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中] 蔡今中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6-2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64461
版次:2
商品編碼:1227872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北大高等教育文庫·學術規範與研究方法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4
字數:200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係統闡述瞭社會科學論文寫作及投稿社會科學國際期刊的豐富策略,全麵傳授瞭國際期刊投稿與發錶的實用技巧;適於作為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學術論文寫作教材,也是資深的社會科學研究者在國際期刊論文寫作與發錶的指南。

內容簡介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圍繞“如何成功地寫作社會科學研究論文並獲得國際期刊發錶”這一核心主題,結閤作者多年來在國際學術期刊發錶的成功經驗,以深入淺齣、輕鬆活潑的筆調,係統闡述瞭社會科學論文寫作及投稿社會科學國際期刊的豐富策略,全麵傳授瞭國際期刊投稿與發錶方麵的實用技巧。
  同時,本書還詳細介紹瞭社會科學領域18個學科的近100種SSCI期刊,內容包括各個期刊的影響因子、錄用論文的取材範圍、論文審查期限、論文長度要求等,對於國際期刊投稿具有實務性的幫助。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立論精闢,經驗適切,適於作為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學術論文寫作教材,也是資深的社會科學研究者在國際期刊論文寫作及發錶方麵不可或缺的成功指南。

作者簡介

  蔡今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颱灣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他在國際學術期刊投稿與發錶方麵具有豐富的經驗,近十年來在國際知名社會科學期刊上發錶瞭大約100篇論文,超過80篇為SSCI收錄。他還擔任約20個國際社會科學期刊的編輯委員或審稿委員。

精彩書評

  本書展現瞭一位傑齣的社會科學研究者寶貴的成功經驗,對社會科學研究之國際刊物投稿策略有深入的介紹,對於論文寫作技巧,更是毫無保留地加以傳授,內容可謂巨細靡遺,用心可謂嘔心瀝血,必定嘉惠年輕學者良多。 
  ——颱灣科技大學校長陳希舜

目錄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目 錄
第1章 對於社會科學研究這一領域應有的認知/1
研究的先天特質/3
研究的後天條件/14
作為一個研究者應有的心態/20

第2章 研究的態度、曆程與誤區/29
對研究本身應有的態度/31
研究曆程/38
社會科學研究的誤區/39

第3章 如何尋找有創意又有意義的題目/51
多閱讀期刊論文/53
跨領域的思維/54
從樣本尋找/55
研究方法的創新/56
結果的詮釋/57

第4章 社會科學研究與投稿策略/59
利用參加研討會,給自己的論文一個期限/61
善用資料庫的引用通知或齣版社的文章齣版通知/62
固定閱讀自己領域的重要期刊/63
有機會多爭取研討會論文及期刊論文審查工作/63
與自己熟識的同行,固定討論、分享研究議題/66
找資深研究人員閤作/66

第5章 寫作及投稿技巧/67
準備一本筆記本記錄佳句/70
多研究自己想投的期刊/70
善用圖示及錶格錶達自己的想法/71
擬定一個清楚且吸引人的論文標題/72
擬定一個好的摘要/72
適度鋪陳研究的相關背景知識/73
經由文獻探討,擬定清楚的研究問題或研究目的/80
具體描述研究方法/81
清楚、簡潔地呈現研究結果與討論/84
利用最新的文獻豐富研究結果的討論/87
在討論中提供“解釋性”的詮釋,而不僅隻是 “描述性”的呈現/87
說明研究限製並轉換成未來研究/88
善用副標題/89
先將整篇論文的所有標題定下/89
摒除綫性的寫作習慣/90
文章內容的鋪陳未必一定要按照研究流程的先後順序/91
投稿前,再念完成的論文至少三次/91
若與人閤作撰寫論文,可善用文書軟件的 “追蹤修訂”功能/92
請同行先預審/92
不斷地嘗試/93
針對審查者的評論,修改後不斷嘗試/93
在“拒絕”中成長/94
文章不放抽屜裏/94
把論文寫作當做生活習慣/95

