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綫篆現在很少有年輕人寫瞭,其綫條如細鐵絲,結字、用筆難度大。你喜歡寫篆書,又會畫國畫,書畫同源,你肯定可以練好鐵綫篆書。老祖宗留下的一些好東西不能丟,得有人去研究,去繼承。——河南大學教授 高文
《鐵綫篆書寫技法》作者李廣謙2016年10月被信陽市平橋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命名為信陽市平橋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書法·鐵綫篆代錶性傳承人,為瞭申報市級乃至省級該項目代錶性傳承人,作者把多年來在鐵綫篆書寫和創作實踐中的經驗加以總結結集成書,作為進一步申報的研究性成果。《鐵綫篆書寫技法》主要內容包括鐵綫篆概述、鐵綫篆的章法和筆法、鐵綫篆書寫注意事項和鐵綫篆書法作品選輯與創作章法簡介等,重點展示瞭作者創作的鐵綫篆書法作品《韆字文》,融書寫技法介紹和作品欣賞為一體,是讀者瞭解和書寫鐵綫篆的通俗讀物。
李廣謙,字翰龍,河南信陽人,畢業於河南大學。曾任高中教師、高中校長、區政協副主席等職,現為中國國傢書畫院國畫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龍文化藝術發展聯閤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三峽畫院一級畫師,河南省人大書畫院理事,河南省美術傢協會會員。
2003年應日中文化協會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處聯閤邀請,作為中國書法美術代錶團成員赴日,參加紀念中日建交三十周年“當代中國書法美術作品展”。2008年新華通訊社主管、北京奧組委授權期刊《北京2008奧運特刊》以“用畫筆舞齣中華龍韻——訪中華龍畫傢李廣謙”為題,對其中華龍畫創作藝術作瞭長篇介紹,作品《銀龍戲珠》榮登該刊封麵,並蘇綉成北京奧運禮品。國畫《龍的傳人》在中華龍文化全國巡展中榮獲特等奬。
著有《李廣謙書畫選集》《李廣謙中華龍畫集》《中華龍畫集·龍圖龍書龍脈》《李廣謙書法選集》《<菜根譚>精編二百則》《藝苑雜談》等。美術作品曾多次八選國內外畫展,並被中國國傢博物館、日中文化協會和國際友人收藏。其對鋼筆山水畫頗有研究,鋼筆山水畫作品曾獲建軍75周年全國大展優秀奬。
怎樣書寫鐵綫篆
鐵綫篆概述
一、古文字時期的大篆與小篆
二、小篆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鐵綫篆的産生及其創始人李陽冰
四、鐵綫篆的發展與王福庵的創新
鐵綫篆書寫的章法與筆法
一、鐵綫篆的章法
二、鐵綫篆的筆法
鐵綫篆書寫的注意事項
一、用紙的選擇
二、用筆的選擇
三、墨汁的調兌
四、墨盒的準備
五、應有的心態
周興嗣《韆字文》
周興嗣《韆字文》九幅連掛全貌縮小展示
周興嗣《韆字文》九幅連掛原貌分解展示
鐵綫篆書法作品選
毛澤東詞《沁園春·雪》
羅貫中《三國演義·曹操論龍》
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直幅式)
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橫幅式)
硃伯廬《硃子傢訓》名句
硃伯廬《硃子傢訓》名句
《論語》名句“和為貴”
名句“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諸葛亮《齣師錶》四扇屏
李陽冰《謙卦碑》四扇屏
鐵綫篆傳承弟子作品選
諸葛亮《誡子書》
劉禹锡《陋室銘》
王應麟《三字經》十四幅連掛(節選)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領悟“鐵綫”之美的書,而《鐵綫篆書寫技法》似乎正是這樣一本。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究其核心內容,但從其書名所蘊含的意義,我便能聯想到作者對於筆畫塑造的精益求精。鐵綫篆,顧名思義,綫條如鐵綫般剛勁有力,又似細絲般婉轉流暢,這其中的矛盾與統一,是多麼令人著迷。我猜測書中必定會詳細闡述如何通過對筆鋒的掌控,營造齣那種如“錐畫沙”般沉著厚重的起筆,又如何通過提按的變化,勾勒齣如“印印泥”般飽滿圓潤的轉摺,最後收筆時又是否如同“屋漏痕”般自然而雋永。我對書中關於筆畫之間的呼應和結構上的協調性尤其感興趣。鐵綫篆的結構往往比一般篆書更為緊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安排好每一筆,使其既有獨立的姿態,又能與整體協調統一,形成一種內在的韻律美?這本書似乎就是一本解開這些謎團的寶典,我期待它能帶領我一步步走進鐵綫篆的精妙世界,感受那份來自古代工匠和文人的匠心獨運。
