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兩個身體 [The King’s Two Bodies]

國王的兩個身體 [The King’s Two Bodi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恩內斯特·康托洛維茨 著,劉小楓 編,徐震宇 譯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曆史
  • 中世紀史
  • 君權神授
  • 身體政治
  • 法律史
  • 政治思想
  • 英國史
  • 權力
  • 象徵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69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368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外文名称:The King’s Two Bodie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40
字数:7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經典與解釋”書係重磅經典,2018年人文閱讀,揭開民族國傢的神聖譜係


★中文學界期待已久的重磅經典,在原作齣版六十年後,終於迎來中譯本


★20世紀引人矚目的中世紀政治史作品,作者積十年之功,以其博學而睿智打造瞭一部難以逾越的學術經典


★打破年代敘事的史學方式,從身體史、紋章學、神學、藝術史、莎士比亞戲劇、皇室葬禮、法學等各個角度,全麵展示國王權力運作的神秘機製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小楓導讀,撰寫四萬字長文帶你瞭解《國王的兩個身體》的來龍去脈


★重新思考現代政治的起源,揭開民族國傢不為人知的神聖譜係


內容簡介

對嗣後的思考是人類最基本的思考,政治體亦然。


“國王的兩個身體”是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法學傢創製的概念:國王有一個“自然之體”,他個體的肉身,可生病、會疲弱、可朽壞;同時,國王另有一個“政治之體”,永遠存續、不可朽壞。然而,政治體世俗化的下發展曆史塑造瞭超過時間的“祖國”和“人民”這樣的觀念,並自然地引嚮這個身體的“頭”,即國王的yongjiu性問題。這個問題是古今政治體的根本問題。

康托洛維茨耗時十年,展開瞭一係列令人目眩的研究,深入探索瞭“兩個身體”的中世紀淵源,從浩瀚的史料中清理齣各種與“二體”有關聯的思想譜係——都指嚮一個根本問題:政治體yongjiu性,即人民政體的“頭”的yongjiu性問題。他精心雕琢自己一生的dianfeng之作,試圖用曆史材料本身散發齣的魅力,抵禦激進主義的思潮,揭示現代國傢的生成問題。

必須指齣:英國劍橋史學派和法國年鑒史學派所建構的西方史學強大話語權,讓《國王的兩個身體》作為政治思想史經典的譜係,被某些意識形態的蜘蛛網所遮蔽。《兩個國王的身體》會讓今天的讀者想到這樣的道理:斬首作為政治體的人民身體的“頭”,無異於斬除一個人民國傢應該景仰的高貴精神——這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文明傳統的珍珠徹底破碎。

作者簡介

作者 恩斯特·康托洛維茨(Ernst Hartwing Kantorowicz,1895-1963),德裔美籍猶太人, 20世紀偉大的中世紀史學傢之一,專研中古時代的政治、思想史。他齣身猶太富商傢庭,一戰時曾為德軍服役,轉戰東方。戰後徹底棄商從文,遊學於德國各大學之間。納粹上颱後,康托洛維茨於1938年流亡到英國。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前夕,他又由牛津轉赴北美,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後安居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雖然一生著作不多,卻因學識淵博與富於洞見而廣受推崇。主要著作有《弗裏德裏希二世皇帝傳》(Kaiser Friedrich der Zweite,1928)、《國王的兩個身體: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 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val Political Theology )等。


譯者 徐震宇,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外國法製史專業),復旦大學曆史學博士(世界史專業),現為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法律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著有《自由的締造者:無地王約翰、反叛貴族與大憲章的誕生》。譯作有維諾格拉多夫:《曆史法學導論》;威廉剋拉剋:《象牙塔的變遷:學術卡裏斯瑪與研究性大學的起源》;查爾斯?馬什:《陌生的榮耀:朋霍費爾的一生》等。

精彩書評

康托洛維茨教授寫齣瞭一本偉大的書,或許是過去幾代人中,中世紀政治思想中zui重要的——當然也是zui思辨的作品。在幾乎是關於中世紀各方麵好的學術研究的基礎上,作者精彩地為各章進行謀篇布局,展現瞭從11世紀到16世紀關於早期民族國傢的理論與象徵之演進。

——《美國社會科學評論》(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有本書幾乎道盡瞭一切。一本舊書,但彌足經典……這本書,齣版於1957年,書名為‘國王的兩個身體: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

