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詩全集

海子詩全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海子 著,西川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4620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624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1208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以赤子之心,嚮生命奪取詩篇;

用王子之血,為遠方奉獻太陽。

照亮生命不可或缺的

青春 浪漫 高遠 理想 熾熱 密度


內容簡介

詩人海子去世已經二十餘年,《海子詩全集》收錄迄今為止所有發現的海子文學作品,是理解海子創作的必讀之書。本書的齣版,是對海子深刻的紀念。

全書依照時間與類彆結閤的方式,收入海子的抒情短詩、長詩詩劇、詩學提綱、日記小說等各種體裁作品。以“補遺”的方式增加瞭當時沒有收入的海子早期油印詩集《小站》、《麥地之甕》裏麵的作品,以及近年陸續發現的散佚作品。此外,本書還披露瞭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海子自己為“太陽”係列詩作所做的插圖。


作者簡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於安徽省懷寜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係,1983年畢業後被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在不到7年的時間裏,海子創作瞭大量的文學作品。他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名抒情詩人,或一位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隻想融閤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閤,詩和真理閤一的大詩。”

目錄

海子生涯駱一禾

懷念西川

第一編短詩(1983~1986)

亞洲銅

阿爾的太陽

海上

新娘

我,以及其他的證人

單翅鳥

愛情故事

跳躍者

鞦天

中國器樂

煤堆

春天的夜晚和早晨

木魚兒

印度之夜

不要問我那綠色是什麼

黑風

東方山脈

農耕民族

曆史

村莊

自畫像

女孩子

海上婚禮

妻子和魚

思念前生

船尾之夢

河伯

壇子

燕子和蛇(組詩)

活在珍貴的人間

夏天的太陽

主人

渾麯

你的手

得不到你

中午

日光

北方門前

寫給脖子上的菩薩

房屋

糧食

民間藝人

熟瞭麥子

啞脊背

我請求:雨

為瞭美麗

早禱與梟

打鍾

藍姬的巢

蓮界慈航

明天醒來我會在哪一隻鞋子裏

夜月

孤獨的東方人

城裏

給母親(組詩)

九盞燈(組詩)

村莊

無題

麥地

坐在紙箱上想起瘋瞭的朋友們

我坐在一棵木頭中

春天

歌:陽光打在地上

在昌平的孤獨

馬(斷片)

春天(斷片)

半截的詩

愛情詩集

詩集

歌或哭

門關戶閉

幸福(或我的女兒叫波蘭)

我的窗戶裏埋著一隻為你祝福的杯子

海灘上為女士算命

抱著白虎走過海洋

讓我把腳丫擱在黃昏中一位木匠的工具箱上

從六月到十月

八月尾

葡萄園之西的話語

果園

感動

肉體(之一)

肉體(之二)

死亡之詩(之一)

死亡之詩(之二:采摘葵花)

自殺者之歌

黎明

給薩福

給安徒生

梭羅這人有腦子

給托爾斯泰

給卡夫卡

大自然

莫紮特在《安魂麯》中說

天鵝

不幸

淚水

給1986

海子沒頂

七月的大海

海子小夜麯

給你

謠麯

給B的生日

哭泣

我感到魅惑

北鬥七星七座村莊

黃金草原

悵望祁連(之一)

悵望祁連(之二)

七月不遠

敦煌

雲朵

九月

喜馬拉雅

第二編長詩(1984~1985)

河流

河流·(一)春鞦

河流·(二)長路當歌

河流·(三)北方

傳說

一、老人們

二、民間歌謠

三、平常人誕生的故鄉

四、沉思的中國門

五、復活之一:河水初次帶來的孩子

六、復活之二:黑色的復活

但是水、水

第一篇遺址(三幕詩劇)

第二篇魚生人

水……洪水前後

圖騰或男人的孤獨

第三篇舊河道

第四篇三生萬物

1�迸�人的誕生

2�閉謝昴翹糊抻�

3�卑嗽攏ɑ蚪鶩�仙人辭漢歌)

其他:神秘故事六篇

龜王

木船

初戀

誕生

公雞

南方

第三編短詩(1987~1989)

鼕天的雨

雨鞋

九寨之星

吊半坡並給擅入都市的農民

黎明:一首小詩

給安慶

九首詩的村莊

兩座村莊

病少女

野花

在傢鄉

糧食兩節

光棍

生殖

土地·憂鬱·死亡

馬、火、灰——鼎

石頭的病(或八七年)

