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圖書 正版認證 中醫圖書 贈視頻教程針灸學書籍3種 董氏奇穴實用手冊 邱雅昌+臨床整理(七十二

京東圖書 正版認證 中醫圖書 贈視頻教程針灸學書籍3種 董氏奇穴實用手冊 邱雅昌+臨床整理(七十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雅昌 編,邱雅昌 譯
圖書標籤:
  • 中醫
  • 針灸
  • 董氏奇穴
  • 邱雅昌
  • 中醫書籍
  • 醫學
  • 健康
  • 正版圖書
  • 視頻教程
  • 臨床醫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曙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
ISBN:9787117162623
商品编码:26579798043
开本:16开

具体描述

9787117162623   董氏奇穴實用手冊 80
9787538177183   中華董氏奇穴臨床整理 35
9787513241717   董氏針灸注疏(第2版) 66

本套書籍分三本:

《董氏奇穴實用手冊》彩色印刷,在針灸圈裏是很齣名的作品,這本書是很的!

《董氏針灸注疏》是以《董氏奇穴正經奇穴學》為母本進行注解,其中包含倒馬針法和放血療法,書籍後麵還贈送瞭20幅穴位彩圖!

《中華董氏奇穴臨床整理》贈送有兩張穴位圖,

促銷活動:

現在購買此套裝,贈送350g以上針灸視頻課程資料,收到貨聯係即可獲取!

書名:董氏奇穴實用手冊 邱雅昌 人民衛生齣版社

主編 邱雅昌

定價 80.00

書號 9787117162623

規格 小16開 軟精裝 227頁

齣版日期 2012年10月

齣版發行 人民衛生齣版社

目錄

導讀

篇 穴位學

章 壹壹部位

大間穴(3)

中間穴(6)

眼黃穴(10)

指駟馬穴(14)

二角明穴(18)

火膝穴(21)

心常穴(24)

小間穴(4)

凰巢穴(7)

製汙穴(11)

心膝穴(15)

膽穴(19)

木穴(22)

木炎穴(25)

浮間穴(5)

鳳巢穴(8)

止涎穴(13)

木火穴(16)

指三重穴(20)

脾腫穴(23)

復原穴(26)

外間穴(6)

婦科穴(8)

指五金穴、指韆金穴(13)

肺心穴(17)

指腎穴(20)

三眼穴(24)

五虎穴(27)

第二章 貳貳部位

反後絕穴(30)

上白穴(34)

中白穴(38)

三叉三穴(41)

土水穴(45)

小節穴(30)

大白穴(35)

下白穴(38)

腕順一穴(42)

骨關穴(46)

重子穴(32)

靈骨穴(35)

三又一穴(40)

腕順二穴(43)

木關穴(46)

重仙穴(32)

次白穴(37)

三叉二穴(40)

手解穴(44)

第三章 叁叁部位

其門穴(49)

火陵穴(51)

手韆金穴(54)

人士穴(58)

其角穴(49)

火山穴(51)

腸門穴(55)

地士穴(58)

其正穴(49)

火腑海穴(53)

肝門穴(56)

天士穴(59)

火串穴(50)

手五金穴(54)

心門穴(56)

麯陵穴(60)

第四章 肆肆部位

正脊一穴(62)

閤金穴(64)

後枝穴(66)

地宗穴(69)

上麯穴(72)

水愈穴(74)

正脊二穴(62)

後椎穴(64)

肩中穴(67)

天宗穴(70)

下麯穴(72)

正脊三穴(63)

首英穴(65)

背麵穴(68)

雲白穴(71)

支通穴(73)

分金穴(63)

富頂穴(65)

人宗穴(69)

李白穴(71)

落通穴(73)

第五章 伍伍部位

火包穴(76)

海豹穴(77)

木婦穴(77)

第六章 陸陸部位

上瘤穴(80)

木鬥穴(84)

火連穴(87)

水仙穴(89)

花骨三穴(91)

火硬穴(81)

木留穴(84)

火菊穴(87)

水晶穴(90)

花骨四穴(92)

火主穴(81)

六完穴(85)

火散穴(88)

花骨一穴(90)

門金穴(83)

水麯穴(86)

水相穴(88)

花骨二穴(91)

第七章 柒柒部位

正筋穴(94)

一重穴(97)

四花中穴(102)

四花裏穴(104)

足韆金穴(106)

消骨穴(109)

腎關穴(112)

上反穴(116)

正宗穴(94)

二重穴(97)

四花副穴(102)

四花外穴(104)

足五金穴(107)

上唇穴(110)

地皇穴(114)

光明穴(117)

正士穴(95)

三重穴(98)

四花下穴(103)

側三裏穴(105)

七虎穴(108)

下唇穴(110)

人皇穴(114)

搏球穴(96)

四花上穴(100)

腑腸穴(103)

側下三裏穴(106)

外三關穴(108)

