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0
正版包郵 我在底層的生活 當專欄作傢化身女服務生 美 芭芭拉·艾倫瑞剋著 讀來心酸又有趣的“臥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推薦一:“越貧窮越工作”的口號VS“越工作越貧窮”的現實
推薦二:努力工作就能改善生活,是否已經淪為一句謊言?
推薦三:這不僅是美國底層民眾的故事也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實
全球已有英、法、日等14個語言版本
失業必然導緻貧窮,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嗎?在美國,數百萬的底層勞工終日工作,卻隻能賺得每小時6—7美元的低時薪,他們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夠走嚮成功?
為瞭尋找底層貧窮的真相,作者隱藏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潛入美國的底層社會,去體驗底薪階層是如何掙紮求生的。她為此製定瞭嚴苛的執行標準,在衣食住行各方麵做齣相應調整,力求貼近低薪階層的生存實態。在化身底層勞工的這段期間,作者流轉於不同城市、不同行業,先後當過服務員、旅館服務員、清潔女工、看護之傢助手以及沃爾瑪的售貨員,也遇到瞭許多擁有不同背景、個性迥異的上司與同事。作者將自己在基本生活綫上掙紮的經曆描述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又齣乎意料地幽默,展現瞭底層勞工在薪資、住房、醫療、雇傭關係等各方麵的生存實態。
芭芭拉 ·艾倫瑞剋(Barbara Ehrenreich),美國暢銷書作傢。1941年生,洛剋菲勒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女性主義者、民主社會主義者和政治活動傢。曾任《時代雜誌》專欄作傢,作品常齣現在《哈潑》《國傢》《新共和》等重要刊物中。她齣身底層,父親是礦工,前夫是卡車司機,因此特彆關注美國底層社會的生活。至今已齣版21本著作,代錶作有《紐約時報》暢銷榜作品《M型社會白領的新試煉》(Bait and Switch: 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2005)、《失控的正嚮思考》(Bright-Sided: How the Relentless Promotion of Positive Thinking Has Undermined America,2008)等。
林傢瑄,1973年生於颱灣新竹,颱灣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係碩士,曾任藝術行政、期刊編輯,並從事翻譯。譯作包括《兩位嚴肅的女人》《少年羅比的秘境之旅》等。
難能可貴的是,艾倫瑞剋既揭示齣“社會事實”,又寫得好看,或許,在研究者看來是學術著作,而在普通讀者看來是有趣的故事。無論如何,她讓我們明白,社會成員之間息息相關,休戚與共。
——郭於華,清華大學教授
芭芭拉·艾倫瑞剋以親身的經曆與第1手的豐富素材,揭露瞭美國嚴重的階級分化,底層老百姓為瞭生計和一瓦棲身,遊走於商業資本和地産資本之間,為生存和尊嚴,每一天都進行著充滿苦與樂的抗爭。
——潘毅 ,《中國女工》作者
前 言
緻 謝
序 章 準備開工
*一章 在佛羅裏達州當服務員
第二章 在緬因州擦擦抹抹
第三章 在明尼蘇達州賣東西
第四章 成果評估
序 章 準備開工
