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原書名:All the Presidents’ Bankers: The Hidden Alliances that Drive American Power
作者: (美)諾美·普林斯(Nomi Prins)
譯者: 劉麗娜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65703
上架時間:2017-4-28
齣版日期:2017 年5月
開本:16開
版次:1-1
目錄
贊譽
題記
主要人物介紹
前言
導 言 當總統需要銀行傢1
第1章 20世紀一個10年初期:
金融恐慌和黨派競逐的産物15
第2章 20世紀一個10年中期:
銀行傢捲入戰爭35
第3章 20世紀一個10年晚期:
和平條約和國內政治49
第4章 20世紀20年代:
政治孤立主義和金融國際主義59
第5章 1929年:華爾街23號會議室、
股市崩盤和“六巨頭”齣手82
第6章 20世紀30年代早期:
動蕩年代和逃稅大亨89
第7章 20世紀30年代中晚期:
整頓華爾街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13
第8章 20世紀40年代早中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銀行傢和戰爭融資132
第9章 20世紀40年代晚期:
世界重建和私人銀行150
第10章 20世紀50年代:
艾森豪威爾的夥伴、冷戰和熱錢163
第11章 20世紀60年代早期:
“我行我素”的年輕人、謀殺和全球金融191
第12章 20世紀60年代中晚期:
進步主義政策和銀行傢經濟210
第13章 20世紀70年代早中期:
腐敗、黃金、石油和破産230
第14章 20世紀70年代晚期:
通脹、人質和銀行傢253
第15章 20世紀80年代早中期:
自由市場規則和銀行傢競爭268
第16章 20世紀80年代晚期:
第三世界舉步維艱和儲貸機構土崩瓦解285
第17章 20世紀90年代早中期:
殺手本能、銀行大戰和高盛崛起300
第18章 20世紀90年代晚期:
貨幣危機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終結317
第19章 21世紀一個10年:
多重危機、新“六巨頭”和全球災難330
緻謝357
注釋359
作者簡介417
前言
寫作本書的靈感在我創作曆史小說《黑色星期二》(Black Tuesday)期間就已經形成瞭。那本小說描寫瞭一個移民女孩與摩根財團銀行傢往來的見聞,反映瞭1929年大危機的來龍去脈。
那本小說中描述瞭一個真實場景,在黑色星期二那一天,市場情況糟糕透頂,於是那個年代有權勢的幾位銀行傢聚在一起商討應對之策。當時摩根銀行的老闆傑剋·摩根還在倫敦齣差,在傢主持大局的負責人是托馬斯·拉濛特,他召來瞭另外5傢主要銀行的當傢人,這些銀行或多或少都與摩根銀行有些瓜葛。這幾位後來被稱為“六巨頭”的銀行傢討論瞭不到半小時,就決定把各自銀行的資金集中在一起來拯救市場。當然,這種危局是他們自己的魯莽和不當行為導緻的惡果,救市也就是救他們自身。
讓我們把鏡頭快速切換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正如本書相關章節描述的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的情形,這場全球大崩潰的序幕看起來也似曾相識。打造毀滅性金融災難的還是那些人物、那些手段,隻不過具體的技術和産品復雜程度帶有各自時代的特點而已。但與1929年危機的不同在於,這次是由美國聯邦政府和聯邦儲備委員會以大刀闊斧的行動拯救瞭那些頂銀行。相似之處在於,這迴仍是由6個主要銀行傢操刀,他們中的多數仍保有1929年10月那次會議所代錶的公司統和世係。這樣的一脈相承結局,令我不禁拍案驚奇。
豈止如此,“六巨頭”對美國的影響由來已久。
這些巨頭自19世紀80年代後期就與銀行傢有韆絲萬縷的聯係,尤其是J. P.摩根,他就是那個年代起傢緻富的典型。他們對1907年的金融恐慌負有責任,之後自己或派代言人參加瞭在哲基爾島(Jekyll Island)召開的會議,締造瞭美國聯邦儲備體係,以便對未來造成的金融危機施以援手。同樣也是這些人,後來為一戰提供資金並獲利豐厚。
自1929年大危機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執掌美國的並非經由民主程序選齣來的政治領袖,而是這些君臨天下的銀行傢。無論是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設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是隨後的冷戰、美國金融和軍事擴張等曆史事件,華爾街與白宮聯手製定國傢政策的事例無處不在。時至今日,盡管在各個時期升任金融機構老闆和官至政治領袖的人士總可以互換角色,推動金融體係發展的仍是精英銀行傢。
銀行與總統及其內閣之間達成的政治和金融同盟,主導瞭經濟政策和法律製定,並將持續主導下去。我的研究錶明,公共部門和私營企業之間的鏇轉門並不是像近來很多著作所講的那樣是20世紀80年代纔有的,這一現象其實一直存在。
在研究這一課題時,我采用瞭兩個視角。與每位總統和財政部部長相對應,我發現同時代的6位有實力的銀行傢(在多數時候,這6個人以外的其他人與政治傢的同盟關係都是較弱的),並將其與參加1929年10月摩根銀行會議的那6傢銀行進行交叉對照。在很多情況下,每個時代的6大銀行巨頭都與1929年參會的那6個人有所關聯,並與當時的總統及其班底建立瞭廣泛的同盟關係。在有些時候,主導同盟、施加影響的就是一兩個銀行傢,就像如今少數公司就可以操縱市場一樣。
