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名: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新技術叢書--羊肚菌·玉蕈·雞樅菌
作者:嚴澤湘編
ISBN:9787122217660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5-01-01
印刷時間:2015-01-01
字數:字
頁數:174頁
開本:32開
包裝:平裝
重量:240g
定價:25元
內容簡介
《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新技術叢書:羊肚菌·玉蕈·雞樅菌》詳細介紹瞭羊肚菌、玉蕈、雞樅菌等的栽培現狀、經濟價值、形態特徵、生長條件、菌種製作、栽培方法、病蟲防治等內容。資料翔實、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強,很適閤廣大新老菇農使用,亦可作為職業院校相關師生教與學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嚴澤湘,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科研所,荊州區食用菌學會副會長,工程師,嚴澤湘(又名嚴鴻)1937年1月生,湖北仙桃人。1961年江漢農學院農學專科畢業。荊州區應用科學技術研究所工程師、荊州區食用菌學會副會長。從事食用菌科研與新科技推廣工作。在食用菌代料栽培與大田套種及産品加工方麵有所研究,其中研製的“仙奇牌山珍猴頭酒”(國傢注冊商標)獲1989年省輕工産品 “金鶴奬”。1990年以來,先後在《食用菌》《中國食用菌》《江蘇食用菌》《全國食用菌信息》《湖北農業科學》《農業科技》等報刊雜誌上發錶論文及科普文章150多篇,已齣版科技書籍十餘本。
目錄
第*章 羊肚菌1
一、概述1
二、營養成分2
三、功能2
四、形態特徵2
五、生態習性4
六、生長條件4
七、菌種製作6
(一)母種製作6
(二)原種和栽培種的製作9
八、常規栽培技術11
九、優化栽培新法14
(一)野外生料仿生栽培法14
(二)室外熟料仿生栽培法16
(三)室外棚畦栽培法19
(四)野外菇棚排袋覆土栽培法22
(五)室外自然栽培法25
(六)林地熟料栽培法26
(七)美國室內淺盤栽培法28
十、産品分級29
第二章玉蕈30
一、概述30
二、營養成分31
三、功能31
四、形態特性31
五、生長條件33
六、菌種製備35
(一)母種製作35
(二)原種和栽培種製備36
七、常規栽培技術38
八、優化栽培新法46
(一)室內高産瓶栽法46
(二)室內高産袋栽法48
(三)室外雙棚袋栽法50
(四)工廠化栽培法53
(五)日本瓶栽法56
九、病蟲害防治66
十、分級標準66
第三章雞樅菌68
一、概述68
二、營養成分68
三、功能69
四、形態特徵69
五、生態習性70
六、生長條件70
七、菌種製作71
(一)母種製作71
(二)原種和栽培種製作72
八、馴化栽培法72
(一)四川馴化栽培法72
(二)廣州馴化栽培法76
九、常規栽培技術81
十、仿野生栽培法85
十一、菌絲體深層培養法86
十二、産品加工——鹽水雞樅菌罐頭88
第四章幾種珍稀菇菌90
一、牛肝菌90
(一)簡介90
(二)營養成分91
(三)功能91
(四)形態特徵91
(五)生態習性93
(六)生長條件95
(七)菌種製作96
(八)馴化栽培方法97
(九)産品加工100
二、牛舌菌102
(一)簡介102
(二)營養成分102
(三)功能102
(四)形態特徵102
(五)生態習性103
(六)生長條件103
(七)菌種製作104
(八)栽培方法106
三、雞油菌107
(一)簡介107
(二)營養成分108
(三)功能108
(四)形態特徵108
(五)生長條件109
(六)菌種製作110
(七)栽培方法111
四、豬肚菌112
(一)概述112
(二)營養成分113
(三)形態特徵113
(四)生態習性114
(五)生長條件115
(六)菌種製作116
(七)栽培技術117
五、虎奶菇122
(一)簡介122
(二)形態特徵123
(三)生態習性124
(四)生長條件125
(五)菌種製作126
(六)栽培技術127
附錄131
一、常規菌種製作技術131
(一)菌種生産的程序131
(二)菌種生産的準備131
(三)母種的製作139
(四)原種和栽培種的製作146
(五)菌種質量鑒定152
二、液體菌種發酵罐生産規程154
(一)食用菌液體菌種生産的工藝流程154
(二)操作要點155
三、無公害菇菌的生産要求159
(一)食用菇菌生産中的汙染途徑159
(二)防止菇菌生産及産品被汙染的措施161
四、鮮菇初級保鮮方法163
(一)采收與存放163
(二)初加工處理163
(三)保鮮方法164
五、菇菌工廠化栽培成功的要素167
(一)栽培設施168
(二)菌株選擇170
(三)培養料配方171
(四)優良的栽培工藝172
參考文獻174
作為一名菌菇愛好者,我一直對那些生長環境特殊、産量不高但風味絕佳的名貴珍稀菇菌充滿瞭好奇。羊肚菌的鮮美、玉蕈的獨特口感、雞樅菌的濃鬱香氣,都讓我渴望能夠親手栽培它們。然而,這些菇菌的栽培難度確實不小,市麵上很多資料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實用性不強。這套《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新技術叢書》,特彆是關於羊肚菌、玉蕈、雞樅菌的部分,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這些菌類的生長發育規律,比如,對於羊肚菌,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其對溫度、濕度、氧氣以及基質中特定營養物質的需求,並且提供相應的栽培方案,例如如何模擬其在自然界中的生態環境?玉蕈的栽培,是否有關於菌絲分離、純化以及在人工基質上進行馴化的具體方法,並且如何控製其齣菇的條件?至於雞樅菌,其與白蟻等生物的共生關係一直是研究的難點,這本書能否給齣在人工栽培中有效利用或模擬這種共生關係的技術?我尤其關注書中提到的“新技術”,是否意味著有更高效、更經濟的栽培方法,能夠幫助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剋服技術障礙,成功培育齣這些珍稀菌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帶我走進名貴菌菇的栽培世界。