天皇穴(111)

四肢穴(115)

第八章 捌捌部位

通關穴(119)

內通山穴(121)

姐妹三穴(124)

通胃穴(126)

其黃穴(129)

駟馬中穴(132)

上泉穴(136)

上九裏穴(138)

通山穴(119)

內通天穴(121)

一穴(124)

通背穴(126)

火枝穴(131)

駟馬下穴(133)

金前下穴(136)

下九裏穴(138)

通天穴(120)

姐妹一穴(123)

二穴(125)

明黃穴(128)

火全穴(131)

下泉穴(135)

金前上穴(137)

解穴(139)

內通關穴(120)

姐妹二穴(123)

通腎穴(125)

天黃穴(128)

駟馬上穴(132)

中泉穴(135)

中九裏穴(137)

失音穴(140)

第九章 玖玖部位

耳環穴(143)

金耳穴(145)

木耳穴(143)

水耳穴(145)

火耳穴(144)

耳背穴(146)

土耳穴(144)

耳三穴(147)

第十章 拾拾部位

正會穴(149)

前會穴(152)

上裏穴(155)

馬金水穴(157)

州圓穴(151)

後會穴(153)

四腑二穴(155)

馬快水穴(157)

州昆穴(151)

總樞穴(153)

四腑一穴(156)

腑快穴(158)

州侖穴(152)

鎮靜穴(154)

正本穴(156)

六快穴(158)

七快穴(159)

玉火穴(162)

州水穴(164)

木枝穴(159)

鼻翼穴(162)

水通穴(160)

州火穴(163)

水金穴(160)

州金穴(164)

第十一章 後背部位

分枝上穴(165)

雙鳳穴(168)

金林穴(170)

水中穴(172)

衝霄穴(174)

分枝下穴(165)

九猴穴(169)

頂柱穴(171)

水腑穴(172)

七星穴(166)

三金穴(169)

後心穴(171)

三江穴(173)

五嶺穴(167)

精枝穴(170)

三穴(172)

雙河穴(173)

第十二章 前胸部位

喉蛾九穴(176)

十二猴穴(177)

金五穴(177)

胃毛七穴(178)

腑巢二十三穴(178)

第二篇 董氏奇穴治療學釋義

章 頭部、頸項部、顔麵部疾病

第二章 五官科疾病

第三章 髒腑疾病

第四章 四肢及軀乾部位疾病

第五章 婦科疾病

第六章 雜病

附錄一 放血療法舉隅

附錄二 董氏對“十四經穴”主治病癥之修訂

穴位索引

參考書目

內容提要:

《董氏奇穴實用手冊》由邱雅昌編著,《董氏奇穴實用手冊》詳細介紹董景昌先生“嫡傳正統董氏奇穴”的所有穴位,利用清晰的真人攝影圖顯示尋找穴位紮針的正確方法。對於董氏奇穴的機理,則采用與傳統十四經結閤的方法來闡釋,使已經瞭解十四經的醫師可以很容易地由十四經的基礎來瞭解董氏奇穴,很快能利用董氏奇穴。書中提齣“針證相對論”、“穴位空間論”、“奇正接軌論”,來揭秘穴位的使用機理,並介紹瞭作者本人及其師友運用董氏奇穴的寶貴經驗,對中醫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董氏奇穴臨床整理

定價:35.00元

作者:王敏 編

齣版社: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38177183

字數:20000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王敏先生積多年所學,臨床實踐,以弘揚董針為目的再次齣版《中華董氏奇穴臨床整理》,以中醫陰陽五行、天乾地支、子午流注、二十四節氣、星宿與經絡穴位等,相通互用,辨證施治,平陰陽,通三焦,固五髒,養六腑,暢經絡,針奇穴,解患者疾痛之苦、久病之憂。以寸針數穴加以施治,緩病痛,起沉屙,於疑難雜癥,沉屙痼疾,屢見奇功異效。

內容提要

董氏奇穴既源於傳統的經絡和針灸方法,又有所創新,且獨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眾多針法中的新體係,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推廣價值。筆 者王敏以弘揚董氏奇穴為目的,經多年搜集,精選瞭前輩及各位老師對董針理論和觀點的應用,整理瞭大量的董針資料,編寫瞭《中華董氏奇穴臨床整 理》。本書不僅對董針穴位的定位、取穴方法、主治和用法進行瞭詳細的論述,還提齣瞭董針指壓按摩法。為瞭便於讀者記憶和臨床應用,筆者還 把董針重要的穴位編成瞭歌訣,並列舉瞭大量的臨床和方法。《中華董氏奇穴臨床整理》內容實用,可作為廣大針灸醫師、中醫院校學生、外國留 學生、針灸愛好者及亞健康群體自我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王敏,中國健康促進協會健康教育專傢, “5維全息療法”研發人,“董氏奇穴弘揚人”,“中華業功勛人物”,“中華醫學研究會副會長”,“中醫針灸指導師”。祖籍河北省保定市,1969年生於內濛古赤峰市元寶山區,自幼隨傢族學醫。從醫近20年,先後在赤峰市醫集團醫院、中國中醫研究院、遼寜省朝陽市中醫院骨傷科、科、針灸科;朝陽縣中醫院中醫科、北京玉林醫院針灸科、北京維多利亞醫院中醫疑難病科做中醫臨床工作;曾多次受邀到泰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傢行醫。發明的“5維全息療法”於2007年8月被“全國健康産業工作委員會”、“醫養生康復委員會”認證為“繼承創新項目成果”,並被授予“中華名醫”及“中華名針”榮譽稱號,並且被該委員會聘為終生客座教授。20年1月,“5維全息療法”被中國中醫發展論壇授予“中醫特色療法”。

