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宋詞三首》詳注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首》,每首詩有詩人簡介、詩作詳析、詩句淺釋,既通俗地注釋詩的詞句,又深層次解讀作品的內涵真義。是一部流傳頗廣的唐詩選集,所選作品體裁完備,風格各異,具有代錶性,且通俗易懂,易於誦讀,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成為古絕唱。
文摘
《中華國學經典讀本:宋詞三首》:
這首《醉垂鞭》是詞人贈給酒宴之中的歌妓的詞作。
“雙蝶綉羅裙”,詞人於開篇便描寫歌妓的衣著,她穿著一條綉著雙蝶的裙子,那般美麗動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東池宴,初相見”詞人和她是在東池的筵席上初次相見的,“初相見”三個字中蘊涵瞭不盡的美好情緒。“硃不深勻”對女子妝扮的進一步描繪,她不像一般的歌妓濃妝重抹,而是淡抹紅妝,更給人一種素淡、清雅之感。接下來詞人用一個比喻來描寫淡勻硃的女子給他的印象,“閑花淡淡春”仿佛就是在那紫紅的春天,諸花爭奇鬥艷,競相爭春,而她卻無意爭奪,淡淡地開放,那雅,更具彆樣的風采,這樣一個貼切的比喻,便把女子的神采風韻委婉地展現齣來,也給人留下瞭無限的美感。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三句是一個倒裝句式,本為“人人道,柳腰身,細看諸處好”人人都說她的美腰一如細軟娉婷的柳條,正所謂“楊柳小蠻腰”,詞人細看之後卻覺得她不僅僅柳腰婀娜,而且諸處都好,語句簡單,但贊美之情溢於言錶。“人人道”字可見她的美是受眾人肯定的,“細看”字寫齣她的美又是經得起考驗的,令人看不厭,也與前文中的“初相見”照應,在初見的基礎上更進一層。“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與首句照應,首句寫她的裙子,此句寫她的衣服,她身上的衣服綉著雲朵,而這雲朵令詞人想到天空中真正的雲彩,但詞人於此處沒有直寫天上之雲,而是寫雲下的山,並且用“亂”“昏”字眼來形容,這樣的寫法主要是為瞭以昏暗的亂山反襯齣亂山之上雲的白淨飄逸,便也襯托齣女子的飄然姿態,如雲神般優美,似夢似幻。
一叢花令
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
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嘶騎漸遙,徵塵
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
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
桃杏,猶解嫁東風。這一首詞是描寫女子登高懷遠而産生無盡愁恨情緒的詞作,結構清晰,筆調俊麗,意境混融。
“傷高懷遠幾時窮”,濃重的情感在開篇之處便噴湧而齣,鬱積在胸中的塊壘愁悶傾瀉而下,産生強烈的情感震撼力,“傷高懷遠”的主題也得到突齣。“無物似情濃”是女子備受情濃之苦後得齣的哲理性的思索,天地之間沒有東西能比情更濃厚,“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也迴答瞭前句中的“幾時窮”,情太濃太重,不可能窮盡。“離愁正引絲亂”,本是柳絲飄拂而引起瞭女子無盡的離愁,但詞人此處卻說是女子濃重的離愁惹得柳絲紛亂,更寫齣瞭愁之濃。“更東陌、飛絮濛濛”,更何況東、陌之上,柳絮飛舞,迷迷濛濛,更惹人愁!情與景巧妙地結閤,正如王國維所言“景語,皆情語也”。“嘶騎漸遙,徵塵不斷,何處認郎蹤”,由登高而引發對離彆之日的迴憶,想當初,行人騎著馬兒漸行漸遠,揚起瞭一陣有一陣的徵塵,行人的身影漸漸消失不見瞭,如今又去何處辨認郎的蹤跡呢?
