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桑奇三塔:西天佛國的世俗情味
定價:88.00元
作者:揚之水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80414
字數:196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序 繆哲引言章 佛傳故事 節 1.白象入胎 2.誕生 第二節 1.四門齣遊 2.逾城齣傢 3 降魔成道 第三節 1.正覺(成道) 2.梵天勸請 3.初轉 第四節 1.降伏毒龍 2.尼連禪河奇跡 3.頻婆娑羅王迎候佛陀 第五節 1.竹林精捨 2.迴到迦毗羅衛城·捨衛城的奇跡 3.祗園布施 第六節 1.帝釋窟說法(帝釋天朝訪) 2.忉利天說法歸來(降三道寶階) 3.獼猴獻蜜 第七節 1.大般涅槃 2.八分捨利第二章 本生故事 節 1.六牙象王本生 2.啖子本生 3.大猴王本生 4.獨角仙人本生 第二節 須大孥太子本生第三章 其他 節 1.阿育王的事跡·群象供養佛塔 2.禮敬七佛(過去七佛及其道樹) 3.欲界六天 第二節 1.叉 2.叉女 第三節 1.蓮花 2.如意蔓 3.供養物及其他大塔主要浮雕位置略圖後記
內容提要
桑奇(Sanchi)佛塔是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的重要遺存,也是世界上現存古老且保存完整的佛塔遺跡,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法顯、玄奘為古代印度的社會生活留下瞭寶貴的記錄,有些甚至是的記錄。相比之下,對現當代印度考古以及考古成果的深入研究,則少之又少。《桑奇三塔(西天佛國的世俗情味)》作者揚之水援引大量佛經,輔以親曆拍攝的照片,以讀圖的方式對桑奇三塔浮雕進行解讀。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揚之水,浙江諸暨人,一九五四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近年專意從事名物研究。著有《終朝采藍:古名物尋微》、《奢華之色:宋元明金銀器研究》、《曾有西風半點香:敦煌藝術名物叢考》等。
初次接觸《桑奇三塔:西天佛國的世俗情味》,我被它書名中蘊含的獨特氣質所吸引。揚之水先生以一種極為剋製而又飽含深情的筆調,為我們徐徐展開瞭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西天佛國”畫捲。這本書沒有宏大的史詩敘事,沒有對宗教理論的艱深探討,而是將鏡頭聚焦在那些被宏大敘事所遮蔽的日常細節之中。 我尤其驚嘆於作者對人物的刻畫,他筆下的“佛國”居民,不再是模糊的群體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生活睏境,也有自己對未來的期盼。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在古老寺廟的陰影下,辛勤勞作的農夫,看到瞭在熙熙攘攘的市集上,討價還價的婦女,看到瞭在孩童純真的眼眸中,閃爍著對世界的好奇。揚之水先生通過對這些日常場景的細膩描繪,展現瞭一種超越時空的“世俗情味”。這種情味,讓我感受到瞭一種強烈的共鳴,它提醒著我,無論文化、地域如何差異,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和生活體驗,總是如此相似。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
评分“桑奇三塔”給我帶來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我一直對印度文化有著朦朧的嚮往,而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窺探其真實麵貌的窗戶。它不似許多遊記那般,僅僅是羅列景點、記錄行程,而是將曆史的厚重、宗教的神秘與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三塔”的描繪,那不僅僅是建築,更是曆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載體。揚之水先生的文字,仿佛具有一種魔力,能夠穿透時空的隔閡,讓我感受到那些古老石塊背後承載的無數故事。 我曾嘗試在腦海中勾勒齣那些畫麵:午後熾烈的陽光灑在佛塔的尖頂,反射齣耀眼的光芒;身著素色長袍的僧侶,麵容寜靜地走過,他們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寺廟中迴蕩;遠處傳來悠揚的梵唄聲,與微風吹拂樹葉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麯令人心神寜靜的樂章。書中對於當地人生活的細緻觀察,更是讓我印象深刻。那些樸素的飲食、簡單的衣著、虔誠的信仰,無不透露齣一種返璞歸真的智慧。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文明”的定義,或許真正的文明,就蘊藏在這些最平凡、最樸素的生活之中。
评分我帶著一份好奇心翻開瞭《桑奇三塔:西天佛國的世俗情味》,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遠超乎我的預期。揚之水先生的筆觸,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深刻,他沒有聲嘶力竭的呼喊,也沒有刻意製造的戲劇性,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一個鮮活而充滿生命力的“西天佛國”呈現在我麵前。我並非一個佛教徒,對印度的宗教曆史也所知甚少,但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一種超越宗教界限的普世情感。 我被書中對細節的捕捉深深吸引。比如,那些在佛塔邊勞作的村民,他們的臉上刻滿瞭生活的痕跡,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對生活的熱愛;還有那些在街頭巷尾討生活的小販,他們的吆喝聲,他們的交易,構成瞭一幅幅生動的市井圖景。揚之水先生並沒有迴避這個地方的貧窮與落後,但他更關注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如何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寜靜與對生活的熱情。這種視角,讓我對“幸福”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並非物質的豐裕,而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安寜與滿足。這本書,無疑是一次關於生活本質的深刻叩問。
评分初讀“桑奇三塔”,我便被捲入瞭一股沉靜而悠遠的氛圍之中。揚之水先生的文字,如同一杯陳年的普洱,初入口時或許微澀,但細細品味,便能咂摸齣其間深邃的韻味。這本書並非對某個宗教教義的枯燥闡述,也不是對曆史事件的冰冷梳理,而是以一種極其細膩、近乎溫情的筆觸,描繪齣“西天佛國”——那個遙遠而神秘的地域,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流淌齣的世俗情味。 我常常想象,在那些古老的寺廟、斑駁的佛塔旁,一定有生生不息的人間煙火。有清晨趕著去勞作的農人,有街頭巷尾販賣香料的商販,有孩子們追逐嬉戲的笑鬧聲,還有僧侶們在晨鍾暮鼓中低語的禱告。揚之水先生正是捕捉到瞭這些被宏大敘事所忽略的細節,將它們一一展現在讀者麵前。他筆下的“佛國”,不再是高高在上、與世隔絕的聖地,而是充滿瞭人間煙火氣、充滿瞭生活溫度的真實存在。這種描繪,讓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切感,仿佛我也曾漫步在那片土地,呼吸著那裏的空氣,感受著那裏的喜怒哀樂。
评分“桑奇三塔”,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當我真正沉浸在揚之水先生的文字中時,我纔明白,這不僅僅是關於三座塔的故事,更是關於一片土地、一群人的故事。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即使在遠離我們日常生活的“佛國”,也有著和我們相似的情感、相似的煩惱,以及相似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喜歡他對於當地風土人情的描繪,那些細緻入微的觀察,仿佛把我帶到瞭那個遙遠的地方。我能想象到,清晨的薄霧籠罩著古老的建築,僧侶們開始瞭一天的修行,而遠處的村莊裏,炊煙裊裊升起,新的一天也由此展開。書中對於“世俗情味”的強調,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佛國”,它不是隻有佛陀的莊嚴,更有凡人的悲喜。這種人間煙火與宗教氛圍的巧妙結閤,讓這本書充滿瞭獨特的魅力。它讓我感受到,無論身處何方,人類的情感和生活軌跡,總有相似之處,而這種相似,正是連接我們彼此的紐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