書名:董氏針灸注疏第2版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定價:66.00元

版次:2017年6月版

齣版: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作者:   劉毅編著  李紅葉、王雄程 、易聚虎  整理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ISBN:  9787513241717

    本書以1968年版《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油印講義為底本,為董氏針灸作注疏,深入剖析穴位命名、淵源及董氏針灸針道、穴道。選取董景昌先生跨越十年的38則醫案和語錄進行分析、講解,以期更好地指導臨床。
       本次修訂,刪繁就簡,新增瞭包括作者本人在內的董門弟子的百餘則臨證驗案和經驗體會,如“醫案86則”“針灸穴位及醫案(陳渡人原著,王全民重編)”和“脈法與針灸的不傳之秘”等章節,進一步提高本書的實用性。


《現代醫學基礎》 內容概述 《現代醫學基礎》是一部係統性、權威性的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以及診斷學等基礎醫學學科的綜閤性教材。本書旨在為醫學生、醫學從業者以及對人體生命科學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學習平颱,理解人體結構、功能、疾病發生機製及其防治原則。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內容涵蓋瞭從微觀細胞到宏觀器官係統的各個層麵,並融入瞭現代醫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詳細內容解析 第一部分:人體結構與發育 第一章:人體解剖學總論 1.1 人體基本概念 體位與方嚮:詳細闡述標準解剖體位,以及前後、上下、內外、左右、內側、外側、近側、遠側等基本方嚮術語,為後續學習提供準確的定位語言。 基本分部:區分頭、頸、軀乾、四肢等主要部位,並進一步細分胸腔、腹腔、盆腔等重要腔隙,介紹其構成和容納的器官。 骨骼係統:係統介紹人體的骨骼係統,包括骨的分類(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骨的構造(骨膜、骨密質、骨鬆質、骨髓腔)、骨的連接(縴維連接、軟骨連接、骨性連接)以及骨的生長與改建。重點介紹全身主要骨骼的名稱、位置、形態及重要結構標誌,如顱骨、脊柱、胸廓、四肢骨骼等。 1.2 運動係統 骨骼:詳述構成運動係統的骨骼,包括其在維持體態、保護內髒、參與運動等方麵的功能。 關節:深入剖析關節的組成(關節麵、關節囊、關節腔),關節的分類(按形態和功能),以及常見關節的活動方式,如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的解剖學特點和運動功能。 肌肉:介紹肌肉的形態、結構(肌腹、肌腱),肌肉的收縮機製,以及全身主要肌肉群的分布、起止點、功能和作用,如頭麵部肌肉、軀乾肌肉、四肢肌肉等。 1.3 呼吸係統 組成:詳盡描述呼吸係統的構成,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 結構:重點講解鼻腔的結構和功能(過濾、加溫、濕潤空氣),喉的結構和發聲功能,氣管和支氣管的通氣作用,以及肺的肺泡、肺小葉等微觀結構,介紹肺的換氣功能。 1.4 消化係統 組成:介紹消化係統的組成,包括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和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腺、膽囊)。 結構與功能:詳細闡述各器官的形態、結構特點,以及它們在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過程中的功能。重點介紹胃的蠕動和分泌、小腸絨毛的吸收功能、肝髒的代謝和解毒作用、胰腺的消化酶分泌等。 1.5 泌尿係統 組成:介紹泌尿係統的組成,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結構與功能:重點講解腎的結構(皮質、髓質、腎單位),尿液的生成過程(濾過、重吸收、分泌),以及輸尿管、膀胱、尿道的功能。 1.6 生殖係統 男性生殖係統:介紹睾丸、附睾、輸精管、精囊、前列腺、陰莖等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精子的生成和發育。 女性生殖係統:介紹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外生殖器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卵子的生成、排卵、月經周期等。 1.7 神經係統 組成:介紹神經係統的組成,包括中樞神經係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係統(腦神經、脊神經)。 結構:詳細描述腦(大腦、小腦、腦乾)和脊髓的結構,包括腦的各葉、溝、迴,腦乾的各部,脊髓的灰質和白質。 功能:闡述神經係統的感知、傳導、整閤和調節功能,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突觸傳遞等。 1.8 心血管係統 心髒:介紹心髒的四腔(心房、心室)、瓣膜、心肌的結構,以及心髒的興奮傳導係統和心髒的泵血功能。 血管:講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血液循環的路徑(體循環、肺循環)。 1.9 淋巴係統與內分泌係統 淋巴係統:介紹淋巴器官(胸腺、脾、淋巴結)和淋巴管的結構與功能,以及淋巴在免疫和體液平衡中的作用。 內分泌係統:介紹主要內分泌腺(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島等)的位置、結構和分泌的激素,以及激素對機體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功能的調節。 1.10 感覺器官 眼:介紹眼球的結構(角膜、虹膜、晶狀體、視網膜)和視覺的形成過程。 耳:介紹外耳、中耳、內耳的結構,以及聽覺和前庭功能的形成。 皮膚:介紹皮膚的層次結構(錶皮、真皮、皮下組織),以及皮膚的保護、感覺、體溫調節等功能。 1.11 胚胎學 生殖細胞與受精:講解配子形成、受精過程,受精卵的發育。 早期胚胎發育:闡述卵裂、囊胚形成、著床過程。 胚層分化與器官形成:介紹三胚層(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的形成,以及各胚層分化形成的組織和器官。重點介紹神經管、心管、脊索等早期重要結構的發育。 胎兒發育:描述胎兒在妊娠各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以及胎盤的作用。 第二章:組織學 2.1 細胞 細胞膜:介紹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其組成成分(脂質、蛋白質、糖類)及其功能,如物質運輸、信息傳遞。 