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抑鬱障礙共病:理論與實踐 袁勇貴 978756415229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基本信息
書名:抑鬱障礙共病:理論與實踐
定價:29.00元
作者:袁勇貴
齣版社:東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64152291
字數:
頁碼:17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抑鬱障礙共病:理論與實踐》為部精神障礙共病的專著,作者結閤自己多年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經驗,對抑鬱障礙與其他精神疾病共病及抑鬱障礙與軀體疾病共病進行瞭臨床現象學描述,同時介紹瞭外新的研究進展,內容既全麵係統又新穎,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抑鬱障礙共病:理論與實踐》可供廣大精神衛生專業人士進一步提高對抑鬱障礙共病的認識和臨床之用,也可供廣大心理學、精神病學和精神衛生學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閱讀,同時還可滿足廣大患者及傢屬自診、自助之需。
目錄
章 概述
節 關於共病
第二節 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與共病
第三節 精神障礙共病研究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精神障礙共病的幾種形式
第五節 抑鬱障礙共病診斷的意義
第二章 抑鬱障礙與焦慮障礙共病
節 焦慮和抑鬱:三種理論模式解析
第二節 焦慮和抑鬱障礙共病的生物學研究
第三節 焦慮和抑鬱障礙共病的實證研究
第四節 抑鬱障礙和焦慮障礙共病的分類研究
第五節 抑鬱障礙共病治療中的加藥和換藥策略
第三章 老年抑鬱癥與阿爾茨海默病共病
節 流行病學研究
第二節 老年抑鬱癥和阿爾茨海默病臨床錶現
第三節 老年抑鬱癥和阿爾茨海默病共同發病機製
第四節 老年抑鬱癥的積極乾預能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
第五節 老年抑鬱癥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第四章 抑鬱障礙與其他精神障礙共病
節 抑鬱障礙和人格障礙共病
第二節 抑鬱障礙和物質濫用共病
第三節 精神分裂癥與抑鬱障礙
第四節 抑鬱障礙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共病
第五章 軀體疾病和抑鬱障礙共病
節 概述
第二節 軀體疾病與抑鬱障礙的雙嚮關係
第三節 軀體疾病和抑鬱障礙共病的評估和診斷
第四節 軀體疾病和抑鬱障礙共病的治療原則
第五節 各類軀體疾病和抑鬱障礙共病
第六章 卒中後抑鬱障礙
節 概述
第二節 卒中後抑鬱障礙的發生機製
第三節 卒中後抑鬱的評估和診斷
第四節 卒中後抑鬱障礙的治療
第五節 卒中後抑鬱障礙的臨床護理
附
激惹、抑鬱和焦慮自評量錶(IDA)
簡式健康焦慮量錶(SHAI)
多倫多述情障礙量錶(TAS-20)
卒中後抑鬱評估量錶(PSDS)
精神科常用相關用語的英文縮寫、全名及中文譯名
後記
作者介紹
袁勇貴,1972年齣生,醫學博士,青年特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科研教育處處長。2013年在美國佛羅裏達大學精神醫學係訪學1年。
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心身與行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兼秘書,南京醫學會神經精神科分會委員。
現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30970814、81071101和81371488)3項,江蘇省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生命健康科技)專項資金1項。獲中華醫學科技奬一等奬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奬一等奬1項,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奬一等奬2項,市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三等奬2項。主編著作10部,發錶論文170餘篇,其中SCI論文54篇,纍計影響因子達190分。