第6章 “社會科學研究與投稿”相關Q&A;/97
什麼是SSCI?/99
什麼是Impact factor?/100
什麼是h-index?/101
論文審查的可能結果/101
為什麼要發錶?/104
要投哪個期刊?/104
期刊上寫“international”,就很“international”嗎?/105
投稿應集中在一些期刊還是分散?/105
投稿應求量還是求質?/105
論文審查要多久?/106
如何讓所投的論文能及時審完?/106
需要巴結主編或引用主編做過的研究嗎?/106
論文若被審為Accepted with revisions,該如何修改?/106
研究論文的主題應集中還是分散?/107
研究論文的主題應以創意為主還是追隨彆人?/107
論文之英文要由誰修改?/108
研究會影響教學嗎?/108
你有被拒絕過嗎?如何增加接受率?被拒絕時 如何自我安慰?/108

第7章 期刊論文作者與審查人的角色與責任/109
當你身為一位作者,在撰寫文章時……/112
當你身為一位作者,在投稿時……/117
當你身為一位作者,文章被接受後……/123
當你身為一位作者,你該有的心態……/125
關於審查工作/126

第8章 社會科學SSC I期刊介紹/131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Reserach(教育類)/133
Psychology,Clinical(臨床心理學)/142
Psychology,Experimental(實驗心理學)/145
Psychology,Applied(應用心理學)/147
Psychology,Social(社會心理學)/151
Psychology,Developmental(發展心理學)/154
Psychology,Multidisciplinary(跨領域心理學)/155
Psychology,Educational(教育心理學)/158
Communication(傳播學)/160
Law(法律)/163
SocialW ork(社工)/164
Area Studies(區域研究)/165
Econom ics(經濟學)/168
Business,Finance(財金)/172
Business(商學)/174
Management(管理)/176
Geography(地理)/177
論文投稿檢核錶/180

附錄:名傢評論《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 國際刊物指南》/183
與人同樂的卓越學術 /185
少年大師的另一大作 /187
研究責任與投稿技巧 /189
看到學術的多元與價值 /191
知識與研究樂趣的饗宴 /193
學術研究成功武林秘籍 /196
甲組與丁組的瑜亮情結 /199

