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市場價:¥.28.00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條碼:9787109096264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重量:0.39kg
作者簡介 吳覺農(1897—1989)是中國當代茶業復興、發展的奠基人,被譽為“當代茶聖”。生前曾任中央農業部首任副部長兼任中國茶業公司經理;全國政協常 委、副秘書長及中國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等。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傢,成就是多方麵的。早年留學日本迴國,即投身振興農業和茶葉事 業,奮鬥70餘年,是我國新興茶葉試驗場、研究所、商品檢驗、機械製茶、高等院校茶專業教育和茶葉自主齣口貿易等各個領域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新中國成立 後,即創辦中茶公司,成為*一傢國營專業公司,並擘劃瞭全麵發展中國茶業的藍圖。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頁碼:526 頁
齣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109126855
條形碼:9787109126855
作者:陳椽
內容簡介:
《茶業通史》匯總古今中外茶業大事,使它盡量起到《茶業辭源》的作用,因此對中外古今(截至20世紀50年代為止)茶業史跡,不得不窮盡手頭資料,但以節錄原文為主,以便讀者查閱考證。目錄:
前言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對這套《茶業通史(第2版)+茶經述評(第2版)》的評價,更多地聚焦於其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在閱讀《茶業通史》時,我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用意不僅僅在於梳理曆史事件,更是試圖展現茶在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乃至哲學思想中的獨特地位。書中對茶在文學作品中的意象,在文人雅士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宗教儀式中的應用,都做瞭細緻的描繪。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茶馬古道”的敘述印象深刻,那不僅僅是商業的通道,更是民族交流和文化傳播的橋梁,茶葉在此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而《茶經述評》則是一次與古代茶聖的對話,述評者以現代的視角,對《茶經》中的每一個觀點進行瞭審視和解讀,既尊重瞭原著的精髓,又對其進行瞭現代化的闡釋。我欣賞述評者在分析《茶經》時,並沒有迴避其中可能存在的爭議或局限性,而是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引導讀者去思考和探索。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使得這套書不僅具有知識性,更具有思想性。它讓我認識到,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連接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的重要紐帶。這套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中國茶文化精髓的絕佳平颱。
评分初次翻開這套《茶業通史(第2版)+茶經述評(第2版)》,就被其深厚的底蘊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所吸引。整套書裝幀古樸典雅,散發著知識的光澤,正如書名所言,“茶經的好伴侶”,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搭配,更是對中國茶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精彩呈現。在閱讀《茶業通史》時,我仿佛穿越瞭漫長的曆史長河,從一片小小的茶葉如何被發現、被馴化,到它如何一步步走嚮世界,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每一個章節都鋪陳得細緻入微。作者對於茶葉起源地的考證,不同時期茶葉種植、加工技術的演變,以及茶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滲透,都做瞭詳實的梳理。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書中對曆代王朝在茶業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唐代的茶馬互市,宋代的點茶盛行,明清的散茶革命,都有精彩的論述。而《茶經述評》則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陸羽《茶經》這部茶學聖典的每一個字句。述評部分不僅對原文進行瞭準確的解讀,更結閤瞭現代的茶學研究成果,對《茶經》中的許多觀點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和評析,使得這部古老的著作煥發齣新的生命力。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茶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廣闊茶學世界的大門,讓我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和全新的理解,它不僅僅是飲品,更承載著曆史、文化、經濟、藝術等方方麵麵,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瑰寶。
评分讀完這套《茶業通史(第2版)+茶經述評(第2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簡明扼要”這四個字並非虛言,它真正做到瞭以最小的篇幅傳遞最核心的茶學知識。相較於市麵上一些堆砌史料、內容冗雜的著作,《茶業通史》如同一個智慧的壓縮包,將中國數韆年的茶業發展脈絡梳理得清晰明瞭,重點突齣,條理分明。它並非為瞭羅列史實而存在,而是以一種曆史發展邏輯為綫索,講述瞭茶葉如何從一種野生植物,演變成一項重要的經濟作物,再發展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不同時期茶葉貿易路綫的介紹,那不僅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文明的碰撞與融閤。而《茶經述評》的加入,更是錦上添花,它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讀者深入解讀陸羽的《茶經》。述評部分沒有賣弄玄虛,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茶經》中關於茶的采摘、製作、煮飲的每一個細節,讓我這個對傳統茶藝不太瞭解的人,也能輕鬆領會其中的精髓。最讓我驚喜的是,述評部分還探討瞭《茶經》在後世的流傳和影響,以及不同學者對其的解讀差異,這讓我看到瞭茶學研究的動態性和包容性。這套書對於想要快速建立起對中國茶業整體認識的讀者來說,絕對是首選,它高效、精準、且富有啓發性,讓人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紮實的茶學基礎。
评分這套《茶業通史(第2版)+茶經述評(第2版)》給我帶來的體驗,可以用“豁然開朗”來形容。在閱讀《茶業通史》之前,我對茶業的曆史瞭解可謂零散,缺乏一個整體的框架。這本書就像為我搭建瞭一個堅實的骨架,將從原始社會茶葉的發現,到近現代茶葉産業的發展,所有重要的節點都清晰地串聯起來。作者在講述曆史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對關鍵人物、重要事件以及技術革新的深入分析,這使得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錶,而是鮮活的敘事。特彆是在探討茶葉的傳播路徑時,書中展現瞭茶葉如何跨越地理障礙,影響不同文明的發展,讓我對茶葉的全球化進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茶經述評》則像是為我打開瞭《茶經》這座寶庫的鑰匙。《茶經》的原著本身就充滿瞭古韻,對於初學者而言,解讀起來難免有些障礙。但述評部分用現代漢語,將陸羽的原意進行瞭清晰的闡釋,並且對書中提到的各種茶具、煮茶方法、茶的品質鑒賞等進行瞭詳細的講解。我尤其喜歡述評中對《茶經》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的探討,它讓我明白,陸羽寫《茶經》並非僅僅是為瞭普及飲茶知識,更是寄托瞭他對自然、對人生的一種理解。這套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將宏觀的曆史脈絡與微觀的細節解讀完美結閤,讓我既能把握茶業發展的全局,又能領略《茶經》的深邃意境,是一套真正能引導讀者走進茶學殿堂的優秀讀物。
评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套《茶業通史(第2版)+茶經述評(第2版)》給我的感受,那便是“厚積薄發”。《茶業通史》並非僅僅簡單堆砌史料,而是作者長期積纍、深入研究的結晶。書中對茶葉種植、加工、貿易的演變,以及茶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中的呈現,都做瞭極為詳盡且具有洞察力的分析。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茶葉貿易時,對於不同曆史時期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對其影響的分析,這讓我對茶葉的全球地位有瞭更立體的認識。它展現的不僅僅是茶葉的“通史”,更是中國與世界互動的一部縮影。而《茶經述評》則如同一個精雕細琢的藝術品,它沒有試圖去“超越”陸羽,而是以一種敬畏之心,對《茶經》進行瞭細緻入微的闡釋和拓展。述評部分對於《茶經》中涉及的地理、生物、工藝等方麵的知識,都進行瞭深入的考證和補充,讓這部古籍在現代讀者眼中更加鮮活生動。我尤其關注述評中對《茶經》“六義”的解讀,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分類,更是陸羽對茶葉品質、製作技藝乃至人文精神的深刻體悟。這套書所呈現齣的,是一種紮實、嚴謹、且充滿智慧的治學態度,它讓我看到瞭茶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讓我對中國茶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這是一套值得所有茶愛好者和曆史文化研究者細細品味的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