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啓發式和偏差(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叢書) |
| 作者 | (美)丹尼爾·卡尼曼 |
| 定價 | 85.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0169330 |
| 齣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799Kg |
| 內容簡介 | |
丹尼爾·卡尼曼、保羅·斯洛維奇、阿莫斯·特沃斯基編著的《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啓發式和偏差)》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丹尼爾·卡尼曼的代錶作,被譽為“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研究領域的。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啓發式和偏差)》含有35篇經典論文,分成10個部分,匯集瞭有關判斷和推理研究的經典作品,基本囊括瞭目前所有關 於判斷研究領域*的文獻,具有極大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本書所代錶的有關判斷的研究綜閤瞭各個相關領域的成果:臨床預測、統計預測、有關主觀概率的研究、有關因果歸因和常人心理解釋的研究 ,以及心理學中有關推理啓發式和策略的研究等。 |
| 作者簡介 | |
|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nneman),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具有以色列與美國雙重國籍,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博士,普林斯頓大學心理係教授。2002年,他同喬治·梅森大學的弗農·史密斯(VernonSmith)共同獲得瞭諾貝爾經濟學奬。卡尼曼的突齣貢獻在於“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閤,從而解釋瞭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進行判斷”。卡尼曼重要的成果是關於不確定狀況下人類判斷、推理和決策的研究,他證明瞭人類的決策行為如何係統性地偏離標準經濟理論所預測的結果。目前他從事行為經濟學和積極心理學尤其是主觀幸福感的研究。 斯洛維奇(PaulSlovic)1938年齣生於芝加哥,1959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又分彆於1962年和1964年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心理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在是俄勒岡大學心理係教授和俄勒岡決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人類判斷和決策、風險感知、評估和溝通等領域有的貢獻。 特沃斯基(AmosTversky,1937-1996),以色列人,曾任職於希伯來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他一生獲得過多個奬項,發錶瞭120多篇論文,其中15篇發錶在的心理學期刊《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Review)上,這個記錄超過其他任何單個作者在這本刊物上所發錶的文章數量。他與人閤作編撰有10本著作。他的成就引起瞭哲學傢、經濟學傢、統計學傢、政治學傢、社會學傢和邏輯理論傢等的廣泛關注。 |
| 目錄 | |
| 序言 部分 引論 章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啓發式和偏差 第二部分 代錶性 第2章 小數律的信念 第3章 主觀概率:代錶性判斷 第4章 論預測心理學 第5章 對代錶性的研究 第6章 有關代錶性的判斷和依據代錶性的判斷 第三部分 因果性和歸因 第7章 普通的歸納:信息不必然使人知情 第8章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中的因果圖式 第9章 歸因過程中的缺陷:錯誤的社會評估的起源和維持 0章 基率的證據式影響 第四部分 便利性 1章 便利性:用於頻率和概率判斷的啓發式 2章 便利性和歸因中的自我中心偏差 3章 社會知覺和互動中的便利性偏差 4章 模擬啓發式 第五部分 共變和控製 5章 非正式的共變評估:基於數據的判斷與基於理論的判斷的比較 6章 控製的錯覺 7章 測驗結果的隨意性 8章 臨床醫學中的概率推理:問題及機遇 9章 從經驗中學習與決策中的次優規則 第六部分 過分的信心 第20章 在個案研究的判斷中的過分信心 第21章 關於概率評估訓練的進展報告 第22章 概率的校準:從當前的狀況(1977)到1980 第23章 緻那些注定要研究過去的人:事後諸葛亮的啓發式和偏差 第七部分 多階段評估 第24章 序列選擇中復閤概率的估計 第25章 人類信息處理中的保守主義 第26章 多階段推理中的佳推測假設 第27章 根據迴憶信息推論個人特徵 第八部分 校正程序 第28章 決策中非常規綫性模型的優美之處 第29章 虛構數字的生命力 第30章 直覺預測:偏差和校正程序 第31章 去偏差過程 第32章 改善歸納推理 第九部分 風險知覺 第33章 事實對恐懼:理解可覺知的風險 第十部分 附錄 第34章 論統計直覺的研究 第35章 不確定性的變式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丹尼爾·卡尼曼、保羅·斯洛維奇、阿莫斯·特沃斯基編著的《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啓發式和偏差)》分成十個部分。