後記/203


精彩書摘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 文摘

對於社會科學研究 這一領域應有的認知
研究的先天特質
一個好的研究者應該有什麼特質?做研究應該有什麼心 態?做研究會有什麼誤區?如果你都沒有這些特質或後天條 件,那也很好,可以認清自己,趕快放棄做研究這條路,找一個 更適閤自己的工作,相信會有更好的發展。
有些人認為,做研究必須要有一顆聰明的頭腦,也有些人 覺得做研究必須要有良好的設備與環境,但這其實因人而異。 當然,做研究一定得具備一些基本能力,像健康的身體、基本 的認知能力,就是做每一件事應該要有的條件。根據我在教 育研究工作十年來的一些心得,我認為一個好的社會科學研 究者應有的特質包括以下這些方麵。
好 奇 心
做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有好奇心,一顆好奇心是做研究 的動力來源。我高中就讀颱中一中,因為學校環境的關係,全 校都是男生,幾乎每個人都選擇自然組,而我也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被迫選擇第二類組。大學聯考時,又陰錯陽差地進入 颱灣師範大學物理係。最後,會轉來做科學教育,當然有一部 分是因為我就讀師範大學的關係,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 發現,我很喜歡觀察人,與人互動,對人的好奇心遠大於在實 驗室操作儀器或測量材料。其實,這樣的教育背景對我而言, 算是不錯的訓練,讓我有足夠的科學背景,並且可以結閤社會 科學的領域,做我想做的事。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對人的一 顆好奇心,引導我走嚮科學教育的研究。從我的經驗來看,做 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對人有好奇心,纔能夠驅使你去研究人的 互動與現象,因為對人的好奇心,而引發一些做研究的靈感與 求知的欲望。 所以,常常有同事說我上個廁所或走一段路,就可以想到 一些研究的議題,這都是因為我對人的好奇心,我一直在思索 人的問題。我曾經在走廊看到學生討論生活瑣碎的事物,突 然靈機一動,想研究學生在網絡論壇討論的模式,而且也真的 投入瞭。由此可見,一顆好奇心,是做研究應該要有的首要先 天條件之一。
創造力(或聯想力)
許多人都說,做研究要有創造力。而創造力是什麼呢?我 把創造力定義得再簡單一點,就是聯想力。所謂的聯想力,就 是當你看到一個結果,會聯想到什麼樣的理論,或看到一篇期 刊論文,會聯想到如何利用這篇期刊論文來闡述目前正在研 究的主題。其實,很少有人是能無中生有的,大部分的研究都 是靠聯想齣來的,一些好的發現,都是因為研究者聯想到以前 的人所沒有聯想到的事物。 最好的研究,當然是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人做過的題目,但你卻想到瞭。隻是,如果換另一個角度想,或許這個研 究議題根本就不可行,所以,纔沒有人要做。因此,不是沒有 人做過就代錶創意,可彆太高估自己與小看彆人。
此外,創意雖然有某一部分是天生的,但主要還是必須根 據紮實的訓練與理論,纔能發展齣來。例如,愛因斯坦創立瞭 相對論,假若他對於基礎物理一點都不懂,他絕對不會空穴來 風,想齣這些科學定律齣來;牛頓也認為,自己能夠看得遠是 因為站在伽利略等知識巨人的肩膀上。由此可知,創造力雖 然需要某些“靈光乍現”,但充沛的學識知識絕對是創造力的 基石。 分析能力或組織能力 做研究,要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和組織能力,換句話說,能 對於搜集到的資料與文獻有好的分析能力或組織能力是做研 究的基本技能。此外,好的分析能力或組織能力也代錶自我 管理的能力,因為這樣纔不會把每件事纍積在一起,到最後沒 辦法處理。有許多非常年輕未婚的同行,常跟我抱怨說他非 常忙、沒有時間做研究。對此,其實我很疑惑,我猜測是不是 他的管理能力有問題,或是他有許多的感情問題需要處理,因 為隻要能設定好事情的優先順序,這樣的問題就不太可能 發生。 我以前有個博士後研究員,他現在已經在大學任教,有一 次,我跟他共同投稿到某個教育期刊,在截稿的前兩天,他都 還沒把稿子給我看過。我打電話去問他,是不是發生什麼事? 他跟我說,他最近在忙著編輯校刊,因為校刊的齣版日期就在 一個月後。當時,我覺得他並沒有把處理事情的優先順序擺 好,因為他是一個很年輕的助理教授,目前對他最重要的事就是趕快把論文趕齣來,增加自己的研究能量,這樣對於他未來 的研究發展會有更大的助益。但我的意思並非是編輯校刊不 重要,我隻是要強調設定優先順序的重要性,要他試著分析手 邊事務的輕重緩急,擬訂齣好的解決方案。 再類推迴來,好的分析與組織資料的能力,是當你看到一 堆資料數據時,能夠判斷什麼樣的資料你要留下,什麼樣的數 據具有重要性,必須加以強調。這些分析與組織的邏輯是相 通的。最害怕的是,有些人把身邊所有的事情都當做一樣重 要,不但摺損瞭原來的本意,反而還把事情弄得更糟糕。同樣 的邏輯,若是研究者把研究中的每篇文獻或每個概念、數據都 視為同等重要,那麼寫齣來的論文就會沒有重點,也沒有好的 組織,甚至變成四不像,那絕對不是一篇好的論文。
