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常用詞詞典

古漢語常用詞詞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恢 著
圖書標籤:
  • 古漢語
  • 詞典
  • 語言學
  • 漢語言
  • 工具書
  • 學習
  • 教學
  • 詞匯
  • 古代漢語
  • 參考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砚聚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87298
商品编码:28547556861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1-12-01

具体描述


內容介紹
基本信息
書名: 古漢語常用詞詞典
作者: 石恢//陳琦 開本:
YJ: 39.8
頁數:
現價: 見1;CY =CY部 齣版時間 2011-12-01
書號: 9787500087298 印刷時間:
齣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版次:
商品類型: 正版圖書 印次: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精彩導讀 目錄

凡  例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部1檢字錶
 (一)部1目錄
 (二)檢字錶
正  文
附  錄

 

 


暫時沒有目錄,請見諒!

《辭海》2020年版 簡體中文 一部熔鑄百年學術精華的綜閤性工具書 《辭海》自1965年首次齣版以來,便以其宏大的規模、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與時俱進的更新速度,成為海內外學界和廣大讀者公認的權威性大型語文工具書的典範。最新修訂的2020年版,在繼承曆代《辭海》優良傳統的基石上,進行瞭一次全方位的係統性升級與擴充,力求全麵、準確地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科學、文化和語言發展的最新成就。 規模空前,內容包羅萬象 2020年版《辭海》收錄單字約16萬個,詞條總數突破37萬條,字數近1300萬。其收錄範圍之廣、內容之深厚,在同類工具書中獨樹一幟。它不僅是一本解釋詞語、規範用法的語文詞典,更是一部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藝術、曆史地理於一體的袖珍百科全書。 【自然科學領域】 本版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尤其是基因科學、生態學等前沿領域)、天文學、數學等基礎學科的條目進行瞭大規模的修訂和增補。對於近年來湧現齣的新概念、新理論、新術語,如量子計算的基本概念、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宇宙學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模型等,均進行瞭權威性的釋義。條目力求精準對應國際學術界的最新共識。 【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 在哲學社會科學方麵,本版緊密追蹤時代脈搏。法學部分收錄瞭近年來新頒布的重要法律法規中的核心術語;經濟學部分詳述瞭全球化、金融衍生品、宏觀調控政策工具等熱點內容。 曆史學條目覆蓋瞭從遠古文明到近現代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曆史遺址,特彆加強瞭對考古新發現的收錄和解釋。例如,對近年來重要考古遺址的發掘成果,如三星堆遺址的新發現,均有涉及和論述。 文化藝術方麵,涵蓋瞭中國傳統戲麯、繪畫、書法、音樂理論,並增補瞭當代電影、數字藝術、網絡文學等新興藝術形式中的專業術語。 【語言文字規範與曆史演變】 作為一部重要的語文工具書,《辭海》對漢字、詞語的釋義、讀音、用法、詞源考證,始終保持著最高的嚴謹性。本版嚴格遵循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最新規範,對異形字、異音字的處理,以及古今異義詞的區分,提供瞭清晰的指南。大量收錄瞭具有曆史價值和文學色彩的“古詞”,並對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含義流變進行瞭考證,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古籍文獻的精髓。 【地理與人物】 地理條目囊括瞭世界各主要國傢、地區、山川湖海的最新地理名稱和現狀;人物條目則力求全麵,既包括瞭古代的聖賢名士、英雄豪傑,也收錄瞭近現代在科技、政壇、文壇取得卓越成就的代錶性人物,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學術特點與版本優勢 1. 權威性與權威團隊: 2020年版由國內語言文字學、曆史學、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的頂尖學者和編輯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確保瞭內容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學術深度。 2. 體例嚴謹,檢索便捷: 沿襲《辭海》一貫的嚴謹體例,條目釋文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齣。同時,詳盡的部首索引、拼音索引和筆畫索引,配閤清晰的版式設計,極大地提升瞭讀者查閱效率。 3. 注重溯源與比較: 對於多義詞,本版會清晰地劃分義項,並注明其産生的曆史語境或學科背景。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術語,常常采用比較的方式進行辨析,有助於讀者建立清晰的知識框架。 4. 與時代同步的更新: 相較於純粹的古籍詞典,《辭海》的生命力在於其對“新”的不斷吸納。2020年版成功地將近十年間科技、社會發展中産生的大量新詞匯、新概念納入體係,使之成為反映當代知識全貌的“活詞典”。 適用讀者 《辭海》2020年版是所有對知識有深度渴求的讀者必備的工具書。它不僅是學生、教師、研究人員案頭不可或缺的學術參考書,也是公務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文學愛好者、文化傳播工作者理解專業術語、錘煉語言錶達的得力助手。它以其百科全書式的廣度和詞典式的精確性,為讀者搭建起一座通往全麵知識殿堂的堅實橋梁。 翻開《辭海》,即是開啓一場與時代和曆史對話的知識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個對古代詩詞和散文有較高鑒賞要求的愛好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種過於“標準化”的翻譯。很多時候,一個古詞的妙處就在於它的一詞多義,或者它在特定語境下營造齣的獨特氛圍。這本書的編輯團隊顯然深諳此道。我曾為一個詞語的譯法糾結不已,不同版本的譯文都讓我覺得索然無味,直到我查閱瞭它。它給齣的釋義,不僅包含瞭最主要的含義,還細緻地標注瞭在唐宋不同時期,或者在特定文學流派中使用時,可能攜帶的引申義或情感色彩。例如,某個描述景物的詞匯,它會指齣在陶淵明筆下可能帶有“超然物外”的哲思,而在李清照的詞裏則傾嚮於“易逝的哀婉”。這種細緻入微的辨析,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文本的解讀層次,讓我在吟誦古文時,能夠更加貼閤作者的本心,品味齣字裏行間那種難以言喻的韻味和況味。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透露齣一種對知識的敬畏感。它不是那種追求“網紅效應”的速成手冊,它的厚重感本身就是一種力量的象徵。內頁的字體選擇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清晰度,又帶有一絲古典韻味,字間距和行距的設置也十分考究,即使是深夜伴著颱燈光綫長時間翻閱,眼睛也不容易感到乾澀和疲勞。我尤其喜歡它在詞條末尾附帶的“擴展閱讀索引”或“相關詞組”的鏈接機製——雖然是以文字形式呈現,但其邏輯關聯性極強。當你查閱一個詞時,它會自然而然地引申到與其意義相近、反義或在經典著作中經常一同齣現的其他詞匯,這種設計極大地提高瞭查閱效率,避免瞭讀者在不同詞條之間來迴跳轉的睏擾。它構建瞭一個由點及麵的知識網絡,讓學習不再是孤立的記憶,而是一個有機的、相互滋養的過程。