——《新共和》(New Republic)

“一部經典,一部無與倫比的博學與深刻之作。”

——美國讀者評論


目錄

中譯本前言被斬首的人民身體

——人民主權政體的政治神學和史學問題1

前言65

導論71

第一章問題:普勞登判例報告76

第二章莎士比亞:理查二世97

第三章以基督為中心的王權120

一、諾曼無名氏120

二、亞琛福音書的捲首畫141

三、永恒性的光環170

第四章以法律為中心的王權180

一、從禮儀到法律科學180

二、弗裏德裏希二世191

正義之父與正義之子191

作為中保的正義203

三、布雷剋頓250

王低於和高於法律250

基督國庫272

第五章以政治體為中心的王權:奧秘之體305

一、教會的奧秘之體306

二、國傢的奧秘之體320

三、為祖國而死348

宗教和法律性的祖國348

愛國主義宣傳366

國王與祖國377

第六章論延續性與閤眾體392

一、延續性392

永常394

永遠的必需性403

二、真理的形象化擬製411

帝國是永久的411

共體不死423

第七章國王永遠不死437

一、王朝延續性440

二、作為擬製的王冠461

可見與不可見的王冠461

財政性的王冠467

不可讓渡性472

王冠與共體484

國王與王冠490

作為未成年人的王冠499

三、尊榮永遠不死511

不死鳥513

英格蘭的閤眾體現象531

國王死瞭…… 539

擬人像553

國王作為尊榮的工具576

第八章以人為中心的王權:但丁590

第九章尾論638

圖片目錄651

縮寫錶659

參考文獻661

索引676

譯後記731


精彩書摘

神秘主義,隨著神話和擬製(fiction)那溫暖的暮光轉嚮事實與理性冷靜的探照燈,通常已經沒有什麼可供自誇的瞭。神秘主義的語言,除瞭在自己的魔法或神秘圈子裏麵迴響,常常顯得貧乏,甚至略有些愚昧,而那些令人極為迷惑的隱喻和誇張的圖像,一旦被剝去色彩斑斕的羽翼,就很容易變成類似波德萊爾《信天翁》裏的那幅可憐景象。尤其是政治神秘主義,一旦脫離瞭原生的環境、時代和空間,就麵臨喪失自身符咒、或者變得相當無意義的危險。 “國王的兩個身體”這個神秘的擬製,由都鐸時期及之後時代的英國法學傢創製,也不能幸免於這條規律。梅特蘭在一項極具趣味的研究,“論作為法人的王冠”中,對這個概念進行瞭無情的鞭撻。這位偉大的英國法律史傢以強烈的諷刺語調,揭示瞭國王構成“獨體法人/單人閤眾體”這個擬製可能、並且確實已經走嚮瞭何等謬誤,同時,他還錶明瞭二體國王以及雙重王權的理論會在官僚製邏輯下造成怎樣的災難。梅特蘭玩瞭點文字遊戲,調侃那種遭到“鄉村牧師化”的國王和國王二體理論乃是“形而上學——或者我們可以說體而上學——鬍說八道的充分展示”。 梅特蘭從他積纍的豐富法學例證中,舉齣一個又一個案例,證明此項原理荒謬無稽。他講到喬治三世的故事,這位國王不得不跑到議會,請求批準他以一個人而非國王的身份保有某片土地,“因為,國王陛下的一切臣民都不會被拒絕享有的權利,他卻會被拒絕。”他還講瞭另一個好玩的案例,有一個參加過1715年叛亂的叛臣,他的男爵領遭到沒收、歸於國王,結果此人的佃戶對於這次領主變更極為開心,因為該男爵領現已“歸於陛下、其後嗣及繼承人,並歸入其政治人格,在法律上講是不會死亡的”,他們認為,從此以後就無需繳納領主(至今為止都是會死的人)去世時的傳統貢金。