細胞質:詳述細胞質的基本構成(細胞質基質、細胞器),以及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如綫粒體的能量産生、內質網的蛋白質和脂質閤成、高爾基體的物質加工和轉運、溶酶體的消化作用、過氧化物酶體的代謝作用、核糖體的蛋白質閤成。 細胞核:介紹核膜、核仁、染色質等結構,以及細胞核在遺傳物質存儲和傳遞中的作用。 2.2 上皮組織 分類:根據細胞形態和層數,將上皮分為簡單上皮(單層柱狀、單層立方、單層扁平)和復上皮(復層扁平、復層柱狀、復層立方、假復層柱狀)。 特點與功能:講解上皮組織的極性(遊離麵、基底麵)、細胞間連接(緊密連接、橋粒、橋小帶、間隙連接),以及其在覆蓋、保護、吸收、分泌、感覺等方麵的功能。 2.3 結締組織 組成:介紹結締組織的基本成分,包括細胞(成縴維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脂肪細胞、白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縴維:膠原縴維、彈性縴維、網狀縴維;基質)。 分類:根據細胞密度、縴維類型和排列方式,分為疏鬆結締組織、緻密結締組織(規則和不規則)、脂肪組織、網狀組織、彈性組織等。 功能:闡述結締組織在連接、支持、營養、保護、免疫等方麵的作用。 2.4 肌肉組織 骨骼肌:介紹骨骼肌縴維的結構(肌原縴維、肌小節、橫管、肌漿網)、收縮機製(滑動肌絲學說),以及骨骼肌的隨意運動功能。 平滑肌:講解平滑肌縴維的結構特點,以及其在內髒器官蠕動等方麵的無意識運動功能。 心肌:介紹心肌縴維的結構(閏盤),以及其高效、不疲勞的收縮特性。 2.5 神經組織 神經元:介紹神經元的基本結構(細胞體、軸突、樹突),以及神經衝動的産生和傳導。 神經膠質細胞:講解中樞神經係統中的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室管膜細胞,以及周圍神經係統中的衛星細胞和雪旺細胞,闡述它們在支持、營養、絕緣、防禦等方麵的作用。 2.6 器官的組織結構 結閤解剖學內容,介紹主要器官(如胃、腸、肝、腎、肺、心髒、腦、皮膚等)的組織學結構,分析其組織構成與功能之間的關係。例如,小腸黏膜的絨毛和微絨毛如何增大吸收麵積,肺泡壁的薄層結構如何利於氣體交換。 第二部分:人體功能與代謝 第三章:生理學 3.1 細胞生理學 跨膜運輸:詳細講解被動運輸(簡單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機製,以及物質進齣細胞的調控。 細胞膜電位:闡述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産生機製,以及它們的形成與傳導。 細胞信號傳導:介紹細胞如何接收和響應外界信號,以及信號轉導的常用機製(如受體-酶偶聯、G蛋白偶聯受體)。 3.2 神經係統的生理功能 神經衝動的産生與傳導:深入分析動作電位的形成、傳播,以及突觸的結構與功能,神經遞質的釋放與作用。 感覺生理:講解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痛覺、溫覺)的感受器、傳導通路和大腦皮層的感覺分析。 運動生理:闡述骨骼肌收縮的調控,運動的産生、協調與控製,以及大腦皮層運動區的定位。 自主神經係統:介紹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結構、功能及其對內髒器官的調節作用。 大腦皮層功能:講解大腦皮層在高級神經活動中的作用,如意識、學習、記憶、語言等。 3.3 肌肉的生理功能 骨骼肌收縮:詳細描述骨骼肌收縮的興奮-收縮偶聯過程,單收縮、強直收縮,以及肌肉的募集和頻率效應。 平滑肌收縮:介紹平滑肌的收縮特點和調控方式。 心肌生理:講解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收縮性,以及心髒的電生理活動。 3.4 心血管係統的生理功能 心髒泵血功能:分析心動周期的各個階段,心音的形成,以及心髒每搏輸齣量和每分輸齣量的測定。 血壓的形成與調節:講解血壓的構成(收縮壓、舒張壓),以及血壓的神經和體液調節機製。 血液循環:闡述體循環和肺循環的生理意義,以及血流動力學的基本原理。 心血管係統的調節:介紹心髒和血管的自主神經調節、體液調節以及反射調節。 3.5 呼吸係統的生理功能 通氣:分析呼吸運動的動力學,肺泡通氣量,以及影響通氣的因素。 氣體交換:講解肺泡與血液之間、血液與組織之間氣體交換的原理(擴散),以及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運輸方式。 呼吸的調節:闡述呼吸中樞的定位,以及化學感受器、機械感受器對呼吸的調節。 3.6 消化係統的生理功能 消化液的分泌:介紹唾液、胃液、胰液、膽汁、腸液的分泌調控及其主要成分和功能。 消化與吸收: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各段的消化過程(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以及營養物質(碳水化閤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的吸收部位和機製。 胃腸運動:講解咀嚼、吞咽、胃的排空、小腸的蠕動、分節運動,以及大腸的運動。 3.7 泌尿係統的生理功能 腎的結構與功能:重點講解腎單位的結構,包括腎小球、腎小管,以及尿液生成的三個基本過程: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和集閤管的重吸收、腎小管和集閤管的分泌。 尿液的形成與排齣:分析影響腎小球濾過率的因素,腎小管對水、電解質、葡萄糖、尿素等的重吸收機製,以及尿液濃縮和稀釋的機製。 腎髒的其他功能:介紹腎髒在內分泌(分泌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活性維生素D)和物質代謝中的作用。 3.8 內分泌係統的生理功能 激素的作用機製:講解激素與靶細胞受體的結閤,以及激素引起的細胞反應。 主要內分泌腺的功能:詳細闡述垂體(生長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甲狀腺(甲狀腺素、降鈣素)、甲狀旁腺(甲狀旁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髓質激素)、胰腺(胰島素、胰高血糖素)、性腺等分泌的激素及其在調節機體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方麵的作用。 3.9 體溫調節、水鹽平衡與酸堿平衡 體溫調節:介紹體溫的正常範圍,體溫的産生和散熱機製,以及下丘腦在體溫調節中的核心作用。 水鹽平衡:分析體內水分和鈉、鉀等主要電解質的來源、去嚮和平衡機製,以及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激素的作用。 酸堿平衡:講解內源性酸的來源,以及血液緩衝係統、呼吸調節、腎髒調節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的作用。 第四章:生物化學 4.1 構成人體的基本分子 糖類:介紹單糖、二糖、多糖的結構和功能,如葡萄糖的代謝、糖原的閤成與分解。 脂質:講解脂肪、磷脂、固醇的結構和功能,如脂肪的儲存和能量利用、磷脂在細胞膜中的作用。 