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曆史·創造者圖文版(全10冊){係列書不拆賣}
定價:368.00元
作者:黃燕生 著
齣版社:安徽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212065140
字數:192000
頁碼:280
版次: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以人物群體為中心,通過其人其事在曆史關鍵處的作為來探究中國曆史和文化的特點,並以今天的立場加以分析的普及曆史讀物。
◆以隋唐女性為引子貫穿盛世主題的長捲,娓娓道齣瞭隋唐這個“鬍風漢俗萬象融”的時代。
◆樓宇烈、雷頤、高占祥、秦暉、高全喜、楊天石、陳明、張鳴、吳思、馬勇隆重推薦!
名人推薦
我們研究的曆史,就是人的曆史,曆史中的國傢、民族、階級,包括我們要研究的問題、事件及其後果等,其基本構成和生成的原因,也就是人或人的作用。
曆史不是“無用之學”,它能清楚地告訴我們,過去的很多錯誤,包括當今的很多問題,到底是怎麼來的。它能夠提醒我們,注意曆史的漸進性,避免無謂的冒進與犧牲。它因而也就能為我們今天的政治傢、經濟學傢、法學傢、社會學傢提供很多解決問題、避免犯更多錯誤的經驗和教訓。
——楊奎鬆
曆史,不在教科書裏。
它在更新的史料裏,在逼近真實的多方敘事裏,在學人藉助新的方法論和史觀獲得的洞見裏,在當代人站在人肩膀上看到的清晰風景裏。
——《新周刊》
內容提要
《士人與戰國格局:戰國捲》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士人與戰國格局》通過“士”這個戰國時期的特殊人物群體,來反映他們作為我國古代批知識分子在當時社會中占據的重要位置。從孔子設帳授徒為戰國時代奠定瞭廣泛的人纔基礎開始,走上曆史舞颱的士人們或指導社會改革;或參與兼並戰爭;或通過諸子爭鳴,留下寶貴精神遺産;或作為傳統中國“社會良心”的體現者,都從不同側麵展示瞭儀態萬方的戰國士人的風采,及對社會曆史發展起到的促進作用。時至今日,雖然“士”的傳統在現代結構中消失瞭,卻仍然以種種方式或深或淺地纏繞在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身上,因此,它投射的意義也是現代的。
《名將世傢與秦帝國的興亡:秦代捲》全書選取名將世傢為切入點來探索秦帝國興亡的曆史軌跡,深入細緻地描述瞭王氏傢族、濛氏傢族、李氏傢族等名將世傢,並對其生存的文化土壤進行分析,揭示瞭秦帝國尚武精神産生的原因、發展演變,秦統一後的政治措施與其文化特質間的內在聯係,並指齣秦人造就的“英雄時代”,是以慘重的文化犧牲為代價的,而這些馳騁疆場、戰功卓著的名將,並能阻擋秦帝國走嚮衰亡。作者通過軍事成功與文化薄弱的對比來論述秦史,使讀者得以重新認識秦帝國獨特的精神文化,進而思考個人與社會、國傢與文化建設之間的互動關係。
《遊俠與漢代社會:漢代捲》漢王朝是中國第二個君主專製王朝,基於秦的高壓統治也是為瞭更效地維持政權,高祖劉邦分封同宗到各地為王,中國某種程度上再次恢復到東周時代的分封製。正因如此,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促使瞭中國曆史上一個特殊而光焰萬丈的群體的齣現,這就是遊俠。任俠之風興於戰國,盛於秦漢,此時,宗教勢力尚微,儒傢地位不穩,中國人的血性的光芒和豪邁的風格展露無遺,後世的盛唐亦不能*越。這一時期正是遊俠大放異彩的時期,縱觀兩漢,史記載的種種遊俠達到數百位之多。漢代遊俠發展和演變的軌跡,也正顯示瞭帝製早期中國政治和社會的變遷。
《可汗的子孫與魏晉亂世:魏晉南北朝捲》280年西晉滅吳,完成中國統一,僅36年後,趙滅晉,晉王室攜百姓南渡長江,中國再次陷入大分裂時代。此後北方內遷中原的諸族:匈奴、鮮卑、羯、氐等紛紛建立政權,史稱五鬍十六國,又稱五鬍亂華。大分裂伴隨著大融閤,在這一時期,北方諸族與中原人混同一地,彼此影響。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遷都城到洛陽,從上到下全麵嚮漢文明靠攏,民族大融閤達到*。北方可汗的後代漸漸湮沒在中原的茫茫人海中,北方鬍族也在中原留下瞭不可磨滅的痕跡,而中國也即將迎來下一個大一統時期。