评分

說實話,我買過好幾本號稱權威的古代漢語詞匯工具書,很多要麼是過於學術化,術語堆砌,讀起來像是在啃石頭,要麼就是為瞭追求便攜性而犧牲瞭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很多關鍵的生僻詞匯或特殊用法乾脆就一筆帶過。但這一本,明顯是下過大功夫的。我特彆留意瞭那些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反復齣現,但含義卻極其微妙的動詞和虛詞部分,比如“之”、“乎”、“者”在不同句式中的功能轉移和側重點差異,這本書的處理方式,不是簡單地羅列語法規則,而是通過大量的例句對比和語境分析,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瞭。閱讀這些解釋,就像是聽一位功力深厚的國學大師在娓娓道來,邏輯嚴密,層層遞進,完全沒有那種機械的復製粘貼感。它更像是一部濃縮的古代漢語語法和語義演變史,讓人在查閱詞匯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瞭對整個語言體係的理解能力。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是很多刻意為之的教材望塵莫及的。

评分

這本厚重的詞典,初次翻閱時,一股樸實無華的氣息便撲麵而來,它不像那些追求花哨裝幀的工具書,更像一位沉穩的老者,默默地在那裏等待著有心人的探尋。內頁的紙張略帶米黃,觸感溫潤,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讓眼睛感到過於疲勞。編排上可見其匠心獨運,條目清晰,釋義詳盡而不失精煉。最讓我欣賞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字麵的解釋,對於一些經典用法和齣處,都有著相當細緻的考證和標注,仿佛帶領讀者穿越迴那個時代,親身感受古人的遣詞造韻。尤其是那些在現代漢語中已然失落或意義發生微妙轉變的詞匯,該詞典的處理方式非常到位,既保留瞭其曆史原貌,又兼顧瞭現代讀者的理解需求,這種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總能體會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每當我遇到一個晦澀難懂的古籍片段時,翻開它,總能豁然開朗,那種被知識的迷霧輕輕撥開的感覺,實在美妙。

评分

坦率地說,對於那些初學古文,連最基本的常用虛詞都感到吃力的讀者,這本書的深度可能會帶來一定的門檻感。它不是一本“入門速成指南”,它的目標用戶顯然是對古代語言有一定基礎,追求更深層次理解的學者或資深愛好者。然而,正是這種不妥協於“通俗化”的態度,纔成就瞭它的價值。它的準確性是毋庸置疑的,我用它校對瞭幾篇我自己翻譯的文言文段落,發現其中好幾個我自認為“把握穩瞭”的詞語,在本書的考證下,纔發現自己的理解存在微小的偏差。這些偏差往往關乎古代的禮儀、製度或特定的文化背景,不是簡單的詞義對譯就能解決的。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嚴謹,使得這本書成為瞭我案頭必備的“定海神針”,它不僅告訴我“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告訴我“在那個時代,人們是如何理解和使用這個詞的”。這份曆史的厚重感,是任何輕量級工具書都無法替代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