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唐詩簡史 | 作者 | 酈波 |
| 定價 | 58.00元 | 齣版社 | 學林齣版社 |
| ISBN | 9787548613480 | 齣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數 | 260000 | 頁碼 | 448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唐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偉大時代。本書通過52位唐代詩人的一人一詩,聯成一部雄渾壯麗的唐詩簡史。在書中,酈波帶你去讀52位唐代詩人的浮沉命運。遇見發愁的李白,和他一起登上金陵的鳳凰颱;品嘗王翰的葡萄美酒,在盛唐剛健的時代風貌裏體會健兒們的狂歡;跟隨王維的行跡,走近“安史之亂”的事件現場;藉用羅隱的銳利目光,在唐代市井中觀察世間百態……近看唐代詩人精彩紛呈的人生經曆,細聽大唐社會角落的喧嘩眾聲,咀嚼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文化菁華。 |
| 作者簡介 | |
| 酈波,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國內首位文牘學研究方嚮博士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全民閱讀形象大使,“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文化嘉賓,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欄目主講人,著有《評說曾國藩傢訓》《五百年來王陽明》《人生自有境界》《詩酒趁年華》。 |
| 目錄 | |
| 打開盛唐大門的鑰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儒生 儒將 讀書人——楊炯《從軍行》我選擇站在命運的身後,思考、嘆息、微笑——盧照鄰《元日述懷》麯項嚮天而歌——駱賓王《在獄詠蟬》繁華落幕 思念登場——瀋佺期《獨不見》如有詩心,請遠離名利場——宋之問《渡漢江》人之為人的思考、情懷與追求——劉希夷《代悲白頭吟》落淚的子昂——陳子昂《登幽州颱歌》孤篇橫絕 壓倒全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風度、氣度與溫度 ——張九齡《望月懷遠》天地之間 一點浩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絢爛之極 歸於平淡——王維《終南彆業》我流淌 我清澈 我生活——儲光羲《詠山泉》政事堂上 盛唐代言——王灣《次北固山下》迴望韆年,看他獨立鸛雀樓上——王之渙《登鸛雀樓》酒神精神的中國氣質——王翰《涼州詞》所謂英雄——王昌齡《齣塞》(其一)純粹理性批判——李頎《古從軍行》一代文人俠士的大唐傳奇——高適《燕歌行》苦寒的生活 壯大的歌唱——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思緒飛鏇 青春盛唐——崔顥《黃鶴樓》一個人,一座城,一首詩——李白《登金陵鳳凰颱》一個王朝的流離命運 ——杜甫《登嶽陽樓》 魂兮歸來 歸去來兮——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我用詩 呼吸瞭多年——韋應物《滁州西澗》自然的審視 命運的目光——張繼《楓橋夜泊》萬頃波中得自由——張誌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假如愛有天意——顧況《葉上題詩從苑中流齣》纔子冠冕 好詩佳釀——盧綸《和張僕射塞下麯》(其二)一念彼此 歲月斑斕——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當時遇見,青青在否?——韓翃《章颱柳》後的邊塞詩人——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浩然而獨存——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難忘慈與愛——孟郊《遊子吟》人生的夾縫——賈島《劍客》人間自有情詩 此愛不關情事——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偉大的詩與並不偉大的詩人——李紳《憫農》(其二)深的愛 好的你——元稹《離思》(其四)未果初戀 永世傷痕——白居易《夜雨》韆萬孤獨的境界——柳宗元《江雪》英雄本色——劉禹锡《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不可不信緣——崔護《題都城南莊》唐詩中的女性聲音——薛濤《牡丹》豐滿的理想 悲哀的現實——李賀《南園》(其五) 唐詩中的女性命運——張祜《宮詞》茶之道 茶之境——盧仝《七碗茶歌》我用生命 用華年 撥動心弦——李商隱《錦瑟》清明之謎——杜牧《清明》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其二)晚唐詩人的不屈與堅持——羅隱《蜂》人生的感傷、感懷與感慨——韋莊《颱城》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 |
| 編輯推薦 | |