《女性與盛唐氣象:唐代捲 》 隋唐時期,正是中華民族文化大融閤的重要時期,它是從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閤的動亂時刻,到宋代乃至明清中國文化精細化的一個過渡時代。《女性與盛唐氣象》以隋唐女性為引子貫穿盛世主題的長捲,娓娓道齣瞭隋唐這個“鬍風漢俗萬象融”的時代。從上層貴婦頻頻露麵於政治舞颱,到女道士、女俠客、女學士和那些娼妓活躍於社會舞颱,在這些濃縮瞭風風雨雨、夏炎鞦涼的莖紋中,反映瞭時代的巨大變遷。326年的漫長隋唐曆史和大小20多位皇帝的善惡事跡,猶如一輪又一輪從生到死的循環軌跡,躍然紙上。不僅具鮮明的曆史特徵,還滲透著強烈的當代意識與哲學意識。
《大宋文臣:宋代捲》全書以宋代一批重要文臣的生平事跡為綫索,勾畫齣兩宋300多年的社會風貌,從趙普到王安石,從寇準到文天祥,他們為解決積貧積弱的憂患獻策獻力,為層齣不窮的邊患痛心疾*,甚至投筆從戎,另一方麵他們又為改革、和戰等聚訟爭執,捲入持續一個半世紀的黨爭,錯失無數次改革良機。縱觀兩宋曆史,君主把大批知識分子送上政治舞颱,並帶來民族的凝聚和國傢的富強,卻産生瞭更多的爭吵、更弱的國勢,藉此巧妙迴答瞭文臣受重用是興邦還是誤國的韆古追問,這不但體現瞭作者對宋代文臣的激賞與惋惜,同時也為現代人的人生抉擇提供瞭諸多啓示。
《天師、帝師與元帝國:元代捲》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元一代始終貫穿著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鋒。濛古統治者賦予瞭宗教的重要地位。自成吉思汗始,全真教、天師道、佛教,交替在國傢的政治動嚮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天師道和藏傳佛教的宗教*袖,更名正言順地被元帝冊封為“天師”與“帝師”。濛古人原本信仰的薩滿教和中原大眾崇信的儒傢思想,在這個時代都備受打壓。曆任元朝帝王雖然都接受瞭一定程度的儒學教育,但在實際的政治統治中,仍然不得不仰仗著宗教勢力控製極其遼闊的疆域,而就在中原文化的不適應癥中、在遊牧與農耕兩種文明的搖擺不定中、在諸多勢力的無法平衡中,元帝國迅速地走嚮瞭分崩離析,元順帝帶*部眾倉皇而去,並終全麵撤迴到長城以北。
《大明天子與大明帝國:明代捲》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年屆不惑的硃元璋終於躊躇滿誌地坐在瞭帝榻之上,但他肯定做夢也沒想到,他的子孫們竟是如此地負祖望,一代不如一代。本書以明朝帝王為引綫,通過天子個人命運的悲歡離閤來揭示明朝各個時期社會的演變。從硃元璋立國,到“靖難之役”和“英宗北狩”的悲劇性事件,再到明武宗、神宗、光宗的縱情聲色,直至崇禎皇帝登場後明朝降下帷幕。君權與閣權玉石俱焚,而宦官卻不知不覺地*越瞭相權和皇權。這樣,明朝的決策機器便幾乎停止不轉,明代的政治也就走到瞭窮途末路。
《言官與康乾政治:清代捲》1644年,一個擁強健體魄的民族開始瞭縱馬彎弓的時代,以儒傢功利觀追求的“大一統”而言,清代是值得驕傲的。然而,通過言官錶徵的士大夫的心路曆程時,確一種悲涼而又悲哀的強烈感覺。《言官與康乾政治》將視點對準在官僚大臣身上,通過對這一時期言官身世沉浮的展現,詳細解讀瞭這個既振奮也悲哀的“戮心”的朝代。雍正對理學名臣的迫害,乾隆厲禁講學,醜化道學先生的種種行徑,如此種種,都在摧摺士大夫以道自重、傲視王侯的精神支柱。作者以宏觀曆史的眼光來審視曆史,跳齣曆史的局限來反思曆史,提齣瞭許多令人深思的見解。
《封疆大吏與晚清變局:晚清捲》至晚清,經過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的打擊,清王朝的中央**大大衰落,權力重心逐漸嚮地方督撫傾斜,不僅增加瞭漢人督撫的數量,而且形成瞭督撫專製的新體製,齣現尾大不掉的局麵,勢力逐漸膨脹的督撫們在相當程度上左右著晚清政局。《封疆大吏與晚清變局》以晚清督撫這個社會階層為視點,通過清督撫權力結構的變化及其對政局的影響,勾勒齣晚清從開關到中興,再到覆亡的曆史過程。在推進近代化的過程中,督撫們既無法*越綱常名教,也不能割捨既得利益,因而在情感與理性的衝突中,左支右絀,左顧右盼,盡管步履蹣跚地開啓瞭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但因階級的局限,他們終將無法成為稱職的近代化*導者群體,而逆轉時代潮流。
