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11831330
條碼:9787511831330
圖書名稱:新國際貿易術語適用與案例解析
定價:25
作者:陳岩著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2-03-01
圖書類彆:法律實務
目錄:
前言
Chapter 1 國際貿易術語概述
Chapter 2 工廠交貨EXW
Chapter 3 貨交承運人FCA
Chapter 4 運費付至CPT
Chapter 5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CIP
Chapter 6 運輸終端DAT
Chapter 7 目的地交貨DAP
Chapter 8 完稅後交貨DDP
Chapter 9 船邊交貨EAS
Chapter 10 船上交貨FOB
Chapter 11 成本加運費CFR
Chapter 12 成本、保險費加運費CIF
主要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本書可謂是理論與實踐的結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貼近實際,內容翔實。《新國際貿易術語適用與案例解析》作者陳岩對INCOTERMS2010做瞭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爭取做到對術語的解釋準確翔實;同時結閤作者在外貿企業10餘年的工作經驗,使整本書能夠更貼近外貿交易的實際,反映當今貿易發展的趨勢。二,問題導嚮,通俗易懂。全書整理與總結瞭105個問題,逐介紹各個貿易術晤,並配有相當數量的案例,為讀者提供個橫嚮、全麵、深刻學習和理解貿易術語的機會。三,形式新穎,圖文並茂。
說實話,我之前在工作中經常因為對某些國際貿易術語的理解不夠到位,而導緻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和損失。尤其是在涉及信用證結算的交易中,術語的精確理解更是至關重要。這本《新國際貿易術語適用與案例解析》恰恰彌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短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過多的法律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來解釋復雜的貿易規則。我尤其欣賞它對CFR和CIF條款的區分講解,它用一個生動的例子,詳細說明瞭在CFR條款下,賣方隻需要負責將貨物運至目的港,而保險費用則由買方承擔;而在CIF條款下,賣方則需要負責運費和保險費。書中還提供瞭如何根據貨物價值、運輸距離和風險偏好來選擇最適閤的貿易術語的決策框架,這對於我在與客戶談判時,能夠更自信地提齣閤理的交易條件非常有幫助。此外,它對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特殊貿易習慣和法律法規也進行瞭一些提及,這在處理跨境貿易時,能夠起到很好的預警作用。
评分作為一名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者,我一直追求的是能夠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生動的商業實踐。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對INCOTERMS規則的羅列和解釋,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大量精心挑選的案例,將這些規則“活化”瞭。我特彆喜歡它對EXW條款的深度剖析,書中通過一個初創公司生産的定製化設備齣口到東南亞的案例,詳細展示瞭在EXW條款下,買方需要承擔的巨大責任和風險,包括工廠內的裝卸、國內運輸、齣口報關、國際運輸、目的國清關以及最終的送貨上門。這對於很多新手賣傢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具警示意義的案例。通過這個案例,讀者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看似最簡單的EXW條款,背後隱藏著多麼復雜的操作鏈條和潛在的風險。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非常有層次感,不僅僅是簡單地描述事實,而是深入到事件發生的根源,分析瞭導緻問題齣現的原因,並提供瞭具體的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這對於理論研究來說,非常有啓發性。
评分我一直認為,國際貿易術語的精髓在於其背後所蘊含的商業邏輯和風險分配原則,而不僅僅是幾個拗口的縮寫。這本書恰恰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停留在對術語字麵意思的解釋,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術語下,買賣雙方在責任、風險和成本上的微妙平衡。例如,它在講解FCA條款時,並沒有僅僅強調“賣方負責將貨物交給指定承運人”,而是進一步闡述瞭貨物一旦移交給承運人,風險就轉移到瞭買方手中,以及這對於保險購買和後續索賠可能産生的影響。書中通過一個精密儀器從德國齣口到中國的案例,詳細描繪瞭在FCA條件下,一旦貨物在運輸途中發生損壞,買賣雙方如何界定責任。更重要的是,它還列舉瞭一些常見的誤區,比如很多賣傢以為隻要將貨物送到指定地點就萬事大吉,卻忽略瞭後續的交接細節和單證的準確性。此外,書中對於不同貿易術語在不同運輸方式下的適用性也做瞭非常細緻的分析,比如海運、空運、陸運各自的特點以及與不同術語的匹配度,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跨越多種運輸模式的業務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在跨境電商一綫摸爬滾打的從業者,我對國際貿易術語的理解和運用可以說已經到瞭刻不容緩的地步。最近,我入手瞭一本《新國際貿易術語適用與案例解析》,齣版社是大傢耳熟能詳的法律齣版社。坦白講,這本書剛拿到手的時候,我心裏其實是有點打鼓的,畢竟“法律齣版社”這幾個字,總讓我聯想到那些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文。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沒有一開始就堆砌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是巧妙地將每一個國際貿易術語都置於一個具體的交易場景之中。我最喜歡的是它對“DDP”條款的解讀,書中通過一個生動的小商品齣口到加拿大的案例,詳細地剖析瞭賣方在DDP條款下需要承擔的各種責任,包括運輸、保險、目的地國傢的海關清關費用以及進口關稅等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列齣瞭這些責任,還一步步地演示瞭如何計算這些額外成本,並給齣瞭一些規避風險的實用建議。讀完這部分,我纔真正意識到,原來DDP條款看似對買方最有利,但對賣方的操作要求和成本控製能力其實有著極高的門檻。這本書的案例選擇也非常有代錶性,涵蓋瞭服裝、電子産品、農産品等多個行業,這讓我能夠更容易地找到與我自身業務相關的參考。
评分對於一個在貿易公司負責閤同審查的基層工作者來說,國際貿易術語的準確運用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經濟利益和法律風險。《新國際貿易術語適用與案例解析》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工作中的一本“秘籍”。它不僅僅提供瞭術語的官方解釋,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揭示瞭在實際操作中容易齣現的各種問題和陷阱。我最看重的是它對CIP條款和DAT條款的對比分析。書中用一個案例說明瞭,雖然CIP和DAT都包含運輸和保險費用,但在風險轉移的時間點上存在顯著差異,以及這在實際理賠過程中可能産生的復雜性。它還詳細列舉瞭在不同條款下,閤同中需要明確約定的關鍵事項,比如運輸閤同的簽訂、保險閤同的細節、貨物交接的具體地點和時間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起草和審查閤同時必須注意的細節。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但又兼具可讀性,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反復查閱和比對的讀者來說,非常友好,能夠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信息,極大地提高瞭工作效率,也讓我對潛在的閤同風險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