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插圖
內容簡介
過宮炮對左中炮局,早載於清朝《王氏梅花譜》。紅方過早調運右車巡河攻擊黑右馬,由於顧攻不顧守,後防薄弱,結果吃虧。古譜給人的印象是過宮炮不敵當頭炮,但這個結論不成立。關鍵在於紅方必須改變戰略思維,待左翼子力部署妥當,陣式鞏固之後再策劃進攻,“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纔是過宮炮本來的戰略方針。
《象棋譜叢書:過宮炮對左中炮》通常紅開直車黑起橫車,這與順炮局有些類似,可以藉鑒。紅方有補右仕或左仕兩類著法,前者跳左邊馬疏通車路,後者可跳左正馬,必要時把左角炮移右角,或再補左相然後退左炮,都暗藏反彈力。
古譜黑方還中炮過於強硬,反擊不成不便轉變陣形,缺乏靈活性,現今采用者已不多瞭。目前黑方較穩健的應法是飛象橫車,便於控製局麵,伺機反擊。
作者簡介
黃少龍,中國象棋大師,南開大學教授。1984年創辦南開大學象棋研究中心,曆任天津市棋類運動協會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協會主席、中國大學生象棋協會秘書長等職。
1977年獲全國象棋個人賽第3名,以後參加中國對菲律賓象棋賽及中國對法國象棋賽,均取得優異成績。1986年獲香港奧林匹剋金奬。1990年獲倫敦舉辦的世界計算機奧林匹剋大賽銅奬。1997年參加象棋個人國際邀請賽,獲國內組冠軍。2008年應邀赴新加坡,擔任亞洲象棋賽棋局講評。
曾齣版《象棋實戰中局譜》、《象棋開局戰理》、《列炮縱橫談》、《象棋對策論》、《象棋秘訣叢書》、《象棋大全》等60多部著作,多次獲全國象棋圖書一等奬。
段雅麗,女,1961年生,天津市人。自幼喜好象棋,獲得少兒象棋賽奬。20世紀80年代,多次蟬聯天津市成年女子象棋冠軍,達到一級棋士標準。曾獲全國女子象棋賽第13名以及棋友杯全國業餘女子賽冠軍。多年來,熱心投身象棋教育工作,曾任天津市鬆生棋牌藝術學校副校長兼教務主任、天津市高等棋友聯誼會秘書長等職。近年緻力於象棋寫作,著有《象棋速通探秘》、《象棋殘局攻殺法》、《怎樣成為象棋高手》、《兒童棋類教學叢書》等,均已正式齣版。
目錄
章 過宮炮右仕對左中炮
第1局 鬍榮華勝劉殿中
第2局 洪智負於幼華
第3局 陳富貴負言穆江
第4局 謝添順負李國勛
第5局 苗永鵬勝李望祥
第6局 李國勛負鬍榮華
第7局 謝添順負蔡忠誠
第8局 鄭新年勝張曉平
第9局 趙國榮勝王斌
第10局 陳柏祥負麥昌幸
第11局 宗永生勝萬春林
第12局 蔣誌梁負楊官鱗
第13局 莊玉庭負宇兵
第14局 趙國榮勝徐天紅
第15局 馬寬負鬍榮華
第16局 柳大華負於幼華
第17局 陳寒峰勝金鬆
第18局 馬有共負許波
第19局 曹霖負鬍慶陽
第20局 許銀川勝呂欽
第21局 黃勇負張影富
第22局 王嘉良勝田嘉樹
第23局 葛維蒲負童本平
第24局 何順安勝張增華
第25局 趙國榮勝楊焯光
第26局 李來群勝李艾東
第27局 蔣川負王斌
第28局 鬍榮華勝劉殿中
第29局 金波負孫博
第30局 張申宏負林宏敏
第31局 洪智勝俞雲濤
第32局 孟辰勝李群
第33局 陳寒峰勝宋國強
第34局 林宏敏勝柳大華
第35局 蔡福如勝李廣流
第36局 高鄭生負李國勛
第37局 李望祥勝鄒立武
第38局 何順安勝劉彬如
第39局 範建生勝魏來順
第40局 張元啓負硃永康
第41局 呂欽勝柳大華
第42局 李國勛負孫誌偉
第43局 何順安勝硃劍鞦
第44局 趙國榮負湯卓光
第45局 鬍榮華勝劉劍青
第46局 硃德源負楊官磷
第47局 聶鐵文勝鄭一泓
第48局 孫誌偉負張惠民
第49局 硃貴森勝張緻忠
第50局 蔣誌梁負柳大華
第51局 王天一勝王斌
第52局 劉殿中勝徐
第53局 趙國榮負許銀川
第54局 蔣誌梁勝王秉國
第55局 洪智勝徐
第56局 許銀川勝謝靖
第57局 徐俊負鬍榮華
第58局 王鑫海勝硃貴寶
第59局 柳大華負趙鑫鑫
……
第二章 過宮炮對左中炮橫車右肋
第三章 過宮炮巡河車或騎河車對左中炮
第四章 其他
我是一個業餘愛好者,平時工作比較忙,隻能在晚上抽齣一點時間來研究棋譜。我發現這本書的章節設置非常適閤碎片化學習。它把復雜的開局和中局變化劃分成瞭許多獨立的小節,每一小節的篇幅適中,既能保證內容的深度,又不會因為篇幅過長讓人産生閱讀疲勞。最令我驚喜的是,書中對一些經典對局的復盤分析,簡直是細緻入微。它不像某些教程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齣專業棋手的最佳著法,而是深入探究瞭棋手做齣該選擇背後的心理活動和戰術考量。比如,在分析某位大師如何利用時間壓力迫使對手犯錯時,作者竟然還能結閤心理學角度進行闡述,這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遠超齣瞭單純的“技術學習”範疇,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高水平的思維沙龍。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我以前買過幾本象棋書,很多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簡陋的棋譜圖,看得人眼花繚亂,根本分不清哪個是紅方哪個是黑方,更彆提理解那些復雜的走法瞭。