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倫理小常識 9787539639680

生態倫理小常識 978753963968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芳 著
圖書標籤:
  • 生態倫理
  • 環境保護
  • 自然觀
  • 道德哲學
  • 可持續發展
  • 生態學
  • 科普讀物
  • 倫理學
  • 環境教育
  • 生態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39680
商品编码:2965984989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生態倫理小常識

:16.90元

售價:11.5元,便宜5.4元,摺扣68

作者:劉芳

齣版社:安徽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39639680

字數:150000

頁碼:15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生態倫理即人類處理自身及其周圍的動物、環境和大自然等生態環境的關係的一係列道德規範。通常是人類在進行與自然生態有關的活動中所形成的倫理關係及其調節原則。為普及廣大青少年讀者的環保知識,劉芳組織編寫瞭這本《生態倫理小常識》,希望讀者能從中對生態倫理知識有個初步的瞭解。


內容提要

“人與環境知識”叢書是一套科普類圖書,旨在通過介紹與人類生産、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來嚮大眾普及環境知識,提高大眾對環保問題的重視。本叢書從多個方麵、多個角度來闡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中以很大篇幅來闡述環保對生態、傢居環境、生活習慣、生命健康等的影響,突齣瞭主題,闡明瞭立場。另外,還適當地介紹瞭與環保相關的環保組織的建立、結構、功能等問題,對主題起到瞭很好的補充作用。劉芳主編的《生態倫理小常識》是“人與環境知識”叢書之一。《生態倫理小常識》內容涉及生態倫理與環境的各個側麵,文字淺顯易懂,生動活潑。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自然低語:與地球和諧共生的日常智慧》 前言 我們正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人類的活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改變著地球的麵貌。從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到生物多樣性銳減的警鍾,再到汙染侵蝕的日常,我們與自然的關係正經曆著深刻的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下,理解並踐行一種新的生活哲學——一種關懷地球、尊重生命、追求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顯得尤為迫切。 《自然低語:與地球和諧共生的日常智慧》並非一本冰冷的學術論著,也不是一部枯燥的宣言。它更像是一場溫和的對話,一次心靈的觸碰,旨在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並將這份情感轉化為可行的行動,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這本書將帶我們一同探索,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生活中,重新找到與大地母親連接的脈絡,學習傾聽自然的低語,並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 本書的寫作初衷,是希望能夠以一種更加親切、易懂的方式,嚮每一位關心地球命運的讀者傳遞一份來自自然的脈動。我們相信,真正的改變並非源於宏大的敘事,而是始於個體意識的覺醒,以及微小但持續的實踐。因此,我們將目光聚焦在那些看似不起眼,卻蘊含著深刻生態智慧的“小常識”上,它們如同散落在生活各處的種子,一旦被播撒,便能生根發芽,匯聚成改變的力量。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請允許我提齣一個邀請:放下我們固有的觀念,敞開心扉,一同走進一個由自然之美、生命之歌和可持續之道編織而成的世界。在這裏,我們將一同發現,原來“生態倫理”並非遙不可及的哲學概念,而是滲透在我們日常飲食、起居、齣行,甚至每一次選擇中的生活藝術。 第一章:自然的呼吸——認識我們賴以生存的傢園 地球,我們唯一的傢園,是一部宏偉而精妙的生命交響麯。它的每一個角落,從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峰,從繁茂的森林到乾旱的荒漠,都承載著獨特的生命形態,並相互依存,構成瞭一個復雜的生態網絡。然而,我們往往在忙碌的生活中,對這一切習以為常,甚至有所忽視。 本章將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星球。我們將從地球的宏觀係統——大氣、水、土壤——齣發,理解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維係著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大氣:地球的保護罩與呼吸係統 我們呼吸的空氣,遠不止是簡單的氧氣與氮氣。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如何默默地阻擋著緻命的紫外綫? 溫室效應,這一地球天然的保溫機製,為何會因人類活動而失衡,引發全球變暖? 空氣汙染的根源在哪裏?我們日常使用的物品,如何悄無聲息地影響著空氣的質量? 瞭解空氣的循環,認識風的意義,理解呼吸的珍貴,是保護大氣的第一步。 水:生命的源泉與循環的奇跡 地球錶麵的絕大部分被水覆蓋,但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卻極為有限。 水循環的奧秘:蒸發、凝結、降水……這個永不停歇的過程,如何滋養萬物? 水汙染的隱形殺手:工業廢水、農業麵源汙染、塑料微粒……它們如何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水體? 珍惜每一滴水,理解水的淨化能力,認識到保護水源的重要性,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 土壤:生命的基石與隱藏的寶藏 土壤並非貧瘠的泥土,而是充滿生命力的生態係統,孕育著無數微生物和根係。 土壤的構成與健康:有機質、礦物質、微生物……它們如何共同作用,為植物提供養分? 土壤侵蝕與退化:過度耕作、森林砍伐、化肥濫用……這些行為如何剝奪瞭土壤的生機? 認識土壤的價值,理解其緩慢的形成過程,學習堆肥、輪作等保護土壤的耕作方式,是守護大地的根本。 生物多樣性:地球生命的華麗樂章 每一個物種,無論大小,都在地球生態係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食物鏈與食物網:它們如何精妙地聯係在一起,維係著生態平衡? 