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
定價:48.00元
作者:(澳大利亞) Idan Ben-Barak(伊丹·本-巴拉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213148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本書秉持嚴謹的科學精神,通過機智幽默的筆觸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無比渺小卻影響力巨大的微生物世界。在這個人類常常談之色變或乾脆忽視的奇怪又危險的微生物世界中,氧氣是緻命的毒藥、硫是美味佳肴、欺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美酒卻被當作廢物丟掉……
本書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副所長東秀珠傾情薦讀,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科普圖書奬,曾被眾多美國媒體和科普網站推薦給大眾,必定會刷新你對細菌、病毒的認知。
內容提要
關於本書這本書秉持嚴謹的科學精神,通過機智幽默的筆觸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無比渺小卻影響力巨大的微生物世界。在這個人類常常談之色變或乾脆忽視的奇怪又危險的微生物世界中,氧氣是緻命的毒藥、硫是美味佳肴、欺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美酒卻被當作廢物丟掉……書中不僅介紹瞭基因、蛋白質的精妙運作,細菌、病毒的神奇生活,以及它們齊心協力在地球上塑造生命的無數種行為方式,還展現瞭一場又一場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腐蝕人類牙齒需要細菌的團隊閤作、以放射性廢物為食的微生物超級英雄、誘導自殺的基因、疾病和抗生素耐藥性的起源;在與微生物鬥智鬥勇的同時,人類又依賴微生物而生——從食品生産和醫藥製造,到開采黃金、開發石油、清理人類製造的垃圾,可以說人類與微生物自古以來就是相愛相殺的一對,誰都離不開對方。因此,我們更需要正確認識這個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從而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讓地球環境變得更宜居。這場趣味橫生、充滿刺激的博弈,對於專業和非專業讀者都充滿著巨大的吸引力。
目錄
開篇 / IX
第 一 章
小蟲登場
究竟什麼是微生物? / 004
你會後悔知道的有關DNA的事 / 006
基因奏麯 / 009
繁殖,復製,再復製 / 013
安可麯目#1:數字遊戲 / 016
第 二 章
小蟲在哪裏
實驗室 / 021
感受高溫 / 024
生命的滴水之恩 / 030
黏液之城 / 032
X-蟲 / 037
安可麯目#2:不死的妙妙熊 / 043
第 三 章
小蟲動起來
希望之泉 / 049
牛糞炮 / 051
細胞中的恐怖分子 / 054
航空旅行 / 057
古老的輪子 / 060
無聊透頂的題外話 / 063
神奇的黃色菌團 / 065
犧牲小我 成全大我 / 068
安可麯目#3:逗點殺手 / 071
第 四 章
詭計多端的小蟲
爆破菌 / 076
厲害的DNA切割手 / 079
蠕動的小小計算機? / 083
細菌的奇葩性生活 / 085
並存的毒藥和解藥 / 090
σ因子 / 095
簡單好 / 097
生物進化的論戰 / 099
僞裝大師 / 103
呼吸並沒有想象中重要 / 105
安可麯目#4:世界上部以微生物為題材的短劇 / 109
第 五 章
小蟲在我身
熟悉的壞蛋 / 117
基因洗牌 / 119
物種間的跨界 / 123
革命尚未成功 / 130
香料——微生物的天敵 / 147
安可麯目#5:緻我親愛的 / 150
第 六 章
小蟲在工作
不能沒有你 / 154
什麼怪味? / 157
環保,從牛羊打嗝開始 / 158
現代化的背後 / 160
我們的煩 / 162
勞工 / 166
特殊信使 / 169
迷你礦工 / 171
微生物電力公司 / 174
安可麯目#6:未來的生物科技 / 176
第 七 章
小蟲的啓示
戳破細菌 / 180
巴斯德的故事 / 183
被封存的瘟疫 / 188
捨身試菌的科學傢們 / 192
99.9% / 201
安可麯目#7:來玩遊戲嗎? / 206
第 八 章
小蟲返場
案件審理 / 214
垃圾DNA / 222
無所不在 / 224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227
激進的女權主義 / 230
大腦裏的微生物 / 232
結語 / 239
詞匯錶 / 243
延伸閱讀 / 251
作者介紹
【關於作者】
伊丹?本-巴拉剋(Idan Ben-Barak)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哈達薩醫學院先後獲得瞭醫學理學士學位和微生物學碩士學位,他還在悉尼大學攻讀曆史與科技哲學的博士學位。他的首部著作《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已被翻譯為6種語言在多個國傢齣版。這本書還獲得瞭2010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斯巴魯(Subaru SB F)頒發的青年組科普圖書奬。巴拉剋現在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居住在澳大利亞墨爾本。
【關於譯者和插畫作者】
郭佳,女,80後,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後獲得香港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目前就職於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免疫學係。從小熱愛科學,對世界充滿探索欲,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將前沿的科學知識普及給更多的人。業餘時間鍾愛電影、旅行、古典音樂和百老匯音樂劇。
【關於作者】
文摘
序言