專 注 力
其實做每件事或工作都要有相當程度的專注力,而一個 人的專注力跟他本身的興趣息息相關。假若一個人對他所做 的研究沒有興趣,那麼我會建議他趕快下定決心,換個領域試 試看,否則不隻是他自己本身,甚至是周遭的朋友,也會被他 搞得很纍。記得我要從哥倫比亞博士班畢業的時候,我的室 友和同學很想留下我坐的椅子,因為那把椅子有我的臀型! 在哥倫比亞念書時,我可以坐在書桌前四五個小時都不起來, 因此,可以一天讀完一本英文的學術性書籍。當然,這對健康 不好。所以,你一定要有辦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所做的事情 上,特彆是在你還是學生的時候,更要如此。 我剛迴颱灣時,還會跟朋友到pub輕鬆一下。即便是在那 種嘈雜的場所,我有時仍會靈機一動,想到一些新議題或想 法,而且當下就拿pub的小紙條寫下想法,迴去再請我的助理幫我打字。對於這件事,我的助理對我隻有一個請求,希望以 後不要再拿這麼小張的紙,改換大張一點的紙謄寫。我想說 的是,若沒有一定的專注力,怎麼可能在pub的環境下繼續思 考研究問題。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陣子,我常在我的床邊放置紙筆,若 有瞬間靈感浮現,我會馬上寫下來。我還曾經因為做研究專 注投入,睡夢中夢到我尚未研究的議題,被刊登在某些頂尖學 術期刊,而當場嚇醒,立刻把題目寫下,然後著手這個議題的 研究。最後,我也把這篇論文投稿到夢中的期刊,果如預期被 刊登齣來。這真是“美夢成真”的最佳範例,也是專注力的辛 苦結晶。
觀 察 力 做社會科學研究,當然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因為社會科學 的本質就包括瞭對於人、事、物的觀察。當我們尚未有特定的 研究主題時,藉由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新的研究 議題。盡管我們已有瞭正在進行中的研究主題,我們仍需運 用觀察力來細察研究情境中的人、事、物,因為我們很可能在 觀察和情境中激蕩齣新的火花,進而發現更值得探討的層麵, 拓展研究的視野! 接納與分享 做學術必須要有這樣的特質,接納無情的批評與分享研 究的發現。 接納包括兩種:一種是接納彆人對你的研究有不同的觀 點(這是彆人對你);另一種是接納各種理論、典範,不管這些觀點與你的是否一緻(這是你對彆人)。我不喜歡某些學者習 慣把所有的觀念以二元論切割,例如,做量化的研究就要否定 定性研究的價值,奉行定性取嚮的就要大大批判量化研究的 所有問題,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態度並不適當。多看看每個理 論、每個觀點、每個研究方法的優點與限製,多接納不同的想 法,將可孕育更好的研究。 至於分享,有些研究者很喜歡把自己弄得很神秘,一直不 願意跟同行分享他的研究。可是,這樣的人在過瞭十年之後, 往往還是沒看到他在研究上有任何具體的結果。其實,做研 究好比在孵蛋,有時候,拿齣來跟大傢分享、共同討論,起碼可 以讓大傢判斷這顆蛋是不是已經胎死腹中。若有跟大傢分享 的熱情,在學術界也將擁有更多的朋友,對研究會有更大的助 益,學術的這條路纔可長久。
誠 實
誠實,是做研究的重要特質之一。做研究,必須要忠於你 的實驗數據,例如,前陣子韓國的人類胚胎乾細胞學者黃禹锡 及其研究曾紅極一時,但後來他所發錶的乾細胞研究成果之 實驗數據卻被發現是經過修改、捏造的,因此也嚴重損害瞭韓 國在這方麵的信譽 ① ,即使後續的相關調查證實他另一項領先 全球的剋隆狗技術乃貨真價實,但仍挽迴不瞭他早已破産的 學術聲望,由此可見誠實在學術這一行的重要性。另一個重要的人格特質是,必須誠實地麵對自己的優缺 點,纔能瞭解自己適閤從事哪方麵的研究,不適閤碰觸哪些性 質的研究。我剛迴颱灣時,曾經提過一個“國科會”計劃,研究 重點為探討學生在理化實驗室裏的互動情形。當時,研究對 象是三十名中學生,我連續拜訪過他們六次,詳細記錄他們每 一個人的實驗情形,並訪談他們對科學的觀點,然後再做後續 的資料處理與分析。經過這次研究,我發現我不太能再做這 方麵的研究,我發覺我不是這種拼命純賣苦力的人。我可以 有很多的想法與創意,但沒辦法麵對這種純苦力計劃。因為 我誠實麵對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適閤做什麼,所以,我 後來的研究纔會愈做愈有趣,更加喜愛我的工作。當然,誠實 麵對自己的先決條件是需要多方麵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纔 有機會反思自己的優缺點。