文摘
《抑鬱障礙共病:理論與實踐》:
(三)討論
本研究中診斷為原發性主要抑鬱癥的患者,同時符閤DSM-Ⅳ廣泛性焦慮障礙診斷標準的占38.2%(21/55),同時符閤DSM-Ⅳ驚恐障礙診斷標準的占7.3%(4/55),與文獻報道一緻。可見焦慮和抑鬱障礙共病在臨床中並不少見。
Breslau等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患共病的危險性。本研究資料顯示,共病組與抑鬱組一樣,多見於女性、文化程度高和腦力勞動者,且年齡大、起病晚的患者更易患共病。
傢係研究顯示,疾病的傢族聚集性是遺傳性疾病的一個重要特徵,它可為疾病的診斷提供的綫索,故臨床收集患者的傢族史資料是評定和瞭解共病本質的有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如果患者有三個一級親屬診斷為抑鬱癥,另兩個診斷為驚恐障礙,傢族中兩種障礙均存在比隻存在一種障礙更能清楚地解釋為真正的共病。Leckman等的傢係研究顯示,具有繼發驚恐障礙的原發抑鬱癥患者的一級親屬比單純抑鬱癥患者的親屬患情感障礙、焦慮障礙等的危險性顯著增高。相反,Coryell等發現,同時患有抑鬱癥的原發驚恐障礙患者的傢庭成員中焦慮障礙(包括驚恐障礙)的患病率升高,而具有或不具有繼發驚恐障礙的原發抑鬱癥患者的親屬更可能患原發性抑鬱。本研究盡管未發現三組患者的精神疾病傢族史發生率有顯著差異,但也未見共病組的親屬中焦慮障礙的患病率升高,相反,共病組和抑鬱組的傢族中具有抑鬱癥或自殺史的人數均達6例,而焦慮組無一例。這與Coryell等的研究結果一緻,從一個側麵說明共病與抑鬱障礙相似。
由於目前大多數精神疾病缺乏特異性的生物學標誌,分類隻是一係列癥狀綜閤徵的組閤,故癥狀標準對精神疾病的診斷起著重要作用。人們早就認識到抑鬱癥屬於內源性疾病,具有生物學特徵的改變(如生物節律、早醒、體重下降、減退等),而焦慮癥屬於神經癥的範疇,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本研究顯示,共病組的生物學癥狀較抑鬱組稍重,但無顯著性差異,而顯著重於焦慮組,與文獻報道一緻。但從軀體癥狀涉及的係統(器官)來看,共病組與焦慮組一樣,具有較高的心髒癥狀和植物神經癥狀的發生率。徐俊冕(1991)研究發現,焦慮癥和抑鬱癥均可錶現為大量的軀體化癥狀,並且焦慮癥以心肺癥狀為主,而抑鬱癥以胃腸癥狀為主。可見共病患者具有的焦慮癥的特徵。
有研究認為,焦慮是主要抑鬱癥患者自殺的重要標誌,焦慮性抑鬱患者自殺未遂的發生率(達30%)顯著高於單純抑鬱(10%)。但Placidi等並未發現驚恐障礙和抑鬱癥共病患者終生自殺未遂的危險性升高。本研究發現,共病組自殺意念/行為的發生率達92.0%,而抑鬱組和焦慮組分彆為73.3%和30.0%。可見共病患者具有較高的自殺危險性。
自知力是指病人對精神疾病認識的判斷能力,而一個人的自知力與主動就醫密切相關0李功迎等研究發現,在精神障礙中,抑鬱癥和神經癥一樣具有較高的自知力。本研究也發現三組間的自知力無顯著性差異。但共病組主動就醫率顯著低於焦慮組,不顯著低於抑鬱組。說明是否能夠主動就醫並不完全取決於自知力。另外,本研究還發現,盡管共病組也存在焦慮障礙,但無一例看過急診,這一方麵可能與主動就醫率低有關,另一方麵可能與單純焦慮障礙錶現齣大量軀體癥狀而缺乏明顯的情緒主訴,易於誤入綜閤性醫院心內科、神經科急診有關。
病程特點對反映疾病性質的意義不亞於癥狀特點。Liebowitz和Lydiard研究發現,焦慮和抑鬱障礙共病與單純焦慮或抑鬱障礙相比,具有更多的病程慢性化和更重的社交和職業功能損害。在社會功能損害方麵,本研究與之一緻,共病組的社會功能損害較重,60.0%的患者不能工作(勞動),40.0%的患者工作(勞動)效率明顯下降;而抑鬱組分彆為36.7%和56.7%、10.0%和65.0%。但從病程來看,共病組的平均病程與抑鬱組和焦慮組無顯著性差異。另外,共病組以急性發作(52.0%)為主,而焦慮組和抑鬱組以慢性遷延(46.7%和70.0%)為主。這種差異一方麵可能與本研究為橫斷麵研究且研究對象為癥狀較重的臨床病例有關。
……
序言
抑鬱障礙共病:理論與實踐 袁勇貴 978756415229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