毫無疑問,《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是一本能夠徹底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書。我一直認為“微生物”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但作者通過大量的生動細節和故事,將這些看不見的生命具象化,並賦予瞭它們鮮活的生命力。我被書中對微生物適應環境能力的描述所震驚,它們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生存,能夠在各種意想不到的地方繁衍,這簡直是一種生命奇跡。而當我讀到關於微生物如何與人類建立復雜關係時,我纔真正意識到,我們並非是這場“博弈”的唯一主導者。書中關於腸道菌群的詳細介紹,讓我對自己的身體內部運作有瞭全新的認識。我發現,原來我很多看似獨立的行為,都可能受到體內微生物的影響。這種感覺非常奇特,仿佛我的身體內部,正在進行著一場我並不完全瞭解的“內部博弈”。而當作者描繪病原體如何挑戰人類健康時,那種緊張和恐懼感也油然而生。我看到瞭人類曆史上無數次與疾病的鬥爭,看到瞭我們曾經的束手無策,也看到瞭科學的進步是如何為我們帶來瞭希望。但是,本書並沒有將這場“博弈”描繪成一場簡單的勝利或失敗,而是強調瞭這種動態平衡的持續存在。它讓我明白,微生物並非隻是簡單的“敵人”,它們也是我們生存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與它們的關係,更像是一種復雜而微妙的共生。這本書讓我對生命的多樣性和地球生態的精妙之處,充滿瞭敬畏。
评分從這本書的標題《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就能看齣,它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我一直對“博弈”這個詞很感興趣,而作者將它巧妙地運用到瞭微生物和人類的關係上,簡直是妙筆生花。書中對我衝擊最大的部分,是關於微生物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的雙重角色。我以前總覺得,緻病的微生物就是壞的,有益的微生物就是好的,但這本書讓我明白,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很多時候,同一個微生物,在不同的環境下,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角色。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揭示瞭微生物是如何在我們的身體內部形成一個復雜的生態係統,而我們與它們的關係,更像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當我讀到關於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時,我真的感到十分震撼。原來,我有時候的“莫名的煩躁”或者“突然的食欲”,可能都與我體內的微生物有關。這種感覺非常奇妙,仿佛我身體的某個部分,正在與我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博弈”。而當作者探討人類如何試圖“戰勝”病原體時,我也看到瞭人類的智慧和毅力,但同時,我也看到瞭微生物的頑強和適應能力。它們總能在我們以為勝利的時候,找到新的生存之道。這本書讓我對“生命”的定義有瞭更廣闊的理解,不再僅僅局限於宏觀的動植物,而是認識到,那些微小的生命,同樣擁有著令人驚嘆的力量和影響力。
评分我必須說,《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這本書,簡直讓我花費瞭比預期多得多的時間,因為我一遍又一遍地被書中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所吸引。這不是一本可以輕易翻閱的書,它需要你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些細微之處的力量。作者在敘述病原體如何挑戰人類免疫係統時,那種抽絲剝繭般的分析,讓我對微生物的狡猾和頑固有瞭切膚的體會。我腦海中浮現齣各種經典的疾病爆發場景,那些看似無形的敵人,是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摧毀一座座堡壘。然而,本書最讓我著迷的,並不是微生物的攻擊性,而是它們在生命演化過程中與人類之間形成的微妙平衡。從腸道菌群到皮膚微生物,再到我們呼吸的空氣中,這些微小的存在,不僅塑造瞭我們的生理機能,甚至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情感狀態。書中對“共生”關係的探討,讓我看到瞭生命之間相互依存的宏偉圖景。我開始思考,我們所謂的“戰勝”微生物,究竟是怎樣的概念?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在試圖重新建立一種脆弱的平衡,而並非徹底消滅。這種對“博弈”的深刻解讀,讓我對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提醒我,我們並非孤立的個體,而是與無數看不見的生命共同構成瞭一個復雜的生態網絡。這本書無疑是科學普及的典範,但它更是一次關於生命本質的哲學思考,讓我重新認識瞭“人”這個概念的邊界。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太多驚喜,簡直是顛覆瞭我過去對微觀世界的認知。我一直以為微生物就是那些導緻生病的小東西,或者是在酸奶裏促進發酵的益生菌,但《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完全打破瞭我狹隘的視野。作者用極其生動形象的語言,將那些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呈現在我眼前,仿佛我置身於一個全新的宇宙。它不僅僅是科普,更像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講述著微生物與我們人類之間錯綜復雜、生死攸關的關係。我驚嘆於它們驚人的適應能力和繁殖速度,以及它們在地球生態係統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從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到我們身體內部共生的菌群,微生物無處不在,以我們難以想象的方式塑造著我們的星球和我們的生活。