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樂傳太極與行功》以樂匋先生原著為主體,匯集瞭樂傳太極兩代三位代錶性傳人的部分經典拳論及書稿。有關拳理拳法的修習,諸位先輩已有非常係統而全麵的論述,故秉承對經典不做解釋、多讀原著的原則,自悟其中之理。全篇文稿未做任何文字修改和釋義,均係原汁原味。文後僅對個彆背景及涉及的人物做簡單的標注和說明。然而,這些拳論仍以拳理、心法的內容為多,對於初習者,可能讀起來還是會感覺缺少一種直觀的修學門徑。為此,鍾海明、馬若愚編寫瞭di一編,以樂傳太極的介紹及行功的練習作為修學入門的基礎。其中,以太極行功作為實修載體,以八勢作為敲門磚,分層修習,從而有助於習練者在較短的時間裏,初步掌握和感受太極拳之精華所在。此外,曆代授拳皆講究口傳心授,以身示範,編著者無奈獻拙,留有相關實作視頻謹供初習者參考,希望能藉此讓人瞭解樂傳太極*係統、*真實的一麵,在學習和實踐中體悟太極拳之真諦。
作者簡介
樂匋,(1928-2007年),樂幻智之子。秉承其父之傢風,一生清修,大隱於市,閤佛、道、儒之精髓於拳術之中,文武貫通臻於大乘境界。修拳70年不輟,承上啓下,作《太極每式八勢印閤八卦演序錶》,充實完善瞭太極拳術理論。
鍾海明,1950年生人,自幼隨著名武術傢吳斌樓先生習武,係戳腳翻子拳當代主要傳人。後跟隨樂匋先生學習樂傳太極,亦師亦友25載,並在樂師創立的“太極八勢體係”基礎上完善其行功訓練體係,以全其誌。任東方文化傳播促進會主席、北京市武術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和中國截拳道國際聯盟主席等職。
馬若愚,1966年生人,幼時體弱,産生瞭習武強身的念頭。先後跟隨李德芳、劉慶洲老師習練八卦、形意、太極拳和推手。自1989年起跟隨樂匋先生學習樂傳楊式太極拳和李香遠傳武式太極拳,係樂師當代主要傳人之一。曾與鍾海明閤著《中華武道概論》。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吾師樂奐之,亦名幻智,原籍河南固始,鄉俗尚武,故自幼於詩文之外,更習武藝。迨壯遊,偶遇高手董英傑先生,慕其技,擬盡棄少學,專心太極,遂拜以為師焉。董亦傾心相授。不數年,靛青媲藍矣。董下南洋,未復歸國,師則習練益精,終身不輟。後皈三寶,覃研經藏。以是,世多謂其揉瑜伽於拳術,師則力闢此說,屢謂人日:“吾拳純承師授,未敢自摻新奇。”
其授徒也,厥唯太極拳耳。諄諄於腰腿手眼,孜孜於實學苦練,厭浮談空論。座有舉坊間拳書之套語相詢者,師但告以“功夫靠練,不靠嘴上研究”。
——王亦令
目錄
第一編 太極行功
樂傳太極拳概要
太極行功概述
太極樁與準備活動
太極行功入門
太極行功八勢
樂傳太極拳的修煉
第二編 樂勾經典拳論
人體之陰陽相濟
關於《人體之陰陽相濟》的補正
關於練拳
拳論圖錶
拳架八卦五行解
拳勢陰陽解
第三編 傳承與交流
關於承習老師太極拳之概要
與榮璋、榮滬兄再榷推拳之陰陽相濟
與樂瞳討論練拳之心法、規矩
關於練拳數則
恭仰董太老師拳像記
與鄭傢鼐師兄切磋練拳
第四編 習拳細則與手稿散記
習拳淺記
練拳中之“陰陽相濟”
拳之陰陽虛實
陰陽與中鋒
陰陽相濟歌
身中竪立與浩然正氣
內外無礙十方融圓
夾坐閤胛 肢前柔蠕 斂存一綫 十方無虞
頭正 拔脊 緊尾
與小馬討論拳之“動靜”與“腹內鬆淨”
身形十六基要
與陳祖恩師兄討論腰脊之分寸
“心靜”摘記
太極身法
走路體驗足泵
身法之寶
習拳要點
鍾海明補課要點
樂匋手繪圖解與拳照
第五編 拳琴閤一
拳琴與道//林瑞平稿
迴憶隨王瑞芝先生學琴
記王瑞芝老師琴藝
與王文芳同誌討論學習“餘唱”
與林瑞年君討論“通天透地”
真正拉琴的“腕子”在哪裏
從鬍琴運弓的“腕子”談起
京鬍運弓力量源頭在哪裏
王瑞芝先生授京鬍練習概要
從樂匋老師學習京鬍//林瑞平稿
附錄一 樂傳太極拳傳人手稿與拳照
附錄二 拳擊大師樂幻智//王亦令稿
後記一
後記二
前言/序言
本書所述樂傳太極緣起於樂奐之(1899-1960年,字幻智)先生。將該拳稱為“樂傳太極”,並非因為樂老先生“自創新奇”和自立門戶,而純粹隻是為瞭稱謂上的一種方便,或可稱之為一種修行的方便法門。