评分作為一名對菌菇栽培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係統講解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技術的書籍。市麵上充斥著各種零散的種植信息,要麼過於淺顯,要麼技術門檻太高,難以入手。這次偶然間看到這套“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新技術叢書”,尤其是其中關於羊肚菌、玉蕈和雞樅菌的部分,簡直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解析這些珍稀菇菌的生長環境要求,比如它們對溫度、濕度、光照以及基質配方的具體偏好。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的栽培過程,背後卻隱藏著無數細節的差異。舉個例子,羊肚菌的野生環境往往與特定的樹種共生,這本書能否深入剖析這種共生關係,或者提供模擬這種環境的有效方法?玉蕈那種獨特的生長習性,例如對落葉層或者特定腐殖質的依賴,這本書會給齣怎樣的操作指南?至於雞樅菌,其野生狀態下的形成機製更是復雜,書中能否揭示其在人工栽培中的關鍵突破點,比如如何誘導其菌絲分化形成子實體?我更關注的是書中提供的“新技術”,這是否意味著有彆於傳統栽培方法的創新之處,例如在菌種選育、滅菌處理、齣菇管理或者病蟲害防治方麵有新的突破?我非常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那些能夠顯著提高産量和品質的實用技巧,避免走彎路,讓我的首次嘗試就能夠有不錯的成果。
评分長久以來,我一直對名貴珍稀菌類,特彆是羊肚菌、玉蕈和雞樅菌的栽培技術抱有濃厚的興趣。我曾嘗試過一些零散的學習資料,但總覺得內容不夠係統,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係。這次看到這套《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新技術叢書》,尤其是其中專門針對這幾種菇菌的篇章,讓我眼前一亮。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這三種菌的生物學特性,比如它們的菌絲生長特點、對營養的需求以及對環境因素的敏感性。對於羊肚菌,其野生環境的復雜性一直是人們研究的重點,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能夠模擬其自然生長環境的栽培模式,例如利用特定的土壤類型、腐殖質或者與某些植物建立仿生關係?玉蕈的栽培,由於其相對較少的文獻資料,我非常渴望書中能夠提供一套詳細的、可操作的栽培流程,包括菌種的獲得與培養、齣菇床的搭建、以及如何調控其生長周期。雞樅菌的栽培,更是被認為是菌類栽培中的一大難題,我希望書中能夠揭示其人工栽培的關鍵技術突破,例如如何誘導其形成子實體,或者有哪些高效的栽培基質配方。這本書能否幫助我理解這些名貴菌類的“脾氣”,並掌握有效的管理方法,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準。
评分我對菌菇栽培的興趣源於一次偶然的品嘗經曆,那馥鬱的香氣和獨特的口感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地鑽研起來。然而,像羊肚菌、玉蕈、雞樅菌這類名貴珍稀菇菌,其栽培難度之大,一直是橫亙在我麵前的巨大挑戰。我深知,這些菇菌對生長環境的挑剔程度遠超平菇、香菇等常見食用菌,因此,一本真正能夠指導實踐的教程顯得尤為重要。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講解這些菇菌在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精確條件,例如,對於羊肚菌,書中是否會介紹如何控製其在不同季節的溫度和濕度以期成功齣菇?玉蕈的栽培,是否會提供一套完整的從菌種培養到采摘的流程,並且對菌絲體在基質中的發育過程進行細緻的描述?而雞樅菌,由於其特殊的形成機製,如何在人工環境下模擬其自然生長條件,例如如何控製其與螞蟻或特定微生物的共生關係,將是這本書能否吸引我的關鍵所在。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獨傢秘方”或者鮮為人知的栽培訣竅,幫助我剋服技術瓶頸,提高成功率。如果書中能夠配以清晰的圖文,直觀展示每一個關鍵步驟,那將大大增加其可讀性和實用性,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實踐。
评分我是一名有著多年食用菌栽培經驗的農戶,雖然已經熟悉瞭香菇、平菇等常見品種的栽培,但一直渴望能夠突破,嘗試種植一些附加值更高、更具挑戰性的名貴珍稀菇菌。羊肚菌、玉蕈、雞樅菌在我心中一直有著特殊的地位,但高昂的種植成本和不確定的成功率讓我望而卻步。這次看到這套《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新技術叢書》,讓我看到瞭希望。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這些菇菌的最新品種選育成果,例如是否有抗病性更強、産量更高的優良菌株介紹。在栽培技術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具體、量化的操作指南,比如菌絲培養的最佳溫度範圍、齣菇期的濕度控製精度、以及如何精準配比栽培基質以滿足不同菌種的需求。對於羊肚菌,我希望能學到如何在不依賴野生環境的情況下,通過科學的栽培手段獲得穩定的産量。玉蕈的栽培,是否會提供一些創新的栽培模式,例如立體栽培或者工廠化生産的思路?而雞樅菌,其栽培過程的復雜性令人生畏,我希望書中能有突破性的技術講解,例如如何解決其幼苗期發育緩慢的問題,或者如何提高其子實體形成的成活率。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拓展種植品種、提升經濟效益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