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1
先唐哀祭文體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目錄
&xbsp;
&xbsp;
&xbsp;
緒論
1、古代文體分類
二、古人對哀祭文體的認識和分類
三、哀祭文體研究現狀
四、研究範圍和方*
&xbsp;
*1章古代喪祭思想
*1節儒傢的死亡觀念
1、早期社會的死亡觀念
二、儒傢的生命意識
三、“三年之喪”的理論與實踐
四、儒傢對死亡的*越
*二節道傢和道教的死亡觀念
1、老子的死亡觀念與順應生死的“道”
二、莊子的死亡觀念與“生死齊1”
三、道教理論中的“重生惡死”觀念
四、道傢和道教對死亡的*越
第三節佛教的死亡觀念
1、佛教的“死亡之苦”
二、佛教的死亡觀念
三、佛教對死亡的*越
第四節結語
&xbsp;
*二章古代喪祭儀式
*1節古代喪祭禮儀
1、儒傢喪祭禮儀
二、道教喪祭禮儀
三、佛教喪祭禮儀
*二節喪祭儀式的意義
1、“過渡禮儀”與“閾限”理論
二、喪葬儀式的象徵意義
三、喪祭禮儀的文化功能
三、儀式與文體的産生
第三節結語
&xbsp;
第三章誄文研究
*1節誄文溯源
1、誄之釋義
二、誄與謚製
三、誄的禮製規定
四、誄文體製溯源
*二節誄文流變
1、內容的變化
二、抒情方式的變化
三、誄主身份的變化
四、體製的變化
五、流變的原因
第三節誄文的衰落
1、謚議與行狀對誄文作謚職能的取代
二、碑誌文對誄文述德職能的取代
三、祭文和哀辭對誄文寫哀職能的取代
四、佛教喪葬願文對誄文祈願職能的取代
第四節結語
&xbsp;
第四章祭文吊文研究
*1節祭文溯源
1、祭之釋義
二、祭與祝官
三、祭的禮製規定
四、祭文體製溯源
*二節祭文流變
1、體製的儀式性特徵
二、內容的變化
三、祭主身份的變化
四、語體形式的變化
第三節吊文溯源
1、吊之釋義
二、吊與凶禮
三、吊與賓禮
四、吊文體製溯源
第四節吊文流變
1、吊文的文體定型
二、內容的變化
三、體式的變化
四、體製的變化
第五節結語
&xbsp;
第五章哀辭、哀策、挽歌研究
*1節哀辭溯源
1、哀辭釋義
二、哀辭溯源
*二節哀辭流變
1、哀辭的文體定型
二、哀辭的體製特徵
三、哀主身份的變化
四、哀辭抒情方式的變化
第三節哀策溯源
1、哀策釋義
二、哀策文體溯源和禮製規定
第四節哀策流變
1、哀策的文體定型
二、哀策的文體結構與體製特徵
三、哀策的文體流變規律
第五節挽歌溯源
1、挽歌釋義
二、挽歌與送終之禮
三、挽歌儀式的錶演者——挽郎
四、“非禮”的助樂挽歌
第六節挽歌詩流變
1、挽歌與挽歌詩
二、葬禮挽歌詩和擬挽歌詩
三、獻贈挽歌詩
四、挽歌詩的文體流變規律
第七節結語
&xbsp;
第六章喪葬文書研究
*1節買地券研究
1、買地券的産生
1、買地券的儀式性特徵
三、買地券的體製
四、買地券的內容
*二節鎮墓文研究
1、鎮墓文的産生
二、鎮墓文的儀式性特徵
三、鎮墓文的體製與內容
第三節告地策研究
1、告地策的産生
二、告地策的內容
三、告地策與通關之“傳”
第四節喪葬文書與道教思想
1、喪葬文書與道教神仙譜係
二、喪葬文書中的解除內容
三、喪葬文書中的道教符籙內容
第五節結語
&xbsp;
參考文獻
緻謝
&xbsp;
&xbsp;
緒論
顯示全部信息1、古代文體分類
