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軍隊在斯大林格勒的激戰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大較量,這場戰役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摺點,也是這場戰爭的威力及破壞的持久象徵。不過,盡管曆史學傢們對這場史詩般的戰役投以諸多關注,但其中仍有極大的誤解和未解之謎——而戴維·格蘭茨,這位研究二戰紅軍的最高權威,現在將其逐一解開。
格蘭茨傑齣的《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一部》使用瞭過去從未見過或被忽略的資料來源,決定性地闡述瞭東綫這場標誌性戰役的開始階段。他梳理瞭雙方的每日官方記錄(包括紅軍總參謀部、內務人民委員部、德國第6集團軍和蘇聯第62集團軍),撰寫齣一部具有前所未見的細節和全新詮釋的著作。喬納森·豪斯是一位專注於20世紀戰爭的作傢,他以額外的文字和見解大大強化瞭格蘭茨的描述。
希特勒最初的目標並非斯大林格勒,而是該城南麵的高加索油田,因而將他的“南方”集團軍群一分為二,一部奪取位於側麵的斯大林格勒,另一部占領油田。格蘭茨首次揭示齣斯大林對此的應對,他命令紅軍奮起抵抗不得後撤,這引發瞭一連串鮮為人知的激戰,德軍尚未到達斯大林格勒,便在這些戰鬥中遭到嚴重消耗。格蘭茨指齣,盡管前進中的德軍基本上殲滅瞭蘇聯西南方麵軍和南方麵軍的有生力量,但蘇軍不斷發起反擊,阻止德軍的推進,其激烈度遠超世人所想,最終在斯大林格勒門前擋住瞭德軍的攻勢。
這部全新、令人大開眼界的著作以及後續兩部(《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二部 決戰:蘇德戰爭1942年9月—11月》《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三部 最後的較量 第一冊:蘇德戰爭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三部 最後的較量 第二冊:蘇德戰爭1942年12月—1943年2月》)將大大更改並拓展我們對這場塵封的世紀之戰的理解。
##关于哈尔科夫战役请搭配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一书观看
评分##绝对的经典,以前对斯大林格勒现役了解较少,现在通过这本书,对研究苏德战争很感兴趣了。在围歼与反围歼中不断变化的战略,值得让人思考。
评分##读完 休息休息 再接着第二本 实在是大部头 海量地图、图表,注释详尽,翻译上佳 唯一遗憾的是字号太小
评分##这种书是真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近乎逐日的战斗记录异常枯燥,但搭配地图却清晰的勾勒了参谋作业和定决心的细致图景。
评分有了这本书,其他关于斯大林格勒的都可以不必看了
评分##读完 休息休息 再接着第二本 实在是大部头 海量地图、图表,注释详尽,翻译上佳 唯一遗憾的是字号太小
评分##描写最全面的书籍不单单局限斯大林格勒一地期待第二部
评分##史诗级神作,还修改了不少英文版的错误
评分##关于哈尔科夫战役请搭配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一书观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