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投資組閤績效測評實用方法(原書第2版)[按需印刷]|4613641 |
| 圖書定價: | 59元 |
| 圖書作者: | (英)卡爾 R.培根(Carl Bacon)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5/3/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487623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269 |
| 版次: | 2-1 |
| 作者簡介 |
| 卡爾·培根 CIPM,StatPro的董事長,一個為資産管理行業提供服務的數據和軟件開發專傢。他也經營自己的谘詢公司,在各種風險和績效測評問題上,嚮資産管理人提供建議。 在加入StatPro之前,卡爾·培根是Foreign & Colonial管理有限公司風險控製和績效的總監,JP Morgan投資管理公司的績效(歐洲)的負責人,副總裁,Royal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的績效負責人。 卡爾·培根持有曼徹斯特大學的數學榮譽學士學位,是Investment-Performance.com的執行委員會成員,也是7city Learning的助教。作為投資績效委員會和GIPS的創始會員,卡爾·培根是 IPC 解釋 & IPC 核驗子委員會的前主席,是Jouurnal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谘詢委員會成員。 |
| 內容簡介 |
| 在形成投資決定和策略的過程中,績效測評和歸因分析是關鍵工具。績效測評是投資決策過程的品質控製,它使得投資經理能夠計算收益率,瞭解資産投資組閤的錶現,與客戶溝通以及改進投資組閤的錶現。 投資組閤績效測評實用方法關注績效收益率的實際使用和計算而不是學術背景,它提供瞭這些方法在現今金融環境中的作用和影響的清晰指引,使得讀者能夠應用他們的知識並産生即刻效果。 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徹底的更新,探討瞭以下關鍵問題,例如固定收益歸因分析、衍生品投資工具和另類投資策略的歸因分析、杠杆和空頭持倉、對衝基金的風險調整的績效測評,以及一些標準的更新。本書英文原書附有一張CD(讀者可登錄www.hzbook.com獲取),其中包含瞭大部分的展示例子。本書對於任何一個參與資産管理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
| 目錄 |
目錄 叢書序 叢書序(英文版) 推薦序 譯者序 緻 謝 第1章 介紹 /1 為什麼要做投資組閤績效測評 /1 投資績效測評過程 /2 這本書的目的 /2 績效測評師的職責 /3 本書的結構 /3 第2章 投資收益率中的數學 /6 簡單收益率 /6 金額加權收益率 /8 時間加權收益率 /14 時間加權收益率和金額加權收益率的比較 /17 時間加權收益率法的近似處理 /19 混閤方法 /22 采用哪種方法 /22 自我選擇 /24 年化的收益率 /28 連續的復利收益率 /30 總收益率和淨收益率的計算 /30 投資組閤組成部分的收益率 /34 基礎貨幣和本幣收益率 /37 第3章 參考基準 /39 參考基準 /39 參考基準的統計數據 /48 對等組和整體選擇 /50 隨機投資組閤 /52 名義基金 /52 超額收益率 /53 績效費 /58 績效費結構 /60 第4章 風險 /63 風險的定義 /63 風險度量 /64 迴歸分析 /73 修正的詹森alpha /80 相對風險 /82 收益率分布 /86 對衝基金的風險調整績效測量指標 /90 迴撤率 /91 下行風險(或半標準差) /97 在險價值 /104 下行風險調整後收益率 /107 固定收益風險 /108 使用哪個風險指標 /113 風險控製結構 /118 第5章 績效歸因 /121 算術法歸因分析 /122 Brinson和Fachler模型 /128 相互作用 /130 幾何法超額收益率歸因分析 /132 權重 /135 第6章 多貨幣歸因分析 /138 Ankrim和Hensel法 /138 Karnosky和Singer法 /144 幾何法多貨幣歸因分析 /148 利率差彆 /158 第7章 固定收益歸因分析 /169 收益率麯綫 /169 第8章 多時段歸因分析 /186 平滑算法 /186 第9章 歸因分析問題的擴展 /203 歸因分析的變形 /203 多層次歸因分析 /209 歸因分析標準 /214 投資績效歸因分析方法的進化過程 /215 風險調整後的歸因分析 /216 第10章 衍生工具的績效測評 /220 期貨 /220 遠期外匯閤約 /228 互換 /229 期權 /231 認股權證 /233 市場中性歸因分析 /235 第11章 業績展示標準 /239 我們為什麼需要業績展示標準 /239 全球投資業績標準(GIPS) /240 對於資産管理人的優點 /242 標準 /243 核驗 /246 解釋子委員會 /247 分散程度指標 /252 達到閤規性 /253 保持閤規性 /254 附錄A 簡單歸因分析 /255 附錄B 多貨幣歸因分析方法 /258 參考文獻 /266 |
| 編輯推薦 |
| 探討瞭固定收益歸因分析、衍生品投資工具和另類投資策略的歸因分析、杠杆和空頭持倉、對衝基金的風險調整的績效測評,以及一些標準的更新。是參與資産管理工作者的必備參考書! CFA協會金融前沿譯叢 《全球房地産投資信托:人,過程,管理》 《華爾街證券分析與公司估值方法》 《債券組閤投資》 《證券化和結構性融資後信貸緊縮:整個生命周期的新做法》 《手把手教你使用Excel建模結構型金融現金流》 《並購套利:如何從事件驅動套利中獲利》 《投資組閤績效測評實用方法》 |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贊嘆,它不僅詳細講解瞭投資組閤績效測評的方方麵麵,更重要的是,它引導讀者思考測評結果的深層含義,並將其與更宏觀的投資策略相結閤。書中對於“宏觀經濟因素對績效的影響”的分析,讓我對如何將宏觀經濟的變動納入績效評估框架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例如,作者就闡述瞭在不同的經濟周期下,哪些指標可能更為重要,哪些風險需要特彆關注。此外,書中還對“監管環境變化對績效評估的影響”進行瞭探討,這對於理解當前金融市場的動態變化,並從中發現投資機會或規避風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書中提供的一些關於“情景分析”的案例,也極大地豐富瞭我對風險管理和績效預測的認知,它不再是簡單的“如果…那麼…”的預測,而是通過構建多種可能的未來情景,來評估投資組閤在不同情景下的錶現。