物種滅絕的警鍾:棲息地破壞、外來物種入侵、過度捕獵……我們正經曆著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而這次,人類是主導者。 認識身邊的小生命,理解不同物種的生存需求,支持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努力,是守護地球生命力的關鍵。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希望能幫助讀者建立起對地球基本生態係統的直觀認識,培養一種“與自然同在”的感知,理解我們自身與自然界密不可分的關係,為後續的生態倫理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生活的低語——從餐桌到衣櫥的生態選擇 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都在與地球進行著無聲的對話。每一次消費,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成為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力量,也可能加劇環境的壓力。本章將聚焦於我們最日常的生活場景,探討如何在其中融入生態智慧,做齣更負責任的選擇。 舌尖上的地球:飲食與可持續 食物的來源: 瞭解我們所食用的食物是如何生産的。有機農業、本地化種植、公平貿易……它們意味著什麼? 餐桌的選擇: 為什麼說減少肉類消費有助於緩解環境壓力?如何在傢中實現“零浪費”的廚房? 食物的保鮮與處理: 季節性飲食的意義,如何儲存食物以避免浪費?如何科學處理廚餘垃圾,將其變廢為寶? 避免食物浪費: 全球有多少食物被白白浪費?我們如何在個人層麵做齣改變? 衣物的循環:時尚與責任 快時尚的代價: 快速更新的潮流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環境和社會成本? 可持續的衣物選擇: 天然縴維、再生材料、二手衣物……如何選擇更環保的服飾? 衣物的護理與延長壽命: 正確的洗滌方式,修補與改造,讓衣物陪伴我們更久。 舊衣物的去嚮: 捐贈、迴收、升級再造……如何處理不再穿著的衣物? 居傢的小確幸:能源、用水與廢物管理 節約能源: 隨手關燈、選擇節能電器、改善房屋的隔熱性能……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能帶來多大的改變? 珍惜每一滴水: 縮短淋浴時間、收集雨水、選擇節水器具……水資源的寶貴,需要我們時時刻刻銘記。 垃圾的分類與減量: 垃圾分類的意義,如何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産生?可迴收、可降解、不可降解……我們應該如何區分? 綠色傢居: 選擇環保的清潔劑、傢具,以及裝修材料,打造健康的居住環境。 齣行的低碳路:交通與汙染 步行與騎行: 最環保的齣行方式,不僅有益於健康,更能減少碳排放。 公共交通的選擇: 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減少私傢車的使用。 電動汽車與新能源: 瞭解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發展,以及它們的優劣。 減少航空旅行: 航空業的碳排放量巨大,如何在必要時做齣更負責任的選擇? 通過本章的探討,我們希望能夠激發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態智慧”,將抽象的生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讓每一次消費都成為對地球的溫柔善意。 第三章:社區的共鳴——從個人行動到集體力量 生態倫理的實踐,並非孤立的個人行為,它更需要在社區、社會乃至全球的層麵産生共鳴和聯動。當個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便能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變革力量。本章將探討如何將個人生態實踐延伸至社區層麵,以及如何通過參與和支持,為更廣泛的生態保護做齣貢獻。 社區的綠色生活: 社區花園與共享農場: 鼓勵居民參與共同耕種,增進社區聯係,學習可持續的種植知識。 二手市場與物品交換: 建立社區內的物品交換平颱,讓閑置物品得到再利用,減少消費。 環保教育與工作坊: 組織社區內的環保講座、技能培訓,提升居民的生態意識。 綠色齣行倡議: 鼓勵社區居民共同選擇綠色齣行方式,例如拼車、步行日等。 公眾參與與倡導: 瞭解環境議題: 關注當地和全球的環境新聞,瞭解正在發生的環境挑戰。 參與環保組織: 加入或支持緻力於環境保護的非營利組織,為他們的工作貢獻力量。 政策倡導: 關注環保政策的製定,通過簽名、聯名信等方式,錶達公眾的訴求。 發聲的力量: 在社交媒體、社區論壇等平颱,分享環保知識,傳播積極理念。 企業責任與綠色消費: 選擇可持續品牌: 瞭解企業的環保認證和可持續發展策略,支持那些真正踐行環保的企業。 抵製不可持續的産品: 避免購買那些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或剝削勞工的産品。 企業公民的義務: 鼓勵企業承擔起其社會責任,減少生産過程中的汙染,推行綠色生産。 麵嚮未來的對話: 教育的重要性: 將生態倫理融入教育體係,從小培養下一代的環保意識。 科技的角色: 探索科技在解決環境問題中的潛力和應用,例如可再生能源、環境監測技術等。 跨代際的責任: 認識到我們今天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子孫後代的生存環境。 本章旨在強調,個人的生態行為是起點,但真正的改變需要廣泛的社會參與和集體力量的匯聚。通過社區的互動,公眾的倡導,以及對企業行為的監督,我們可以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健康、可持續的未來。 結語 《自然低語:與地球和諧共生的日常智慧》,最終希望傳遞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行動指南。我們深知,生態倫理的實踐並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學習、不斷嘗試、不斷完善的過程。每一個微小的進步,每一次有意識的選擇,都是在為地球注入一份希望。 我們並非要求每個人都成為環保的“聖人”,而是鼓勵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生活中的“生態管傢”。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用愛與理性去關懷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土地。傾聽自然的低語,尊重生命的價值,踐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這將是我們留給未來最寶貴的財富。 願這本書能成為您踏上生態倫理之旅的一盞明燈,陪伴您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力量。讓我們一起,用智慧和行動,為這個藍色星球,書寫更加美好的明天。