這本書最初發想的地點,是在一個頗為奢華的場所。一天,《哈潑》雜誌的編輯路易斯?拉方(Lewis Lapham) 帶我到一傢法式鄉村風餐廳,討論我未來可以替他們寫些什麼文章。那裏光一頓午餐就要價30美元,印象中我吃瞭鮭魚和田園沙拉。當我們的對話轉到貧窮問題上時,我對 這個比較熟悉的議題發錶瞭一些意見,認為我們可以做一些跟大眾文化有關的題材。譬如說,那些缺乏專業能力的人,到底是怎麼靠微薄的薪水來生活?尤其是幾近400萬名的女性,她們因為福利製度修改而被迫進入勞動市場,又該如何靠著一小時6或7美元的薪資生存下去?接著,我就說瞭一句後來有很多機會感到後悔的話:“實在應該有人去做一些老式的新聞調查工作,你知道,就是自己實際到那些地方親身體驗看看。”我指的是某些比我年輕的人,某些求知若渴、有時間做這些工作的新進記者。但這時拉方臉上露齣有點瘋狂、要笑不笑的錶情,我知道這是他下定決心時的樣子。過瞭長長的幾秒後,他吐齣三個字:“你來做。”
上一次有人勸誘我捨棄正常生活去從事工時長而低薪的勞動工作,已經是70年代的事瞭。當時有數十名(也許數百名)60 年代的激進分子開始進入工廠,想讓自己“無産階級化”,並在過程中組織起工人階級。但那可不是我。我同情那些父母,他們付錢讓這些想成為藍領階級的孩子上大學,也同情這些激進分子試圖加以“提升”的對象。 在我自己的傢庭裏,低薪生活離我從來就不遙遠。在許多時候,它其實讓我很珍惜自己現在的寫作生活,即便收入不高。我姐姐做過一份又一份低薪工作,包括電話公司客服人員、工廠工人和接待員。她必須一麵工作,一麵不斷跟她所謂的“薪水奴隸的絕望感”對抗。我和已結婚 17年的先生墜入情網時,他還是一名時薪4.50美元的倉庫工人。 當他*後終於逃離那裏,成為卡車司機工會的組織者之一時,他纔大大鬆瞭一口氣。我父親是一名銅礦工人,祖父和叔叔不是在礦場就是在聯閤太平洋公司工作。所以對我來說,整天坐在書桌前不隻是一項特權,更是一項責任, 我想替在我生命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們發聲,即便有些已不在人世。他們有許多話想說,但願意聽的人卻少之又少。
除瞭我自己的疑慮不安之外,有些傢族成員還於事無補地不斷以各種方式提醒我,其實我可以在不影響自己研究工作的情況下進行這項計劃。例如我可以改用新進人員的標準來發給自己薪水,收自己房租錢和一些生活費用如瓦斯等,然後在一個月後把這些數字加總起來就得瞭。若以我們鎮上一般平均6至7美元時薪的薪水,租一間月租大約 400 美元的房子住,*後加總齣來的薪水和支齣也許可以勉強平衡。但若我們談的是一名被摒除在福利製度外的單親媽媽,她是否可以在失去政府協助,如食物券、醫療補助、住房和兒童照護津貼等的情況下生存,那麼答案不用我齣門到外頭去體會就已經知道瞭。全美遊民聯盟(National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在1998年(也就是這項計劃進 行的那年)指齣,取全美境內的平均數來計算,一個人需 要賺到8.89美元的時薪,纔能租得起一間附一個臥房的公 寓。另外,公共政策前行中心(Preamble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則估計,在符閤福利政策補助資格的人之中,每97人隻有 1 人能取得這種工作,賺得“讓人活得下去的薪資”。 我乾嗎還費事去證實這些令人難過的事實呢?等到我再也 無法逃避這項逐漸逼近的工作時,我開始感覺自己有點像 以前認識的一名老人,他會用計算器算好賬本上的收支結果,然後再迴頭用筆把每一筆賬目的數字算一遍,隻為瞭確認先前的結果沒錯。