评分我是一名對書法藝術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尤其對那些綫條變化豐富、富有錶現力的書體情有獨鍾。《鐵綫篆書寫技法》這本書,從它的名字來看,就充滿瞭挑戰與吸引力。我對“鐵綫”二字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種抽象的藝術感受,希望這本書能夠具象化這種感受。我猜想,書中會詳細解析鐵綫篆的用筆技巧,比如如何處理每一個轉摺,如何讓綫條在粗細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以及如何通過墨色的變化來豐富綫條的錶現力。同時,我也很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結體布局的指導。篆書的結體本身就有著獨特的規律,而鐵綫篆的結體又更加講究綫條的流暢和連接的自然。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如何把握整體氣韻,讓每一個字都顯得既獨立又融洽的秘訣。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技法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和創作藝術品的指南,讓我對即將展開的書法探索之旅充滿瞭期待。
评分初識《鐵綫篆書寫技法》這本書,我便被它的封麵設計所吸引,那種沉靜而又充滿力量的綫條,仿佛在訴說著古老書法的韻味。拿到書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通往鐵綫篆藝術殿堂的鑰匙。盡管我尚未深入研究書中的具體技法,但僅僅是瀏覽過目錄和前言,就足以讓我感受到作者在鐵綫篆領域深厚的功底和獨到的見解。我對書中關於“鐵綫”二字內涵的解讀充滿瞭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筆法和結構纔能形塑齣那種剛勁挺拔、縴細卻又如鋼鐵般堅韌的綫條?書中是否會詳細解析每一筆的起承轉閤,從運筆的力度、角度到墨的濃淡、枯潤,都給予清晰的指導?我更關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將這種精妙的技法,以一種易於理解、循序漸進的方式呈現給初學者,讓像我這樣對書法充滿熱愛卻又基礎薄弱的人,也能窺探到鐵綫篆的門徑。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傳遞齣一種對傳統書法的敬畏和對藝術的追求,這讓我對後續的學習充滿期待,希望能從中汲取到寶貴的養分。
评分我一直對古老的文字符號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經過書法傢精心演繹後,煥發齣彆樣生命力的篆書。《鐵綫篆書寫技法》這本書,僅僅是名字就勾起瞭我強烈的探索欲。我曾經嘗試過臨摹一些篆書,但總覺得在綫條的質感上,缺少瞭那種“鐵綫”般的堅韌和靈動。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其中的奧秘。我猜測書中會詳細講解如何在行筆過程中,讓每一筆都如同鑄造的鐵綫一般,既有硬朗的骨骼,又不失圓潤的肌理。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處理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及如何通過這些精微的變化,來塑造齣鐵綫篆特有的那種古樸而又充滿現代感的綫條美。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探討一些關於鐵綫篆的結體規律,如何讓每一個字的結構顯得端莊、勻稱,並且在整體上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是一本能夠帶領我深入理解和掌握一門獨特書法藝術的嚮導,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翻閱。
评分盡管我還沒有來得及細讀《鐵綫篆書寫技法》的每一頁,但單憑其精美的裝幀和書名本身所傳達齣的藝術氣息,就足以讓我心生嚮往。我一直在學習篆書,但總覺得在鐵綫篆這一分支上,始終不得其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實用的練習方法,比如如何正確地握筆,如何調整身體的姿態,以求達到最佳的運筆效果。對於初學者來說,理解筆畫的粗細變化和綫條的力度感是至關重要的,而鐵綫篆恰恰在這方麵有著極緻的追求。我猜測書中會通過大量的範例,來展示不同筆畫在鐵綫篆中的形態,以及它們組閤在一起時所産生的視覺衝擊力。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涉及一些關於鐵綫篆的曆史淵源和代錶人物的介紹,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書體的文化內涵,從而在創作時注入更深的情感和思想。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一種厚重、專業且充滿啓發性的感覺,讓我對學習鐵綫篆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