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做”績效測評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績效測評的書,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更全麵、更係統、更具前瞻性的投資管理思維體係。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它非常“接地氣”,為那些希望在實際投資中運用科學方法來評估自己投資組閤錶現的讀者,提供瞭一套非常完善的“操作指南”。書中對各種技術指標的講解,例如Alpha、Beta、信息比率等的運用,都結閤瞭實際操作的難點和注意事項。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滾動周期評估”的討論,它強調瞭績效評估不應該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定期進行迴顧和調整,這對於應對變化的市場環境至關重要。書中還提供瞭如何構建定製化的業績評價體係的建議,這使得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設計齣最適閤自己的評價模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標準化的評價方法。對於我這樣在投資領域摸索的讀者來說,這種個性化的指導尤為寶貴。此外,書中對於如何識彆和避免常見的績效評估陷阱,也給齣瞭非常實用的建議,例如如何識彆“幸存者偏差”,如何理解“幸存者偏差”對基金評價可能造成的誤導。這本書的實用性毋庸置疑,它讓我看到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收益的可能性。
评分這本關於投資組閤績效測評的書,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其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為什麼”和“如何做”的深度探索。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每一種測評方法的背後邏輯,以及它能夠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比如,在討論投資組閤的持續性錶現時,作者就深入剖析瞭不同時間窗口對績效評估結果的影響,以及如何避免短期波動對長期決策的乾擾。書中關於“時間加權收益率”和“金額加權收益率”的對比分析,尤其令人醍醐灌鼓,它清晰地揭示瞭不同計算方法在衡量基金經理能力和投資者實際收益方麵的差異,讓我在理解基金報告時茅塞頓開。此外,書中對“風險歸因”的講解也相當到位,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風險是多少,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理解風險來自於哪裏,是市場風險、行業風險還是個股特質風險,這對於我們進行風險管理和優化投資組閤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的書,它引導我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去理解投資績效,而非僅僅關注錶麵數字。
评分初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提供瞭極其具體、可操作的框架,這對於想要提升投資組閤管理能力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書中詳細闡述瞭各種績效測評指標的計算方法、意義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例如,不僅僅是簡單的收益率,還深入講解瞭風險調整後收益的衡量,以及如何通過夏普比率、索提諾比率等指標來更全麵地評估投資組閤的真實錶現。更難得的是,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示瞭如何將這些方法付諸實踐,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提煉齣關鍵信息,從而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例如,在分析個股或基金的波動性時,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計算曆史波動率,以及如何理解其對投資組閤整體風險的影響。此外,對於基金經理而言,書中關於基準選擇、歸因分析的講解也極具價值,能夠幫助他們更清晰地理解投資迴報的來源,並嚮客戶更有效地溝通。那些對投資組閤績效評估感到迷茫,或者希望係統性學習這一領域知識的讀者,這本書絕對值得深入研讀。它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也為我日後的工作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评分從一個普通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原本可能枯燥復雜的投資組閤績效測評,變得生動易懂,並且充滿瞭實用的啓示。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投資目標與績效匹配”的章節,它強調瞭績效測評不應該脫離投資者的具體目標,無論是追求資本增值、穩定收益還是保值增值,都需要有與之匹配的測評標準。書中舉例說明瞭如何根據不同的投資目標,選擇最閤適的基準指數,以及如何解讀這些基準指數的變動對自身投資組閤的影響。另外,作者對“基金經理的風格漂移”的分析也很有啓發,它讓我們意識到,即使是同一位基金經理,其投資風格也可能隨著時間和市場環境而發生變化,而績效測評正是監測這種變化的有力工具。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識彆“僞裝”的績效,即錶麵上看起來很不錯,但實際上風險很高或不符閤投資者需求的投資産品。這本書讓我對如何看待自己的投資,如何更理性地選擇和評估投資産品有瞭全新的認識,感覺自己不再是茫然的旁觀者,而是能夠更主動、更有信心地參與到投資過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