用户评价

评分

讀罷《生態倫理小常識》(ISBN 9787539639680),心中湧動著一種久違的敬畏與責任感。這本書並沒有給我灌輸那些遙不可及的宏大理論,而是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筆觸,一點點地剝開瞭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背後隱藏的生態真相。我意識到,那些在生活中被忽略的細節,比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不必要的電器待機、甚至是齣門忘帶購物袋,都可能在無形中給地球帶來負擔。作者巧妙地將復雜的生態問題,轉化為一個個 relatable 的“小常識”,讓我們能夠輕鬆地進入這個話題,並且從中找到共鳴。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自然是一種饋贈,而非理所當然”的論調,這句話如同一記警鍾,提醒我停止將自然資源的無度索取視為一種權利。它教會我,每一個生命,無論是渺小的一隻昆蟲,還是一棵參天古樹,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和保護。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知識的普及讀物,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並開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一份屬於自己的生態責任。

评分

《生態倫理小常識》(ISBN 9787539639680)這本書,仿佛是一劑良藥,讓我原本對環境問題的漠然,逐漸轉變為一種深深的關切。它沒有激昂的口號,也沒有沉重的負擔,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那些關於生命、關於自然、關於我們作為地球居民的責任,一點點地滲透進我的意識。我特彆欣賞書中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它不會強迫你去做什麼,而是通過清晰的道理和生動的案例,讓你自己去領悟,去思考。讀這本書,我仿佛能聽到大地的呼吸,感受到萬物的脈動,並開始意識到,我們與自然並非是徵服者與被徵服者的關係,而是一種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書中對於“少即是多”的推崇,也給瞭我很大的啓發,讓我開始審視自己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並思考如何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同時,減少對地球的負擔。這本書讓我明白,生態倫理不僅僅是一種道德準則,更是一種生活智慧,一種通往更美好未來的必然選擇。

评分

《生態倫理小常識》(ISBN 9787539639680)的閱讀體驗,簡直就像是走進瞭一片寜靜的森林,被各種關於生命和諧共存的低語所包圍。這本書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以一種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人與自然之間那份本應存在的默契。我從中讀到瞭對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物的關懷,比如那些默默為土壤貢獻養分的微生物,或者那些在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它們同樣是我們生態係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通過生動的例子,描繪瞭當這份默契被打破時,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讓我們深刻理解到,破壞任何一個環節,最終都會傷害到我們自身。這本書也給我提供瞭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來,比如節約用水用電,減少食物浪費,或者選擇對環境友好的交通方式。這些“小常識”,看似微不足道,但當韆韆萬萬的人都將它們付諸實踐時,其産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它讓我看到瞭希望,看到瞭通過個體努力,改變世界並非不可能。

评分

收到一本名為《生態倫理小常識》(ISBN 9787539639680)的書,一直想對身邊的一些現象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但又苦於缺乏係統的知識和清晰的脈絡。這本書的名字很吸引我,它承諾的是“小常識”,這意味著它不會像學術專著那樣令人望而生畏,而是以一種更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觸及“生態倫理”這個既重要又有些抽象的概念。我特彆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否將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實則與環境息息相關的行為,一一進行梳理和解讀。比如,我們隨手丟棄的垃圾,看似隻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其背後卻牽扯到資源的消耗、環境的汙染,乃至對生態係統的長遠影響。又比如,我們對食物的選擇,是選擇本地當季的産品,還是長途運輸的商品?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碳足跡和生態代價?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簡單易懂的解釋,讓我明白這些“小常識”的重要性,從而在我的生活中做齣更負責任的選擇。當然,我也希望它能引導我去思考,我們與自然的關係究竟應該是怎樣的,作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們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責任。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強製性的規定更能深入人心。

评分

拿起《生態倫理小常識》(ISBN 9787539639680),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科普讀物,沒想到它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親切方式,打開瞭我認知世界的新視角。書中並沒有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將“生態倫理”這個概念,拆解成一個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用邏輯清晰、引人入勝的方式進行解讀。我最深刻的感受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謂的“進步”和“發展”,很多時候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例如,當我們追求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生活時,是否考慮過這背後所帶來的汙染和資源耗竭?書中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讓我産生瞭深刻的反思。它提醒我們,真正的進步,不應該是建立在對自然的破壞之上,而應該是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這本書也讓我看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為這個星球做齣積極的貢獻,即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隨手關燈,或者少用塑料製品,都能匯聚成改變的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