蛋白質:分析氨基酸的結構,蛋白質的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結構,以及蛋白質的功能(酶、結構蛋白、運輸蛋白、免疫蛋白等)。 核酸:介紹DNA和RNA的結構,核苷酸的組成,以及核酸在遺傳信息傳遞中的作用。 4.2 酶 酶的性質:講解酶的催化作用、專一性、高效性,以及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pH、酶促反應物濃度、抑製劑)。 酶的作用機製:介紹酶-底物復閤物的形成,以及催化反應的具體步驟。 4.3 代謝 糖代謝:詳細闡述糖酵解、三羧酸循環、氧化磷酸化等産能過程,以及糖異生、糖原閤成與分解等糖的儲存與釋放過程。 脂質代謝:分析脂肪的氧化分解(β-氧化)、脂肪的閤成,以及酮體的形成和利用。 蛋白質代謝:介紹氨基酸的脫氨基、轉氨基反應,以及尿素循環。 核酸代謝:講解核酸的閤成與分解。 4.4 維生素與礦物質 維生素:介紹脂溶性維生素(A、D、E、K)和水溶性維生素(B族、C)的來源、功能和缺乏癥。 礦物質:分析常量元素(如鈣、磷、鈉、鉀、氯)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碘)在體內的作用和生理功能。 4.5 遺傳物質與基因錶達 DNA復製:講解DNA雙螺鏇結構的復製過程,DNA聚閤酶的作用。 轉錄:闡述DNA轉錄為mRNA的過程,RNA聚閤酶的作用。 翻譯:介紹mRNA翻譯為蛋白質的過程,核糖體、tRNA的作用。 基因調控:簡述基因錶達的調控機製。 第三部分:疾病與診斷 第五章:病理學 5.1 細胞損傷與適應 細胞損傷的原因:分析缺氧、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免疫因素等引起的細胞損傷。 細胞損傷的形態學改變:詳細描述細胞水腫、脂肪變性、玻璃樣變性、黏液樣變性、澱粉樣變性等可逆性損傷,以及細胞壞死(固縮、液化、凝固、酪酪樣壞死)和細胞凋亡的特徵。 細胞的適應性改變:講解細胞的萎縮、增生、肥大、化生等適應性反應。 5.2 炎癥 炎癥的定義與基本特徵:介紹炎癥的發生、過程和基本病理變化(紅、腫、熱、痛、功能障礙)。 炎癥的病因與發病機製:分析炎癥的常見病因,以及炎性介質(如細胞因子、緩激肽)在炎癥反應中的作用。 炎癥的病理過程:講解急性炎癥(血管反應、滲齣、細胞浸潤)和慢性炎癥(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浸潤,組織增生)。 炎癥的結局:闡述炎癥的愈閤(修復、再生、縴維化)、遷延和發展為慢性炎癥。 5.3 循環障礙 充血與淤血:分析主動充血(動脈擴張)和被動充血(靜脈迴流受阻)的原因和後果。 水腫:講解水腫的定義、分類(漏齣液、滲齣液)、原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淋巴迴流受阻、鈉水瀦留)及其臨床意義。 血栓形成:介紹血栓形成的三個主要因素(血管壁損傷、血流改變、血液成分改變),以及血栓的成分、類型和結局。 栓塞:講解各種栓子的形成、來源和栓塞的部位、後果。 齣血:分類介紹各種齣血(如外傷性齣血、潰瘍性齣血、血管畸形齣血),以及齣血的後果。 缺血與梗死:分析缺血的原因、梗死的定義、類型(貧血性、齣血性)和器官特異性。 5.4 腫瘤 腫瘤的定義與基本特徵:介紹腫瘤的良性與惡性腫瘤的特點,如生長方式、分化程度、侵襲性、轉移性。 腫瘤的病因與發病機製:分析腫瘤發生的遺傳學基礎(基因突變、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緻癌因素(化學緻癌物、病毒緻癌物、放射綫)。 腫瘤的生長與轉移:講解腫瘤的局部浸潤和淋巴、血行轉移。 腫瘤的組織學分類與命名:介紹常見腫瘤的組織學分類方法。 5.5 遺傳性疾病 單基因遺傳病:講解常染色體顯性、常染色體隱性、X連鎖顯性、X連鎖隱性遺傳病的發病機製和遺傳方式。 多基因遺傳病:介紹多基因遺傳病的特點和影響因素。 染色體病:分析染色體數目異常(如唐氏綜閤徵)和染色體結構異常引起的疾病。 5.6 免疫病理學 免疫功能亢進:介紹過敏反應(I-IV型)、自身免疫病的發病機製。 免疫功能低下:分析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5.7 常見疾病的病理學基礎 感染性疾病:簡述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病理變化。 心血管疾病:介紹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力衰竭的病理學基礎。 呼吸係統疾病:分析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結核的病理學特點。 消化係統疾病:講解消化性潰瘍、肝硬化、炎癥性腸病等的病理學改變。 神經係統疾病:介紹腦卒中、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學基礎。 第六章:診斷學 6.1 診斷學基本原則 病史采集:詳細講解采集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傢族史、婚育史的技巧和要點。 體格檢查:係統介紹視、觸、叩、聽等檢查方法,以及全身各係統(心、肺、腹、神經、皮膚、淋巴結等)的檢查要領和陽性體徵的意義。 輔助檢查:介紹各類輔助檢查的原理、適應癥、禁忌癥和結果判讀,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病理學檢查等。 6.2 實驗室診斷 血液學檢查:講解血常規(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計數與分類)、血生化(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凝血功能、免疫學檢查(抗體、抗原檢測)、腫瘤標誌物等的意義。 尿液檢查:分析尿常規(蛋白、糖、酮體、紅細胞、白細胞)的意義,以及尿沉渣的檢查。 糞便檢查:講解大便常規、大便隱血試驗的意義。 體液檢查:介紹腦脊液、胸腹腔積液、關節腔積液的常規及生化檢查。 6.3 影像學診斷 X綫檢查:講解普通X綫、CT、MRI在診斷呼吸係統、消化係統、骨骼係統、神經係統疾病中的應用。 超聲檢查:介紹超聲在腹部器官(肝、膽、胰、脾、腎)、心髒、婦科、血管檢查中的應用。 核醫學檢查:講解放射性核素顯像在功能診斷中的應用。 6.4 內鏡檢查 消化內鏡:介紹胃鏡、腸鏡在診斷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 呼吸內鏡:講解支氣管鏡在呼吸道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腔鏡檢查:介紹腹腔鏡、胸腔鏡在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6.5 病理學診斷 細胞學檢查:講解脫落細胞學(如宮頸塗片)、細針穿刺細胞學在腫瘤早期診斷中的作用。 組織活檢:介紹活檢在確診腫瘤、炎癥等疾病中的重要性。 6.6 心電圖與腦電圖 心電圖(ECG):講解心電圖的基本原理,以及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的診斷。 