不過,議會的意外裁定讓這些人失望瞭,議會認定在這個案例中,國王被視為一個會死的個人,所以這些佃戶需要按成例繼續交稅。梅特蘭甚至舉齣證據證明,路易十四那句著名但可能是杜撰的“朕即國傢”——或者,在這個問題上,經院學者的格言“教宗可以被稱為教會”——在英格蘭也獲得瞭官方認可:1887年的一項製定法規定“茲宣布,‘國傢永久的公務人員’、‘女王陛下永久的公務人員’以及‘王冠永久的公務人員’具有同等含義”——對此,梅特蘭評論說:“真是一片混亂。” 布萊剋斯通在他的《英國法釋義》中有一段話總結瞭數世紀以來的政治思想和法學思考的成果。如果你沒有作好準備,遽然讀到那些對國王的超越性身體或者“政治之體”奇異而微妙的描述時,要忍住不去嘲笑“國王二體”理論真的是一項挑戰。在布萊剋斯通的論述中,可以覺察到一種絕對主義的陰影,卻並不是由現代那種抽象的“國傢”,或者中世紀中期那種抽象的“法律”所行使,而是由一種在世俗思維中可能沒有對等項的抽象身體性擬製行使。國王是不死的,因為在法律上他不會死,還有,可以說他在法律上永遠不會達不到法定年齡,好像舞颱上的道具。接下去,更超齣我們想象的是,布氏說,國王“不僅不會行事錯誤,並且甚至不會思想錯誤:在他裏麵絕無愚昧和軟弱”。還有,國王是不可見的,並且,盡管從不裁判案件——雖然他是“正義的源泉”,但是,他在法律上是無處不在的:“在法律看來,國王陛下在他所有的法庭中在場,盡管他不能親自分配正義。”可以這樣說,這個國王擬製人格(Persona ficta)的超人式“絕對完美”狀態,來自於一個擬製之內的擬製:它與法人/閤眾體(corporations)概念的某種獨特屬性,即單人閤眾體(sole corporations),是密不可分的。布萊剋斯通將發明法人概念的功勞完全歸給羅馬人——“但是,我們的法律已經大大提煉和改進瞭此項發明,乃是依照英格蘭民族慣常的天賦:尤其是單人閤眾體/獨體法人,即隻由一人構成的閤眾體/法人,這是羅馬法律傢所不知曉的。” 這類人為的非現實之物——這種人類思維的奇異建構,最終必將成為自身擬製的奴隸——我們通常更容易在宗教領域中發現,而不是在據稱是清醒和現實的法律、政治和憲法領域;所以,梅特蘭那些刻薄的批評可以理解,看起來完全有其理由。可是,這個貌似荒唐、在許多方麵尷尬奇異的“國王的兩個身體”的概念,並不隻是拿身體來開玩笑的段子。梅特蘭自己也充分意識到,無論如何,此項原理提供瞭一種重要的、開啓性的擬製,使得特定時期的法律傢能夠“調和現代法與古代法”,以及協調人格性的政府與更傾嚮於非人格性的政府。梅特蘭這樣偉大的中世紀史傢,很清楚這個有趣的“雙生的君王之位”擁有很長的傳統和復雜的曆史,“可以帶領我們進入中世紀法律和政治思想的深處”。 遺憾的是,梅特蘭沒有寫齣這部曆史,即便關於這個問題他已經給齣瞭不止一處很有價值的提示。而撰寫這段曆史的工作,尤其是涉及重要的15世紀,對於某位探索英格蘭法律和憲製史的飽學之士而言,也仍然是一項有趣且很有前途的工作,因為現有的研究並沒有填補這個空白。大多數人隻是想大概梳理一下曆史問題本身,以一種過於機械、隨意和不完備的方式敘述“國王的兩個身體”的曆史背景,然後,如果可以,將這個概念擺放在恰當的中世紀思想和政治理論環境中。


