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1.基礎理論01 內經運氣病釋
2.醫經02 內經評文靈樞
3.醫經03 內經評文素問
4.醫經08 內經素問校證
5.醫經11 內經提要
6.醫經10 黃帝內經素問詳注直講全集
7.溫病04 寒瘟條辨摘要
8.診法20 脈學輯要
9.診法21 圖注脈訣辨真
10.本草47 本草經解要
11.本草25 神農本經校注
12.臨證綜閤04 扁鵲心書
13.兒科06 兒科推拿摘要辨癥指南
14.內科08 內科摘錄
15.傷寒金匱01 傷寒論直解
16.傷寒金匱02 傷寒六書篆要辨疑
17.傷寒金匱03 張仲景金匱要略
18.傷寒金匱04 金匱要略直解
19.傷寒金匱07 傷寒啓濛集稿
20.傷寒金匱13 傷寒全生集
21.傷寒金匱14 金匱要略正義
22.傷寒金匱18 傷寒論集注
23.傷寒金匱24 傷寒論集注
24.傷寒金匱38 張仲景傷寒原文點精
25.傷寒金匱40 傷寒論辨證廣注
這套《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的整理和齣版,對於任何一個對中國傳統醫學懷有敬畏之心的人來說,都是一份厚禮。它所涵蓋的內容,從宏觀的理論體係,到具體的病證論述,再到名傢經驗的傳承,幾乎囊括瞭中醫體係的各個方麵。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病機”和“治則”的深入探討。不同於一些隻強調方藥的著作,這套書更注重從根本上理解疾病的發生機製,以及治療的指導原則。例如,在討論某個病證時,它會詳細分析其內在的病理變化,是陰陽失調,還是氣血虧虛,或者是痰濕阻滯,並在此基礎上闡述相應的治則,比如是“調和營衛”,還是“益氣養血”,亦或是“祛濕化痰”。這種由病機到治則,再到方藥的邏輯推演,讓我能夠更清晰地把握中醫的治療思路。而且,書中引用的各種文獻資料,也都經過瞭嚴謹的考證和整理,使得我們能夠讀到最接近原貌的古代醫籍。這套書的價值,絕非僅僅是提供知識,更在於它幫助我們重塑對中醫的認知,理解其背後深邃的哲學思想和獨特的世界觀。
评分讀完《傷寒論集注》的部分內容,我真的被古人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精妙的辨證思維深深摺服。《傷寒論》作為中醫的經典,其博大精深早已聞名,而這本集注更是將理解的難度大大降低,如同為我這位中醫初學者點亮瞭一盞明燈。書中對每一條條文的注釋都可謂是字斟句酌,不僅解釋瞭文字的含義,更深入剖析瞭條文背後所蘊含的病機、證候以及治法。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太陽病”、“陽明病”等不同病證的層層撥開,它沒有簡單地給齣結論,而是引導讀者一步步去推導,去理解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證候,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治法。書中引用的不同醫傢對同一條文的解讀,更是展現瞭辨證論治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讓我看到瞭中醫的生命力所在。我反復研讀瞭關於“桂枝湯”和“麻黃湯”的章節,對於其藥物配伍、劑量變化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不再覺得《傷寒論》遙不可及,而是能夠真正走進它,感受其中的智慧。對於想要係統學習《傷寒論》的讀者來說,這本集注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輔助讀物,它將帶領你一步步踏入傷寒的殿堂。
评分在翻閱這套《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時,我被其中一些關於古代名醫經驗的記錄深深吸引。這部分內容更像是為我這位普通讀者量身定製的,它以一種更加生動、更加貼近臨床的方式,展現瞭古人積纍的寶貴經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某位古代名醫治療“瘧疾”的詳細記載。從辨證施治,到具體方藥的選擇,再到用藥的劑量和時機,都描述得非常細緻。他不僅僅是給齣瞭一個方子,更是闡述瞭為什麼選擇這個方子,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調整用藥。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很多在現代醫學看來十分復雜的疾病,在古人那裏,通過精細的辨證和靈活的用藥,往往能夠得到有效的控製。書中還記錄瞭一些關於“雜病”的論述,這些疾病往往纏綿難愈,但古人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總結齣瞭許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這對於我們在麵對一些慢性疾病時,提供瞭新的思路和啓示。這部分內容,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中醫的生命力,它不是書本上的僵化理論,而是活生生的經驗傳承。
评分這套《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中的其他部分,也展現瞭中醫文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其中一些關於古代醫學史料的整理和考證,讓我對中醫發展的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例如,書中對一些失傳醫籍的片段輯錄和研究,就像是在考古,將零散的珍貴信息重新拼湊起來,讓我得以一窺那些曾經輝煌卻又漸漸湮沒在曆史長河中的醫學成就。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古代方劑的演變過程的討論,它不僅僅是羅列方劑,更是追溯瞭方劑的起源、發展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所呈現齣的特點。這種宏觀視角讓我對中醫方劑學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認識到它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和社會需求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此外,書中對一些疑難雜癥的古老論述,也讓我大開眼界。一些在現代看來棘手的疾病,古人是如何通過樸素的觀察和推理來認識和治療的,這其中蘊含的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都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藉鑒。這套書的價值,遠不止於醫學知識本身,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和智慧。
评分這套《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真是太棒瞭!我一直對中醫理論的源頭很感興趣,這套書就像打開瞭一扇曆史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古人智慧的結晶。《基礎理論01內經運氣病釋》更是其中的翹楚,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解釋《內經》的運氣學說,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古人如何將天時、地利與人體生理、病理聯係起來。書中對“運氣”二字的解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與實際的節氣變化、氣候特徵、乃至地域環境緊密相連,為我理解“天人閤一”的整體觀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書中引用的古代醫傢論述,字字珠璣,每每讀來都覺得茅塞頓開。更難得的是,它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具體的病癥,比如書中對“運氣”失調所緻的疫病、痹證等論述,條理清晰,既有理論指導,又有臨床參考價值,讓我對這些古老疾病的認識有瞭全新的角度。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主客”理論的闡述,這對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傳變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學習《內經》運氣學說的入門佳作,更是深入理解中醫整體思維方式的一把鑰匙,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中醫、希望探究其深層奧秘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