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美麗的草原我的傢:內濛古自治區史話(套裝上下冊) | 作者 | 薑伯彥 |
定價 | 268.00元 | 齣版社 | 內濛古大學齣版社 |
ISBN | 9787566512611 | 齣版日期 | 2017-07-01 |
字數 | 頁碼 | 654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內容簡介 | |
《美麗的草原我的傢:內濛古自治區史話(套裝上下冊)》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尊重曆史和事實,用史話的形式,集知識性、故事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記錄瞭內濛古自治區70年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始於抗戰勝利,終於2017年。讓讀者在愉快的閱讀中,走進內濛古、感受內濛古、熱愛內濛古、奉獻內濛古。 |
作者簡介 | |
目錄 | |
殷切期望 、硃總司令電復內濛古人民代錶大會 在創造新曆史的道路上勝利前進——慶祝內濛古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烏蘭夫 中國黨領導的內濛古自治運動勝利的啓示布赫 章 紅城盛會耀韆鞦 對日寇的後一戰 烽煙再起 濛古民族運動的興起 中國黨對內濛古工作的方針和部署 解散“內濛古人民共和國臨時” 民族解放的先鋒 四三會議——曆史的豐碑 自治運動風起雲湧 民族乾部的搖籃——三所革命院校 的決策 哈爾濱乾部會議 紅城盛會耀韆鞦 “三不兩利”——牧區民主改革的創造性政策 濛古民族革命武裝與八路軍聯閤作戰 保衛解放區 濛漢聯軍威震敵膽 血戰黑土地 華北戰場鏖戰急 戰鬥在鄂爾多斯高原 清除匪患肅清殘敵 綏遠和平解放 德王操控的短命“自治” 阿拉善、額濟納二旗的解放 第二章 生機勃發的年輕自治區 剿匪肅特鏟除社會惡習 社會民主改革 推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重大步驟 朝鮮戰場上的內濛古部隊 “三反”“五反” 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恢復與發展 統一的民族區域自治的實現 全國個建立自治旗的民族 民族識彆工作的典範 鄂溫剋人族稱的統一和鄂溫剋族自治旗的建立 一座礦山和一個工業城市的起步 大興安嶺森林采伐基地建設 欣欣嚮榮的新牧區 烏蘭夫與內濛古大學 民族區域自治的“良好榜樣” 永不褪色的紅旗 第三章 社會經濟麯摺發展的十年 1957年整風運動、反右鬥爭、社教運動在內濛古 “”的衝擊及調整 一份有重要意義的報告一《關於民族工作會議的報告》 對的改革 烏蘭夫與三韆孤兒 草原英雄妹 “穩、寬、長”與畜牧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國傢對內濛古工業建設的支持 交通運輸助力內濛古經濟發展 民族教育在睏難中前行 永遠的烏蘭牧騎 內濛古有瞭自己的電影製片廠 草原文學作傢群的形成和發展 人民的歌唱傢哈紮布 《內濛訪古》——一部描繪內濛古的名篇 第四章 內濛古的“”與撥亂反正 “”中的內濛古 “”對內濛古的衝擊 內濛古地區的撥亂反正 三大冤假錯案 全麵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乾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 內濛古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始末 邊疆情懷——內濛古生産建設兵團 轟動全國的“王亞卓”事件 第五章 改革開放自治區曆史發展的新階段 從“林牧為主多種經營”到“念草木經興畜牧業” 走在小崗村的前麵——趙醜女的故事 草畜雙承包——畜牧業生産責任製的實施 “金三角”經濟帶建設的序幕 孿井灘移民示範區 內濛古重新實現糧食自給 牧業生産的飛躍 城市經濟體製改革的艱難探索 中國西部引進外資和技術傢 遲到的國傢自然科學一等奬——數學傢陸傢羲 《蕎麥花開》——日本遺孤烏雲的傳奇人生 第六章 跨越的腳步 “兩帶一區”與“五大戰略” “兩項曆史任務”與“兩個轉變”“兩個提高” 國企改革大潮起 內濛古傢上市公司 煤從空中走電送北京城 荒原上的創業麯——達拉特電廠 中國大的火力發電基地——大唐托電 草原臥長龍——集通鐵路 推進戰略助推內濛古走嚮世界 新時期內濛古文學的繁榮 濛古語言學泰鬥——清格爾泰 從活佛到學者——賈拉森 第七章 新世紀的“內濛古現象” 新世紀的“內濛古現象” 民生是天大的事 西部開發的熱土 東部再起 循環經濟變廢為寶 公路建設助推內濛古經濟騰飛 前景無限的沙産業 莽莽林海蘊新機 科技改變生活 飛天夢圓草原 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搖籃 走嚮世界的濛醫藥 科爾沁草原走來的科學傢——旭日乾 舉世矚目的濛古學研究 內濛古的新名片——昭君文化節與草原文化節 世界文化遺産的風采 非遺讓民族文化放異彩 歡迎你到草原來 第八章 邁嚮全麵小康的內濛古 總書記的囑托 亮麗的答捲 從一煤獨大到多極産業支撐 北梁紀事 晉濛冀長城金三角 科技助推農牧業發展 “一帶一路”上的內濛古 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會議——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 第九章 壯美內濛古亮麗風景綫 亮麗風景綫魅力呼和浩特 亮麗風景綫魅力包頭 亮麗風景綫魅力呼倫貝爾 亮麗風景綫魅力興安 亮麗風景綫魅力通遼 亮麗風景綫魅力赤峰 亮麗風景綫魅力锡林郭勒 亮麗風景綫魅力烏蘭察布 亮麗風景綫魅力鄂爾多斯 亮麗風景綫魅力巴彥淖爾 亮麗風景綫魅力烏海 亮麗風景綫魅力阿拉善 |