到頭來,剋服我內心猶豫的唯*方法就是把自己當成一 名科學傢,而事實上,我受的教育也正是如此。我擁有生物學博士學位,而且並不是靠著坐在書桌前搬弄一些數字 得來的。在這個領域裏,你是可以天馬行空地思考,但到*後,你還是必須實地下去做,投身到每天發生在自然界的混沌不明中。在自然界裏,連*平凡的小地方都會冒齣驚喜。也許,等我真正著手進行這項計劃,就會在低薪勞工的世界裏發現某些隱藏的經濟原則。畢竟,如果像以華 盛頓為總部的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在1998年所指齣的一樣,有30%的勞動人口都靠著8美元或更少的時薪掙紮度日,那麼他們大概找到瞭某些我還不 曉得的秘訣,使他們能夠存活下來。或許,我甚至還能像修改福利政策的那些傢夥們信誓旦旦講的一樣,在自己身上發掘到所謂“走齣傢庭所帶來的振奮心理效應”。又或者在另一方麵,會有齣乎意料的代價等著我去付(身體上、財務上和情感上的),推翻這一切事先的算計。無論如何,得到答案的唯*方式,就是不要怕弄髒手,走齣去實際做。
秉持著科學精神,我首先決定齣一些原則和參數。很顯然地,*一項原則就是在找工作的時候,任何單靠我受的教育或平時工作經驗就會的工作都不能選(但這麼說的意思可不是徵求專欄作傢的廣告就有一大堆)。第二項原則是,我必須在所有能做的工作中找到薪水*高的,並確實保住它。意思就是,我不能擺齣馬剋思主義者的架勢大罵雇主一番,或溜班躲在女廁所裏讀書。第三項原則是,我必須在安全性和隱私性尚可的前提下,盡可能找到*低等級的住宿環境。雖然我對這方麵的概念有些模糊,而且後來也證明,我的標準隨著時間過去也越降越低。
我努力堅持這些原則,但隨著計劃實際進行,我會在某些時刻稍微做調整,或甚至把它們丟在一邊。例如在 1998 年春末,當我剛開始在佛羅裏達州的西嶼(Key West)進行這項計劃時,我曾跟麵試者說,我能用正確的法文或德文跟歐洲客人講“您好”,想藉此得到女接待員的工作,但這是我唯*次泄露自己真正的教育背景。2000年初夏,在這項計劃的*後一站明尼阿波利斯,我又違背另一條原則,因為我沒去做當時薪水*高的那份工作。我做這個決定的原因是否有理,留待各位讀者來判斷。而計劃進行到*後,我更是再也忍受不住怒氣,放膽痛斥雇主一頓(雖然是私下地,也從來沒被管理階層聽到)。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怎麼嚮未來的雇主推銷自己,特彆是該怎麼解釋我為何這麼缺乏相關工作經驗。 誠實是*好的策略,講實話但保留一些細節不談,似乎是*容易的方式。於是我跟麵試者說自己是一名離婚婦女,在當瞭許多年傢庭主婦之後決定重迴職場。這些話確實並非謊言。有時候(雖然不是每次)我會摻進一點清潔婦的工作經驗。我住在西嶼的時候,經常會在晚餐後幫我室友做一點清理工作,所以我就請室友幫我寫介紹信,作為麵試時的履曆文件。此外,一般應徵錶格也會要求填寫教育程度,在這點上,我想博士學位不會有任何加分的效果,甚至反而可能讓雇主懷疑我有酗酒或更糟的問題纔淪落至此。因此我把自己的教育程度定為隻念瞭三年大學,但列齣我真正讀過的母校名稱。結果,沒人對我的背景有疑問,而在幾十個雇主中,隻有一個費事去確認我的介紹信。有一次,一個特彆愛聊天的麵試者問到我的嗜好,我迴答:“寫作。”而她似乎完全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即便她麵試我的 工作就算目不識丁也能做得非常好。
*後,為求安心,我設下一些底綫,以免我遇到的考驗超乎我的承受能力。*一,我一定要有車子。在西嶼我是開自己的車,在其他城市則利用租車服務,我用信用卡而不是工作收入付這筆費用。沒錯,我是可以多走些路,或把可能的工作機會限製在大眾交通工具能抵達的地點。但我隻是覺得,一個老是在寫等巴士的故事,對讀者來說大概沒什麼吸引力。第二,我摒除流浪街頭這項選擇,因為這個計劃的主要用意在於:看我能否在幾個城市找到工作, 並在當下賺得足以支付下個月房租的薪水。若我付完某一周的房租之後就完全沒錢瞭,我會當場把這個計劃喊停,不會去住遊民庇護所或睡在車上。此外,我也無意讓自己餓肚子。我在這項“實驗”開始的前夕就嚮自己保證,若事情真的發展到我錢包空空,連吃下一餐飯都成問題,我會去挖齣我的提*卡,然後偷偷大吃一頓。
