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醫主訴診療學》是基於以上思考和臨床實際需要編撰而成,
旨在為中醫路徑化診療提供思路和可藉鑒的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貼近臨床、簡要明確,是中醫診病辨證一直追求和探索的目標。如何構建診斷與治法、方藥緊密契閤的理法方藥體係,實現精準診斷、精準治療是中醫基礎、中醫診斷、方劑和臨床工作者應當引起重視並加以解決的課題。
《中醫主訴診療學》是基於以上思考和臨床實際需要編撰而成,旨在為中醫路徑化診療提供思路和可藉鑒的解決方案。
《中醫主訴診療學》依據臨床基本規律,以主訴為診察病證和確立治法、方藥為主綫。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總論,論述主訴的內涵及書寫、主訴的縱嚮挖掘和橫嚮挖掘、基於主訴的證素辨識、癥一病一證素/證之間的關係、治法等;下篇為常見主訴路徑化診治,論述寒熱汗齣癥狀、頭麵五官癥狀、五髒係統癥狀、形體及動態癥狀、精神癥狀、皮膚癥狀、月經癥狀的路徑化診治等。
《中醫主訴診療學》具有創新性,提齣瞭一些新的概念和思路,包括單一主訴、復閤主訴、主癥、癥對、癥隊、主訴的縱嚮挖掘、主訴的橫嚮挖掘、針對證素的治法單元等概念,將治法分層歸類等。同時亦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中醫主訴診療學》所倡導的主訴診療,主綫明確,貼近臨床,使診療者思路清晰,為中醫工作者臨床信息采集、診病辨證、遣方用藥提供瞭有益的藉鑒,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高。
作者簡介
周小青(1957一),男,湖南瀏陽人。博士,二級教授,2000年被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稱號。1978年湖南中醫藥大學醫療係畢業留校任教。1980年攻讀中醫診斷學碩士後一直在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研究所從事教學、科研、醫療與管理。主要從事計量診斷、心腦血管疾病研究:中醫計*診斷理論與方法研究,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奬;基於計量與微觀化的中醫診斷客觀化、規範化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奬;血管性癡呆瘀阻腦絡證機理及活血通絡法為主乾預作用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著有《老年癡呆癥》《實用中醫診斷學》等。
黃惠勇,男,醫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現任湖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國傢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術帶頭人,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纔“225工程”首批醫學學科帶頭人,湖南省“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抗腫瘤中藥創製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2011數字中醫藥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主編,《湖南中醫雜誌》主編、編委會主任委員,《DIGITALCHINESEMEDICINE》(數字中醫藥)英文期刊執行主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中醫診斷學專業委員會會長,國際數字醫學會數字中醫藥分會會長,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終審專傢,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傢等。黃惠勇主要從事中醫辨證學與數字中醫藥研究、特色優勢中藥材種植技術及民族醫藥開發研究等。先後主持國傢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奬8項,省部級教學成果奬3項,研究發布試行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1項。發錶學術論文90餘篇,主編和參編著作10餘部,獲國傢專利7項,獲2013年第八屆全國先進生産力理論與實踐成果奬,全國先進生産力傑齣人物奬等奬項。
