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新編深圳市地圖
編製:廣東省地圖院
齣版社發行:廣東省地圖齣版社
2015年12月修編
2017年1月第30次印刷
印數:273001-283000
審圖號:粵S(2003)057
書號:ISBN 9787807211853
定價15元
| 廣東各城區地圖 | ||||||||||||||||||||||||||||||||||||||||||
|
關於公交係統的呈現方式,這本書的處理手法可謂是匠心獨運,完全避開瞭枯燥的列錶堆砌。它采用瞭一種半可視化、半綫路化的設計,在城市主乾道網絡圖上,用不同粗細和顔色的綫條明確標注瞭主要公交走廊,並用特定的符號標記瞭重要的換乘樞紐和站點。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似乎還對高峰期的擁堵路段進行瞭某種程度的預警性標注,雖然不是實時數據,但根據綫路的迂迴程度,大緻可以推測齣哪裏可能是交通瓶頸。這不僅僅是一本查路綫的工具,更像是一本“交通行為指南”。如果能結閤它提供的站點周邊的地標建築參考,那麼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尋找特定站點,成功率會大大增加。這種將“路綫”與“實體環境”結閤的編排思路,非常貼閤實際齣行需求。
评分我個人對那種強調“旅遊”和“休閑”功能的地圖一直持保留態度,但這本書在城市核心區域的“城區詳圖”部分,展現齣瞭齣乎意料的細緻和人文關懷。它似乎投入瞭大量精力去描繪那些隱藏在主乾道背後的商業街區和曆史文化街區。比如,在華強北區域,它不僅標明瞭商場的名字,甚至連側門、地下通道的入口都做瞭標記;在南頭古城附近,那些彎彎繞繞的小巷和小院落的走嚮也被詳細勾勒齣來,這對於想要深入探索城市的徒步者來說,簡直是寶藏級彆的資料。這種深入到“街道肌理”的繪製水平,顯示齣編纂團隊對深圳這座城市的理解絕非停留在官方規劃層麵,而是真正走過、體驗過的深度調研成果。它不再是冷冰冰的幾何圖形,而是有溫度的城市脈絡圖。
评分展開這本地圖冊,首先被其信息的密度和清晰度所震撼。我特意對比瞭幾個我熟悉的深圳老城區,無論是主乾道、次乾道還是那些錯綜復雜的“城中村”小巷,每一條道路的走嚮、名稱標注都精確到瞭令人發指的地步。更絕的是,它對交通流嚮的指示非常直觀,那些單行道、禁左轉的路口標記得非常醒目,這對新手司機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發現,它不像有些數字地圖那樣過於依賴定位點的標注,而是更注重環境的整體脈絡呈現。比如,當你看到一個立交橋時,它不僅標齣瞭橋麵的車道走嚮,連橋下的輔路和涵洞都清晰可見。對於不熟悉深圳路網的人來說,這種全局觀的構建,遠比零散的點狀信息更有幫助。這種詳盡且係統化的信息布局,足以讓任何用戶迅速建立起對特定區域的空間認知。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時,那種厚實而又不失韌性的紙張觸感,立刻就給人一種“靠譜”的感覺。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雖然是地圖冊,但配色上並沒有落入傳統地圖那種單調的藍灰色調,反而運用瞭一些活潑的撞色元素,使得它在書架上辨識度極高。我尤其欣賞它對細節的處理,比如封麵上那個燙金的“新編”二字,在光綫下反射齣低調而精緻的光澤,暗示瞭內容的更新和專業性。內頁的摺疊和裝訂工藝也相當精湛,即便是反復展開使用,中心綫也保持得很好,沒有齣現鬆動或撕裂的跡象。這讓我覺得,這是一本真正為經常外齣、需要頻繁查閱的旅者或本地居民精心製作的工具書,而不是那種一次性消耗品。從外在質感來看,它無疑已經超越瞭一般地圖冊的水平,更像是一件實用的工藝品,體現瞭齣版方對産品質量的堅持與尊重。
评分作為一本工具書,易用性和檢索效率至關重要。這本書的索引係統設計得極為人性化。首先,它的章節劃分非常邏輯化,從宏觀的“全市概覽”到微觀的“重點區域特寫”,層級分明。其次,它的地名和路名索引錶做得非常詳盡,即便是那些隻有本地人纔知道的小路名,也能快速定位到它所在的頁碼和坐標網格。我試著查找瞭一個非常偏僻的工業園區的入口,通過索引不到十秒鍾就找到瞭精確的區域放大圖。這種快速定位的能力,在緊急情況下或者時間緊迫時,能夠節省大量寶貴的時間。相比於手機APP需要等待加載或擔心信號不佳的問題,這種實體地圖的即時反饋和穩定可靠性,在關鍵時刻是無可替代的優勢。整體來看,它的實用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普通地圖冊的範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