| 如果說“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 那麼大唐的記憶是承載於唐詩之上的。 當我們每每誦讀一首唐詩,大唐的輝煌曆史就會乘著唐詩穿越時光而來,喚醒我們靈魂深處對盛世大唐的記憶與想象。 2018年是唐朝建立1400年。曆經1400年,唐詩和唐代在我們的記憶中依然不曾褪色。“中國詩詞大會”文化嘉賓酈波教授精選52位唐代詩人,一人一首詩,通過唐詩將他們的故事串聯成一部雄渾壯麗的大唐簡史。在本書中,酈波帶領讀者跟隨詩人腳步,走進大唐的曆史現場;藉詩人之眼,觀察大唐的浮生世相;交遇詩人心靈,感悟大唐獨特的精神氣質。 唐詩與唐朝,酈波等你來讀。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我不是那種抱著學習目的性很強去讀一本書的人,更多的是一種隨性的探索。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種需求。我並沒有刻意去記裏麵的知識點,但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對唐詩的理解似乎更深瞭一些,對一些詩人的人物形象也更加立體瞭。我開始會在聽音樂或者看電影的時候,不自覺地聯想到書裏提到的詩句;在和朋友聊天時,也會偶爾冒齣一兩句唐詩來應景。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仿佛書中的內容已經融入瞭我的生活,成為瞭我思考和錶達的一部分。它沒有給我帶來什麼驚天動地的啓示,但卻像一股清泉,潤物無聲地滋養著我內心深處對美的追求。
评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章節劃分非常有邏輯性,而且過渡自然。它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簡單地把詩人排下來,而是根據詩歌的主題、風格或者時代背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比如,它可能會專門開闢一個章節來探討唐詩中的詠物詩,或者關注唐詩中的女性視角,這種細緻的分類讓我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唐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我尤其喜歡它關於“詩史”這個概念的探討,如何從詩歌中解讀齣當時的社會風貌、政治變遷,這讓我覺得閱讀唐詩不再僅僅是欣賞優美的文字,更是走進曆史的窗口。有時候,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詩歌還可以這樣解讀,原來曆史還可以這樣呈現。
评分這本書的編輯思路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不太喜歡那種隻講理論、不給實例的書,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很好。它在介紹一些詩歌流派或者創作手法時,總是會引用大量的名傢名篇作為佐證,而且引用得非常恰當。比如說,講到邊塞詩的豪邁氣魄,它會立刻引用王昌齡、高適、岑參的那些慷慨激昂的詩句,讀起來就特彆有畫麵感。又比如,在分析唐詩中的寫景手法時,它會選取李白、杜甫、孟浩然的描寫,讓你能直觀地感受到他們筆下的山川景物是何等生動傳神。這種“引經據典”的做法,讓我覺得內容非常紮實,有根有據,而且非常耐讀。我感覺這本書的作者,對唐詩有著深厚的理解和熱愛,並且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這份熱愛傳遞給讀者。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倒是挺彆緻的,封麵采用瞭一種復古的宣紙質感,上麵印著淡淡的唐代山水畫,一看就很有文化氣息。翻開內頁,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滑膩感,而是帶著一種溫潤的觸感,閱讀起來眼睛也不會覺得疲勞。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一些重要的詩句旁,還附帶瞭簡明的注解,這對於我這種非古典文學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很多時候,看著一句熟悉的詩,卻不明白其中某些字詞的深意,以往隻能靠查字典,現在這本書直接幫我解決瞭這個問題,讓我能更順暢地沉浸在詩歌的意境中。而且,版式設計也很有考究,疏密得當,留白恰到好處,不會顯得擁擠,給人一種寜靜緻遠的閱讀體驗。雖然我對具體內容還沒來得及細看,但僅僅從這外觀和細節上,我就已經能感受到齣版方在選材和製作上的用心。這本書擺在書架上,不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件小小的藝術品,為我的書房增添瞭幾分雅緻。
评分我一直對唐朝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充滿好奇,而唐詩無疑是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珠。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段曆史和文學的嚮往。我比較喜歡它那種宏觀的敘事方式,似乎不是簡單地羅列詩人的生平或者詩歌作品,而是試圖勾勒齣唐詩發展演變的脈絡,從初唐的萌芽,到盛唐的繁盛,再到晚唐的衰落,每一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代錶人物。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安史之亂對詩歌創作影響的論述很感興趣,戰爭的殘酷、離彆的愁緒,這些都在詩人的筆下留下瞭深深的烙印。我感覺作者在處理曆史背景和文學作品之間,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既不會讓曆史顯得枯燥乏味,也不會讓文學分析過於艱深。而且,它沒有給我一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感,更像是和我一起,慢慢地探索和品味那個時代的風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