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危險分析技術
定價:98.00元
作者:(美)埃裏剋森,趙廷弟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1180820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美國Clifton A.EricsonⅡ編著的《危險分析技術》詳細論述瞭危險原理:危險三要素以及危險、風險和事故的關係,係統安全工程原理、危險分析技術分類及其在係統安全中的應用。重點介紹瞭係統安全工程中常用的22種危險分析技術,如初步危險分析、係統危險分析、故障樹分析、故障危險分析及軟件危險分析等,並結閤具體的示例說明這些技術。同時指齣瞭其優缺點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常犯的錯誤。此外;還論述瞭這些危險分析技術之間的相互關係。本書適閤於從事係統安全工程工作的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高年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學習參考。
目錄
章 係統安全 1.1 簡介 1.2 係統安全背景 1.3 係統安全描述 1.4 係統安全過程 1.5 係統方案 1.6 小結 第2章 危險、事故和風險 2.1 簡介 2.2 與危險相關的定義 2.3 危險原理 2.4 危險轉化 2.5 危險緻因因素 2.6 危險一事故的概率 2.7 辨識危險 2.8 危險的描述 2.9 小結 第3章 危險分析類型和技術 3.1 類型和技術 3.2 危險分析類型的說明 3.3 危險分析類型的分析時機 3.4 危險分析類型相互關係 3.5 危險分析技術 3.6 歸納與演繹技術 3.7 定性技術和定量技術 3.8 小結 第4章 初步危險錶 第5章 初步危險分析第6章 子係統危險分析第7章 係統危險分析第8章 使用與保障危險分析第9章 健康危險評價 0章 安全性要求/準則分析 1章 故障樹分析 2章 事件樹分析 3章 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 4章 故障危險分析 5章 功能危險分析 6章 潛在通路分析 7章 Petri網分析 8章 馬爾科夫分析 9章 屏蔽分析 第20章 彎針分析 第21章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 第22章 因果分析 第23章 共因故障分析 第24章 管理缺陷與風險樹分析 第25章 軟件安全性評價第26章 總結 附錄A 縮略語清單 附錄B 詞匯錶 附錄C 危險檢查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叫《危險分析技術》,我一直對各種技術分析方法很感興趣,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拿到書之後,我首先被它的裝幀所吸引,紙張的觸感很好,印刷也十分清晰,讓人讀起來心情愉悅。第一章的開篇就非常引人入勝,作者用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將抽象的分析過程變得通俗易懂,讓我立刻對這本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某個技術概念時,總會附帶一些相關的曆史背景和發展曆程,這讓我不僅理解瞭技術本身,也對其産生的時代意義有瞭更深的認識。書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更是精彩絕倫,每一個案例都選取得恰到好處,並且分析得十分透徹,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跟著作者一起解剖問題。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蝴蝶效應”的闡述印象深刻,它揭示瞭微小變化可能引發巨大後果的深層邏輯,對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進行風險評估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思考,將書中的理論與我自己的工作經驗相結閤,發現瞭很多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細節和潛在的風險點。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認知、拓展思維的書籍。
评分初拿到《危險分析技術》這本書,我對其內容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想著可能就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指南。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卻被深深地吸引住瞭。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他善於將復雜的理論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錶達齣來,而且在敘述過程中,總會時不時地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讓閱讀過程不至於過於沉悶。書中對於“異常檢測”的講解,讓我眼前一亮。作者列舉瞭大量真實的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識彆數據中的異常模式,來提前發現潛在的危險信號。我尤其對其中關於網絡安全方麵的案例印象深刻,它揭示瞭黑客攻擊是如何在海量的數據流量中隱藏蹤跡的,以及如何通過精密的分析來發現這些“針尖麥芒”。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在講解某個技術方法時,會引用大量的學術研究和權威報告,這使得書中的內容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參考價值。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學者,在為我傳授知識,而且他還善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這些知識傳遞給我。
评分《危險分析技術》這本書,給我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更像是一次思維的探索之旅。作者的敘事方式相當細膩,他不會一下子把所有信息傾瀉而下,而是循序漸進,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核心要點。我特彆被書中關於“因果鏈分析”的論述所打動。作者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實驗和案例,展示瞭如何從錶象的事件追溯到其根本原因,從而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例如,書中關於一次重大事故的分析,將復雜的事故過程分解成一係列相互關聯的事件,並逐一探究其發生的根本原因,這對於我們進行事故調查和預防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某個概念時,會引用大量的曆史事件和名人軼事,這使得原本枯燥的技術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對這些技術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偵探,在引導我一步步地解開謎團,發現隱藏在危險背後的真相。
评分《危險分析技術》這本書,讀起來有一種抽絲剝繭、撥雲見日的感覺。作者的文筆相當老練,語言精練而不失感染力,能夠迅速抓住讀者的注意力。開篇就拋齣瞭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引人深思,讓我立刻想要一探究竟。書中對於“不確定性”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作者並沒有迴避不確定性,而是將其視為分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提供瞭多種方法來量化和管理這種不確定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景分析”的章節,作者詳細介紹瞭如何構建不同的未來情景,並評估在不同情景下可能齣現的風險,這對於我們在製定長遠戰略時非常有幫助。例如,書中對某個行業未來發展的幾種可能情景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不同發展路徑下的機遇與挑戰,為我的決策提供瞭重要的參考。此外,作者在論述過程中,還穿插瞭許多發人深省的哲理思考,讓我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麵,更能從更宏觀的視角審視問題。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睿智的朋友,在與我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引導我去思考那些被我們忽略的角落。
评分當我翻開《危險分析技術》這本書時,首先映入的是一種嚴謹而又充滿洞察力的氛圍。作者在開篇就提齣瞭一個非常深刻的觀點:對“危險”的理解,不僅僅是事後諸葛亮式的總結,更是事前預判和防範的藝術。整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閤理,從基礎理論的鋪陳,到具體方法的講解,再到案例的深入剖析,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每一個分析工具的介紹,不僅詳細解釋瞭其原理、適用範圍,還提供瞭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注意事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運用這些工具。書中對於“關聯性分析”的論述,讓我大開眼界,作者通過多個不同領域的實例,展示瞭如何發現隱藏在看似無關事件之間的聯係,從而預測潛在的風險。例如,書中關於某次金融危機的分析,將宏觀經濟數據、社會情緒變化以及個體行為模式巧妙地串聯起來,揭示瞭導緻危機的多重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還在閱讀中發現,作者在描述某個復雜概念時,會巧妙地運用類比和圖錶,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直觀易懂,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本實用性極強的工具書,它不僅教會我“是什麼”,更教會我“怎麼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