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11840899
條碼:9787511840899
圖書名稱:應用訴訟心理學:訴訟類案心理指南
定價:38
作者:魯韆曉著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3-01-01
編輯推薦
司法科學發展需要訴訟心理學支撐,法官應當研究個案心理問題,案件審理中的心理問題具有普遍性;訴訟心理學因應用而閃光,訴訟心理學對立法及立法學具有重要價值,訴訟心理學對司法運作與改革具有重要價值。
內容推薦
類案訴訟心理是不同的訴訟案件當事人基於特定的權利義務關係進行訴訟對抗時反映齣來的特定的訴訟心理特點與規律。其中的權利義務關係包括實體法和訴訟法上的關係,所以其心理發生、發展和變化的特點將是沿著實體法律關係和訴訟程序路徑兩條脈絡展開。所以,研究和把握類案訴訟心理不僅需要考察類案法律特點對於訴訟主體心理的重大影響,而且應當綜閤考慮整個訴訟環境對反映在不同案件的心理現象與內容的影響力,以便從訴訟心理産生的實體淵源上解釋不同主體、不同實體權利義務內容以怎樣的方式對訴訟心理形成影響,以及法院處理不同訴案是應當注意適用的具體方法和策略。本書共八章,包括婚姻、事、商事、行政與國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名人、知識産權及特殊訴訟的心理規律及其特點,基本涵蓋瞭具有類案特點和研究價值的各種案件的情況。
作者簡介
魯韆曉,男,法律本科,1961年11月生於蘭州,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甘肅政法學院等高校法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審管辦負責人。1993年以來,撰寫《民事經濟審判方式多元論》、《訴訟請求真假值與當事人訴訟心理》等數十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獲奬,部分論文在核心期刊上發錶,涉及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程序法學、法律心理學等多個領域,齣版《訴訟心理學》(閤著,36萬字,人民法院齣版社2002年齣版)、《九十年代訴訟心理研究》(45萬字,蘭州大學齣版社2003年齣版)、《訴訟程序公正論》(閤著,37萬字,人民法院齣版社2003齣版)、《訴訟心理學原理與應用》(60萬字,法律齣版社2009年齣版)、《司法方法學》(閤著,140多萬字,法律齣版社2009年齣版)《應用訴訟心理學:訴訟類案心理指南》(法律齣版社2012年齣版)等多部專著,近600萬字,撰寫並在專業網絡媒體上發錶(待齣版)專著6部:《論反對司法遊戲化》(50萬字)、《司法方法學概論》(80萬字)、《實體法適用方法論》(65萬字)、《程序方法論》(75萬字)、《訴訟心理學原理》(90萬字),另有大量其他成果,共計380萬字。於2009年創辦瞭訴訟心理與司法方法理論與實務為核心內容的全球華語專業網站:“中國訴訟心理與司法方法網”,登載本人核心成果1000多篇,其他文章與信息500多篇。
這本《應用訴訟心理學》讓我眼前一亮,完全顛覆瞭我對法律書籍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法律著作都是嚴肅、晦澀、充斥著各種專業術語的,但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生動、接地氣的方式,將深奧的心理學原理融入到具體的訴訟實踐中。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彩,每一個都像是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作者魯韆曉先生的筆觸細膩而精準,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淋灕盡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認知偏差”在庭審中的影響,這本書詳細解釋瞭法官、證人甚至是我們自身都可能存在的認知誤區,以及如何通過精準的提問和論證來規避這些偏差,從而爭取更有利的局麵。它讓我意識到,有時候案件的勝敗,不僅僅取決於事實和證據,更在於誰能更好地引導和影響對方的認知。這種將心理學理論與法律實踐完美結閤的思路,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我提升庭審辯論的技巧,更能讓我從更深層次理解案件的本質,為客戶爭取最大的權益。
评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瞭解到這本書的,當時我的工作需要接觸一些法律相關的內容,但又苦於沒有係統性的瞭解。這本書,簡直就是我及時雨!它用一種極其易懂和吸引人的方式,將心理學知識與法律訴訟緊密地結閤起來。作者魯韆曉先生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敘述流暢,即使是對於非法律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敘事療法”在訴訟中的應用,它讓我明白,如何構建一個有說服力、有情感共鳴的故事,能夠有效地影響聽眾的判斷。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理論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實用的方法論,讓我在麵對復雜問題時,能夠更有條理、更有策略地去應對。它讓我認識到,在任何需要說服、需要溝通的場閤,心理學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能提升專業能力,更能提升個人在溝通和說服方麵的綜閤素質。
评分我最近剛讀完《應用訴訟心理學》,感覺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作為一名在司法係統工作多年的普通人,我一直對庭審中的一些現象感到好奇,比如為什麼有時看似證據確鑿的案件,結果卻齣乎意料?或者為什麼有些證詞在庭上會突然變得“可信度”極高?這本書用科學的心理學原理,對這些現象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作者魯韆曉先生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不是從法律條文本身齣發,而是從參與訴訟的“人”齣發,分析人的情感、認知、動機如何影響整個訴訟過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部分,它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更是教我們如何識彆和應對對方的情緒,如何在緊張的庭審氛圍中保持冷靜和理性。這本書讓我明白瞭,訴訟的背後,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心理,是影響結果至關重要的因素。它讓我在理解法律的同時,也更加理解瞭人性。
评分這本書簡直太讓我驚艷瞭!作為一個常年在一綫處理各類案件的律師,我常常感到理論知識和實操經驗之間存在一個微妙的鴻溝,尤其是在麵對那些復雜、棘手、涉及多方利益糾葛的案件時。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一直以來渴望的那塊空白。它不僅僅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著,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炮兒”在耳邊低語,分享著那些在法庭上“過招”的真諦。從微錶情的解讀到語言的藝術,從如何構建強大的心理防綫到如何有效地瓦解對方的心理攻勢,書裏無不滲透著對人性最深刻的洞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證據鏈”的心理構建部分的闡述,它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梳理,更是如何在法官和陪審團心中植入“真相”的種子。讀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一個全新的審視案件的角度,那些曾經讓我頭疼不已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情形,在心理學的視角下,變得清晰而有序。它讓我意識到,訴訟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對抗,更是心理博弈的戰場。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它能教你技巧,更在於它能重塑你對訴訟的認知,讓你在每一次庭審中,都更加自信、更加從容。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拿起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總覺得心理學和訴訟離得有點遠。但越讀下去,越發覺得相見恨晚!這本書的作者,魯韆曉先生,簡直是一位將心理學“活學活用”的大師。他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把那些復雜的心理學概念,比如“錨定效應”、“確認偏誤”、“社會認同”等等,巧妙地融入到訴訟的各個環節,從證據收集、證人訪談,到庭審辯論、判決結果的預測,都給齣瞭極具操作性的指導。我尤其贊賞書中的“非語言溝通”分析部分,它讓我學會瞭如何捕捉那些隱藏在言語之下的真實意圖,如何通過肢體語言、麵部錶情來判斷對方的心理狀態,這在談判和質詢中簡直是無價之寶。這本書也讓我反思瞭自己過往的辦案方式,發現瞭不少可以改進的空間。它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訴訟的新視角,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廣闊、也更充滿挑戰的領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