日齣

水抱屈原

耶穌(聖之羔羊)

但丁來到此時此地

不幸

尼采,你使我想起悲傷的熱帶

公爵的私生女

獻給韓波:詩歌的烈士

給倫敦

盲目

馬雅可夫斯基自傳

詩人葉賽寜(組詩)

長發飛舞的姑娘(五月之歌)

美麗白楊樹

北方的樹林

盲目

月光

燈詩

夜晚親愛的朋友

晨雨時光

昌平柿子樹

野鴿子

漢俳

五月的麥地

麥地(或遙遠)

麥地與詩人

幸福的一日

重建傢園

獻詩

十四行:夜晚的月亮

十四行:王冠

十四行:玫瑰花

十四行:玫瑰花園

鞦日想起春天的痛苦也想起雷鋒

鞦日山榖

八月之杯

八月黑色的火把

九月的雲

鞦天

鞦日黃昏

為什麼你不生活在沙漠上

祖國(或以夢為馬)

鞦天的祖國

一滴水中的黑夜

眺望北方

乳房

夜色

跳傘塔

生日

太陽和野花

在一個阿拉拍沙漠的村鎮上

酒杯:情詩一束

兩行詩

四行詩

海底臥室

鼕天

我飛遍草原的天空

遠方

在大草原上預感到海的降臨

黑翅膀

七百年前

西藏

遠方

大草原大雪封山

青海湖

大風

綠鬆石

山楂樹

日記

無名的野花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敘事詩

遙遠的路程

遙遠的路程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摺梅

神秘的二月的時光

黎明(之一)

黎明(之二)

黎明(之三)

四姐妹

酒杯

日落時分的部落

桃花

桃花開放

你和桃花

桃花時節

桃樹林

桃花

黎明和黃昏

春天

拂曉

月全食

春天,十個海子

太平洋上的賈寶玉

獻給太平洋

太平洋的獻詩

獻詩

最後一夜和第一日的獻詩

獻詩

黑夜的獻詩

第四編太陽·七部書(1986~1988)

太陽·斷頭篇

序幕天

第一幕地

第一場:天空的斷頭颱

第二場:拖火的身體倒栽而下

第三場:地獄煉火(有題無詩)

第四場:地獄煉火(有題無詩)

第二幕歌

第一場:火歌(有題無詩)

第二場:糧食歌(有題無詩)

第三場:詩人(有題無詩)

1�背�歌(有題無詩)

2�便湎嬤�夜(有題無詩)

3�瀕喔柚�夜(有題無詩)

4�碧旌優現�夜(有題無詩)

5�筆�人的最後之夜(獨白)

第四場:歌

1�弊畛醯母枵咧�夜

2�奔覽裰�歌

3�被槔裰�歌:月亮歌

4�痹嶗裰�歌

第三幕頭

第一場:斷頭戰士

第二場:最後的詩(有題無詩)

第三場:浩風(有題無詩)

太陽·土地篇

第一章老人攔劫少女(1月鼕)

第二章神秘的閤唱隊(2月鼕春之交)

第三章土地固有的欲望和死亡(3月春)

第四章飢餓儀式在本世紀(4月春)

第五章原始力(5月春夏之交)

第六章王(6月夏)

第七章巨石(7月夏)

第八章紅月亮……女人的腐敗或豐收(8月夏鞦之交)

第九章傢園(9月鞦)

第十章迷途不返的人……酒(10月鞦)

第十一章土地的處境與

宿命(11月鞦鼕之交)

第十二章眾神的黃昏(12月鼕)

太陽·大劄撒(殘稿)

抒情詩

太陽·你是父親的好女兒

《大草原》三部麯之一

太陽·弑

序幕

第一幕

幕間過場一場

第二幕

幕間過場一場

第三幕

太陽·詩劇

司儀(盲詩人)

太陽王

三母猿

鳴——諸王、語言

閤唱

鳴——民歌手(這是他自己的歌)

閤唱

鳴——盲詩人的另一兄弟

閤唱

太陽·彌賽亞

太陽

原始史詩片斷

第五編文論

尋找對實體的接觸(《河流》原序)

源頭和鳥(《河流》原代後記)

民間主題(《傳說》原序)

寂靜(《但是水、水》原代後記)

日記

動作(《太陽·斷頭篇》代後記)

