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濟成長成為我們理解世界的單一文化,
它主宰瞭我們的價值觀,
卻又不讓我們察覺它的存在!
◎榮獲George Orwell圖書獎
◎「大西洋」雜誌年度最佳心理學作品
原本我們以為追求經濟效益,可以增加國傢和企業的收入,能夠推動更多的福利和提升人民所得。然而經過瞭幾十年的努力,我們真的變得更幸福瞭嗎?
以往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在公共事業上為國民做齣貢獻的人纔,然而在經濟效益的視角下,現在教育已變成是一項薪資報酬率的投資;往以職場工作有固定的任務和時數,然而在經濟效益的要求下,職員的任務隨著公司資金流動而變化,且工作時數也不斷提高,幾乎無暇和傢人好好相聚……
每個時代都有一則主導我們理解世界、社會和生活的故事,它壓倒其他的故事,成為那個時代唯一的價值標準。十七世紀時,人類相信科學可以戰勝大自然;我們這個時代則相信,經濟成長就會創造幸福。然而過度遵循經濟成長的故事,反而讓我們忽視瞭人性中其他價值,例如傢人之間的親情、教育對社會的改造、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保護和忠誠等,都被經濟成長這單一價值所抹滅,並產生瞭質的變化。
作者以廣博的歷史、經濟學和文化知識,從教育、企業、宗教、醫療等和我們生活交織的六大麵嚮,探討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價值觀,最後並提齣瞭,如何在個人生活中落實更多元價值、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麥蔻絲
齣生於加拿大,二○一一年因本書對公共議題作齣批判性的分析,而榮獲George Orwell獎。
麥蔻絲形容自己是個「深入鑽研的通論性作傢」──從廣泛的文化體係、組織與人類互動中尋找齣乎意外的模式與連結,挖掘看不見卻深深影響我們世界運作的社會結構。她的研究與寫作獲得加拿大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研究委員會、基勒姆信託基金、地區與市藝術委員會的支持。麥蔻絲有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其學術文章散見於各商業雜誌或期刊,如「商業倫理期刊」「工業關係」「管理疑問期刊」「人類係統管理」等。
現居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專職譯者,譯有《留不住人纔,你就賺不到錢!》、《耶路撒冷三韆年》、《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文明:決定人類走嚮的六大殺手級Apps》、《當世界又老又窮》與《城市的勝利》等書。
精彩書評
「藉由本書來反思颱灣的現況是很有啟發性的。例如媒體與政治人物常呼籲要拚經濟不要拚政治,也常以此為由反對勞工運動、古跡保存或環保運動;這不正是以經濟單一文化排擠瞭身份認同與憲政體製等政治的價值選擇,以及壓製公平正義、歷史文化、環境生態等不同價值觀?」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尚仁
「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基本假定與主導原則所做的分析,非常傑齣且淺顯易懂。」
--「評論雜誌」
「麥蔻絲的散文清晰而有活力,思想深刻、具吸引力且平易自然。她定義與分析,不帶個人判斷或堅持……令人耳目一新。」
--俄亥俄州全國公共廣播電颱
「一本值得給予五顆星的好書。」
--「美國中西部書評」
「如果你今年隻讀一本書,那麼就讀這本……一部改變觀看世界角度的作品。」
--BuriedInPrint.com
「獨特而易懂的敘事,一開始肯定會讓你感到有些不適與不安,然後你會感到猶疑,甚至倒退幾步,但最終你將邁步嚮前,而此時的你將比過去更有自主性,更認識真實的自我,也更多瞭幾分警醒。」
--BrainPickings.org
「精巧而令人著迷的璀璨寶石。」
--「凱尼恩評論」
目錄
推薦序 破解「拚經濟」的迷思 李尚仁
第一章 什麼是單一文化?
社會裡的某個敘事取代瞭其他敘事,不僅減少瞭多樣性,也形成單一文化。當你置身於某個歷史時期的主宰故事裡,你會傾嚮於接受主宰故事對現實下的定義。它主宰瞭我們,卻又不讓我們察覺到它的存在。
第二章 經濟故事改變一切
經濟故事說,國內生產毛額增加,生活水準上升,國傢人均收入增加,你的孩子最終會比你獲得更多機會。醫療獲得經費、教育獲得經費、藝術獲得經費、社會計畫獲得經費。簡言之,經濟成長促成社會成長。
第三章 越來越不穩定的工作環境
在經濟故事裡,公司延長既有員工的工時,要比僱用更多員工更省成本;因為每增添一名新僱員,就會增添額外的管理費用。百分之七十七的美國員工每星期工作超過四十小時,對於主收入工作環境「非常滿意」的人不到一半。據估計,每年約有六十萬人因超時工作而死亡。
第四章 忙到沒時間經營親人關係/自然世界變成投資對象
經濟故事告訴我們,應該保護自然,因為這麼做很「劃算」。從經濟的角度來說,這是雙贏。但是,一旦保護自然「不劃算」,那麼經濟故事對於保護自然便興趣缺缺瞭。
第五章 公部門開始追求經濟效益
經濟故事說,原本負責公共服務的公務員應把工作外包給私部門,並且從執行的角色轉變成監督的角色。然而私部門不對民主程序負責,因此外包有可能引起一些疑慮,例如社群、民主與公共利益是否會隨著公務員基本信條的消失而遭受損失。
第六章 醫療產業鼓勵民眾看病/十字架變成宗教商標
經濟故事認為醫療是產品,醫院與醫生是賣方,病人、政府與保險業者是買方。醫生是企業傢,他們必須與其他醫生競逐病人。做為商業的一環,醫療產業不斷針對產品推陳齣新,宣傳各種狀況,把一切問題「醫療化」,激勵民眾看病的動機。
第七章 接受教育隻為更高的月薪
經濟故事說,教育可以協助個人在人生中取得領先位置。教育很重要,但不是因為教育可以協助你成為健全而有教養的公民,使你能成功地參與社會,而是因為教育可以幫你找到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與改善你的生活品質。
第八章 創意從無價變成天價
經濟故事認為,藝術傢成瞭藝術企業傢,藝術傢成功與否,是以他的作品在市場上的錶現而定。藝術傢原本應該超越市場之上──藝術傢是受內心的驅使而創作,不是為瞭取悅買傢而創作。
第九章 單一文化狹隘瞭我們的生活體驗
我們失去瞭曾在某些生活領域使用的「語言」──傢庭與人際關係的語言、自然世界的語言、藝術與精神層麵的語言、衛生與健康的語言、公共利益與共同利益的語言。經濟語言把這些語言全取代掉瞭。
第十章 另尋解決之道
當你開始遵循內心深處的價值生活,不去理會單一的經濟價值時,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你的行動會產生更有係統、更有組織的結果……你不需要自主地放棄手上的任何事物,也不需要直接前往能超越單一文化的地方。獨立的生活可以涵蓋你做的任何事,你在的任何地方,以及你剛好已經在進行的任何活動領域。
後記
單一文化的陷阱: 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 我們失去瞭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