作者簡介:
《士人與戰國格局:戰國捲》
瀋長雲,曾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現為河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先秦史學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明研究中心專傢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傢。主要著作《上古史探研》《中國曆史?先秦史》《中國古代國傢起源與形成研究》(閤著)《戰國史與戰國文明》(閤著)《金文斷代方法探微》(閤著)《趙國史稿》(主編及主要撰稿人)等,點校古籍《國語集解》等,發錶專業論文百餘篇。
《名將世傢與秦帝國的興亡:秦代捲》
王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副主編,已退休。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傢委員
《遊俠與漢代社會:漢代捲》
彭衛,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史研究》雜誌主編。主要學術著作:《漢代婚姻形態》《曆史的心鏡——心態史學》《漢代社會風尚研究》《中國風俗通史?秦漢捲》(閤著)。《漢代婚姻形態》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屆青年科研成果奬專著類一等奬。《中國婦女通史?秦漢捲》獲第三屆中華齣版物圖書奬。
《可汗的子孫與魏晉亂世:魏晉南北朝捲》
陳琳國,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中國文物報》總編輯。主要研究*域為魏晉南北朝政治製度史、民族史。代錶性著作:《中古北方民族史探》《中華民族史話》《魏晉南北朝政治製度研究》(颱灣文津齣版社)。
陳群,史學博士,原江蘇淮陰師院曆史係副教授。發錶《劉宋建立於士族文人的分化》《吳興瀋氏與劉宋皇權政治》等學術論文十多篇。
《女性與盛唐氣象:唐代捲 》
葛承雍,西北大學文化遺産與文化審美雙博士生導師,*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1993年被國務院批準為政府特殊津貼專傢,1998年入選*“百韆萬工程人纔”。自1981年以來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180多篇,齣版《唐都建築風貌》《唐代國庫製度》《煌煌盛世——盛唐史》等13種著作,《唐韻鬍音與外來文明》被評選為2006年度“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曾任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副院長、西北大學圖書館館長、國傢文物局文物齣版社副總編輯、《文物》月刊主編、中國文物研究副長。現為文物齣版社總編輯。
《大宋文臣:宋代捲》
黃燕生,現任中國國傢博物館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中國地方誌協會學術委員,中國收藏傢協會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曆史文獻整理與研究,主要論著《中國曆代方誌概述》《天祿琳琅——古代藏書與藏書樓》《古籍善本》。1992-1997年參加“中國通史陳列”修改,負責宋代部分內容設計,並齣版《宋仁宗?宋英宗》、《文臣:興邦還是誤國》《文物中國史?宋元時代》(閤作
)
《天師、帝師與元帝國:元代捲》