作者深入淺齣地探討瞭微生物的“好”與“壞”,那些緻病的病原體固然可怕,但那些對環境、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好”細菌同樣令人著迷。書中對各種病原體入侵的描寫,讓我讀得心驚肉跳,仿佛親身經曆瞭一場場看不見的戰役,而對那些有益微生物的介紹,又讓我對生命的多樣性充滿瞭敬畏。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情緒和行為的章節,這簡直太顛覆瞭!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意識到原來我的很多“小毛病”可能都與我體內的微生物有關。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想的啓迪,讓我對“生命”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教會我,即使是最小的生命,也能擁有最強大的力量。
评分《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這本書,像一扇窗戶,讓我窺見瞭那個我們肉眼無法觸及,卻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微觀世界。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他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科學術語,而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描繪得如同史詩般壯麗。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微生物如何改變地球環境的章節,它們如何通過光閤作用為地球帶來瞭氧氣,又如何參與到土壤的形成和養分的循環中,這是一種令人驚嘆的生命力量。而當我進入到人類與微生物的“博弈”篇章時,那種緊張感讓我一度為書中描述的疫情感到恐懼。作者對不同時代疾病的詳細描寫,讓我看到瞭人類在麵對看不見的敵人時所經曆的艱辛和挑戰。我看到瞭人類的智慧和毅力,不斷地尋找對抗疾病的方法,但我同時也看到瞭微生物那驚人的適應能力和繁殖速度。它們總能在我們以為勝利的時候,找到新的生存之道。這種“博弈”不是一場簡單的勝負,而是一種長期的、動態的相互作用。書中關於共生關係的探討,也讓我對“敵我”的界限有瞭更深的思考。很多時候,我們與微生物的關係並非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它們在我們體內默默地工作,幫助我們消化食物,維持免疫平衡,甚至影響我們的情緒。這本書讓我對“生命”這個概念有瞭更廣闊的理解,也讓我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充滿瞭敬畏之情。
评分說實話,在拿起《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之前,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微生物”這個話題聽起來總是有些枯燥。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的筆觸如同魔法師的畫筆,將那些肉眼無法捕捉的微觀世界描繪得栩栩如生,充滿瞭戲劇性和生命力。我驚嘆於微生物在地球早期生命形成中的關鍵作用,它們如何改變瞭大氣層,如何為更復雜生命的齣現鋪平瞭道路,這簡直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生命進化史。書中對不同類型微生物的分類和功能介紹,清晰明瞭,即使是對科學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噬菌體”的部分,這種病毒專門感染細菌,卻對人類無害,它們在自然界中扮演著“細菌的捕食者”的角色,默默地維持著生態的平衡,這種自然選擇的智慧,讓我由衷地感到震撼。而當書中轉到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時,那種緊張感又瞬間襲來。從古老的瘟疫到現代的超級細菌,人類與病原體的鬥爭從未停止,而這本書將這些曆史事件娓娓道來,讓我對人類的生存智慧和醫學的進步有瞭更深的敬意。但同時,它也讓我意識到,我們並非總是勝利者,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在與時間賽跑,在不斷適應和演變。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對生命探索精神的禮贊,它激發瞭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讓我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瞭更深的感激之情。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感到既緊張又著迷的書。在閱讀《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場永無止境的拉鋸戰之中,而這場戰爭的主角,正是那些我們看不見的微小生命。作者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揭示瞭微生物如何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消化、免疫,甚至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我曾經以為自己對身體的掌控是絕對的,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在我體內,正上演著一場由無數微生物參與的復雜“內部政治”。當我讀到關於微生物如何“入侵”我們的身體,如何繞過我們的免疫係統,如何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發起攻擊時,我真的感到一絲恐懼。例如,那些關於人畜共患病如何跨越物種界限,造成大規模疫情的描寫,讓我對微生物的傳播能力有瞭更直觀的認識。然而,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微生物僅僅描繪成敵人,而是深刻地闡述瞭我們與它們之間復雜的共生關係。很多時候,我們依賴它們生存,它們也依賴我們繁衍。這種雙重性,讓“博弈”這個詞顯得格外貼切。我開始思考,我們與微生物的關係,更像是一種相互依存的舞蹈,而非簡單的你死我活。這本書讓我對“健康”有瞭更全麵的理解,不再僅僅是消除病菌,更是如何與體內的微生物和諧共處。它是一次令人深思的旅程,讓我重新認識瞭生命的本質。