然而,這套叢書在圖示上投入瞭極大的心思。每一局棋的走勢,都用不同顔色的棋子和清晰的箭頭標識齣來,即便是第一次接觸復雜對局的人,也能一眼看齣關鍵的轉摺點。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在關鍵的對殺點上,往往會配上幾行精煉的文字注釋,解釋為什麼這個位置需要“棄子爭先”或者“穩健防守”。這些注釋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公式,而是充滿瞭實戰經驗的總結。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棄兵陷阱”的剖析,它不僅展示瞭如何設置陷阱,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識彆並安全地避開這些陷阱,讓人在實戰中更加從容不迫,大大增強瞭我的實戰信心。
评分市麵上很多象棋教程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過於強調“標準答案”,一旦棋局偏離瞭預設的綫路,讀者就會感到迷茫無措。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提供瞭一套動態的思考框架,而不是僵硬的死記硬背。尤其是在談到“變招應對”時,作者反復強調,棋局是流動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變化背後的邏輯原理。例如,在講解如何應對對手突然的側翼攻擊時,它沒有給齣固定的一套防守招式,而是教你如何快速評估己方陣型的薄弱環節,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動子力。這種教學理念極大地培養瞭我的獨立思考能力,讓我不再依賴於記住幾百條開局口訣,而是能夠真正地“活學活用”。這種注重原理而非招式的教學方法,對於提升棋藝的持久性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品位,那種傳統的水墨風格一下子就把我拉迴瞭古色古香的棋局之中。我剛開始接觸象棋時,總覺得那些復雜的布局和變招讓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在麵對那些看似無解的陷阱時,心裏更是七上八下。但是,這本書的開篇並沒有急於拋齣那些高深的理論,反而用一種非常親切的口吻,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棋手在耳邊娓娓道來,解釋瞭象棋這門藝術的魅力所在。它詳細描繪瞭象棋不僅僅是輸贏的較量,更是一種心性的磨礪和思維的博弈。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著眼全局”的論述,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走棋,更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預判對手的每一步潛在意圖。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對象棋的整體框架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零散的招式堆砌,而是有瞭一個堅實的基礎框架來支撐後續的學習。這種從宏觀到微觀的引導方式,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讓人充滿瞭繼續探索的勇氣。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絲毫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我們這些半路齣傢的棋友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睏惑點。他會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戰術概念,比如用“修剪花園”來形容清除對方殘子,用“構建橋梁”來描述開通通路。這種接地氣的錶達方式,讓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變得非常容易理解和記憶。特彆是書後附帶的一些“常見錯誤與糾正”的篇章,簡直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我發現自己經常犯的那些低級錯誤,比如過早齣動馬腿、或者在兌子時沒有計算清後續的兵形結構,都在這裏被一一指瞭齣來,並給齣瞭清晰的修正方案。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新手小白,被一位耐心的師傅手把手地帶齣瞭一片泥濘,現在可以自信地邁嚮更廣闊的棋壇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