭六萬個以上的接入點,員工齣差到全球各個辦公場所,都能實現WiFi網絡的自動接入,非常方便。那我們為何不“蹭網”呢?
  我們開始考慮藉助WiFi設備為RFID提供數據通道的方案,實現有WiFi的地方就有RFID覆蓋。目前,公司相關産品已經上市,並順手一舉將資産物聯接入點設備成本降低80%。
  鑒於此,未來一兩年,我們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使用該方案,實現有WiFi的地方就有資産物聯。這樣,公司在未來所有資産的經常性變動就能盡在掌控之中瞭。
  去年4月份,我齣差到西班牙。西班牙是Telefonica(西班牙電信集團)係統部總部,下麵有巴西、墨西哥等子網。西班牙一位資産管理員跟我說,總部的人經常去子網,資産也經常被攜帶到總部與子網間流轉,一個資産賬麵顯示是在西班牙,但是可能隨著掛賬人已經齣差去瞭巴西、墨西哥或其他地方,設備雖然安裝瞭“芯片”,但部分區域的物聯網絡還未實現覆蓋,怎樣纔能實時確定這些資産的位置及使用情況呢?
  “等我們采用融入WiFi網絡的物聯方案後,就可以實現。”我告訴他,到時,設備去到任何辦公地點都可以“看到”。
  就像我們的手機,進到全球任何一個華為辦公區域,都能接入公司WiFi上網。未來,我們的資産也一樣,隻要進入全球任何一個辦公場所,就能接入網絡,自報傢門瞭。
  ……

前言/序言

  梅花香自苦寒來(序)
  孟晚舟
  十年前,華為財務總是被批評,被任總批評,被業務批評,被客戶批評,被員工批評,我們就像無頭蒼蠅般手忙腳亂,疲於奔命。
  十年後,我們還是會被批評。不過,此批評非彼批評,對財務的批評不再是指責,不再是抱怨,是期望,是包容,是等待,是推動,更是鞭策。我們就像樹苗般渴望成長,努力成長,不斷成長。
  昨天,我們知恥而後勇,背負著壓力,蹣跚著走齣混亂。今天,我們謀定而後動,堅守著信念,努力構築價值。“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感謝田濤老師為我們寫下這個注腳,酸的、甜的、苦的、澀的,滿滿的迴憶,真真的感受,就讓它們陪著我們再次展翅高飛吧!
  我相信,曾經並肩作戰的同事,會為此流下熱淚;我更相信,還要並肩作戰的同事,必將更加意氣風發。
  打開作業邊界
  項目是經營管理的基本細胞,唯有紮紮實實地把每個項目管好,企業的整體經營纔能保持穩健。我們為每個閤同配置瞭項目財務,他們協助銷售經理對客戶交易習慣進行分析;協助交付經理展開細緻的現場管理;協助賬務團隊完成準確的會計處理。他們撲在閤同上,撲在項目上,跟著交付工程師下站點,跟著客戶經理參加談判,無處不在的努力,矢誌不渝的執著,如星星之火般可以燎原。
  某項目的CFO(首席財務官),頂著炎炎烈日深入沙漠站點120公裏,每月例行稽查站點支付情況,落實站址道路的修建計劃,在實踐中改進,在改進中實踐,僅項目修路成本就降低350萬美元;驅車至兩韆米深的大峽榖榖底,與站點工程師、分包商實地考察站址路況及環境,製定“峽榖站點交付成本的降低方案”,雖然僅僅涉及十個站點,但項目財務團隊骨子裏分毫不讓的執拗,得到瞭業務團隊的高度認可。
  2016年,某國匯率大幅波動,未來的經濟前景極為不確定,該國項目財務主動請纓參戰,從後颱走到前颱,從內部走到外部,從支撐走到推動:閤同談判前,收集信息、仔細測算,匡算閤同整個履約周期內可能的外匯損失;閤同談判時,現場參與匯損分擔機製的條款談判,即便是談判陷入僵局,仍然有禮有節、盡職盡責地維護著公司的利益;閤同簽約後,一刻也不鬆懈地投入到項目經營上,跟蹤我司交付計劃,跟蹤客戶付款計劃,主動協調兩邊的工作進展,盡可能地縮短現金流齣與流入的時間敞口。
  對財經團隊來說,履行崗位職責是我們的必修課;沒有寫在崗位職責中的管理機會點,更是我們實現價值增長的選修課。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ICT(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的最佳財務實踐者。
  打開管理邊界
  2007年,內控管理作為IFS(集成財經服務)變革的子項目,開啓瞭從零起步的變革大門。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今天,內控意識、內控機製、內控能力已浸入到各個業務活動之中,業務在哪兒,內控就在哪兒,以“流程責任”和“組織責任”為基礎的全球內控管理體係正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發揮著獨特的價值。
  內控推行之初,財經被視為業務的對立麵,內控目的似乎就是為瞭阻止業務快速通過。在混沌和迷茫中,我們漸漸找準瞭自己的定位,提齣“內控價值要體現在經營結果的改善上”。沿著這個目標把內控工作揉細瞭、掰碎瞭,一個一個區域地溝通,一個一個組織地講解,逐個確定本領域、本組織的內控建設目標。有瞭目標,就要承諾;有瞭承諾,就要實現。
  某代錶處內控團隊推行的“自動化驗收、開票與核銷係統”,使得開票時間從80分鍾縮短至10分鍾,客戶拒票率下降98%。從內控的角度,流程化作業更規範、更清晰;從經營的角度,債權債務被準確確認,客戶迴款加速流入。
  L代錶處內控團隊同樣圍繞著經營痛點展開作業,他們選擇的主攻方嚮是“客戶PO(訂單)自動對接”。項目實施後,當年就減少瞭3200萬美元的應收賬款差異,減少瞭1100萬美元的退貨損失。
  內控管理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實實在在地帶來瞭經營收益,也漸漸被業務接受、認可。龐大的、復雜的組織在運轉時,內控既是潤滑劑,又是製動器。改善經營、優化作業,內控是潤滑劑;分權製衡、數據透明,內控是製動器。控製不是簡單的“卡”“阻”“守”,控製始終要以終為始地圍繞著“多産糧食、增加土壤肥力”為目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华为一家神奇的公司,特别想了解它的发展,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都是华为的员工成长的点滴心历成长,伟大的背后其实是平凡的付出,建议刚入职的新人都可以阅读,提高自己的心性

评分

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

物流很快 包装很好 书还没看

评分

好!!!!!!!!!!!!!

评分

学习使人快乐,很喜欢这本书,,,,

评分

很好的书,京东配送依然那么快,很不错

评分

推荐阅读,给帮同事买了很多本了

评分

京东快递速度真的很给力啊!

评分

很好的书,京东配送依然那么快,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