劉旺華(1973-),男,湖南桃江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青年骨乾教師,兼任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診斷信息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委員,湖南省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函審專傢。1999年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閤醫療係畢業,2002年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碩士畢業後參加工作,主要從事中醫病證規範化、心腦血管疾病證候本質與診治研究,主持國傢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10項,發錶論文55篇,主編著作有《老年癡呆癥》《中醫熟汜50種證型》。獲湖南省科技進步奬二等奬1項、湖南省中醫藥科技進步奬三等奬1項,獲湖南省高校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二等奬1項、三等奬1項,獲湖南省教育教學優秀成果奬一等奬1項,參與製訂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中醫健康管理服務規範》1項。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主訴的內涵及書寫
第一節 主訴的內涵
第二節 主訴的書寫規範和方法
第二章 主訴的縱嚮挖掘
第一節 主癥
第二節 主癥的誘因/病因
第三節 主癥的加重和緩解因素
第三章 主訴的橫嚮挖掘
第一節 癥對
第二節 癥隊
第三節 四診閤參與全麵診察
第四章 基於主訴的證素辨識
第一節 證素辨證
第二節 病位證素
第三節 病性證素
第四節 證素間的組閤規律
第五章 癥-病-證素/證之間的關係
第一節 癥狀與病證的關係
第二節 癥-證素-證的關係
第三節 證與疾病的關係
第六章 治法
第一節 治法的基本內涵和分類
第二節 如何確定治法
第三節 基於主訴的治法特色
第四節 證素相應的治法單元
下篇 常見主訴路徑化診治
第七章 寒熱汗齣癥狀
第一節 發熱
第二節 怕冷
第三節 自汗
第四節 盜汗
第五節 無汗
第六節 半身汗齣
第八章 頭麵五官癥狀
第一節 頭痛
第二節 頭暈
第三節 口眼喁斜
第四節 咽喉痛
第五節 耳嗚
第九章 心係癥狀
第一節 心悸
第二節 心痛
第十章 肺係癥狀
第一節 咳嗽
第二節 氣喘
第三節 咯血
第十一章 脾係癥狀
第一節 嘔吐
第二節 腹痛
第三節 泄瀉
第四節 便秘
第五節 嘔血
第六節 便血
第十二章 肝係癥狀
第一節 脅痛
第二節 黃疸
第十三章 腎係癥狀
第一節 尿痛
第二節 夜尿多
第三節 尿血
第十四章 形體及動態癥
第一節 肥胖
第二節 水腫
第三節 腰痛
第四節 關節痛
第五節 半身不遂
第六節 震顫
第十五章 精神癥狀
第一節 失眠
第二節 抑鬱
第十六章 皮膚癥狀
第一節 瘙癢
第二節 陰癢
第十七章 月經癥狀
第一節 經期異常
第二節 經質異常
第三節 經量異常
第四節 崩漏
第五節 月經不行
第六節 痛經
方劑索引
精彩書摘
《中醫主訴診療學》:
第四節 咽喉痛
咽喉痛是指咽部或喉部自覺疼痛的癥狀。多由六淫、疫癘之邪侵襲,火熱上犯,或氣血痰瘀阻滯,咽喉不利所緻。常見於急喉痹(急性咽炎)、珍珠喉痹、慢喉痹(慢性咽炎)、急乳蛾(急性扁桃體炎)、慢乳蛾(慢性扁桃體炎)、爛乳蛾(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喉癰(咽部及頸深部膿腫)、喉癬(咽喉結核)、急喉喑(急性喉炎)、急喉風(急性喉阻塞)、白喉、咽喉菌(咽喉部惡性腫瘤)、咽菌(扁桃體癌)、喉菌(喉癌)、空咽痛(做吞咽動作時咽痛)、頸咽痛痹(頸動脈炎)、外傷、骨鯁、莖突綜閤徵、舌咽神經痛、頸咽痛痹等病,其他疾病如麻疹、爛喉丹痧(猩紅熱)、時行感冒等亦可緻咽喉疼痛。
臨床應對咽喉痛癥狀進行縱嚮和橫嚮挖掘,進一步明確咽喉痛的病種與證型,確立治則治法,若對導緻咽喉痛的病種尚不能確定時,可以“咽喉痛待查”作為初步診斷,並進行辨證論治及對癥處理。
一、主癥的縱嚮和橫嚮挖掘
(一)縱嚮挖掘
癥狀錶現自覺咽部或喉部疼痛。問診應詢問咽喉疼痛發生的時間、誘因、部位、程度。
1.性質疼痛若僅為咽喉乾燥之感,多屬風寒襲咽證之新病咽痛;若如針刺、撕裂、放射樣疼痛,多屬熱毒攻喉證。
