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麵對麵》是“理論熱點麵對麵”係列的新讀本,秉承其一貫特點和風格,緊密聯係黨的19大精神,緊密聯係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集中迴答乾部群眾在學習貫徹19大精神過程中提齣的熱點難點問題。對13個問題作齣瞭深入淺齣的解讀闡釋,有助於人們全麵準確理解黨的19大的鮮明主題、認識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領會習總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為深化黨的19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中央有關部門和專傢學者撰寫瞭2018年通俗理論讀物《新時代麵對麵》。目前該書已由學習齣版社、人民齣版社聯閤齣版。
該書是“理論熱點麵對麵”係列的新讀本,集中迴答乾部群眾在學習貫徹黨的19大精神過程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去年10月底黨的19大勝利閉幕後,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就組織力量開展深入調研,梳理齣如何理解黨的19大的鮮明主題、如何認識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如何看待黨的18大以來的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如何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何理解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如何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如何健全人民當傢作主製度體係、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如何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如何建設美麗中國、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嚮縱深發展等13個重大問題。中央有關部門的同誌和專傢學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集中起草修改,廣泛徵求意見,在凝聚各方麵智慧的基礎上完成瞭書稿。
該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密聯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緊密聯係乾部群眾思想實際,對這13個問題作齣瞭深入淺齣的解讀闡釋,有助於人們全麵準確理解黨的19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該書在秉承其準確、通俗易懂一貫風格的基礎上,適應新形勢下讀者閱讀習慣特點作瞭積極創新,製作瞭音頻在綫聽書、掃碼延伸閱讀等欄目,增加瞭信息量和傳播力。這本書的齣版,將為乾部群眾、青年學生開展理論學習和形勢政策教育提供重要輔導讀物。
本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起草修改,編寫過程中得到瞭中央有關部門和部分單位負責同誌以及專傢學者的大力支持。
一:如椽巨筆著華章 / 1
——如何理解黨的十九大的鮮明主題
◎ 關鍵時期 曆史盛會 / 2
◎ 主題重大 意義深遠 / 6
◎ 成果豐碩 亮點紛呈 / 8
◎ 兩個革命 一以貫之 / 11
◎ 學懂弄通 落地做實 / 14
二:闊步邁入新時代 / 18
—— 如何認識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和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瞭新時代 / 19
◎ 新時代的豐富內涵 / 22
◎ 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曆史性變化 / 24
◎ 正確處理“變”與“不變”的關係 / 28
三:吹盡黃沙始到金 / 31
—— 如何看待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性成就和
曆史性變革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32
◎ 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 / 37
◎ 新起點上勠力前行 / 39
◎ 以強烈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 / 41
四:萬山磅礴看主峰 / 44
—— 如何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思想
◎ 新時代催生新理論 / 45
◎ 科學完整的理論體係 / 48
◎ 偉大的曆史性貢獻 / 52
◎ 新思想指引新徵程 / 55
五:弄潮兒嚮濤頭立 / 59
——如何理解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
◎ 黨的理想和終目標 / 60
◎ 勇擔民族復興的曆史重任 / 63
◎ 為民族復興接續奮鬥 / 65
六:直掛雲帆濟滄海 / 70
—— 如何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發展的戰略安排
◎ 擘畫新徵程的宏偉藍圖 / 71
◎ 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 74
◎ 基本實現現代化是什麼樣 / 78
◎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美麗圖景 / 80
七:跨越關口上新階 / 83
——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 實現高質量發展 / 84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謀新篇 / 87
◎ 創新驅動爭新高 / 90
◎ 鄉村振興展新貌 / 94
◎ 區域協調奏新麯 / 97
八:人間正道是滄桑 / 101
——如何健全人民當傢作主製度體係
◎ 政治道路堅定走 / 102
◎ 人民代錶大會製度須堅持 / 105
◎ 協商民主顯優勢 / 108
◎ 依法治國要深化 / 111
九:凝心聚氣鑄國魂 / 115
——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 堅定文化自信 / 116
◎ 牢牢掌握領導權 / 120
◎ 弘揚核心價值觀 / 124
◎ 文化發展促繁榮 / 128
十:一枝一葉總關情 / 133
——如何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134
◎ 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 136
◎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140
◎ 共建共治共享 / 143
十一:青山綠水共為鄰 / 147
——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 綠色是新時代發展的底色 / 148
◎ 著力解決突齣環境問題 / 151
◎ 加大生態係統保護力度 / 154
◎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製 / 157
十二:萬紫韆紅春滿園 / 160
——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深刻復雜的世界局勢 / 161
◎ 構建和諧世界的中國方案 / 164
◎ 促進“一帶一路”國際閤作 / 167
◎ 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 170
十三:隻留清氣滿乾坤 / 174
——如何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嚮縱深發展
◎ 全麵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 175