评分我必須承認,《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這本書,在我閱讀過程中,多次讓我停下來思考,甚至産生瞭一種莫名的敬畏感。作者以一種極其宏大而又細緻的視角,描繪瞭微生物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群體,它們如何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又如何與人類這個相對年輕的物種,展開瞭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博弈”。我被書中關於微生物在地球早期演化中的作用深深吸引,它們如何改變瞭地球的麵貌,如何孕育瞭生命的萬韆形態,這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宏偉敘事。而當我們進入到人類社會,這本書則將焦點對準瞭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入侵者”。從曆史上那些曾經令人談之色變的瘟疫,到今天我們麵對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作者都以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筆觸,展現瞭人類與病原體之間的殊死搏鬥。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古戰場上的硝煙彌漫,也能感受到現代實驗室裏科學傢的緊張研究。然而,本書最讓我著迷的,是它對“博弈”一詞的深刻解讀。它不是簡單的你死我活,而是充滿瞭策略、適應和妥協。我看到瞭微生物如何巧妙地利用我們的身體作為溫床,又看到瞭人類如何不斷研發新的武器來對抗它們。這種相互塑造、共同演進的關係,讓我對生命的復雜性和韌性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關於生命哲學和人類自身位置的深刻反思,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评分《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把開啓微觀宇宙大門的鑰匙,讓我得以窺探到那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忽略不計,卻又至關重要的世界。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不是簡單地羅列科學事實,而是將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塑造成瞭一場場扣人心弦的“博弈”。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那些關於微生物如何改變地球環境的章節,從光閤作用細菌如何産生氧氣,到厭氧菌如何塑造早期的大氣成分,這是一種宏大的曆史敘事,讓我對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有瞭全新的認識。而當我翻到書中關於人類與病原體之間的“戰爭”時,那種緊張感讓我一度喘不過氣來。作者對曆史上幾次大規模瘟疫的描寫,不僅僅是記錄瞭疾病的傳播,更深入地分析瞭人類在麵對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勇氣和脆弱。我尤其驚嘆於書中對那些“超級細菌”的討論,它們是如何在抗生素的濫用下進化齣強大的抵抗力,這讓我深思人類自身的行為是如何在無意中助長瞭敵人的力量。但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它也讓我看到瞭微生物的“善意”一麵。那些存在於我們腸道內的益生菌,如何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如何訓練我們的免疫係統,它們默默地為我們的健康貢獻力量,這種互利的共生關係,讓我對生命的多樣性充滿瞭敬畏。這本書讓我明白,我們並非是地球的統治者,而是這個龐大生態係統中一個相互依存的部分。
评分閱讀《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這本書,是一次令人震撼的體驗。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將微生物這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忽略不計的群體,描繪成瞭一股足以改變地球麵貌、影響人類命運的強大力量。我被書中關於微生物如何塑造地球環境的章節深深吸引,從它們如何産生氧氣,到它們如何參與到碳循環中,這是一種宏大的地質曆史敘事,讓我對地球生命的演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當我翻到書中關於人類與病原體之間的“戰爭”時,那種緊張和刺激感讓我一度廢寢忘食。作者對曆史上幾次重大疫情的描述,不僅僅是記錄瞭疾病的傳播,更深入地分析瞭人類社會在麵對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勇氣和脆弱。我被書中那些關於微生物如何巧妙地“入侵”人類身體,以及人類如何研發齣各種策略來對抗它們的細節所吸引。然而,本書最讓我著迷的,是對“博弈”一詞的深刻解讀。它不是簡單的你死我活,而是充滿瞭相互適應、相互製約的動態過程。我看到瞭微生物如何在抗生素的壓力下進化齣耐藥性,也看到瞭人類如何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法。這種永無止境的“博弈”,讓我對生命的頑強和多樣性充滿瞭敬畏。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次關於生命哲學和人類自身位置的深刻反思,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與自然世界的復雜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