樂傳太極在拳法、拳理及形態上均嚴格遵循瞭楊式太極和李傳太極(指李香遠先生所傳武禹襄的武式太極拳)的拳脈傳承,在傳統文化修養方麵融通佛、道、儒三傢,以禪宗為核心心法,以太極拳為修身手段,以儒學為處世準則。20世紀,樂老先生在上海頗有傳奇之經曆,曾被民國《鐵報》譽為“海上一奇人”。他與社會各界交往甚篤,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上海的教育界和文化界有不少學生和弟子,其中不乏名人雅士。然而,從學者雖眾,卻基本是由太極拳人手修習佛學,與武術界交往甚少,故而在當今北方很少有人瞭解。
我們瞭解和學習樂傳太極則是緣於本書主要作者樂訇(1928-2007年,號鍾呂)先生。樂公(樂甸先生生前,大傢都習慣親切地稱他這位總工程師為“樂工”)並未將其傢傳稱為“樂傳”,更是很少提及樂老先生早年的傳奇人生。
樂公秉承其父之風,一生清靜,大隱於市,無為中有為,細微之處見大成,雖未顯現成就功名,未公開著書立說,卻恩濟無數後學晚輩。
因樂公愛好音律,故其父賜號“鍾呂”,黃鍾大呂,又契閤正大莊嚴之意。樂公生於民國亂世,幼年避日寇於皖,1951年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電機係,1960年參與創建電子部的電視電聲研究所,一生緻力於電視電聲事業,成果斐然,同時精於京鬍和拳藝,並賦道於拳琴之中。
樂公傢傳道統、拳術,修拳70年不輟,於太極拳頗有創益心得,承上啓下,作《太極每式八勢印閤八卦演序錶》,寓八卦爻象、五行、經脈、四季演化於拳術動作之中,閤為擎、攏、黏、引、鬆、開、發、放八勢,以對應離、坤、兌、乾、坎、艮、震、巽八卦爻象。每勢均明確拳式練法、練拳要點及拳形部位。此錶的修成,以太極拳為載體,熔中華文化核心體係中的五行、八卦及中華醫學的十四經脈於一爐,使太極拳術理論趨於完美,文武續通而臻於大成境界。
樂公精於京鬍,學藝於鬍琴名師王瑞芝,盡得其真傳,喻道於琴藝之中,所奏麯目謂之為“心聲”。曾於1997年安貞琴友集會中以一麯《問樵鬧府》震天動地,麯至二黃原闆最後高潮段落,於諸琴友大聲喝彩中,轟然天雷震落,甘霖數點。
樂公著述頗多,於拳道修習途徑有完整的記錄,卻均未見於揚錶。其中《人體之陰陽相濟》一文可謂集大成者。公修學一生,閤佛、道、儒之精髓於拳術、琴藝之中,統虛無心法於實理,以一生之實修積纍,示後世學子以明確修習門徑,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與樂公相伴25載,其拳禪閤一、禪琴如一,由術藝而人道的修行,對我們影響頗深,也使我們受益匪淺,深感各門技藝之間都是相通的。看似毫不搭界的拳與琴、科技與文化,其實都有共同的修行門徑,均可由術而藝,由藝而感悟其“道”。樂公傳道授業數十載,卻無從查詢任何有關他的記載,乃至連一段練拳的視頻資料也未曾留下。2007年10月樂公駕鶴西去,真如《禮記》所寫:“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入其萎乎!”公一生貢獻斐然,卻安貧樂道,心係他人,恩澤周邊,示善固執,不求名利,生活極其簡樸,簞食瓢飲而如如自得。
師澤恩重,今年正值樂匋先生去世10周年,秉承先師恩濟眾生之願,將恩師多年的手稿及所傳太極拳做一梳理,匯編成冊,以利後學晚輩交流與傳承。為使初習者更好地讀懂這些原著,同時找到入門的門徑,故將本書分為五編。
本書以樂旬先生原著為主體,匯集瞭樂傳太極兩代三位代錶性傳人的部分經典拳論及書稿。有關拳理拳法的修習,諸位先輩已有非常係統而全麵的論述,故秉承對經典不做解釋、多讀原著的原則,自悟其中之理。全篇文稿未做任何文字修改和釋義,均係原汁原味。文後僅對個彆背景及涉及的人物做簡單的標注和說明。然而,這些拳論仍以拳理、心法的內容為多,對於初習者,可能讀起來還是會感覺缺少一種直觀的修學門徑。為此,我們編寫瞭第一編,以樂傳太極的介紹及行功的練習作為修學入門的基礎。其中,以太極行功作為實修載體,以八勢作為敲門磚,分層修習,從而有助於習練者在較短的時間裏,初步掌握和感受太極拳之精華所在。此外,曆代授拳皆講究口傳心授,以身示範,編著者無奈獻拙,留有相關實作視頻謹供初習者參考,希望能藉此讓更多的人瞭解樂傳太極最係統、最真實的一麵,在學習和實踐中體悟太極拳之真諦。
鍾海明 馬若愚
樂傳太極與行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