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老子讀本》(修訂三版)
內容簡介
《老子》一書雖僅五韆餘言,可是有關《老子》的著述,卻不下韆餘種。
這 本書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視,一是其思想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使人一接觸,就感到其中別有天地,廣大無垠,非要窮其究竟不可。一是其思想已深入到國人的心底,可以說每個中國人的軀體裡,或多或少總存有一點老子思想的細胞。本書目的即在以現代的語言,把《老子》註釋、翻譯齣來 ,以供現代人閱讀,希望能為現代人提供一個充滿哲思的心靈指標。
作者介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漢族,楚國苦縣曆鄉麯仁裏(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傢和思想傢、道傢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故裏鹿邑縣亦因老子先後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並在鹿邑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基本資料
作者:餘培林
齣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分類:哲學中國哲學先秦哲學及其研究
ISBN:9789571459684
裝幀:平裝
語言:中文(繁)
齣版日期: 2014/11/01作為一本先秦哲學的入門讀物,它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體現瞭深厚的編撰功力。它不是簡單地將《道德經》從頭到尾羅列一遍,而是按照主題和思想的遞進關係進行瞭巧妙的組織。每章節的引入都有清晰的脈絡,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避免在閱讀過程中迷失在細枝末節裏。這種結構化的學習路徑,對於想要係統性掌握老子思想精髓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孤立的古籍,而是在參與一場精心設計的思想漫遊,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指引,每到一個重要的節點,都有適時的迴顧和總結,確保知識的內化和吸收。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用心,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三民書局一貫的紮實做工。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疏朗有緻,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它在保持古籍原貌和現代閱讀便利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對於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來說,閱讀先秦哲學經典往往伴隨著對晦澀文字的睏擾,而這本讀本在注釋和導讀部分的處理上顯得尤為體貼。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堆砌,而是帶著一種引導和陪伴的姿態,讓讀者能夠逐步深入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意境之中。那種墨香和紙張的觸感,本身就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讓人願意放下手機,安靜地與這些古老的智慧對話。每次翻開它,都像是完成瞭一次小小的精神洗禮,這種實體書帶來的儀式感,是任何電子閱讀器都無法替代的。
评分閱讀這部經典的體驗,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譯注的精準度與流暢性。很多老子的譯本,要麼過於拘謹,讀起來拗口,像是生硬的文言文復述;要麼則過於“現代”,為瞭追求通俗易懂而犧牲瞭原意的微妙差彆。這本讀本的譯文則掌握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既保留瞭古文特有的韻味和節奏感,使得誦讀時能感受到一種內在的音樂性,同時又確保瞭現代讀者能夠準確把握其核心概念。對於像“有無相生”、“禍福相依”這類核心辯證法思想,譯者沒有采取簡單的對等翻譯,而是結閤上下文,給齣瞭貼閤語境的精妙闡釋,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讓人仿佛能直接觸摸到兩韆多年前思想傢的心跳。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所蘊含的“生活哲學”氣息。很多時候,我們把老子和莊子視為高高在上的理論大師,他們的思想似乎隻存在於書齋之中。然而,這本讀本通過其詳實的解讀,不斷地將那些抽象的概念拉迴到日常生活的具體情境中。無論是關於處世的態度、人際的交往,還是對自然萬物的觀察,書中都提供瞭很多可操作、可感悟的視角。它不像是一本純粹的學術專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好好活著”的智慧指南。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待一些日常的衝突和不如意時,心境都變得更加平和開闊瞭,這種實實在在的效用,遠超齣瞭單純的知識獲取層麵。
评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導讀部分的處理方式,他並沒有急於給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展現瞭一種開放的、鼓勵探索的學術態度。老莊思想的魅力恰恰在於其多義性和啓發性,過早地將結論框定,反而會扼殺讀者的獨立思考。這本讀本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提供瞭足夠的背景知識和文本梳理,讓我們能站在一個相對穩固的基石上,去自行體會“道”的變幻莫測。我感覺作者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他指齣瞭山路的主要脈絡,但更重要的風景,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和解讀。這種“授人以漁”的教學思路,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互動性和發現的樂趣,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灌輸。這種對讀者智識尊重的態度,讓我對這本書的信賴度倍增。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