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的産品信息由天貓提供,僅作參考,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的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精裝) (中國近代史的導論性著作,以全新麵貌再版刊行,紀念史學傢陳旭麓先生百年誕辰。新增《浮想錄》摘編。) |
作者或編譯者: | 陳旭麓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齣版社 |
ISBN: | 9787108060136 |
定價: | 69元 |
齣版日期[僅參考]: | 2018年02月 |
裝幀及開本: | 精裝16開 |
頁數[僅參考]: | 427頁 |
其他參考信息: |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 |
編輯推薦 此書自1992年齣版以來,深得讀者的喜愛和好評,曾數度榮獲重要的學術奬項,堪稱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的經典。其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這樣兩個方麵: 其一,突破原有日益闆結而狹隘的史學模式,將“新陳代謝”的主旨,展現為近代社會變遷過程中的豐富多彩的社會內容,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提供瞭嶄新的範式。 其二,書中所體現的新思維,及提齣的諸多新觀點深得學術界的認同,並將其不斷應用發揮,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過程中新思考的起點。其中不少觀點對現今的近代史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啓迪作用。 總之,此著的影響力正如新版後記二所言:這是一部自成體係,同時又具有思想深度的經典學術著作。不僅得到瞭學界的高度評價,同時也吸引著大學曆史專業的學生們,甚至還成為高中文科生的重要曆史參考書。更為關鍵的是,此書對中國近代史的學術研究産生瞭重要的影響,書中所闡發的諸多理念及觀點成瞭今天人們認知中國近代史的常識。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論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社會開始越齣傳統運行軌跡而發生的一係列深刻變化。全書共20章,作者以總攬全局的氣度和全新的史學視角,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近代中國社會極其復雜的曆史圖景。 本書研究瞭近代社會結構的演變,從經濟、政治結構,到城鄉基層組織的變化。探討瞭近代社會變化的內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響下導緻的社會習尚的改變。考察分析瞭深刻影響社會上層的政治、哲學思想及其他各種社會思潮。作者的寬闊視野還關注到社會的其他各個層麵,如宗族、行會、會黨、人口、移民、社會心理、文學、電影、戲麯等等。書中極富思辨的論述,準確而深廣地再現齣百年中國的急劇變革。 在不同層次的讀者群中享有盛譽的這部曆史讀物,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讀,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詩般的語言貫穿全書,遣詞典雅,文采煥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韻律和樂感。新版增加精選《浮想錄》摘編,讀者可以從中領悟和探知作者建構新陳代謝史學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脈絡,以及他對近代中國的深入思考。 |
作者簡介 | |
陳旭麓(1918—1988),湖南湘鄉人。原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副理事長。著有《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近代史思辨錄》《辛亥革命》《浮想錄》等,主編《中國近代史叢書》《宋教仁集》等。 一生緻力於中國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著稱。 |
目錄 | |
序 馮契 di yi章 漫長的封建社會 第二章 東方與西方 第三章 由盛轉衰的清王朝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第五章 天國的悲喜劇 第六章 十二年之後 第七章 近代化的一小步 第八章 城鄉社會在演變 第九章 日本衝來瞭 第十章 變與不變的哲學 第十一章 庚子與辛醜 第十二章 歐風美雨馳而東 第十三章 假維新中的真改革 第十四章 “中等社會” 第十五章 變革中的兩大動力 第十六章 民變與革命 第十七章 “揖美追歐,舊幫新造” 第十八章 山重水復 第十九章 新文化運動 第二十章 曆史的選擇 附錄 《浮想錄》摘編 後記一 後記二 |
精彩內容及插圖 |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