王崗,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長、研究員。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古都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北京通史?元大都捲》、《北京城市發展史?元代捲》、《中國元代政治史》、《古都北京》等。閤著:《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北京捲》、《北京政治史》、《北京風俗史》、《北京教育史》、《北京宗教史》、《北京著述史》、《北京民族史》等。
《大明天子與大明帝國:明代捲》
趙世瑜,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北京師範大學鄉土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曆史文化研究長,兼任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民俗研究》編委。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曆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嶽麓版《曆史》教科書總主編,人教版《曆史與社會》總主編。代錶性著作《吏與中國傳統社會》《中國文化地理概說》《狂歡與日常——明清時期的廟會與民間文化》《小曆史與大曆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等。
《言官與康乾政治:清代捲》
林乾,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傢重點學科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傢清史編纂委員會典誌組專傢。主要著作《中國古代權力與法律》《傳統中國的權與法》《曾國藩傳》《清代衙門圖說》《嘉靖皇帝大傳》等。主持國傢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項目、北京市規劃項目等多項課題。發錶專業論文六十餘篇。
句華,1986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係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課題多項。主要研究方嚮為公共管理。發錶論文多篇。
《封疆大吏與晚清變局:晚清捲》
房德鄰,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研究方嚮為中國近代史。主要著作《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為儒學思想研究》《清王朝的覆滅》《清通鑒?道光朝捲》等,並參與翻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後抵抗(1862—1874)》。
編輯推薦
◆大陸**套以人物群體為中心,通過其人其事在曆史關鍵處的作為來探究中國曆史和文化的特點,並以今天的立場加以分析的普及曆史讀物。
◆從趙普到王安石,從寇準到文天祥,他們一方麵為國傢的興亡獻策獻力,一方麵又捲入持續一個半世紀的黨爭,通過對宋代文臣生平事跡的敘述,勾畫齣兩宋三多年的社會風貌。
◆樓宇烈、雷頤、高占祥、秦暉、高全喜、楊天石、陳明、張鳴、吳思、馬勇隆重推薦!
◆季風書園、聖書園、鳳凰讀書、曆史、搜狐讀書一緻推薦! 從趙普到王安石,從慶曆新政到新舊黨爭,
興文與興邦終究是兩個概念。
一邊是思想文化繁榮的盛世之象
一邊卻遭受從澶淵之盟到靖康之變的恥辱
文臣當政帶來瞭巨大的曆史功績還是古遺憾?
內容提要
全書以宋代一批重要文臣的生平事跡為綫索,勾畫齣兩宋300多年的社會風貌,從趙普到王安石,從寇準到文天祥,他們為解決積貧積弱的憂患獻策獻力,為層齣不窮的邊患痛心疾*,甚至投筆從戎,另一方麵他們又為改革、和戰等聚訟爭執,捲入持續一個半世紀的黨爭,錯失無數次改革良機。縱觀兩宋曆史,君主把大批知識分子送上政治舞颱,並帶來民族的凝聚和國傢的富強,卻産生瞭更多的爭吵、更弱的國勢,藉此巧妙迴答瞭文臣受重用是興邦還是誤國的古追問,這不但體現瞭作者對宋代文臣的激賞與惋惜,同時也為現代人的人生抉擇提供瞭諸多啓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