腦電圖(EEG):介紹腦電圖在診斷癲癇、腦血管病、腦腫瘤等疾病中的應用。 6.7 綜閤診斷分析 強調結閤病史、體格檢查和各項輔助檢查結果,進行綜閤分析,得齣初步診斷和鑒彆診斷,並製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方案。 《現代醫學基礎》為讀者構建瞭一個紮實而廣博的醫學知識體係,是理解和掌握疾病發生發展規律、有效進行臨床實踐的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最近的“精神食糧”!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一直想深入瞭解中醫的博大精深。偶然間發現瞭這本書,點進去一看,就被它的介紹吸引瞭。收到貨後,它的包裝就非常用心,拆開後,書本的整體感覺就像一個老朋友,散發著淡淡的紙張香氣,翻開來,字跡清晰,排版閤理,讀起來非常順暢。 我特彆喜歡它對中醫曆史的梳理。從古至今,中醫的發展曆程,哪些是重要的裏程碑,哪些是關鍵的人物,這本書都做瞭非常詳盡的介紹。我感覺自己就像穿越瞭一樣,看到瞭中醫這門古老醫學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並流傳至今的。這種曆史的厚重感,讓我對中醫的敬畏之心又增添瞭幾分。 書中關於中醫的哲學思想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關於治療疾病的技藝,更是一種關於人與自然、身體與心靈和諧統一的智慧。我尤其喜歡它對“天人閤一”理念的闡釋,這讓我看到瞭中醫與現代科學在某些層麵上的共通之處,也讓我對生命的理解有瞭更深的層次。 而且,它還贈送瞭視頻教程,這個絕對是驚喜中的驚喜!視頻講解的聲音溫和有力,畫麵清晰,老師的示範非常到位,我跟著視頻學習,感覺自己就像有瞭一個私人中醫老師一樣,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視頻中對一些復雜概念的講解,比書本上的文字更加直觀易懂,我感覺自己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瞭。 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文化的熏陶。它讓我看到瞭中醫背後深厚的哲學底蘊和人文關懷,也讓我對中國傳統醫學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我一定會把它當作一本珍藏的書籍,反復閱讀,慢慢領悟。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醫、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對中醫的神奇療效充滿好奇,特彆是那些能夠快速緩解病痛的針灸技術。當我在京東圖書上看到這本書時,就被它的標題深深吸引瞭:《京東圖書 正版認證 中醫圖書 贈視頻教程 針灸學書籍3種 董氏奇穴實用手冊 邱雅昌+臨床整理(七十二》。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 收到書的那一天,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瞭包裝。書的整體感覺非常厚實,紙張質量也很好,印刷清晰,字跡工整,讀起來讓人賞心悅目。我尤其喜歡它在針灸學基礎理論方麵的講解,從經絡的循行到穴位的定位,再到各種針刺手法,都描述得非常詳細,而且圖文並茂,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這本書竟然還贈送瞭視頻教程!這真是太棒瞭!視頻教程裏的老師講解生動形象,對於一些難以理解的穴位定位和操作手法,通過視頻演示,我一下子就明白瞭。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個私人中醫導師,隨時隨地都可以跟著學習。 其中關於“董氏奇穴”的部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書中對董氏奇穴的介紹非常係統,不僅有詳細的穴位定位圖,還有各種病癥的治療方案。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描述,在自己身上尋找一些穴位,感覺非常有趣。書中的“邱雅昌+臨床整理(七十二”這一部分,更是讓我看到瞭中醫大傢是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並不斷創新發展的。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個中醫學習的寶庫。它涵蓋瞭理論、實踐、案例分析等多個方麵,讓我對針灸學有瞭更深入的認識。我一定會好好研究這本書,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更多實用的中醫知識,為自己的健康乃至他人的健康貢獻一份力量。如果你也對中醫,特彆是針灸感興趣,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评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中醫的針灸療法非常著迷,但是苦於沒有係統性的學習資料。看到這本書的介紹,尤其是提到“針灸學書籍3種”和“贈視頻教程”,我就毫不猶豫地下單瞭。拿到書之後,我的驚喜程度簡直爆錶!首先,書的裝幀設計就非常有專業感,封麵上清晰地標注瞭書名和作者,一看就知道是正規齣版物。 打開書,裏麵內容豐富,章節劃分清晰。我對針灸學的基礎理論部分尤為感興趣,書裏詳細解釋瞭經絡、穴位、取穴方法、針刺手法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非常到位。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學徒,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一步步地走進針灸的世界。 最讓我興奮的是,這本書竟然還贈送瞭視頻教程!這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視頻教程裏,老師的演示非常專業,每一個穴位的定位都清晰可見,甚至連針刺的角度和深度都有詳細的說明。我跟著視頻反復觀看,學習瞭好多重要的穴位,感覺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瞭提升。 書中還介紹瞭“董氏奇穴”的理論和應用。這個部分對我來說尤其具有吸引力。我之前對董氏奇穴瞭解不多,但這本書的講解讓我茅塞頓開。書中詳細列舉瞭董氏奇穴的各種組閤和治療範圍,並配有大量的臨床實例,讓我對這些穴位的神奇療效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給瞭我紮實的針灸理論知識,還通過視頻教程提供瞭實踐指導。我一定會認真學習,爭取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針灸技能,為自己和傢人的健康提供幫助。如果你也對針灸感興趣,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评分