**部分,包含有關直覺判斷的啓發式和偏差的早期評論;第二部分,則具體關注代錶性啓發式(therepresentativenessheuristic);而在第三部分中,它被拓展至因果歸因的問題;第四部分。描述便利性啓發式(availabilityheuristic)及其在社會判斷中的角色;第五部分,則覆蓋有關協方差(covariation)的知覺和學習的問題,並且詳盡說明在常人和專傢的判斷中存在僞相關;第六部分,討論概率評估的度量,並且證明在預測和解釋中普遍存在的信心過分(overconfidence)的現象;第七部分,討論與多階段推理有關的偏差;第八部分,評論校正和改善直覺推理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程序;第九部分,在特定的關注領域即風險知覺領域中,總結有關判斷偏差的效應的研究;而*後的部分,則包括與啓發式和偏差研究有關的概念和方法論難題的當前思考。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紙張的質感非常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精心製作的典藏版本。封麵設計簡潔卻又不失大氣,那種低調的奢華感,很符閤它作為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作品的身份。我尤其喜歡那種字體排版的考究,即便是對於一些復雜的概念,在視覺上傳達齣來的信息也是清晰有條理的,這對於閱讀體驗來說是極大的加分項。而且,書脊的裝訂工藝看起來很牢固,感覺可以經受住反復翻閱的考驗,對於我這種喜歡做大量批注和標記的讀者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本書的整體呈現,透露齣一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讀者的體貼,讓人在翻開第一頁之前,就已經對即將展開的閱讀之旅充滿瞭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擺在書架上也是極好的點綴。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最持久的影響,不是某個具體的理論點,而是思維模式上的徹底轉變。它像一麵高清的鏡子,讓你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非理性”的那一麵是如何運作的,並且是以一種係統性、可預測的方式在運作,而不是隨機的失誤。這種認知上的升級,讓我對待投資決策、人際交往,乃至日常消費時的選擇,都多瞭一層審慎的緩衝墊。它沒有提供一個“萬能藥方”來保證你永遠做齣最佳選擇,但它賦予瞭你一種至關重要的能力——識彆齣自己可能犯錯的潛在區域。這種內省的工具,其價值遠超書本的價格,它實實在在地提高瞭生活質量中“決策的質量”,是一種投資於自我心智成長的絕佳讀物。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結構編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人不由得佩服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清晰的思維脈絡。我發現作者在引入新的理論框架時,總是先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細微、最容易被忽略的決策場景切入,這種“由小及大”的敘事手法,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每討論到一個關鍵的認知捷徑或係統性的思維謬誤時,都會輔以大量的案例和實驗數據作為支撐,數據引用精準而有力,絕非空穴來風的理論堆砌。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會停下來,反復咀tter,因為它揭示的規律與我過去對“理性人”的固有認知産生瞭強烈的衝突,這種被挑戰後的頓悟感,是閱讀嚴肅學術著作時最令人興奮的時刻。可以說,它提供瞭一套全新的工具箱,來審視我們每天都在做的無數個“不完美”的決定。
评分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文筆齣奇地流暢和富有洞察力,完全沒有一般學術著作那種晦澀難懂的架勢。他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導師,耐心而又犀利地引導你審視自己大腦的工作機製。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影響我們判斷的“錨定效應”或“可得性啓發”時,那種文字的畫麵感極強,讓你能立刻在腦海中構建齣那個認知陷阱的形象。語言的張力掌握得恰到好處,既保持瞭科學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性的趣味,這種平衡是極難把握的。有時候,讀著讀著,我會忍不住笑齣聲來,不是因為內容幽默,而是因為作者精準地描述瞭我自己剛剛做齣的某個愚蠢判斷,那種“原來如此”的自我覺察帶來的震撼,是任何平鋪直敘的教科書都無法比擬的。
评分這本書的齣版曆程和它所帶來的學術影響,本身就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從初稿到最終定稿,再到被全球學術界和業界奉為圭臬,這其中蘊含的智慧積纍是巨大的。我特彆留意瞭譯者的處理方式,從文字轉換的準確性來看,譯者顯然對原著的精髓有著深刻的理解,無論是專業術語的對譯,還是行文節奏的把握,都體現瞭極高的水準。這種高質量的翻譯,保證瞭原作者那些微妙的語境和深層次的含義能夠完整地傳遞給中文讀者,避免瞭因語言轉換而産生的意義損耗。對於這類跨文化、跨學科的經典作品而言,譯本的質量直接決定瞭其價值的體現程度,而這個版本無疑是上乘之作,讓人感到物有所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