中guo古代關於文體方麵的研究和探討淵源已久,1直受到曆代學者們的重視。醉早的文體辨析思想可以上溯到《詩經》,風、雅、頌就是按照某種標準試圖對詩歌進行分類的。《尚書》中的文章分為典、謨、訓、誥、誓、命等名目,也是1種對文辭的分門列類。《左傳》更是直接載有多種古代文體名目,如命、誓、盟、禱、諫、讓、書、對等。先秦其他典籍中也保留有1些文體的名目,如《周禮》中的“大祝作六辭”,有祠、命、誥、會、禱、誄六種文體類型,《周易》中的卦論和爻辭中也保留瞭論、說、辭、序等文體雛形。考察先秦時期齣現的文體分類,可以看齣*時的文體辨析不是以辨析文體為齣發點的專門分門彆類,而是齣於實際政治生活的需要而自發産生的,具有很強的功利性。早期社會人們在生産和生活中生成大量具有實用性的社會行為,而相伴而生的言辭是作為社會功能行為的組成部分齣現的,隨著人們對語言的使用技巧逐漸增強,包容著言辭的大量社會功能行為在不同曆史時期階段的行為意義也發生瞭轉化,文體觀念逐漸孕育。
真正kai始有意識地對文體進行辨析的是劉嚮的《彆錄》、劉歆的《七略》和班固的《漢書·藝文誌》。雖然劉嚮、劉歆父子的原作已經亡佚,但根據《漢書?藝文誌》中關於《七略》的概況,還是可以看齣“部次條彆,將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945頁。的分類原則。《詩賦略》中分詩賦為五種,其中賦為四傢,分為屈原賦類、陸賈賦類、孫卿賦類、客主賦類;歌詩為1傢,共五種。他們的文獻分類觀念標誌著中guo古代文體分類意識的萌生。
研究者們普遍認為,蔡邕的《du斷》是醉早的文體學研究專著。劉躍進:“從現存資料來看,有關文體研究的論著,*以蔡邕《du斷》為醉早。”參見《〈du斷〉與秦漢文體研究》《文學遺産》2002(5);張方:“以此為準,後漢蔡邕或可成為中guo古代文體論的創導之人。”參見《中guo詩學的基本觀念》,北京:東方齣版社,1999年版,*142頁。《du斷》始見於《後漢書?蔡邕傳》,其中所列的文體分為皇帝發布的詔書和大臣呈遞的奏章兩種,皆是處理朝政大事時使用的文類,共有策書、製書、詔書、戒書、章、奏、錶、駁議八種文體,“采qiax古及漢以來典章製度、品式稱謂、考證辨釋、反數百事”〔宋〕waxg應麟:《玉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捲51。,11說明其體式和用途。與蔡邕同時代的劉熙編著的《釋名》,也是1部考釋事物名稱兼及文體名實辨析的著作,《釋名序》雲:“夫名之於實,各有義類,百姓日稱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陰陽、四時、邦guo、都鄙、車服、喪紀,下及民庶應用之器,論敘指歸,謂之《釋名》。”〔東漢〕劉熙撰,〔清〕waxg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序言*1頁。《釋名》捲6《釋書契第shijiu》和《釋典藝*二十》中,訓釋瞭奏、檄、謁、符、傳、券、策書、啓、書、告、錶、詩、賦、詔書、論、贊、銘、碑等文體,其中涉及的對文體名稱及其內涵、外延的考辨,TI現齣鮮明的辨體意識,但是,“這種辨體意識更多地指嚮遵循文體功能進行文章寫作,即如何因體作文或作文得體,而不是指嚮以篇歸類的類彆區分,因此尚屬於文體形態學的範疇”郭英德:《中guo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齣版社,2005年版,第77頁。
顯示全部信息先唐哀祭文體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