這是一本我找瞭好久的中醫經典著作,雖然我不是學醫的,但一直對中醫文化充滿好奇。收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吸引瞭。封麵設計樸素卻不失雅緻,一看就感覺是經過精心打磨的。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溫潤,印刷清晰,字跡工整,閱讀起來非常舒服。 我尤其欣賞它裏麵對於中醫理論的闡述。沒有生澀難懂的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層層剝開,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窺見中醫的智慧。書中對陰陽五行、經絡穴位、髒腑功能等基礎知識的講解,循序漸進,邏輯清晰,讀完之後,感覺我對中醫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聽過”的層麵,而是有瞭一些具象的認識。 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搭配瞭視頻教程。這對於我這種喜歡視覺化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視頻教程裏,老師的講解非常生動形象,不僅詳細介紹瞭書中的理論,還對一些重要的穴位進行瞭演示,手把手的教學,讓我仿佛置身於課堂之中,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視頻畫質清晰,聲音洪亮,學習體驗非常棒。 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董氏奇穴”的部分。這個概念對我來說非常新穎。書中詳細介紹瞭這些穴位的定位、主治、配穴方法,甚至還有一些經典的案例分析。每一個穴位都配有精美的插圖,清晰地標示齣瞭穴位的位置,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在傢裏的模擬人體模型上尋找這些穴位,感覺自己離中醫又近瞭一步。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和學習體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集理論、實踐、輔助教學於一體的“中醫學習平颱”。我還會繼續深入研讀,並且非常有信心,通過這本書的指引,我能夠對中醫的認識更上一層樓,甚至在某些方麵能夠學以緻用。我嚮所有對中醫感興趣的朋友強烈推薦這本書,相信你們一定會和我一樣,收獲滿滿。

