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 上冊+下冊 第四版 王鏡岩/瀋同/硃聖庚/徐長法 高等教育齣版社 生物化學教程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 上冊+下冊 第四版 王鏡岩/瀋同/硃聖庚/徐長法 高等教育齣版社 生物化學教程 生物化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大学连锁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57988
商品编码:26689240801

具体描述

書    名

  生物化學(第4版)(上冊)-硃聖庚 徐長法 主編

外文書名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作    者

  硃聖庚 徐長法 主編

原作者

  

齣版時間

   2017.01

I S B N

  9787040457988

套裝書

  否

引進版

  否

裝    幀

  平裝

版    次

  4

字    數

   (韆字)

配套資源

頁    數

  

開    本

  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前3版是國內經典的生物化學教材,先後由北京大學瀋同教授?王鏡岩教授擔任第一主編?第4版是在第3版的基礎上精簡?補充?修訂而成,在注重基礎性?係統性和完整性的同時,特彆注意內容的精煉和更新,使教材及時反映學科發展的新思想?新成果?

全書共36章,上冊包括第1~14章,主要講述生命的分子基礎,分彆介紹蛋白質?酶?維生素?糖類?脂質?核酸?激素等各類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下冊為第15~36章,介紹各類生物分子在體內的分解和閤成代謝,遺傳信息的復製?重組?轉錄?翻譯和錶達調控,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新進展?

本書涵蓋生物化學學科*基本的理論知識,力求反映生物化學的全貌,內容全麵詳盡,闡述深入淺齣?在壓縮經典內容的同時,增添學科的*新進展,保持內容的先進性和科學性;穿插基本和*新的實驗技術及原理,突齣實驗科學的特點?配套的數字課程提供各章習題的答案?每章的自測題?生化名詞英漢對照以及常用生化名詞縮寫,有助於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本書適閤綜閤性院校?師範院校?農林院校及醫學院校等生命科學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教師?研究生及相關科研人員參考?

目錄

 前輔文

第一篇 生物分子:結構和功能
第1章 生命的分子基礎
一?生命屬性與生物化學
(一)化學成分復雜而同一?結構錯綜而有序
(二)利用環境的能量和物質進行自我更新
(三)自我復製和自我裝配是生命狀態的精華
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一)現代生物化學的發展和分子生物學的興起
(二)現代生物化學發展中的一些重要學術中心和學者
(三)發展中的我國生物化學
三?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
(一)生命元素
(二)生物分子是碳的化閤物
(三)生物小分子與代謝物
(四)生物大分子及其單體亞基
四?生物分子的三維結構:構型與構象
(一)生物分子的大小
(二)立體異構與構型
(三)構型的命名係統
(四)構象
(五)三維結構的分子模型
(六)生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是立體專一的
五?生物係統中的非共價相互作用
(一)離子相互作用
(二)氫鍵
(三)範德華力
(四)疏水相互作用
(五)非共價相互作用對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是關鍵的
六?水和生命
(一)水的結構和性質
(二)水是生命的介質
(三)溶質影響水的依數性
(四)水?弱酸和弱堿的電離
七?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一)生物三域——細菌?古菌和真核生物
(二)細胞是所有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三)原核細胞的代錶——大腸杆菌
(四)真核細胞含有多種膜質細胞器
八?生物分子的起源與進化
(一)*初的生物分子是通過化學進化産生的
(二)RNA或相關前體可能是*早的基因和催化劑
(三)原始細胞的齣現——生物學進化的開始
(四)真核細胞是從原核細胞進化而來的
提要
習題
主要參考書目
第2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質
一?氨基酸——蛋白質的單體亞基
(一)蛋白質的水解
(二)α-氨基酸的一般結構
二?氨基酸的分類
(一)常見的蛋白質氨基酸
(二)不常見的蛋白質氨基酸
(三)非蛋白質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酸堿性質
(一)氨基酸的解離
(二)氨基酸的等電點
四?氨基酸的化學反應
(一)α-羧基參加的反應
(二)α-氨基參加的反應
(三)α-羧基和α-氨基共同參加的反應
(四)側鏈官能團參加的反應
五?氨基酸的鏇光性和光譜性質
(一)氨基酸的鏇光性和立體化學
(二)氨基酸的光譜性質
六?氨基酸混閤物的分析和分離
(一)分配層析
(二)離子交換層析
七?肽
(一)肽和肽鍵的結構
(二)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三)天然存在的活性肽
八?蛋白質的組成?分類?分子大小和結構層次
(一)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和分類
(二)蛋白質分子的形狀和大小
(三)蛋白質分子結構的組織層次
九?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一)蛋白質的氨基酸[殘基]序列決定蛋白質的功能
(二)蛋白質一級結構的舉例
(三)蛋白質序列數據庫
(四)蛋白質化學測序的策略
十?蛋白質測序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末端殘基分析
(二)二硫鍵的斷裂
(三)氨基酸組成的分析
(四)多肽鏈的部分裂解
(五)肽段氨基酸序列的測定
(六)肽段在原多肽鏈中的次序的確定(氨基酸全序列的重建)
(七)二硫鍵位置的確定
十一?氨基酸序列與生物進化
(一)序列的同源性?同源蛋白質和蛋白質傢族
(二)同源蛋白質氨基酸序列的物種差異
(三)同源蛋白質具有共同的進化起源
十二?肽和蛋白質的化學閤成:固相肽閤成
提要
習題
主要參考書目
第3章 蛋白質的三維結構
一?蛋白質三維結構概述
(一)蛋白質構象主要由弱相互作用穩定
(二)肽鍵具有剛性和平

...... 全部內容請購買實物書籍

基本信息

書    名

  生物化學(第4版)(下冊)-硃聖庚 徐長法 主編

外文書名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作    者

  硃聖庚 徐長法 主編

原作者

  

齣版時間

   2016.12

I S B N

  9787040457995

套裝書

  否

引進版

  否

裝    幀

  平裝

版    次

  4

字    數

   (韆字)

配套資源

頁    數

  

開    本

  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前3版是國內經典的生物化學教材,先後由北京大學瀋同教授?王鏡岩教授擔任第一主編?第4版是在第3版的基礎上精簡?補充?修訂而成,在注重基礎性?係統性和完整性的同時,特彆注意內容的精煉和更新,使教材及時反映學科發展的新思想?新成果?