國王的兩個身體:政治神學與主權想象的漫長迴響 《國王的兩個身體》並非一本單純的曆史讀物,更不是一個僅限於中世紀王權敘事的簡單故事。它是一次深刻的學術探索,一次穿越時空的迴溯,揭示瞭“國王”這一概念背後,從宗教、法律到政治哲學的層層疊加與演變。本書的敘述並非綫性編年史,而是圍繞著一個核心的、具有極其深遠影響的觀念——“國王擁有兩個身體”——展開的細緻剖析。這個觀念,如同一麵多棱鏡,摺射齣西方政治思想在漫長曆史進程中,對於權力、神聖性、閤法性以及國傢概念的不斷重塑與認知。 本書作者,傑齣的政治思想史傢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帶領讀者深入探究這個源自中世紀,卻對現代政治思想産生持久影響的理論框架。卡西爾並非僅僅是文獻的梳理者,他更像是曆史的考古學傢,從古老的文本、法律條文、宗教儀式以及哲學論述中,層層剝離齣“兩個身體”這一概念的精髓,並追蹤其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思想傢那裏所展現齣的不同麵貌與意義。 “兩個身體”的起源:神聖性與世俗性的雙重鑲嵌 本書的開篇,必然會將我們帶迴到那個神權與王權密不可分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國王”的身份遠非僅僅是一個世俗的統治者。他被賦予瞭神聖的光環,被視為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其權力的閤法性直接源自於天命。然而,這種神聖性又與國王的凡俗、會朽的肉體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正是這種對比,催生瞭“兩個身體”的早期構想。 一個身體是“肉體之身”,是物質的、會生老病死的個體。這個身體會感受到痛苦,會犯錯,會衰老,最終會死亡。但另一個身體,則是“國事之身”或“政治之身”,這個身體代錶著國傢、王權本身,是永恒的、不受時間和個體生命限製的。即使國王本人死亡,他的“政治之身”——也就是國傢和王權——仍然是存在的,並會通過繼承的閤法性傳遞給下一任統治者。這種二元劃分,巧妙地將國王的個體局限性與國傢和君權的永恒性區分開來,為君主製的穩定與延續提供瞭理論上的支撐。 卡西爾在書中詳細梳理瞭這一觀念的早期發展,考察瞭從中世紀法律傳統中,特彆是羅馬法遺留下來的關於法人(legal personality)和法人代錶(legal representation)的思想,如何與宗教神學中的“基督論”(Christology)相結閤,共同塑造瞭“國王的兩個身體”的雛形。基督的神人二性,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這種神學上的二元性,在某種程度上被移植到瞭君主身上,使其既是凡人,又是國傢權力的神聖化身。 從中世紀到早期現代:概念的演變與政治實踐的張力 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兩個身體”的概念停留在其最初的神學和法律語境中,而是追蹤瞭它在跨越幾個世紀的曆史長河中的演變。隨著歐洲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教會權力的衰落,以及民族國傢的興起,“國王的兩個身體”的內涵也隨之發生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在民族國傢形成的早期,國王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他不僅僅是上帝的代言人,更是國傢統一與秩序的象徵。當國傢麵臨內亂、外敵入侵或是經濟危機時,國王的“政治之身”就承擔起瞭凝聚國民、穩定局勢的重任。這一時期,國王的“政治之身”的世俗性屬性逐漸增強,其與國傢命運的關聯也日益緊密。 卡西爾會深入分析,像霍布斯(Thomas Hobbes)這樣的早期現代思想傢,是如何在《利維坦》中,將“國傢”比作一個龐大的“人造人”(artificial man),而國王正是這個“人造人”的“靈魂”,或者說是驅動其運轉的最高意誌。盡管霍布斯不一定直接使用“兩個身體”的術語,但他對主權的集中與不可分割的論述,以及將國傢視為一個獨立的、超越個體生命的實體,與“國王的兩個身體”理論的精神內核息息相關。 同樣,作者也會探討,在君權受到挑戰的時刻,這個理論又如何被重新解讀和運用。例如,在英國革命時期,人們對國王的“肉體之身”和“政治之身”的區分,被用來論證國王個人的罪行不應損害國傢王權的閤法性,或者反過來,強調國王的“肉體之身”的暴行已經使其喪失瞭“政治之身”的閤法性。這種概念的靈活性,正是其生命力的體現。 “兩個身體”的遺産:現代國傢與主權理論的根基 《國王的兩個身體》的價值,還在於它揭示瞭這個古老概念如何為現代政治思想奠定瞭重要基礎。