……
作者介紹
陳君慧,古代文學博士,成都民航飛行學院古典文學教研室副教授。常年從事地理、曆史社會科學研究,著述頗豐,主要有《二十四史故事》《曾國藩全書》《處世絕學》等。
我一直對宋詞情有獨鍾,但總覺得很多時候,看原文隻能體會到錶麵意思,很多深層的情感和意境都難以領會。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宋詞認知的新世界。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把三百首宋詞集閤起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非常專業且富有洞察力的賞析。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對於每一首詞的意象、情感、用典都做瞭深入淺齣的剖析。讀完解析,我纔明白,為什麼蘇軾那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會引起如此廣泛的共鳴,原來這背後蘊含著中國文人對宇宙、人生、孤獨的深刻思考。又比如,柳永的詞,過去我隻覺得是通俗寫景,這本書卻能讓我看到其中蘊含的市井風情和羈旅愁緒。這種“鑒賞”的深度,遠超瞭我之前看過的任何一本宋詞選集。它讓我不僅僅是“讀”宋詞,更是“懂”宋詞,仿佛能與韆年前的詞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评分對於我這種對古詩詞不太精通的讀者來說,選擇一本好的宋詞讀物非常重要。這本書真的做到瞭“科普”和“鑒賞”的完美結閤。它的原文部分非常規範,然後緊跟著的解析,語言非常通俗易懂,用瞭很多現代的錶達方式來解釋古文的意思,一點也不讓人覺得晦澀難懂。舉個例子,我之前一直對“羈旅客愁”這個詞感覺模糊,看瞭這本書的解釋,結閤具體的詞句,我纔明白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是離傢在外的漂泊感,是對故鄉的思念,以及身處異鄉的孤寂。而且,它還會解釋一些詞中齣現的典故,比如“摺柳送彆”的由來,為什麼古人要“憑欄”。這些細節的解釋,讓我對詞的理解上升瞭一個層次。書的整體設計也很人性化,大小適中,拿在手裏很方便,我經常會隨身攜帶,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休的時候翻閱幾頁,總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和愉悅。
评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真的沒話說,絕對是“典藏”級彆的。封麵我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硬紙闆,拿起來纔發現質感相當不錯,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觸感,邊緣處理得也很細緻,一點都不颳手。翻開裏麵的紙張,厚實且有韌性,用手輕輕一摺也不會留下明顯的摺痕,而且紙張的顔色也不是那種刺眼的白色,而是偏嚮一種柔和的米白色,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最讓我滿意的是它的排版,字跡清晰,大小也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服。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原文和解析之間做瞭很好的區分,用不同的字體或者縮進的方式,讓讀者一眼就能區分開來,不會混淆。解析部分的內容也十分豐富,不僅僅是簡單的字詞解釋,還會涉及一些曆史背景、作者生平,甚至是對詞作藝術手法的分析,都寫得條理清晰,很容易理解。感覺作者對宋詞是真正熱愛,並且花瞭很多心思來呈現這些內容。
评分這本宋詞三百首,說是典藏,拿到手裏的感覺確實不同。封麵設計得很素雅,沒有那些花裏鬍哨的圖案,就是一種沉靜的古韻撲麵而來。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很好,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劣質紙,而是厚實而略帶韌性的那種,手感溫潤,很有收藏價值。更重要的是,裏麵的排版設計非常用心,原文和解析分得清晰明瞭,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費眼。解析部分更是讓人驚喜,它不像一些純粹的學術研究那樣枯燥,而是用瞭非常生動易懂的語言,將詞背後的故事、作者的情感、詞的意境娓娓道來。有些地方甚至會引用一些曆史典故或者當時的社會背景,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飽讀詩書的老先生在講故事,既增長瞭知識,又充滿瞭趣味性。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意象的解讀,比如“月”、“柳”、“酒”這些常見意象,在不同的詞裏有著不同的含義和情感寄托,這本書把它分析得很透徹,讓我對宋詞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選集,更像是一本宋詞的百科全書,讓我覺得物超所值。
评分我最近入手瞭一本宋詞三百首,說實話,剛開始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宋詞類的書籍太多瞭,良莠不齊。但拿到這本之後,我的看法就完全改變瞭。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解析”部分,真的做到瞭“大鑒賞”這個詞。作者不僅是簡單的釋義,而是深入到詞的創作背景、作者的心境,甚至是詞句中蘊含的社會風貌。比如,讀到辛棄疾的詞,它會詳細介紹當時南宋的政治局勢,為何他有“報國無門”的悲憤,這讓我對詞中的豪情萬丈有瞭更切實的體會。又比如,閱讀李清照的詞,解析中穿插瞭她的人生經曆,從新婚的甜蜜到國破傢亡的淒涼,讓我更能體會到她詞中“淒淒不似暫時愁”的那種綿長痛楚。這種解析方式,真的讓枯燥的古詩詞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詞人就站在我麵前,訴說著他們的悲歡離閤。而且,書中的一些觀點也很有啓發性,不再是人雲亦雲的解讀,而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