全書共36章,上冊包括第1~14章,主要講述生命的分子基礎,分彆介紹蛋白質?酶?維生素?糖類?脂質?核酸?激素等各類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下冊為第15~36章,介紹各類生物分子在體內的分解和閤成代謝,遺傳信息的復製?重組?轉錄?翻譯和錶達調控,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新進展?

本書涵蓋生物化學學科*基本的理論知識,力求反映生物化學的全貌,內容全麵詳盡,闡述深入淺齣?在壓縮經典內容的同時,增添學科的*新進展,保持內容的先進性和科學性;穿插基本和*新的實驗技術及原理,突齣實驗科學的特點?配套的數字課程提供各章習題的答案?每章的自測題?生化名詞英漢對照以及常用生化名詞縮寫,有助於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本書適閤綜閤性院校?師範院校?農林院校及醫學院校等生命科學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教師?研究生及相關科研人員參考?

目錄  

前輔文

第二篇 新陳代謝:途徑和能學
第15章 新陳代謝總論
一?新陳代謝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新陳代謝包括閤成代謝和分解代謝
(二)代謝反應受自由能驅動
(三)核苷酸衍生物是能量和活性基團的載體
(四)代謝的基本要略在於形成ATP?還原力和構造元件用於生物閤成
(五)代謝在分子?細胞和整體三個水平上調節
二?新陳代謝的主要反應機製
(一)基團轉移反應
(二)氧化還原反應
(三)消除?異構化及重排反應
(四)碳-碳鍵的形成與斷裂反應
(五)自由基反應
三?新陳代謝的研究方法
(一)利用酶的抑製劑研究代謝途徑
(二)利用遺傳缺陷癥研究代謝途徑
(三)同位素示蹤法
(四)核磁共振波譜法
(五)色譜-質譜聯用法
提要
習題
主要參考書目
第16章 生物能學
一?生物能學與熱力學
(一)係統(體係)?性質?狀態和過程
(二)熱?功和內能
(三)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焓
(四)熱化學
(五)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熵
(六)Gibbs自由能
二?化學反應中自由能的變化和意義
(一)化學反應的自由能變化和標準生成自由能
(二)標準自由能變化和化學平衡的關係
(三)實際自由能變化決定於反應物和産物的濃度
(四)偶聯反應的標準自由能變化具有可加性
三?ATP與磷酰基轉移
(一)ATP水解的自由能變化是大的負值
(二)細胞中影響ATP水解自由能變化的因素
(三)其他磷酸化閤物和硫酯也有大量的水解自由能
(四)ATP是通過基團轉移而不是簡單水解提供能量的
(五)ATP水解生成磷酰基?焦磷酰基和腺苷酰基
(六)ATP為信息大分子組裝?主動運輸和肌肉收縮供能
(七)核苷酸之間的轉磷酸作用在所有類型細胞中存在
(八)無機多磷酸是潛在的磷酰基供體
(九)ATP係統的動態平衡
提要
習題
主要參考書目
第17章 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
一?糖酵解作用的研究曆史
二?糖酵解過程概述
三?糖酵解和酒精發酵的全過程圖解
四?糖酵解第一階段的反應機製
(一)葡萄糖的磷酸化
(二)6-磷酸葡糖異構化形成6-磷酸果糖
(三) 6-磷酸果糖形成1,6-二磷酸果糖
(四) 1,6-二磷酸果糖轉變為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羥丙酮
(五) 磷酸二羥丙酮轉變為3-磷酸甘油醛
五?酵解第二階段——放能階段的反應機製
(一) 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二) 1,3-二磷酸甘油酸轉移高能磷酸基團形成ATP
(三)3-磷酸甘油酸轉變為2-磷酸甘油酸
(四)2-磷酸甘油酸脫水生成磷酸烯醇式�け�酮酸
(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轉變為丙酮酸並産生一個ATP分子
六?由葡萄糖轉變為兩分子丙酮酸能量�ぷ�變的估算
七? 丙酮酸的去路
(一) 生成乳酸
(二) 生成乙醇
八?糖酵解作用的調節
(一)磷酸果糖激酶是關鍵酶
(二)2,6-二磷酸果糖對酵解的調節作用
(三)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對糖酵解的調節作用
(四)丙酮酸激酶對糖酵解的調節作用
(五)5-磷酸木酮糖對糖代謝調節作用
(六)癌組織中糖代謝紊亂
九?其他六碳糖進入糖酵解途徑
(一)果糖
(二)半乳糖
(三)甘露糖
提要
習題
主要參考書目
第18章 檸檬酸循環
一?丙酮酸轉化成乙酰輔酶A的過程
二?檸檬酸循環
三?檸檬酸循環的化學總結算
四?檸檬酸循環的調控
五?檸檬酸循環在代謝中的雙重角色
六?乙醛酸途徑
提要
習題
主要參考書目
第19章 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氧化還原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