所以,這本書並不是關於什麼齣生入死的“臥底”冒險經驗。我做的事幾乎任何人都做得來:找到工作,把這些工作做好,努力量入為齣,使收支平衡。事實上,這正是幾百萬名美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隻是他們既沒有號角 吹奏陪伴齣徵,也沒有像我一樣怕得發抖。
當然,我和從事這些全美國*不吸引人工作的人非常 不同。這些不同之處一方麵對我有幫助,一方麵也限製瞭 我。*明顯的不同就是,我隻是去造訪一下這個世界,但這些人往往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待在裏麵。此外,我還有至今所纍積的實際資産當靠山,比如銀行存款、退休儲蓄、健康保險和一個有好幾個房間的傢,因此根本不可能做到什麼“親身體驗貧窮”,或瞭解身為一個長期低收入勞工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我做這件事的目標是更直接而客觀的:看看我可不可以把收入和支齣打平,就像真正的窮人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一樣。此外,我一生中已經跟貧窮不期而遇過太多次,足以知道那不是一種你會想體驗的生活,那裏充滿太多恐懼的滋味瞭。
我比許多低收入勞工更有利的一點是:我是白人,而且會說地道英語。我不認為這會影響到我被錄用的幾率,因 為勞工市場在1998年到2000年間極度緊縮,業者幾乎是有人就用,但這點幾乎確定影響到我被雇去做“什麼樣”的工作。在西嶼的時候,我原本以為飯店房間清潔人員會是 我比較容易找到的工作,所以*初是朝這個方嚮找,但後來我卻不斷發現自己被雇去當服務生,原因無疑就在於我的種族和英語能力。正如後來事情的發展一樣,當服務生的收入並沒有比當飯店房間清潔人員多,至少我在西嶼工作的淡季期間小費其實很少。但這次經驗確實對我選擇其他的居住與工作地點有幫助。舉例來說,我會排除掉一些地方如紐約和洛杉磯,因為那裏的勞工階級主要是由有色 人種構成,若一個滿口地道英語的白人女子在那裏找低階入門工作,很可能隻會顯得飢不擇食或啓人疑竇。
我還有其他優勢(例如車子),使我跟當時許多同事截然不同。理想上,若我想完全重現一名被迫脫離福利製 度的女性如何重新進入職場,我必定還會拖著幾個小孩要養,但我自己的小孩都早已長大,而且他們沒有一個願意把自己的孩子藉我來度一個月的貧窮假。除瞭有移動能力和沒有傢纍之外,跟大部分長期處於低收入狀態的勞工們相比,我的健康狀況也很可能比她們好。我擁有的優勢實在太多瞭。
除瞭以上這些之外,若我和其他勞工們在更隱蔽的麵嚮上還有什麼不一樣,目前為止倒還沒人告訴過我。當然,我完全沒有刻意扮演某種角色,或去符閤一般人想象中低收入女性勞工的樣子。在任何能穿便服的場閤裏,我都穿著平常自己就會穿的衣服,保持我平常的發型和化妝。跟同事聊天的時候,我會談到自己真正的孩子、婚姻狀況以及人際關係,我沒有理由去捏造一個全然虛構的生活。不過我確實有修飾自己的語言:在我剛開始做一份新工作的時候,因為擔心可能顯得傲慢或不敬,我會藏住原本說話時會夾帶的一些髒話(這主要還拜卡車隊之賜)。除瞭這點之外,我會開玩笑,講些挖苦話。
……
正版包郵 我在底層的生活 當專欄作傢化身女服務生 美 芭芭拉·艾倫瑞剋著 讀來心酸又有趣的“臥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