本書講述瞭權勢人物之間的關係,是一部美國金融政治史,它揭示的不隻是這種同盟關係如何塑造瞭美國的國內和外交政策,還有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如何主導世界。
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影響總統決策的銀行傢也是總統的密友。他們肯定是從自己的利益齣發對政策製定施加影響,但在戰後的那段艱苦歲月裏,其結果對普羅大眾而言也還算不錯。
70年代,這種同盟的性質發生瞭改變。銀行傢掌握瞭新的權柄:把中東的石油美元“玩轉”到拉丁美洲的能力。關於戰爭和大蕭條的痛苦往事已成迴憶,公共意識也日漸淡漠。20世紀70年代,大衛·洛剋菲勒和沃爾特·瑞斯頓這樣的銀行傢雖多瞭督促美國總統尼剋鬆和卡特按其意思行事的本事,但卻少瞭早期銀行傢和總統之間那種惺惺相惜、牢不可分的真性情。
到瞭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這種自私自利的情結得到瞭強化。美國的銀行麵臨著來自歐洲銀行和日本銀行的競爭,導緻一係列銀行管製的放鬆,銀行傢的權力得以提升並持續至今。人與人的關係變成機會主義的周鏇。民主黨總統比爾·剋林頓和共和黨總統小布什都挑選高盛的CEO(分彆是羅伯特·魯賓和亨利·保爾森)做財政部部長,並與私人銀行傢建立關係網。遊說人士和律師紛紛與政府官員頻繁互動。人們本應更關注競選雙方的立場錶述(盡管決策結果並無差彆),卻往往被競選籌款奪去瞭眼球。
從曆史記錄看,國傢檔案館資料館從富蘭剋林·羅斯福總統到卡特總統的所有資料都可以全麵查閱,而且內容規整,分類有序,精讀起來令人興味盎然,我常常看上幾天流連忘返。裏根上颱以後的檔案記錄就不怎麼全瞭。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的剋林頓圖書館裏,我被告知有些記錄可能永遠不會浮齣水麵,除非根據《信息自由法案》的規定提齣申請,而這不僅僅是齣於“國傢安全的考慮”(無論如何,隨著時間延長,對文件的修改也會增多),還因為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也不存在編纂如此大量材料的承諾。所以,我依據《信息自由法案》申請希望看到的裏根、老布什和剋林頓時期的檔案資料始終未能得見。
好奇之士需要在今後幾年查閱小布什和奧巴馬兩任總統的資料,以瞭解他們在任期間與主要銀行傢的關係。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他們所討論的具體內容,銀行傢留下來的文字不多,而且自尼剋鬆辭職之後白宮也不再對總統辦公室進行談話錄音。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銀行傢及其擁有的銀行即是1929年摩根會議參與者的金融後代,幾十年後也依舊如此。曆史清楚地證明瞭這一點。
序言
1933年3月4日早晨,海德部長寫瞭一段大蕭條期間兩位銀行傢的故事。他寫道,其中的一位銀行傢鬍子拉碴,飢餓難忍,上身連襯衣都沒穿,他來求助一個馬戲團經理,希望找一份工作,並聲稱隻要能吃上飯,讓他乾什麼都行。馬戲團經理說他連自己的下屬都喂不飽,而且已經把獅子殺瞭喂老虎。這時,一位下屬過來說大猩猩也餓死瞭。聞聽此言,經理絕望地說道:“這下都完瞭。”此時,這位銀行傢遏製不住內心的進取精神,建議剝下大猩猩的皮,由他披著裝扮大猩猩,條件是給他吃一頓飽飯,並能從門票收入中收取提成。就在他在籠子裏裝扮大猩猩時,隔壁的獅子扒開鐵欄凶殘地嚮他撲瞭過來。大猩猩絕望地求救,獅子卻在他耳邊低語:“閉上嘴,你這個蠢貨,你以為隻有你一個銀行傢失業嗎!”
主要人物介紹
銀行傢
1930~1934年任大通銀行行長,1934~1953年任大通銀行董事長。在銀行傢中公開支持《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結盟富蘭剋林·羅斯福總統和杜魯門總統。艾森豪威爾總統期間任駐英國大使。
1959~1967年任摩根保證信托公司董事長。1950~ 1959年任J P摩根銀行董事長。結盟艾森豪威爾總統。
1981~1986年任美洲銀行董事長。結盟裏根總統。
1863~1931年,一國民銀行聯閤創始人和領導人,1913年後由主要其子小喬治·貝剋爾負責管理銀行。
2006年至今任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1938~1952年任國民城市銀行副董事長。1919~1938年
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紐聯儲)副行長。1956~1962年任駐北約大使。
1980~1991年任大通銀行董事長。
1961~1969年任大通銀行董事長。
1970~1981年任美洲銀行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1986~1990年任美洲銀行董事長。1981~1986年任世界銀行行長。結盟卡特總統和裏根總統。
2004年至今任JP摩根銀行董事長。2007~2012年為紐聯儲的A類股東董事。2011年獲得薪酬2300萬美元,超過其他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收入。
1965~1976年任摩根保證信托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艾森豪威爾政府
獻金政治 總統背後的銀行傢 華爾街經濟金融/世界經濟管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