雖然現代民主國傢早已擺脫瞭君主製的束縛,但“國王的兩個身體”所包含的關於國傢獨立性、權力閤法性以及公共意誌與個體意誌關係的思考,仍然以各種形式迴響在現代政治理論之中。 例如,在現代主權理論中,國傢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擁有其自身的權力,並且不受外部乾涉。這種獨立性,可以看作是“國王的政治之身”的現代迴響。雖然我們不再相信國傢具有神聖性,但我們承認國傢作為一個法團(corporation)或法人實體,擁有權利和義務,並且其存在獨立於組成它的個體公民。 此外,本書也可能探討瞭“代錶性”(representation)的問題。國王的“政治之身”代錶著國傢,那麼在現代民主國傢中,民選的官員又以何種方式代錶人民?這種代錶性的閤法性又從何而來?這些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國王的兩個身體”理論中對於權力象徵、閤法性來源以及代錶性機製的早期思考。 卡西爾的分析,必然會涉及法律、政治學、神學、曆史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他不是在孤立地研究一個概念,而是在展示一個觀念如何在復雜的社會和思想環境中生成、傳播、演變,並最終塑造瞭我們對政治權威和國傢存在的理解。 深入的哲學思考:符號、象徵與政治的本質 《國王的兩個身體》絕非一本簡單的曆史敘事。卡西爾作為一位傑齣的哲學傢,他對符號、象徵以及政治的本質有著深刻的洞察。他會告訴我們,“國王的兩個身體”不僅僅是一個政治法律的概念,更是一種強大的政治象徵,一種構建社會秩序和政治認同的符號係統。 這個理論,通過將國王的個體生命與國傢這一抽象概念聯係起來,賦予瞭國傢以人格化的形象,使其更容易被人們理解和認同。在國王“肉體之身”的死亡麵前,人們依然能夠看到“政治之身”的延續,這種象徵性的延續,提供瞭安全感和穩定感,避免瞭因統治者更替而可能引發的社會動蕩。 卡西爾的論述,必然會引導我們思考,政治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它是否僅僅是權力的運作,還是包含瞭更深層次的象徵意義?“國王的兩個身體”這一理論,正是通過賦予政治權力以超越個體的神聖性或永恒性,來解決政治秩序中的不確定性和短暫性問題。 結論:超越曆史的洞見 總而言之,《國王的兩個身體》是一部關於政治思想史的宏偉史詩,它以一個看似古老而狹窄的概念為切入點,卻展現瞭西方政治思想演變的宏大圖景。它不僅僅是關於國王的論述,更是關於國傢、主權、閤法性、代錶性以及權力與象徵之間關係的深刻反思。通過對“國王的兩個身體”這一概念的細緻梳理與深刻解讀,卡西爾為我們理解現代政治國傢的起源、發展及其內在邏輯,提供瞭不可或缺的視角和寶貴的曆史遺産。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那些看似早已被曆史塵封的觀念,如何依然以其深刻的邏輯和豐富的象徵意義,影響著我們今天的政治生活和對國傢權威的理解。它提醒我們,理解政治,需要穿越曆史的迷霧,去探尋那些構成我們政治想象基石的深層觀念。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國王的兩個身體》這個書名,一開始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它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仿佛裏麵藏著一個巨大的謎團,等待著我去解開。我是一個特彆喜歡“隱喻”和“象徵”的人,而“兩個身體”這個概念,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讓我聯想到很多我曾經讀過的,關於宗教、政治、或者哲學層麵的討論。比如說,我們常常說“法律高於一切”,但法律本身又是誰製定的?誰來執行?當一個君王,他既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個體,又是代錶著國傢、代錶著法律、代錶著某種“超越個體”的秩序時,他身上必然承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復雜性。這本書,會不會就是探討這種復雜性的?它會不會去描繪一個君王,他的“第一個身體”是血肉之軀,會生老病死,會有欲望,會有私心;而他的“第二個身體”,則是永恒的、抽象的,是國傢權力的化身,是人民的象徵,是曆史的見證。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通過具體的故事情節,來展現這種看似矛盾卻又真實存在的“二元論”的。是權力將君王逼上瞭這種“雙重存在”的境地,還是這種“雙重存在”本身就是權力的必然屬性?我迫不及待想要在書中找到答案。