韆萬不要什麼都不做,每天空談 自己適閤做什麼、不適閤做什麼。 樂 觀 做研究要樂觀!在學術界,免不瞭要投稿到各個期刊,因 此常常必須接受期刊審查者的意見或指正。對此,我常常是 以感激的角度來看待,因為有瞭他們的意見,我的研究有更大 的成長。當然,這當中如果沒有樂觀的態度是辦不到的,你很 可能因為彆人的一句話而否定自己的研究,或是抱怨彆人不 懂自己的東西。 另外,樂觀也讓我得以實現許多成果。有時候,我會與同 行閤作一些計劃或閤寫論文,在將這些論文送到期刊審查時, 我都會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因為我始終相信,“我沒有一篇文 章是放在抽屜,後來被刊登的”,況且,就算被拒絕,也可以知 道自己研究的缺點。所以,做學術或研究一定要保持一份樂觀的心情。
欣賞彆人與欣賞彆人的研究
這和接納的能力或許有關,我覺得我還蠻喜歡閱讀彆人 的研究,特彆是好的研究。好的研究拿來欣賞,不好的研究也 可以引以為鑒。 我的一些學生常會跟我說:“你看某某某的研究做得那麼 差,也被刊登。”對於學生這樣的態度,我並不喜歡,我希望他 告訴我說:“這篇文章整體而言雖然不是很齣色,但也能看到 某幾個很值得欣賞的點。”所以,我會要求他迴去列齣這篇論 文被刊登的三個正麵理由,也就是,你要正麵地去討論研究問 題、欣賞彆人的研究。事實上,正麵地欣賞彆人比批評彆人更 加重要,特彆是你想成功的話。我覺得,每篇論文或許有不好 的地方,可是我能欣賞他好的部分,當做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喜好閱讀 閱讀不但是研究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更是我的興趣,我 很喜歡看書、看期刊論文,也很喜歡閱讀其他人的文章,像硃 敬一院士《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裏說的“不住相讀書”——— 不要為瞭特殊的目的而讀書。其實,我修讀博士學位時,修瞭 很多課,讀瞭很多當時或許覺得不是很有用,隻是為瞭應付課 堂要求的東西。可是,過瞭三、五年後,我纔發現,我博士論文 的想法可以撐一段時間。可是,等到我五六年後需要突破時, 反而是那些當時所念而自己認為並不相關的東西,對自己的 幫助卻漸漸地突顯齣來。比方說,很有趣的是,我曾讀過珍古 德的書,因為那時候我有一個朋友修瞭人類學的課,他們有“帶迴傢的考試”(take-home examination),朋友在寫作業時遇 到瓶頸,我為瞭幫他,隻好開始讀珍古德的書。珍古德是研究 猩猩的,在她的書裏麵有一個重點是,為什麼猩猩不能發展齣 更高的智慧?這個問題對於學習十分重要,猩猩的基因跟人 非常接近,但為什麼猩猩沒有辦法變成人?其實,這些閱讀和 我當時的研究一點都不相關,但卻對我後來在學習研究上有 很大的啓發。 喜好討論 社會科學研究最害怕一種情況,那就是每天關起來自己 讀書,讀完瞭之後,覺得自己快得諾貝爾奬瞭,自詡自己怎麼 想得齣這麼偉大的東西。以前,我最害怕研究生跑來跟我說: “老師我告訴你,我發明瞭一個教育的理論,就是學生的學習 成就跟他的傢庭背景、先備知識、學習動機、認知風格都有關 係。”他想要設計幾個研究去檢驗這幾個假設,我告訴他,這不 過是把你讀過的文獻拼起來而已,這頂多能寫一本教育學的 教科書,但卻沒有辦法做一個研究。他迴去想完瞭之後,又跑 來跟我說:他又發明瞭一個理論,但我知道那個想法早在1980 年後就沒有人做瞭,因為它在1980年之前就被推翻瞭。聽到 我這樣說,他還很懷疑地問:“真的嗎?”這個問題齣在兩個方 麵:一是書讀得不夠多,二是平常沒有學術討論的習慣,纔會 有這麼自以為是的想法。 反應能力 要往學術界發展,需要一個基本的反應能力。首先,反應 要稍微快一點,這對於一個人培養研究的敏銳度也有幫助。第二,在學術這條路上,你常常要過很多的關卡,像是博士論 文口試、找工作等,如果反應不夠快,很可能當場就卡在那邊, 因為彆人是在十分鍾、二十分鍾內去判斷一個人的錶現,所 以,身為一個研究者必須要有一定的反應能力纔行。類似的 狀況也會齣現在學術會議上,當你口頭發錶論文時,總不能彆 人提問時,你卻當場愣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好評。印刷清晰,包裝無損

評分

值得學習的書

評分

特彆不錯,值得擁有

評分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一看的

評分

想寫論文,還沒來得及看,感覺很不錯

評分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一看的

評分

還可以,值得購買

評分

想寫論文,還沒來得及看,感覺很不錯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如何撰寫與發錶社會科學論文:國際刊物指南(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