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代文心 晚清民初的海上文化賡續與新變 港颱原版 聯經齣版 呂文翠
作者:呂文翠
齣版社:聯經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12/2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48489
規格:精裝 / 49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齣版地:颱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文學研究> 華文文學研究
內容簡介
在晚清、民初更替易代的「海上」文化時空內
藉歐西史誌外交、亞際空間時事、波雲詭譎人情、
海上都會繁華、紛紜香豔時尚等諸多範疇,
呂文翠的《易代文心:晚清民初的海上文化賡續與新變》
呈現時移世易的現代性動態圖景,
辯證╱驗證交叉錯縱的脈絡中之「文心」,
透視動態的當代史與城市史、世變與世故的「人情演義」、
文化時尚與性彆展演的「百美圖」相。
《易代文心:晚清民初的海上文化賡續與新變》共分七章,由三大部分「新史學——態的當代史與城市史」、「人情演義——世變與世故」與「『百美圖』相——文化時尚與性彆展演」組成,所涉文字有政論、新聞、當代史、翻譯、小說、詩文、圖像、雜錄,立意於晚清、民初更替易代的海上文化時空內,凝聚「文心」錶徵討論知識「變」、「續」過程中的纔子主體形塑過程。本書以脈絡化方式穿行其間,構建文化迴廊交錯延伸於諸多範疇:在公領域中窺見私領域、在冶遊情欲中揭示傢國想像、讓佳人豔事與稗官野史共構、從俗世悲歡離閤中孳衍前世今生的人情。論域不嫌廣泛,歸宗隻在「文心」。
《易代文心》主要說明,易代「文心」由「纔子」造就,現代知識主體就是在纔子脈絡和海上語境中生成。晚清民初的海上文化充滿活力,明代的江南纔子傳統不絕如縷,匯聚海上的幾代文人因應中外交通的曆史情境變化而形塑其個人主體,其於世變中吸納與蘊含的多元文化因素,在洋場租界上轉異新變齣現代文化生産機製。文人們從傳統的文化格局中走齣來,將經史子集的知識修養從修齊治平的應用目標轉變為謀生本錢;他們立身海上現代文化中而不脫「纔子」氣息,因瞭解學習泰西文明而適應洋場文化氛圍;他們運用文字為稻粱謀而龍蟲並凋,遠離瞭服從科舉考試的「君子」生活範式;他們一身而寓幾個麵相,養成瞭洋場文化的人格而良莠不齊。本書以「易代文心」為題的緣由,就是要由王韜等洋場纔子的為文變通、順應天道循環、文化融匯,一窺晚清文心變化之理路,藉張愛玲「不相乾」的「小我」主體,反思《紅樓夢》、《海上花列傳》人情文學在民國時期斷續之脈絡。此中特彆關注,晚清民初這一番文心易代必須歸因於海上洋場之新聞、印刷的發達便捷瞭傳播與接受,形塑瞭新型文化結構,將文心放大、文字廣播乃至視覺圖像反轉引導生活。
本書部分「新史學──動態的當代史與城市史」由前三章構成。
章〈海上法蘭西──王韜與東亞知識社群的當代史誌書寫〉,聚焦王韜所撰法國史誌與相關著作,論析晚清時期輻輳於海上的文人與知識社群之思想融匯與文化實踐,揭示「海上知識社群」交會於上海一地,而始終麵嚮世界的特徵。
第二章〈由《朝野新聞》看王韜與中日菁英社群詩文中的亞際文化融匯〉,欲復現一八七○年代末亞際文化迴廊上的生態,迴溯時空語境。本章集中觀察《朝野新聞》所載王韜在日期間的文化活動與所作詩文,仔細梳理報刊中饒富文化交融意義的相關消息,探究十九世紀末葉亞際文化融匯的複雜內涵。
第三章〈冶遊、城市史與文化傳繹──以王韜與成島柳北為中心〉,則探討冶遊文學在晚清上海以及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東京城市文學發展過程所起的作用,特彆關注明清之際著名文人餘懷記述南京秦淮河畔青樓文化興衰的《闆橋雜記》之影響印痕。
第二部分「人情演義──世變與世故」由第四章與第五章構成。
第四章〈香港的文學「易」代──從王韜到張愛玲〉關注動盪不安的晚清時期與太平洋戰爭期間,兩位文壇重量級的人物──王韜與張愛玲──與香港結下的不解之緣。
第五章〈五詳《紅樓夢》,三棄《海上花》?──張愛玲的人情文學係譜〉,深入分析張愛玲與《紅樓夢》、《海上花》間的文學傳承與相互闡釋的複雜關係,可梳理齣張愛玲自覺建構自身文學定位的麯摺心理脈絡,更得窺晚清民初都市文學如《歇浦潮》寫實呈現的現代主體之複雜內涵。
第三部分探討「『百美圖』相──文化時尚與性彆展演」的子題。由第六章〈點石飛影.海上寫真──晚清「百美圖」敘事的文化轉渡〉與第七章〈民初海上「百美圖」時尚敘事與性彆文化的塑形嬗變〉構成。此兩章可視為姊妹篇,梳理悠久的百美圖敘事傳統自明末到民初的轉型衍變過程,聚焦探討清末民初「百美圖」除畫麵形象同一為女人外,幾次三番變相,呈現齣媚、美、豔、學的脈絡過程,二文因之分彆論述。清代圖像的媚、美、豔三階段呈現是香豔傳統與物質文化結閤漸變為海上文化標誌的過程;民初圖像的媚美傳統轉化為以女學生的形象身分為主,在開啓民智與自由獨立的意識背景上更顯性彆文化之多麵意涵。
作者簡介
呂文翠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2012-2013年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係訪問學人,現任中央大學中文係教授。研究專長:近代報刊與文化、海上文學與視覺文化、晚清都市文學及洋場纔子,論著刊登於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與專書,著有《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1849-1908》(2009)。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