2.程度若疼痛劇烈,放射至耳部,多屬熱毒攻喉證;若疼痛呈持續性、間歇性,或時輕時重、時有時無,或有灼熱、異物不適感,多屬陰虛濕熱蒸喉證。
3.誘因疼痛感的産生可為自發性,亦可為激發性,如吞咽或講話時往往引起疼痛,或受冷空氣刺激、進食刺激性食物、藥物等,見於風寒襲咽證、風熱侵咽證等各類證型中。
4.病程、緩急病程短者,起病急者多屬實證,如風寒襲咽證、風熱侵咽證;病程長者,起病緩者多屬虛證,如邪戀咽喉證、陰虛咽喉失濡證。
5.存續狀態咽喉痛偶爾發作,持續時間短者,多屬病輕;發作頻率高,持續時間長者,多屬病重。
(二)橫嚮挖掘
結閤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和體格檢查、理化檢查進行橫嚮挖掘,完善病情資料。
1.中醫四診
(1)望診
望咽喉:若伴咽部黏膜色淡紅或帶紫色,多屬風寒襲咽證;若伴咽部黏膜潮紅腫脹,或有喉核紅腫,多屬風熱侵咽證;若伴咽部顯著紅腫,甚則在喉核或喉底等部位有黃白分泌物黏附,喉痛紅腫高突或紅暈緊束,多為熱毒攻喉證。
望舌象:舌苔薄白,多見於風寒襲咽證;舌質稍紅,苔薄,多見於風熱侵咽證;舌紅,苔黃,多見於熱毒攻喉證;舌紅,苔黃膩,多見於濕熱蒸喉證。
(2)聞診若伴有咳嗽,呼吸不利,氣喘,病位多在氣管、支氣管及肺;若伴鼻音加重,多纍及鼻道。
(3)問診若新病咽痛,吞咽時明顯,伴惡寒,周身不適,多屬風寒襲咽證;若新病咽痛,吞咽痛增,伴發熱惡風,頭痛,多屬風熱侵咽證;若伴咽喉痛劇,甚則痛連耳竅,吞咽睏難,湯水難下,發熱,口渴,多屬熱毒攻喉證;若伴身熱睏倦,胸悶、腹脹、惡心欲嘔,口渴不欲飲,多屬濕熱蒸喉證。
此外還應結閤二便、睡眠情況進行診斷。
(4)切診若伴頜下淋巴結腫痛,壓之咽喉痛劇,甚則痛連耳竅,吞咽睏難,湯水難下,咽喉痰涎壅盛,在喉核或喉底等部位有黃白分泌物黏附,多屬熱毒攻喉證。
此外還應結閤脈象變化進行診斷。
2.體格檢查檢查咽喉部、舌根部有無紅腫、潰爛、分泌物或腐物黏附,咽喉部或頸部有無隆起、觸壓痛,頸部轉動是否自如或僵直、偏斜而呈強迫體位徵。
3.理化檢查必要時做外周血象檢查、頸部x綫攝片,以及其他必要的特殊檢查,如咽拭子塗片等。
通過橫嚮挖掘,常與咽喉痛組閤的癥對主要有咽喉痛、失音;咽喉痛、咳嗽;咽喉痛、咽癢;咽喉痛、頭痛;咽喉痛、食少等。
……
前言/序言
貼近臨床、簡要明確,是中醫診病辨證一直追求和探索的目標。如何構建診斷與治法、方藥緊密契閤的理法方藥體係,實現精準診斷、精準治療是中醫基礎、中醫診斷、方劑和臨床工作者應當引起重視並加以解決的課題。
基於以上的思考和臨床的實際需要,編寫瞭《中醫主訴診療學》,以期為中醫路徑化診療提供思路和可藉鑒的解決方案。
以“脘腹疼痛”這個主癥為例,揭示其基本診療路徑:
第一步“縱嚮挖掘”:圍繞脘腹疼痛詢問疼痛的具體部位、性質、程度、誘發因素、時間長短、頻率、存續狀態(陣發性、持續性)、疼痛加重或緩解方式等,對脘腹疼痛的特徵進行深入細緻的刻畫和描述。
第二步“橫嚮挖掘”:四診閤參並以十問歌為綫索,詢問脘腹疼痛緊密相關的同係統的癥狀,如過食生冷、大便情況、飲食口味,全身伴隨癥狀,如肢冷不溫等。此外,結閤望診、舌診、聞診、脈診、按診等方法,鑒彆容易混淆的癥狀,為病證診斷、鑒彆診斷提供依據。
第三步辨彆證素:根據前兩步獲取的信息,初步判定病位、病性證素。如依據脘腹疼痛、嘔吐,確定病位在胃;依據胃脘痛是因前一晚過食生冷引起,腹部疼痛為冷痛,痛勢暴急,遇寒加劇,得溫則減,口淡不渴,腹瀉清稀,或腹脹便秘,麵白或青,肢冷不溫,舌淡苔白潤,脈弦或沉緊,確定病性屬寒。
第四步明確病證診斷:根據以上步驟確定病證,如胃脘痛一寒滯胃腸證。
第五步確定治法及處方用藥:根據病證確定治法方藥,如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良附丸閤厚樸溫中湯加減。
按此診療路徑,思路清晰,主綫明確,貼近臨床,為中醫工作者臨床信息采集、診病辨證、遣方用藥提供瞭有益的藉鑒。
限於經驗水平,書中難免存在諸多不足,某些觀點、提法亦可能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見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學術的爭鳴本來就應該是百花齊放,真誠期待同道共同關注和探討,為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發展做齣貢獻。書中不妥之處,希望讀者提齣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正與完善。
《中醫主訴診療學》編委會
2017年6月8日
中醫主訴診療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