评分

我最近在書架上看到瞭《國王的兩個身體》,它的封麵設計簡潔卻充滿力量,幾個標誌性的符號,在暗色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醒目,仿佛在低語著古老的秘密。光是看著它,我的思緒就已經飄得很遠。我腦海裏浮現齣的是那些古老的王權敘事,是那些關於“王者榮耀”與“凡人苦難”交織的故事。這個書名,讓我瞬間聯想到那些被曆史洪流淹沒的君王,他們的生與死,他們的榮耀與悲哀,是如何被後世的傳說不斷地重塑和解讀的?“兩個身體”,這是否意味著,有些君王,他們的存在超越瞭個體的短暫,而是化身為一種永恒的象徵,一種精神的圖騰,即使肉體消逝,他們的“身體”依然在曆史的天空中閃耀?我迫切地想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處理這種“個體”與““集體””、“短暫”與“永恒”之間的界限的。這本書,是否會帶領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探尋那些被權力光環籠罩的靈魂,去理解他們是如何在肉體的局限與精神的超越之間掙紮,最終留下他們不朽的“兩個身體”?我好奇作者的筆觸是否會如同利刃,剖析權力結構,又是否會如春風,描摹人物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我真是愛死瞭:《國王的兩個身體》。光是這個名字,就足夠勾起我無窮的想象,讓我在拿起它之前,就已經開始在腦海裏構建一個又一個關於權力、象徵、以及個體與集體的故事。我總是對那些探討“錶麵之下的真實”的作品情有獨鍾,而“兩個身體”這個概念,不正是對這種深層意義的絕妙隱喻嗎?它暗示著,我們所見到的,可能隻是冰山一角,而真正驅動一切的,或許是另一種、更深邃、更具本質的力量。我期待作者能夠在這個概念的驅動下,為我揭示齣一個令人驚嘆的世界。也許是關於一位君王,他的身體既是血肉之軀,承載著凡人的喜怒哀樂,又是國傢、律法、甚至是一種神聖秩序的載體,獨立於個體生命之外,永恒存在。這種二元性,在曆史的長河中,必然引發無數的矛盾與張力,而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作者如何將這些復雜的情感與思想,通過引人入勝的情節和豐滿的人物,一一展現齣來。我猜想,這不僅僅是一部曆史小說,更是一次關於權力本質的哲學思辨,一次對人類社會運作機製的深刻洞察。

评分

《國王的兩個身體》——這個書名,讓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它仿佛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書名,而是一個引子,一個邀請,邀請我去探索那些隱藏在權力錶象之下的深刻含義。我之所以對這本書産生如此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兩個身體”這個概念本身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意涵。它讓我想到,在許多文化和曆史時期,君王的身體不僅僅被視為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個體,更被賦予瞭神聖的、象徵性的意義,成為瞭國傢、律法、甚至是一種秩序的載體。這種“政治身體”的觀念,與君王個人的“自然身體”相互交織,産生瞭無數令人著迷的張力與矛盾。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他的敘事,來呈現這種“二元性”的。這本書會不會描繪一位君王,他既要麵對凡人般的生存睏境,又要肩負起象徵性的、超越生死的責任?我期待在這個故事中,看到權力運作的深層邏輯,看到個體與集體、短暫與永恒之間的微妙平衡。

评分

當我第一次看到《國王的兩個身體》這個書名的時候,我的腦海裏立刻湧現齣無數個畫麵。這個名字自帶一種莊嚴感和神秘感,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對那些關於權力的本質、以及權力對個體的影響的探討非常感興趣。而“兩個身體”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恰恰觸及瞭權力的核心。它不僅僅指嚮君王個人的肉體生命,更指嚮他所代錶的、超越個體的、象徵性的“身體”。想象一下,一個君王,他有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局限性,但同時,他又必須承載著整個國傢的命運,代錶著國傢的閤法性,仿佛他就是國傢的化身。這種“個體”與“集體”、“短暫”與“永恒”之間的張力,在我看來,是文學作品中取之不盡的寶藏。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處理這種雙重性,他會如何描繪一個君王,如何在現實世界的挑戰和象徵世界的責任之間周鏇。我期待看到一個充滿深度的人物塑造,一個能夠讓我思考權力究竟是如何塑造一個人的,以及一個人的存在又是如何被權力所定義的。

评分

经典收藏待看,希望有所收获。

评分

好东西好物品好服务好物流,真心的好评,赞赞赞赞赞

评分

“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的概念:国王有一个“自然之体”,他个体的肉身,可生病、会疲弱、可朽坏;同时,国王另有一个“政治之体”,永远存续、不可朽坏。然而,政治体世俗化的下发展历史塑造了超过时间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观念,并自然地引向这个身体的“头”,即国王的yongjiu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古今政治体的根本问题。

评分

简单翻了一下,很好。就是价格太贵了。译者很用心,赞一个。

评分

恩内斯特的经典作品,分析了人类社会中“头”的问题,译文也很流畅。就是包装简陋,只有一个塑料袋。

评分

脑子进水了,买这样一本专业书看 ̄  ̄)σ

评分

书好!京东也好!谢谢京东!谢谢@!谢谢

评分

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吧!!!

评分

很厚重的书,之前看过英文,有中译读起来更轻松,译得如何还没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