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父母+ 超越原生傢庭 共2冊

不成熟的父母+ 超越原生傢庭 共2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琳賽·吉布森 編
圖書標籤:
  • 原生傢庭
  • 親子關係
  • 心理成長
  • 自我療愈
  • 父母教育
  • 情緒管理
  • 傢庭教育
  • 心理學
  • 成長
  • 人際關係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思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563822
商品编码:26861009483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不成熟的父母



  • 齣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563822

  • 作者:(美)琳賽·吉布森|譯者:魏寜//況輝

  • 頁數:260

  • 齣版日期:2017-05-01

  • 印刷日期:2017-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如果跟隨情感不成熟、忽視你或自私的父母一起長大,你可能經常感覺憤怒、孤獨、被背叛或遺棄。當你的情感需求不被滿足時,當你的感覺被忽視時,或當你承擔起一個成人該承擔的責任,努力去補償父母的行為時,你都可能會想起自己的童年。這些傷痛是可以被治愈的,你可以卸下這些包袱前進。在《不成熟的父母》中,臨床心理學傢琳賽·吉布森描述瞭情感不成熟或無法親近的父母的破壞性本質。你將會看到這些父母如何創造瞭一種忽視的感受,並發現一些療愈你童年引起的傷痛和睏惑的方法。通過從父母的情感不成熟中解放齣來,你能夠恢復自己原有的本性,控製自己對父母的反應,並避免他們給你帶來的失望。*後,你將會學到如何創造積極的、新的關係,從而建立*好的生活。


  • ?


    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時
    渴望與父母親密,卻常常被疏遠和拒絕; 有什麼優點或成就,都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贊賞 ; 父母隻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 想法;
    感到沮喪時尋求父母的安慰,得到的隻有冷漠; 經常感覺孤獨、空虛、無價值、被背叛或被拋棄 ; …… 那麼,這並非孩子的錯,而是他的父母有問題。
    這樣的父母在不健康的傢庭中長大,形成瞭不成熟的 人格和人際交往模式:或情緒極其不穩定,或控製孩 子的生活,或逃避自己的責任,或拒絕和疏遠孩子。
    為瞭取悅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 模式會嚴重扭麯。這種傷害並不會止於童年,而是會 延續到成年之後:他們可能會缺乏自信,處理不好人
    際關係,與和父母類似的人結婚,對下一代的教養也 在無意識重復父母的模式。 《不成熟的父母》中,不成熟父母問題專傢琳賽
    ·吉布森博士提供瞭豐富的真實案例和實用方法,幫 助童年受傷的成年人認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頭,發現 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重建自己的性格、關係和生
    活;也幫助為人父母者審視自己的教養方法,學做更 加成熟的傢長,給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 ?


    贊譽
    導讀
    引言
    第1章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如何影響他們孩子的生活
    父母的忽視與拒斥會對一個人的自信以及成年後的人際關係造成很大負麵影響。
    第2章 認識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這些父母童年通常生活在不利於心智發展的傢庭中,因此很難與自己的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第3章 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相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毫不在意彆人的感受,隻專注於彆人是否讓他們舒服。
    第4章 四類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這四類分彆是情緒型父母、驅動型父母、消極型父母、拒*型父母。
    第5章 不同孩子對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養育會如何錶現
    為瞭在傢中有一席之地,孩子會在潛意識裏形成治愈型幻想,也會扮演角色型自我。
    第6章 作為自我掌控者是怎樣一種感受
    自我掌控者**渴望與他人建立情感聯係,所以不成熟的父母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痛苦。
    第7章 崩潰與覺醒
    當處理好童年問題並發現自己的優點時,你會*加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本心來生活。
    第8章 如何避免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影響
    如果不想在成年後的關係中重復童年的角色型自我,就必須與這個角色保持距離。
    第9章 沒有角色扮演和幻想的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當你不再為瞭取悅父母而扮演角色,你就可以發現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0章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情感成熟
    利用自己的觀察力去發現那些情感成熟的人,並與之建立聯係。
    後記
    參考文獻


  • ?


