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篆刻第二版莊熙祖高等教育齣版社9787040206500

書法篆刻第二版莊熙祖高等教育齣版社97870402065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莊熙祖 著
圖書標籤:
  • 書法
  • 篆刻
  • 藝術設計
  • 高等教育
  • 教材
  • 莊熙祖
  • 第二版
  • 9787040206500
  • 漢字藝術
  • 書法篆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佳期如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06500
商品编码:29684608310
出版时间:2007-06-30
页数:288

具体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書名:  書法篆刻(第二版)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
作者/主編:  黃惇  李昌集  莊熙祖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號:  9787040206500
齣版年份:  2007年
版次:  第2版
總頁數:  268頁
開本:  1/16
圖書定價:  39.00元
實際重量:  545g
新舊程度:  正版全新
















《書法篆刻》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之一。






 書法編導論書法的藝術構成與書法藝術的本質書法藝術的形式構成第二節 書法藝術的精神構成 上篇 中國書法藝術史略章 先秦書法節 概述第二節 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第三節 西周的金文第四節 春鞦戰國時期的地域書風與古隸的萌生 第二章 秦漢書法節 概述第二節 秦代小篆與隸變大趨勢第三節 漢代的簡帛書法第四節 漢代的銘刻書法第五節 漢代各書體的發展及主要書法傢








《書法篆刻》齣版之初為國傢教委委托高等教育齣版社組織編寫的衛星電視教育美術係列教材之一。1990年齣版至今,隨著高等教育的新發展,本教材已廣被全國各高校相關的本、專科使用。本次修訂版已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全書分書法、篆刻兩編。書法編分中國書法藝術史略、書法基礎技法、古代書論基本體係提要三篇,是關於書法本體的總的觀照。篆刻編分中國篆刻史略、篆刻基礎兩篇。本教材注意吸收考古新發現的書法資料和書法研究的新成果,同時也注意瞭教學實踐的積纍和反饋。全書結構閤理,篇幅適當,文字精賅,圖文並茂,將史、技法、理論有機地融為一體。《書法篆刻》適於作為大學本、專科書法教學的教材。也可供中學美術教師進修及自學者使用。
書法篆刻(第二版) 作者: 莊熙祖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 9787040206500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部係統、深入探討書法篆刻藝術的力作,旨在為廣大書法篆刻愛好者、學習者提供一份全麵而詳實的指導。全書以莊熙祖先生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對書法和篆刻的諸多方麵進行瞭精闢的闡述和獨到的解析。 一、 書法藝術的深度探索 本書對書法藝術的起源、發展、演變進行瞭梳理,重點介紹瞭中國書法史上各個重要朝代、流派的風格特點及代錶人物,使讀者能夠清晰地把握中國書法藝術的脈絡。在書體方麵,本書詳細講解瞭篆、隸、楷、行、草五種主要書體的形成、結構、用筆、結體及欣賞要點,並輔以大量的經典碑帖拓片和名傢作品,幫助讀者建立直觀的認識。 在筆法方麵,本書深入剖析瞭提、按、頓、挫、轉、摺等基本筆畫的形態和運筆技巧,強調瞭“用筆韆古不易,筆法乃書之魂”的理念。結構方麵,本書著重講解瞭字的結構組織規律,包括偏旁部位的搭配、疏密虛實的對比、輕重緩急的安排等,教會讀者如何將筆畫有機地組閤成結構嚴謹、美觀大方的漢字。墨法方麵,本書探討瞭墨色的濃淡乾濕變化及其在書寫中的錶現力,闡述瞭如何通過墨色的運用增強作品的層次感和藝術感染力。 此外,本書還關注瞭書法的品評標準,從用筆、結構、章法、墨法、神韻等多個維度,引導讀者學會欣賞和鑒彆書法作品的優劣,提升其審美能力。對於初學者,本書提供瞭循序進化的學習路徑,從基本功訓練入手,逐步過渡到創作實踐。 二、 篆刻藝術的精妙解析 本書對篆刻藝術的起源、發展、流派進行瞭係統介紹,深入分析瞭不同流派的治印風格和藝術特色。在印材選擇方麵,本書介紹瞭常見的印材如青田石、壽山石、巴林石等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石材選擇閤適的治印工具和技法。 在篆法方麵,本書重點講解瞭篆書的各種字體,如小篆、繆篆、鳥蟲篆等,並結閤印章的實際應用,闡述瞭篆書在印麵上的布局和處理技巧,強調瞭“篆法,印之骨也”。在刀法方麵,本書細緻地介紹瞭衝刀、切刀、藏鋒、露鋒等各種刀法的運用,以及不同刀法所能産生的不同藝術效果,指導讀者掌握乾淨利落、富於變化的用刀技巧。 在章法方麵,本書深入探討瞭印麵的布局藝術,包括謀篇布局的原則、印文與印麵的關係、虛實的處理、陰陽的對比等,教會讀者如何將篆書在方寸之間安排得疏密得當、錯落有緻、氣韻生動。本書還介紹瞭多種經典的印式,如硃文、白文、陰陽結閤等,並分析瞭其各自的特點和適用性。 對於篆刻創作,本書提供瞭從構思、選字、布局到落款、印泥選擇等一係列完整的流程指導,並鼓勵讀者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個人情感和審美,創作齣具有時代精神和個人風格的印章作品。 三、 書法與篆刻的融會貫通 本書將書法與篆刻緊密結閤,強調瞭兩者之間的內在聯係和相互促進作用。書法為篆刻提供基礎,篆刻反過來又能加深對書法筆意、結構、神韻的理解。書中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瞭優秀的書法作品如何轉化為精美的印章,以及優秀的印章作品如何體現齣書法的精神。 四、 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 本書理論闡述嚴謹,語言通俗易懂,避免瞭空泛的說教,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文中穿插瞭大量的範例、圖示和練習方法,便於讀者理解和模仿。作者鼓勵讀者勤於動手,反復練習,在實踐中體悟書法的韻味和篆刻的樂趣。 五、 適宜讀者 本書適閤作為高等院校書法、篆刻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廣大書法篆刻愛好者、初學者、進修者的重要參考書。無論您是希望係統學習書法篆刻的入門者,還是希望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技藝的進階者,本書都將是您寶貴的學習夥伴。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能夠掌握書法篆刻的基本理論和實用技巧,更能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領略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我這個初學者來說,《書法篆刻第二版》無疑是一本集實用性與指導性於一體的優秀教材。我一直對篆刻心嚮往之,但苦於無從下手。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為我指明瞭方嚮。它循序漸進地講解瞭篆刻的基本功,從如何選擇閤適的石材,如何磨刀,到如何運用不同的刀法來錶現文字的起伏、頓挫和轉摺,都做瞭非常詳盡的介紹。書中提供的各種字體範例,以及不同風格的印章作品,為我提供瞭豐富的參考。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從臨摹簡單的字開始,一點點地熟悉刀下的感覺。雖然過程充滿挑戰,但也樂在其中。書中的一些小貼士,比如如何解決刻錯字的問題,如何進行印麵的布局等等,都極大地幫助我避免瞭許多彎路。可以說,這本書陪伴瞭我從零基礎到初步掌握篆刻技巧的整個過程。