詩學:一份提綱

一、辯解

二、上帝的七日

三、王子·太陽神之子

四、偉大的詩歌

五、朝霞

六、沙漠

七、曙光之一

八、曙光之二:電影上的駝子

我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

第六編補遺

小站

第一輯 :給土地

以山的名義,兄弟們(組詩)

東方山脈

小山素描

上山的孩子

戀歌

年輕的山群

丘陵之歌

高原節奏

第二輯:靜物

期待

新月

紙鳶

黃昏

念小城

第三輯:故鄉四題

栽棗樹

紅喜事

煙葉

第四輯:遠山風景

第五輯:告彆的兩端

小站

小敘事

後記

麥地之甕

歌:陽光打在地上(存目)

魚筐

宇宙獵冰人

這時就應該我來解釋

月(存目)

馬(斷片)(存目)

半截的詩(存目)

光著頭的哥哥噢哥哥——給凡高

門關戶閉(存目)

青年醫生夢中的處方:木桶

街道

抱著白虎走過海洋(存目)

感動(存目)

歌或哭(存目)

歲月(存目)

春天(斷片)

詩經中的兩個兒子及其他(存目)

海灘上為女士們算命

我的窗戶裏埋著一隻為祝福的懷子

愛情詩集

散佚作品

夜丁香

生日頌(或生日祝酒詞)

村莊

取火

榖倉

歌手


精彩書摘

齣版說明

西川

懷有宏大詩歌抱負的海子,生前雖然對自己的寫作頗為自負,但對自己作品將來的命運如何可能並無估計。海子去世以後,駱一禾基於對中國文化一般形態和當時讀者對詩人的接受狀況的認識,曾擔心過後人無法認識海子這樣的詩人。可是在海子去世20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看到,海子正逐漸變成一個民族性的人物。海子的詩歌進入瞭中學教科書,海子的生平變成瞭傳記。每年3月海子去世周年紀念日前後,大學校園裏的文學愛好者們都會將海子的詩歌溫習一遍或兩遍。社會上的詩歌讀者中對海子的熱情則有過之而無不及。盡管在對海子的接受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和盲點,但他始終吸引著讀者,好像他從未離去。

1997年上海三聯書店齣版社齣版瞭《海子詩全編》。從某種意義上說,該《全編》就是海子的命。為此我們應該再次感謝上海三聯書店。《全編》先後印刷瞭兩次,印數一萬餘冊,現在看來他們保守瞭一點,其實可以印得更多些。詩歌並不總是賠錢的。如今《全編》早已售罄。不斷有人四處打聽哪裏可以買到《全編》,或《全編》何時纔能再版。近些年來,圍繞這部《全編》,不同的齣版社已經齣版過多種選本,有正版,有盜版;選本又衍生齣不同的解讀性著作,有好的,有不好的。但海子這樣的詩人不是選本或解讀本可以概括的,盡管選本和解讀本同樣必需。

《全編》齣版以後,人們便得以對海子一生的文學成就有所瞭解。但該書在編輯齣版方麵也存在一些缺點,最明顯的問題是校對關把得不是很嚴,文字輸入有一些錯誤。此次由作傢齣版社在《海子詩全編》的基礎上擴充內容,齣版《海子詩全集》,責任編輯李宏偉先生對全書進行瞭認真的編輯和校對工作。凡原《全編》在文字邏輯上有疑問之處,他都一一標齣,然後再由我核對海子原稿(包括手稿和最初的油印稿)。

《全編》受到的另一個批評是:書中作品的排序沒有完全按照海子的創作時間來安排。對於這一點我要在此做一個說明:當時之所以沒有完全按照海子作品的創作時間排序,是考慮到海子的許多詩其實並沒有署明創作時間(有些甚至隻是草稿),我隻能根據我對海子和海子遺稿的瞭解對其未署明創作時間的作品進行大緻歸類。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從長遠看,我不認為作品按時間排序有多麼重要;時間排序可以方便研究者的初級傳記性研究,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呈現詩人的心理結構。凡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一個人今天寫的東西與昨天寫的東西可能關係不大,卻與半年前的某篇作品有一種內在的關聯。不過為瞭照顧傳記性研究,凡能署上創作時間的地方《全編》中均已署上。基於這樣的考慮,本次《海子詩全集》的齣版依然大緻襲用《全編》的作品排序方式。

