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在京東平颱上的圖書基本信息,僅作參考。 | |
圖書名稱: | 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 |
作者或編譯者: | 陳少明 著 甘陽 編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齣版社 |
ISBN: | 9787108052636 |
原價: | 42元 |
齣版日期[僅參考]: | 2015年5月 |
裝幀及開本: | 平裝32K |
頁數[僅參考]: | 364頁 |
其他參考信息: | Tangren其他參考信息 |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 |
如書名所示,《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的主旨是“做中國哲學”。這個錶達結構是維特根斯坦的“做哲學”(do philosophy)的衍生形式。它強調的重點,一是區彆於隻述不作的哲學史論述,一是追求“做”齣它的中國特色,“中國哲學”有經典哲學與當代哲學兩層含義,前者就其包含經典文化與思想經驗而言,後者則是時間概念,前者也包含在後者中,因此,經典中國哲學是否有力量,還取決於它與其他當代哲學(來自西方的,或意識形態)的競爭能力。至少它得令人信服地顯示,經典思想對現代精神文化具有獨特的解釋與塑造功能。 |
作者簡介 | |
陳少明 1958年生,廣東汕頭人。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的教學與研究。著有《儒學的現代轉摺》(1992)、《漢宋學術與現代思想》(1997)、《等待剌蝟》(2004)、《lt;齊物論gt;及其影響》(2004);閤著有《被解釋的傳統》(1995)、《反本質主義與知識問題》(1995);編有《經典與解釋》(1999)、《現代性與傳統學術》(2003)。另外,聯閤主編《經典與解釋》從刊(2003年軍今)。 |
目錄 | |
自序 知識譜係的轉換 中國哲學史研究範例論析 論比較哲學 從現代中國學術的經驗看 中國哲學史研究與中國哲學創作 經典世界中的人、事、物 對中國哲學書寫方式的一種思考 什麼是思想史事件? 哲學與論證 格義之外 想象的邏輯 中國哲學的經典例證 兌換觀念的支票 中國哲學的新探索 為什麼是思想史? 徐復觀的思想性格與學問取徑 穿越理解的雙重屏障 論本傑明·史華慈的思想史觀 來自域外的中國哲學 耿寜《心的現象》的方法論啓示 附錄一答問錄:探求中國哲學的多樣形態 附錄二作者關於哲學史方法論的論文目錄 |
精彩內容及插圖 | |
梁著實際是一部講演錄,背景如緒論所言,就是麵對西方化一邊倒,中國文化麵臨被連根拔起的情勢下,他要為中國文化價值進行辯護。西化的主張在邏輯上有個前提,就是存在著一種普遍意義的文化,西方文化就是它的代錶,而中國文化則隻具有特殊意義,所以應該被“化”掉。或者說所有的文化都服從共同的進化法則,西方文化的發展程度高,而中國文化的進化水平低,所以應當棄舊迎新。這些觀點當然也是某種比較的結論,是一種普遍主義的立場。梁漱溟也是比較,但他持相對主義的態度,強調中國文化同西方文化一樣,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而不是一普遍一特殊,或一先一後的問題,所以不能一味講西化,而是同時要“批評的把中國原來態度重新拿齣來”。梁比較的係統包括中西印,內容從文化進展到哲學。由於其論述策略,其筆下的中國哲學就與鬍適的中國哲學大異其趣,鬍著中的許多問題是被西方哲學的觀點“化”過瞭,而梁則盡力發掘與西方對比的特點。同時,梁氏選擇做比較的具體範疇,不論是文化的還是哲學的,大都采用西學的概念。從述理的方法講,已是按西方知識的要求來進行的瞭,所以我們現在纔有機會把梁著當比較哲學的文本來討論。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