編輯推薦 | |
文摘 | |
《美麗的草原我的傢:內濛古自治區史話(套裝上下冊)》: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各族軍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戰,終於取得瞭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然而,當人們剛剛得到勝利的喜訊時,戰火在許多地方再度燃燒瞭起來。國民黨為全麵恢復和加強其統治,蓄謀發動內戰,獨吞抗戰的勝利果實。與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擺脫瞭日本殖民主義桎梏的內濛古地區又處在內戰陰雲的籠罩之下,各民族人民再一次麵臨著前途、命運的抉擇。 8月10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會議關於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公告。當天,連續下達命令,迅速集結各戰區部隊,搶占戰略要點與交通要道。同時要求中國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原地駐防待命”,不許嚮日僞軍“擅自行動”,不得接受日軍的投降。此外,還將全國劃分為12個受降區,授命各戰區指揮官任受降官,命令日僞軍“切實維持地方治安”。其意圖是捆住人民武裝的手腳,讓國軍壟斷接受日僞軍投降的權力,並以受降為藉口,嚮解放區用兵。為此,大批國軍由西北、西南東進、北上,進逼華北、華中解放區,意欲奪取華北,並打開進入東北的通道。 8月11日,國民黨2戰區傅作義所部6個軍12個師6萬多人,由伊剋昭盟和河套地區傾巢齣動,進軍綏遠、察哈爾地區。8月18日。任命傅作義為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受降官。當日,傅作義部嚮已被八路軍綏濛軍區收復的畢剋齊鎮發動進攻,八路軍部隊經頑強阻擊,於當晚撤齣戰鬥。同日,八路軍綏濛軍區部隊在司令員姚喆的指揮下攻入歸綏舊城,正當迫令城內的僞濛古軍繳械投降之際,由托剋托縣開抵歸綏南郊的國民黨騎兵挺進軍第2縱隊與僞濛古軍取得聯係,進入市區。僞濛古軍與國民黨軍遂裏應外閤,嚮八路軍發動進攻。國民黨第35軍一部和新31師也抵達城西,對八路軍形成夾擊之勢。八路軍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被迫撤齣歸綏。傅作義部占領歸綏後,在僞濛古軍的配閤下沿平綏路東進,相繼攻占瞭已解放的集寜、豐鎮、興和、尚義、武川、陶林、涼城、清水河等縣城。 在日本投降後的幾天內,國民黨軍憑藉軍事實力,控製瞭綏遠省大部地區。傅作義的作戰意圖基本實現後,又命各部隊嚮察哈爾、熱河兩省推進,企圖奪占張傢口,與嚮北平推進的1戰區孫連仲部會閤。其目的是由南嚮北分割包圍熱、察、綏解放區,力圖形成國民黨於抗戰後期就在籌劃的所謂“熱察綏防共隔絕地帶”。傅作義揚言將乘勝攻占察哈爾、熱河及雁北地區,“不讓八路軍有立足之地”。 抗戰勝利時,國民黨在東北地區無一兵一卒,大批軍隊難以迅速到達。對於暫時處於蘇濛聯軍控製之下的內濛古中東部地區,國民黨利用濛古族政客、王公上層,組成“濛古宣撫團”“濛古宣導團”,進行“濛旗復員”活動,錶麵上是恢復各盟旗舊有的統治秩序,實際是將其作為軍事接收的輔助措施。同時,為擴充實力,招納前僞濛古軍殘部、僞滿軍警,組成武裝,把他們作為接收的先頭部隊。這些武裝被授以軍隊番號或其他各種名義,任命瞭眾多“司令”“隊長”“總指揮”。根據國民軍事委員會關於整編僞軍的命令,2戰區將原僞綏西聯軍改編為暫編騎兵集團軍,王英任總指揮;將歸綏一帶的僞濛古軍殘部改編為暫編騎兵第二集團軍(後改番號為第十路軍),親自任命前僞濛疆軍事首腦李守信為總司令,命令其收攏舊部,搶占地盤。同時,綏東各旗的地方武裝被改編為保安團,統歸2戰區轄製。意圖利用日僞殘餘勢力,占據濛旗地方。然而,锡林郭勒盟、察哈爾盟大部地區此時處在蘇濛聯軍和八路軍的控製之下,李守信等前僞軍頭目自身難保,根本無法替國民黨爭城掠地。 在伊剋昭盟,國民黨駐軍全部東調後設立瞭3個警備區,在各旗分彆組建瞭警備師,共設師級司令部12個,任命瞭一批王公、仕官為高級軍官,統領各部隊,近20人先後被授予將官軍銜。此外還收編大批地主武裝和土匪,組成瞭6個“自衛軍”及1個保安大隊。至內戰爆發前,國民黨扶持組建瞭伊盟地區地方武裝共36個團。在內濛古中東部地區,由國民黨東北黨務專員辦事處扶持的地方武裝和大股土匪多達數十股,其中有活動在興安盟和呼倫貝爾、西布特哈地區的“光復軍”“挺進軍”,擁眾萬餘人;在哲裏木盟和昭烏達盟,有“保安大隊”“東北保安獨立支隊”等。另外,大批土匪被收編,拼湊成“先遣軍”“維持隊”等名目繁多的地方武裝。這些雜牌武裝係統復雜,各樹一幟,時聚時散,爭相擴充實力。他們阻斷交通,劫掠商旅和民眾財産,在解放區造成嚴重危害,緻使戰後內濛古的局勢急劇惡化。 …… |
序言 |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