《全編》原由上海三聯齣版。從2008年年中開始,幾傢齣版社不約而同地想到瞭要再版《海子詩全編》。現在,在唐曉渡先生的積極運作下,承濛作傢齣版社重新齣版海子的全部作品。因為換瞭齣版社,又補充瞭內容,根據與李宏偉先生商量的結果,此次齣版的海子作品全編改稱《海子詩全集》。曾經考慮過使用《海子全集》的名稱。如果是“全集”,就應該也收入海子詩歌之外的東西,例如他的法學方麵的論文(不多,編者僅見過一篇,另據友人說還有一篇存世,但我至今未見)。此外,海子的書信到目前為止尚未收集。海子肯定有一些書信散在他當年的友人手裏,但尋找起來頗無頭緒,故此次齣版《詩全集》隻好作罷。望海子書信的持有者將來能夠為編輯《海子全集》提供方便。

此次齣版的《詩全集》較之《全編》在內容上有所增加。海子第一本油印詩集《小站》的全部內容均包括在瞭這部《詩全集》中(沒有被全部收入《全編》是因為編者當時認為其中的有些作品質量上尚欠火候,現在收進來是齣於為研究者提供方便的考慮)。另外,通過友人的幫助,海子的一些佚詩得以補充入《詩全集》。具體情況本書中另有說明。所有此次補入的海子詩歌均放在瞭附錄部分。當然還有海子的其它詩歌沒有被收集進來,有些是編者沒看到,有些是編者認為不宜收入,原因很簡單:它們幾乎不像海子的作品,對海子的詩歌存在無關緊要。收集海子佚詩的工作肯定還要持續下去。我在此嚮為編輯本書提供瞭海子佚詩的朋友錶達感謝。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駱一禾曾稱海子留有200萬字作品,我亦曾在文章中襲用過一禾的說法,但這一說法其實有誤。一禾當時隻是根據海子遺留的手稿(用稿紙謄寫過的和寫在橫格本上的,以及大量寫在零散紙片上的,其中不少東西是海子自己丟進瞭簸箕的)大緻估算瞭一下。他並未來得及對這些東西認真閱讀便也匆匆離去。事實上,在那些紙片中,有許多東西不是作品,而是大學課堂筆記和講課教案。而那些教案基本上都是提綱,海子並未視之為創造性勞動。海子的文學作品,現在看來,大緻就是這些收入《詩全集》的東西瞭。

本書第一次披露瞭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這就是海子自己為《太陽. 斷頭篇》所做的插圖。海子幾乎沒有畫過畫,但這些插圖是個例外。這些插圖的畫麵非常簡潔,一條墨綫、兩條墨綫、一個墨點。絕對的墨點,應該就是海子心中的大太陽;這太陽太絕對瞭,以緻隻有純然的黑色纔能錶現。讀者當能從這些插圖更深入地認識海子和他的詩歌,甚至體驗齣海子與他的大太陽的那種搭上性命的關係。

一轉眼海子去世已經20年。20年裏中國發生瞭太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有時會不客氣地否定我們心中詩性的存在。我們現在說起海子,好像已經沒有瞭當年麵對海子驟逝這一事件時的悲傷難過,好像他已經成為瞭一個曆史人物,但每迴重讀海子,海子詩歌的光輝和力道便驟然顯現。這是否說明我們心中還是有一些不變的東西?而海子已經不再需要變化瞭。他在那裏,他在這裏,無論他完成與否他都完成瞭。


2009.3.6


前言/序言


(代序一)

海子生涯

1964~1989

駱一禾


我寫這篇短論,完全是由海子詩歌的重要性決定的。密茨凱維支在上個世紀的巴黎講述斯拉夫文學時,談到拜倫對東歐詩人的啓迪時說:“他是第一個人嚮我們錶明,人不僅要寫,還要像自己寫的那樣去生活。”這用以陳說海子詩歌與海子的關係時,也同樣貼切。海子的重要性特彆錶現在:海子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種悲劇,正如酒和糧食的關係一樣,這種悲劇把事件造化為精華;海子不惟是一種悲劇,也是一派精神氛圍,凡與他研究或爭論過的人,都會記憶猶新地想起這種氛圍的濃密難辨、猛烈集中、質量龐大和咄咄逼人,凡讀過他作品序列的人會感到若理解這種氛圍所需要的思維運轉速度和時間。今天,海子辭世之後,我們來認識他,依稀會意識到一個變化:他的聲音、詠唱變成瞭樂譜,然而這種精神氛圍依然騰矗在他的骨灰上,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說:“但精神將濛繞著灰土”。所以——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事件——大的和比較大的,可稱為大的過去之後,海子暨海子詩歌會如磐石凸露,一直到他的基礎。這並不需要太多地“弄個水落石水”,水落石齣是一個大自然的過程。用聖訴說,海子是得永生的人,以凡人的話說,海子的詩進入瞭可研究的行列。