评分

最近對中醫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瞭解到“董氏奇穴”的神奇之處後,更是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相關的書籍。這本書的標題直接擊中瞭我:“董氏奇穴實用手冊”,再加上“中醫圖書 贈視頻教程”,簡直是量身定做!收到書的那一刻,我被它的嚴謹所震撼。封麵設計簡潔而專業,字體清晰,一看就知道是認真做學問的書。 翻開書頁,我被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所摺服。它不僅僅是對董氏奇穴的簡單介紹,而是深入到穴位的來龍去脈、主治病癥、臨床應用等方方麵麵。書中對每一個穴位都有詳細的圖文解析,穴位的定位非常精準,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準確找到穴位。而且,書中還引用瞭大量的醫案,讓我看到瞭董氏奇穴在實際臨床中的威力。 驚喜的是,這本書還附贈瞭視頻教程!這對我來說太重要瞭。視頻中,老師的講解非常清晰,不僅演示瞭穴位的定位,還講解瞭手法和注意事項。跟著視頻學習,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名師的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以前看書上對穴位定位的描述,有時會覺得模糊,但視頻演示一下,一切都豁然開朗。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邱雅昌+臨床整理(七十二”的這部分內容。這讓我看到瞭這些經典的穴位是如何被一代代中醫名傢所傳承和發展的。書中的案例分析,充滿瞭智慧和經驗,讓我受益匪淺。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門技術,更是在學習一種傳承。 這本書是一本集理論、實踐、傳承於一體的寶貴中醫經典。我一定會把它作為我的學習寶典,反復研讀,不斷提升自己對董氏奇穴的認識和理解。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董氏奇穴感興趣的中醫愛好者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