评分

莊熙祖先生的《書法篆刻第二版》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盡管我並非專業科班齣身,但書中由淺入深的講解,以及大量精美範例的呈現,極大地激發瞭我對這門古老藝術的興趣。從最初對篆刻的模糊概念,到逐漸理解其綫條的力度、章法的布局、以及刀法的變化,整個過程受益匪淺。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講解理論的同時,並未忽視實踐的重要性。書中關於材料的選擇、工具的運用,甚至到刻印前的構思過程,都做瞭細緻的闡述,仿佛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在手把手地教導我們如何下刀。我曾嘗試模仿書中的一些範例,雖然效果尚有差距,但通過實踐,我對篆刻的理解又上升瞭一個層次,更能體會到“點鐵成金”、“鬼斧神工”等贊譽背後所蘊含的匠心與技藝。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通往藝術殿堂的啓濛之鑰,讓人在享受創作樂趣的同時,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書法篆刻第二版》的裝幀設計本身就頗具藝術品位,而其內容更是錦上添花。莊熙祖先生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藝術造詣,為我們呈現瞭一部關於書法與篆刻的力作。我反復研讀瞭書中關於書法與篆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論述,深感其見解獨到。作者並非將兩者割裂開來講解,而是將篆刻視為書法在另一媒介上的延伸和發展,這種宏觀的視角,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這門藝術的理解。書中對曆代書法名傢在篆刻領域的貢獻的梳理,以及對不同書體在印章上運用的探討,都給我帶來瞭許多啓發。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意”的闡述,即如何通過刀法和章法來傳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這纔是篆刻的靈魂所在。閱讀此書,不僅是學習技藝,更是對中國傳統美學的一次深刻體驗。

评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優秀的藝術類書籍,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激發讀者的創作熱情。《書法篆刻第二版》無疑做到瞭這一點。莊熙祖先生在書中巧妙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相結閤,並通過大量生動具體的實例,將抽象的藝術理念具象化。我常常在閱讀完某個章節後,便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嘗試去實踐。書中關於如何將書法的筆意融入篆刻的刀法中,如何處理印麵上的留白,如何通過布局營造齣特定的意境,這些都給我帶來瞭很多靈感。有時候,僅僅是看到書中一幅精美的印章作品,就能激發起我想要動手創作的欲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良師益友,它鼓勵我去探索、去創新,去體驗創作的樂趣,並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

评分

初次翻閱這本《書法篆刻第二版》,我便被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精湛的藝術呈現所摺服。莊熙祖先生不僅是一位技藝精湛的篆刻傢,更是一位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學者。他將復雜的篆刻技法,通過清晰的邏輯和條理化的語言一一剖析,使得原本高深莫測的藝術變得觸手可及。書中的內容涵蓋瞭篆刻的各個方麵,從曆史淵源、風格流派的梳理,到具體的篆法、刀法、章法的講解,無不體現齣作者深厚的功底和獨到的見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曆代名傢作品的賞析,那些被賦予生命力的印章,在作者的解讀下,仿佛有瞭靈魂,講述著它們背後的故事和藝術價值。這種學術與藝術的完美結閤,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學習瞭技法,更提升瞭審美情趣,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感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