海子在七年中尤其是1984~1989年的5年中,寫下瞭200餘首高水平的抒情詩和七部長詩,他將這些長詩歸入《太陽》,全書沒有寫完,而七部成品有主乾性,可稱為《太陽·七部書》,他的生和死都與《太陽·七部書》有關。在這一點上,他的生涯等於亞瑟王傳奇中最輝煌的取聖杯的年輕騎士:這個年輕人專為獲取聖杯而驟現,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聖杯,聖杯在手便驟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結。——海子在抒情詩領域裏嚮本世紀挑戰性地獨擎浪漫主義戰旗,可以驗證上述擬喻的成立:被他人稱為太陽神之子的這類詩人,都共有短命天纔、抒情詩中有鮮明自傳性帶來的雄厚底蘊、嚮史詩形態作恃力而為、雄心壯誌的挑戰、絕命詩篇中驚纔卓越的斷章性質等特點。在海子《七部書》中以話劇體裁寫成的《太陽·弑》,可驗證是他長詩創作中的最後一部。具體地說,《弑》是一部儀式劇或命運悲劇文體的成品,舞颱是全部血紅的空間,間或楔入漆黑的空間,宛如生命四周宿命的秘穴。在這個空間裏活動的人物恍如幻象置身於血海內部,對話中不時響起鼓、鈸、法號和震蕩器的雷鳴。這個空間的精神壓力具有恐怖效果,本世紀另一個極端例子是阿爾貝·加繆,使用過全黑色劇場設計,從色調上說,血紅比黑更黑暗,因為它處於壓力和爆炸力的臨界點上。然而,海子在這等壓力中寫下的人物道白卻有著猛烈奔馳的速度。這種危險的速度,也是本陽神之子的詩歌中的特徵。《弑》寫於1988年7~11月。

下麵我要說的便是《太陽·七部書》的內在悲劇,這不惟是海子生與死的關鍵,也是他詩歌的獨創、成就和貢獻。

《七部書》的想象空間十分浩大,可以概括為東至太平洋沿岸,西至兩河流域,分彆以敦煌和金字塔為兩極中心;北至濛古大草原,南至印度次大陸,其中是以神話綫索“鯤(南)鵬(北)之變”貫穿的。這個史詩圖景的提煉程度相當有魅力,令人感到數學之美的簡賅。海子在這個圖景上建立瞭支撐想象力和素材範圍的原型譜,或者說象徵體係的主輪廓(但不等於“象徵主義”),這典型地反映在《太陽·土地篇》(以《土地》為名散發過)裏。在鑄造瞭這些圓柱後,他在結構上藉鏡瞭《聖經》的經驗,包括偉大的主體史詩詩人如但丁和歌德、莎士比亞的經驗。這些工作的進展到1987年完成的《土地》寫作,都還比較順利。往後悲劇性大緻從三個方麵嚮《太陽》閤流。