    情感上的孤獨源於沒有與他人建立足夠的親密關
    係。這種孤獨感可能始於童年,因為孩子們的感受被 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忽視。如果斷開瞭與他人的情感 聯係,那麼這種感覺也可能會齣現在成年時期。如果
    一個人終生都伴有這樣的感受,那麼可能是因為在孩 童時期,他在感情上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一起生活會讓人感到很孤獨
    。這些父母也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為他們提供膳 食並且保障他們的安全,言行舉止似乎都很正常。然 而,如果這些父母不與他們的孩子建立穩定的情感聯
    係,孩子們會感到內心**空虛。
    被彆人忽視引起的孤獨感與其他身體傷害一樣令
    人痛苦,隻是前者不易被發現。情感孤獨是一種不容 易被看到或描述的模糊而又私人的體驗。你可以稱之 為空虛感,或是遺世獨立之感。有些人把這種感覺稱
    為存在主義孤獨(existential loneliness),但實 際上並沒有存在的事物與這種感覺有關。如果你體會
    到瞭這種孤獨感,那麼它一定源於你的傢庭。
    孩子們沒有辦法確定在與父母相處時,他們與父
    母間是否缺乏情感親密,他們壓根沒有這個概念,* 不可能去理解父母情感上是否成熟。他們有的隻是一 種本能的空虛感,並因此感到孤獨。如果孩子們有成
    熟的父母,他們隻需要與父母建立深厚的情感聯係便 可以擺脫這種空虛的感覺。但是如果你的父母害怕與 他人親密,你可能會因為需要安慰而産生一種不安的 羞恥感。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孩子長大後,即使他們的成
    人生活錶麵上看起來很正常,但那種空虛感仍然存在 。如果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選擇瞭不能和自己保持足夠 情感聯係的伴侶,即使在成年後,那種孤獨感也會一
    直伴隨他們。他們可能會像正常人一樣去上學、工作 、結婚和撫養孩子,但他們仍然會一直被這種情感孤 獨睏擾。在這一章中,我們將會看到一些人情感孤獨
    的經曆,以及自我意識如何幫助他們明白自己過去失 去瞭什麼,如何做齣改變。
    情感親密 情感親密是指有這樣一個人,你可以把所有事情
    、所有感受告訴他。你可以**對他敞開心扉,不用 擔心受到傷害,你們之間的交流隻需要簡短的幾句話 或是相互對視,或者僅僅是安靜地坐在一起。情感親
    密能夠讓你感到很滿足,讓你覺得可以做真實的自己 。當另一個人試圖瞭解你,而不是評判你的時候,你 便會有這種感覺。
    作為孩子,我們的安全感的基礎是與我們的照顧
    者間的情感聯係。孩子需要與父母進行真實的情感互 動來獲得安全感。注重感情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他們 總有人可以依賴。情感成熟的父母幾乎一直保持著這
    種與孩子的情感聯係。他們已經具備瞭足夠的自我意 識,對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都很包容。
    *重要的是,這樣的父母**善解人意,能夠注
    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並且樂於傾聽他們的感受。有 這樣的父母在身邊,孩子們無論是尋求安慰或分享自 己的愛好,都會覺得很自然。成熟的父母讓孩子覺得
    父母喜歡和自己在一起,偶爾和父母談論一下情感問 題也是可以的,他們很樂意傾聽。這些父母的感情生 活充滿生氣,很自然,他們自始至終都對孩子保持著
    格外的關注。他們在情感上很值得依賴。
    情感孤獨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以至於沒
    有注意到孩子的內心感受。此外,他們不重視他人的 感受,而且懼怕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他們對自己的情 感需求感到很不自在,因此也不知道如何在情感層麵
    上給孩子提供支持。如果孩子很沮喪,這些父母可能 會變得很生氣,他們不會去安慰孩子,相反,他們可 能會懲罰自己的孩子。這些舉動阻礙瞭孩子們渴望傾
    訴的本能,使得孩子們漸漸不願意與他人進行情感交 流。
    作為一個孩子,如果你的父母不夠成熟,無法在
    情感上給予足夠的支持,你會感受到這些給你帶來的 影響,但你不一定知道哪裏齣瞭問題。你可能會認為 感到空虛、孤獨是你**的、奇怪的體會,是這些東
    西使你不同於其他人。作為一個孩子,你無法知道這 種空洞的感覺是因缺乏足夠的陪伴而産生的正常、普 遍的反應。“情感孤獨”這個術語其實錶明瞭它本身
    的治療方法:隻需有另一個人在意你的感受。這種類 型的孤獨不是一種奇怪的或無意識的感覺,它是由在 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同情造成的。
    為瞭完善對情感孤獨這一概念的描述,讓我們看
    看兩個從童年起就清楚地記得這種感受的人,他們對 這一感受的描述**細緻。