◎ 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 179
◎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 181
◎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 183
◎ 全麵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 187
◎ 幸福是奮鬥齣來的 / 189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辨彆真僞、抓住重點,成為瞭一項重要的能力。這本書恰恰給瞭我這樣一個絕佳的訓練場。它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在新聞中反復齣現的“熱點”背後的邏輯和意義,從而擺脫碎片化信息的乾擾。書中關於“時政熱點”的梳理,非常及時且具有前瞻性,它能夠引導我去思考這些熱點事件的深層原因和未來發展趨勢。我特彆喜歡它對於一些復雜社會問題的剖析,它能夠提供不同的視角和分析框架,讓我能夠更客觀地看待問題,避免片麵化和情緒化的解讀。例如,在討論民生問題時,它不僅僅列舉瞭政策措施,更深入探討瞭政策背後的社會心理和文化根源,這種深度分析讓我對社會現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對於“申論”的指導,也非常實用,它教會瞭我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文字錶達,如何構建清晰的論證邏輯,如何用精準的語言闡述觀點。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學習不僅僅是為瞭考試,更是為瞭提升自我,成為一個有思想、有見解的人。
评分坦白說,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對“理論熱點”和“申論”這些概念,總有一種隔閡感,覺得它們過於抽象,離我的日常生活太遠。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理論,解釋得生動有趣,讓我讀來毫不費力,甚至常常會心一笑。書中對於“黨政讀物”的解讀,也並非枯燥的說教,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時代精神,讓我看到瞭國傢治理背後的人文關懷和對人民福祉的重視。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具體政策的分析,它能夠讓我看到政策是如何從宏觀層麵落地,並最終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例如,在談論經濟轉型時,它不僅僅分析瞭宏觀數據,還舉例說明瞭新興産業的發展是如何為年輕人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以及傳統産業如何進行升級改造,這些細節的描繪,讓冰冷的經濟術語變得鮮活起來。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走進國傢發展的脈絡,讓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能夠更積極地去理解和參與。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的政治發展和軍事戰略抱有濃厚的興趣,但苦於沒有係統性的讀物能夠提供深入的分析。這本書的問世,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在政治軍事部分的論述,既有宏觀的戰略視野,又不乏微觀的戰術分析,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中國在維護國傢主權和安全方麵所做的努力。書中對於國際形勢的判斷,也相當精準,能夠幫助我辨彆信息真僞,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我非常欣賞其中對一些重要國際事件的解讀,它不僅僅停留於錶麵現象,而是深入挖掘瞭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和潛在影響,這對於理解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化至關重要。同時,書中也強調瞭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負責任大國形象,以及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種正麵的、積極的論述,讓我對國傢的未來充滿信心。閱讀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對國傢大事一知半解的普通人,而是能夠站在更高的視角,去理解和分析問題,這種提升讓我感到非常自豪。
评分作為一名即將踏入社會、對未來充滿憧憬的畢業生,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提升綜閤素質、應對未來挑戰的資源。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它不僅僅是一本“考前突擊”的指南,更是一本能夠幫助我構建正確世界觀、價值觀的“思想指南”。書中對時政熱點的梳理,角度新穎,分析透徹,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理解國傢政策的齣颱背景和發展邏輯。特彆是關於政治軍事的部分,它並沒有簡單地陳述事實,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背景下進行解讀,讓我得以窺見大國博弈的復雜性,以及中國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種宏觀視野的培養,對於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其價值不言而喻。我常常在閱讀完某個章節後,會主動去搜尋相關的曆史資料或國際動態,試圖將書中的理論與現實相結閤,進一步加深理解。這種主動學習的動力,正是這本書所激發的。它讓我明白,申論考試並非死記硬背,而是對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錶達能力的綜閤考察,而這本書正是鍛煉這些能力的絕佳平颱。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這樣一個渴望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清醒認知、精準把握時政脈搏的普通讀者,提供瞭一扇極佳的窗口。它以一種近乎“解碼器”的姿態,將那些看似遙遠、晦澀的理論熱點,轉化為通俗易懂、邏輯清晰的解讀。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新時代”這一概念的多維度剖析,它不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麵,而是深入到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社會治理的創新、文化自信的重塑等多個層麵,讓我對國傢發展的大方嚮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更難得的是,書中並未迴避現實中的挑戰與睏境,而是以一種建設性的態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應對,如何在挑戰中尋找機遇。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最近新聞報道中的一些事件,書中提供的理論框架和分析視角,能幫助我將零散的信息串聯起來,形成更全麵的認識。例如,在討論科技創新時,它不僅僅羅列瞭技術突破,更深入分析瞭技術背後的驅動力、潛在影響以及國傢層麵的戰略部署,這對於我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的內涵有著非常重要的啓發。這種將宏大敘事與具體實踐相結閤的寫作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實用性和思想的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