海子史詩構圖的範圍內産生過世界最偉大的史詩,如果說這是一個泛亞細亞範圍,那麼事實是他必須受眾多原始史詩的較量。從希臘和希伯來傳統看,産生瞭結構最嚴整的體係性神話和史詩,其特點是光明、日神傳統的原始力量戰勝瞭更為野蠻、莽撞的黑暗、酒神傳統的原始力量。這就是海子擇定“太陽”和“太陽王”主神形象的原因:他不是沿襲古代太陽神崇拜,更主要的是,他要以“太陽王”這個火辣辣的形象來籠罩光明與黑暗的力量,使它們同等地呈現,他要建設的史詩結構因此有神魔閤一的實質。這不同於體係型主神神話和史詩,涉及到一神教和多神教曾指嚮的根本問題,這是他移嚮對印度大詩《摩訶婆羅多》及《羅摩衍那》經驗的內在根源。那裏,不斷繁富的百科全書型史詩形態,提供瞭不同於體係性史詩、神話型態的可能。然而這和他另一種詩歌理想——把完形的、格式塔式造型賦予潛在精神、深淵本能和內心分裂主題——形成瞭根本衝突,他因而處於凡·高、尼采、荷爾德林式的精神境地:原始力量核心和垂直蒸曬。印度古書裏存在著一個可怕的(也可能是美好的)形象:吠陀神。他雜而一,以一個身子為一切又有一切身,互相混同又混亂。這可能是一種解決之道又可能是一種瓦解。——海子的詩歌道路在完成史詩構想——“我考慮真正的史詩”的情況下,決然走上瞭一條“赤道”:從浪漫主義詩人自傳和激情的因素直取凡·高、尼采、荷爾德林的境地而突入背景詩歌——史詩。衝力的急流不是可以帶來動態的規整麼?用數學的話說: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直綫。在這種情況下,海子用生命的痛苦、渾濁的境界取締瞭玄學的、形而上的境界作獨自挺進,西川說這是“衝擊極限”。

海子的長詩大部分以詩劇方式寫成,這裏就有著多種聲音,多重化身的因素,體現瞭前述悲劇矛盾的存在。從悲劇知識上說,史詩指嚮睿智、指嚮啓闢鴻濛、指嚮大宇宙循環,而悲劇指嚮宿命、指嚮毀滅、指嚮天啓宗教,故在悲劇和史詩間,海子以詩劇寫史詩是他壯烈矛盾的必然産物。正如激情方式和宏大構思有必然衝突一樣。在他揚棄瞭玄學的境界的深處,他說瞭“元素”:一種普洛提諾式的變幻無常的物質與萊布尼茨式的沒有窗戶的、短暫的單子閤成的實體,然而它又是“使生長”的基因,含有使天體爆發齣來的推動力。也就是說海子的生命充滿瞭激情,自我和生命之間不存在認識關係。

這就是1989年3月26日的轟然爆炸的根源。

相對論中有一句多麼詩意的,關於巨大世界原理的描述:“光在大質量客體處彎麯”。

海子寫下瞭《太陽·七部書》,推動他的“元素”讓他在超密態負載中挺進瞭這麼遠,貢獻瞭七部書中含有的金子般的真如之想,詩歌的可能與可行,也有限度的現身——長久以來,它是與世界匿而不見的。海子的詩之於他的生和死,在時間峻笑著蕩滌瞭那些次要的成分和猜度、臆造之後,定然凸露齣來,他也就生瞭。最後,我想引述詩人陳東東的一句話:

“他不僅對現在、將來,而且對過去都將産生重大的影響。”——是的,根由之一是,海子有他特定的成就,而不是從一般知識上帶來瞭詩歌史上各種作品的共時存在,正如在山巔上萬物盡收眼底一樣。


1989.5.13

(代序二)

懷念

西川


屍體是泥土的再次開始

屍體不是憤怒也不是疾病

其中包含著疲倦、憂傷和天纔

——海子《土地·王》


詩人海子的死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之一。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將越來越清楚地看到,1989年3月26日黃昏,我們失去瞭一位多麼珍貴的朋友。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意味著失去一個偉大的靈感,失去一個夢,失去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一個迴聲。對於我們,海子是一個天纔,而對於他自己,則他永遠是一個孤獨的“王”,一個“物質的短暫情人”,一個“鄉村知識分子”。海子隻生活瞭25年,他的文學創作大概隻持續瞭7年,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裏,他像一顆年輕的星宿,爭分奪秒地燃燒,然後突然爆炸。

在海子自殺的次日晚,我得到瞭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怎麼可能這樣暴力?他應該活著!因為就在兩個星期前,海子、駱一禾、老木和我,曾在我的傢中談到歌德不應讓浮士德把“泰初有道”譯為“泰初有為”,而應譯為“泰初有生”;還曾談到大地豐收後的荒涼和亞曆山大英雄雙行體。海子臥軌自殺的地點在山海關至龍傢營之間的一段火車慢行道上,自殺時他身邊帶有4本書:《新舊約全書》、梭羅的《瓦爾登湖》、海雅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他在遺書中寫到:“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一禾告訴我,兩個星期前他們到我傢來看我是齣於海子的提議。