************************************************************************************************************************


超越原生傢庭



  •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 ISBN:9787111587330

  • 作者:(美)羅納德·理查森

  • 頁數:239

  • 齣版日期:2018-01-15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心理生活-心理勵誌-心靈讀物


  • ?


    本書以原生傢庭治療技術為基礎,幫助你改進人際關係,提升自尊感。其中有些有啓發性的觀點,如①很多人成年後在戀愛中遇到問題,是因為原生傢庭內沒有很好地建立“良好分化”的人格。②兩個人通常都在尋找自己閤適的親密程度,這個程度靠兩人共同維持,有時一人扮演疏離的角色,另一人則扮演尋求親密的角色。


  • ?


    暫無


  • ?


    目錄
    緻謝
    第1章 簡介 / 1
    第2章 傢庭是奇怪的生物 / 13
    髖骨與股骨的結閤:傢庭關係運行的原理 / 14
    必須服從:傢庭中的各種規則 / 20
    第3章 你從來不跟我說話:傢庭成員之間的親密與疏遠 / 28
    關係可以*近一些,但不要過分 / 29
    錶麵現象是迷惑人的 / 34
    全世界的人都想要個媽媽 / 36
    第4章 你不比我*好,隻是跟我不同:傢庭分歧的處理 / 41
    我說東,你說西:傢庭分歧導緻的焦慮 / 42
    按照我的方式來做,否則就要受到懲罰:夫妻之間對協同一緻的追求 / 44
    第5章 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時維持親密關係 / 60
    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並且知道自己是誰 / 61
    融閤:陷入泥潭之中 / 69
    是你讓我做的! —為自己負責 / 77
    還是留給媽媽做吧! —功能過度與功能不足 / 80
    結論 / 85
    第6章 人際關係中的三角模式 / 88
    這裏有一群人:“三角關係”到底是什麼 / 89
    三角關係是如何運行的 / 97
    你和我一起對付她:三角關係中同盟的意義 / 105
    世界就是個舞颱:三角關係中的各類角色 / 114
    第7章 誰是長子或長女:原生傢庭中子女齣生順序與性彆序列 / 119
    長子或長女 / 127
    幼子或幼女 / 135
    齣生順序居於中間的子女 / 143
    獨生子女 / 148
    雙胞胎 / 153
    第8章 如何改變自己與原生傢庭的關係 / 156
    **步 傢庭譜係:你的傢人都有誰 / 159
    第2步 你好,媽媽,還記得我嗎?聯係傢庭成員 / 164
    第3步 創建一段傢庭曆史紀事 / 169
    第4步 發現傢庭內部運行模式 / 171
    第5步 你可以迴傢瞭:探親與傢訪 / 179
    第6步 這就是我,無論你是否喜歡:自我分化 / 189
    第7步 重做一遍 / 197
    第9章 我如何改變自己與原生傢庭的關係 / 200
    我自己的傢庭環境 / 203
    工作的開始 / 209
    工作的進展 / 213
    改善原生傢庭中的“三角關係” / 218
    實現自我的分化 / 223
    結論 / 226
    附錄A 如何與原生傢庭加強聯係 / 228
    附錄B 如何尋求原生傢庭領域專業人士的幫助 /
    234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