關於海子的死因,已經有瞭各種各樣的傳言,但其中大部分將被證明是荒唐的。海子身後留有近200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他一生僅記的3篇日記。早在1986年11月18日他就在日記中寫道:“我差一點自殺瞭,……但那是另一個我——另一具屍體……我曾以多種方式結束瞭他的生命。但我活瞭下來……我又生活在聖潔之中。”這個曾以荷爾德林的熱情書寫歌德的詩篇的青年詩人,他聖潔得愚蠢,愚蠢得輝煌!誠如凡·高所說:“一切我所嚮著自然創作的,是栗子,從火中取齣來的。啊,那些不信任太陽的人是背棄瞭神的人。”

海子死後,一禾稱他為“赤子”——一禾說得對,因為海子那些帶有自傳性質的詩篇中,我們的確能夠發現這樣一個海子:單純,敏銳,富於創造性;同時急躁,易於受到傷害,迷戀於荒涼的泥土,他所關心和堅信的是那些正在消亡而又必將在永恒的高度放射金輝的事物。這種關心和堅信,促成瞭海子一生的事業,盡管這事業他未及最終完成。他選擇我們去接替他。

當我最後一次走進他在昌平的住所為他整理遺物時,我聽到自己的心跳。我所熟悉的主人不在瞭,但那兩間房子裏到處保留著主人的性格。門廳裏迎麵貼著一幅凡·高油畫《阿爾療養院庭院》的印刷品。左邊房間裏一張地鋪擺在窗下,靠南牆的桌子上放著他從西藏背迴來的兩塊喇嘛教石頭浮雕和一本16、17世紀之交的西班牙畫傢格列柯的畫冊。右邊房間裏沿西牆一排三個大書架——另一個書架靠在東牆——書架上放滿瞭書。屋內有兩張桌子,門邊的那張桌子上擺著主人生前珍愛的七冊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很顯然,在主人離去前這兩間屋子被打掃過:乾乾淨淨,像一座墳墓。

這就是海子從1983年鞦季到1989年春天的住所,在距北京城60多裏地的小城昌平(海子起初住在西環裏,後遷至城東頭政法大學新校址)。昌平小城西傍太行山餘脈,北倚燕山山脈的軍都山。這些山嶺不會知道,一個詩人每天麵對著它們,寫下瞭《土地》、《大紮撒》、《太陽》、《弑》、《太陽·彌賽亞》等一係列作品。在這裏,海子夢想著麥地、草原、少女、天堂以及所有遙遠的事物,海子生活在遙遠的事物之中,現在尤其如此。

你可以嘲笑一個皇帝的富有,但你卻不能嘲笑一個詩人的貧窮。與夢想著天國,卻在大地上找到瞭一席之地的西班牙詩人希梅內斯不同,海子沒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這或許是由於他的偏頗。在他的房間裏,你找不到電視機、錄音機、甚至收音機。海子在貧窮、單調與孤獨之中寫作。他既不會跳舞、遊泳,也不會騎自行車。在離開北京大學以後的這些年裏,他隻看過一次電影——那是1986年夏天,我去昌平看他,我拉他去看瞭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改編的蘇聯電影《白癡》。除瞭兩次西藏之行和給學生們上課,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是這樣的:每天晚上寫作直至第二天早上7點,整個上午睡覺,整個下午讀書,間或吃點東西,晚上7點以後繼續開始工作。然而海子卻不是一個生性內嚮的人,他會興高采烈地講他小時候如何在雨天裏光著屁股偷吃地裏的茭白,他會發明一些稀奇古怪的口號,比如“從好到好”;他會告訴你老子是個瞎子,雷鋒是個大好人。

這個渴望飛翔的人注定要死於大地。但是誰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種飛翔,從而擺脫漫長的黑夜、根深蒂固的靈魂之苦,呼應黎明中彌賽亞洪亮的召喚?海子曾自稱為浪漫主義詩人,在他的腦海裏擠滿瞭幻象。不過他又與19世紀歐洲的浪漫主義不同。我們可以以《聖經》的兩捲書作比喻:海子的創作道路是從《新約》到《舊約》。《新約》是思想而《舊約》是行動,《新約》是腦袋而《舊約》是無頭英雄,《新約》是愛、是水,屬母性,而《舊約》是暴力、是火,屬父性,“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不同於“一個人打你的右臉,你要把左臉也給他”,於是海子早期詩作中的人間少女後來變成瞭天堂中歌唱的持國和荷馬,我不清楚是什麼使他在1987年寫作長詩《土地》時産生瞭這種轉變,但他的這種轉變一下子帶給瞭我們嶄新的天空和大地,海子期望著從抒情齣發,經過敘事,到達史詩,他殷切渴望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詩歌帝國:東起尼羅河,西達太平洋,北至濛古高原,南抵印度次大陸。

至少對於我個人來講,要深入談論海子其人其詩,以及他作為一個象徵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詩歌與社會所産生的意義與影響,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海子一定看到和聽到瞭許多我不曾看到和聽到的東西;而正是這些我不曾看到和聽到的東西使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驅之一。在一首有關蘭波的詩中海子稱這位法蘭西通靈者為“詩歌的烈士”,現在,孤獨、痛苦、革命和流血的他也加入瞭這詩歌烈士的行列,齣自他生命的預言成瞭他對自我的召喚,我們將受益於他生命和藝術的明朗和堅決,麵對新世紀的曙光。

我和海子相識於1983年春天,還記得那是在北大校團委的一間兼作宿捨的辦公室裏。海子來瞭,小個子,圓臉,大眼睛,完全是個孩子(留鬍子是後來的事瞭)。當時他隻有19歲,即將畢業,那次談話的內容我已記不清瞭,但還記得他提到過黑格爾,使我産生瞭一種盲目的敬佩之情。海子大概是在大學三年級時開始詩歌創作的。

說起海子的天賦,不能不令人由衷地贊嘆。海子15歲從安徼安慶農村考入北京大學法律係,畢業後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工作,初在校刊,後轉至哲學教研室,先後給學生們開過控製論、係統論和美學的課程。海子的美學課很受歡迎,在談及“想象”這個問題時,他舉例說明想象的隨意性:“你們可以想象海鷗就是上帝的遊泳褲!”學生們知道他是一個詩人,要求他每次下課前用10分鍾的時間朗誦自己的詩作。哦,那些聆聽過他朗誦的人有福瞭!

海子一生愛過4個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一場災難,特彆是他初戀的女孩子,更與他的全部生命有關。然而海子卻為她們寫下瞭許許多多動人的詩篇:“荒涼的山岡上站著四姐妹/所有的風隻嚮她們吹/所有的日子都為她們破碎”(《四姐妹》)。這與莎士比亞《麥剋白斯》中三女巫的開場白異麯同工:“雷電轟轟雨濛濛,何日姐妹再相逢?”海子曾懷著巨大的悲傷愛戀她們,而“這糊塗的四姐妹啊”,“比命運女神還要多齣一個”。哦,這四位女性有福瞭!

海子在鄉村一共生活瞭15年,於是他曾自認為,關於鄉村,他至少可以寫作15年,但是他未及寫滿15年便過早地離去瞭。每一個接近他的人,每一個誦讀過他的詩篇的人,都能從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輪轉、風吹的方嚮和麥子的成長。泥土的光明與黑暗,溫情與嚴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質,化作他齣類拔萃、簡約、流暢又鏗鏘的詩歌語言,仿佛沉默的大地為瞭說話而一把抓住瞭他,把他變成瞭大地的嗓子,哦,中國廣大貧瘠的鄉村有福瞭!

海子最後極富命運感的詩篇是他全部成就中重要的一部分,他獨特地體驗到瞭“黑夜從大地上升起/遮住瞭光明的天空/豐收後荒涼的大地/黑夜從你內部上升”。現在,當我接觸到這些詩句時,我深為這些抵達元素的詩句所震撼,深知這就是真正的詩歌。如果說海子生前還不算廣為人知或者廣為眾人所理解,那麼現在,他已不必再講他的詩歌“不變鉛字變羊皮”的話,因為他的詩歌將流動在我們的血液裏。哦,中國簇新的詩歌有福瞭!



用户评价

评分

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棒棒棒好棒棒

评分

京东配送上门送货上门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

质量不错,发货迅速,价格可以

评分

好书值得一读,十分推荐。

评分

京东正品,质量非常好,关键自营的物流超快,赞一个,全部满分!!!!

评分

非常喜欢,之前一直没有货,物流很快。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态度很好不错,下次还会再来买

评分

孩子失最有名的莫过于台那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每个上过中小学语文的同学都会背的一首经典名诗。

评分

孩子失最有名的莫过于台那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每个上过中小学语文的同学都会背的一首经典名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