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旅遊導視
定價:248.00元
售價:168.6元,便宜79.4元,摺扣67
作者:(德)托馬斯?約阿希姆?傑伊斯特
齣版社: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3818581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旅遊導視》這本書嚮讀者展示瞭眾多國際設計機構極富創意的案例,涵蓋瞭博物館、藝術館、公園、風景區、動物園和度假村等多個領域。本書將帶領讀者領略導視設計作為旅遊空間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所呈現齣的的多樣性。
前言
博物館
藝術館
公園
風景區
動物園
度假村
索引
托馬斯·約阿希姆·傑伊斯特,是德國朗根teamgeissert設計公司建築師兼總監。
他曾就讀於美因茨應用科學大學和法蘭剋福建築學(SAC)。在為幾傢建築事務所工作並
負責瞭法蘭剋福PASJourdan&Muller;建築事務所的競賽項目之後,他加入瞭CDC傳播設計谘詢公司,成為瞭建築經曆和理事會成員,主要負責德國聯邦鐵路公司遍布德國的數百座火車站的導視係統設計。2005年,傑伊斯特創辦瞭teamgeissert設計公司,繼續負責德國聯邦鐵路公司的導視項目。公司專門從事機場、大學、辦公樓、工業建築的導視係統設計和旅遊導視
信息係統設計,例如,德國巴伐利亞州施特勞賓市、奧地利格拉費內格宮殿花園等。記憶斯特獲得瞭許多設計大奬,其中包括2008德國設計師俱樂部奬、2010地工設計奬提名等。
我收藏瞭很多與世界風光相關的書籍,但大多都是走馬觀花式的展示。這本作品集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呈現瞭一種非常成熟的“作者視角”。它不像傳統的旅遊指南那樣試圖麵麵俱到,而是明顯帶有攝影師強烈的個人印記和審美傾嚮。比如,他對幾何綫條的偏愛在很多建築和自然景觀的截圖中體現得淋灕盡緻,畫麵中總有一種結構上的秩序感,即使麵對的是狂野的自然,也被一種內在的邏輯所約束。這種高度個人化的篩選和構圖,讓整本書讀起來像是一部流動的個人迴憶錄,充滿瞭情感的溫度。它不隻是在記錄“哪裏有什麼”,更是在錶達“我在這裏看到瞭什麼,感受到瞭什麼”。這種深度介入的情感錶達,讓簡單的風景照片上升到瞭藝術錶達的層麵。它激發瞭我一種強烈的衝動——不是去模仿他的路綫,而是去模仿他觀察事物的那種專注和內省的態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美”的定義都被拓寬瞭。
评分這本畫冊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純白的封麵在陽光下泛著低調的光澤,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觸感,仿佛能感受到紙張本身的呼吸。內頁的紙張選擇也極為考究,那種微微泛黃的米白色調,讓原本就色彩斑斕的攝影作品多瞭一層時間的沉澱感。我特意翻閱瞭幾頁,即便是最細微的紋理和光影變化,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完全沒有廉價印刷品的粗糙感。特彆是那些大幅的跨頁展示,仿佛將整個場景都濃縮在瞭我的手掌之中,那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讓我忍不住想立刻打包行李,奔赴書中所描繪的那些遙遠國度。裝幀師顯然對“閱讀體驗”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書脊的處理非常巧妙,即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有鬆動的跡象。這種對細節的極緻關注,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記錄影像的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那種匠人精神,讓人肅然起敬。我尤其喜歡它在字體排版上的剋製,簡潔的西文字體與那些充滿異域風情的圖片形成瞭完美的平衡,沒有喧賓奪主,而是默默地襯托著視覺主體。這本書的實體質感,是電子屏幕永遠無法替代的奢侈享受。
评分我是一個對排版設計有著近乎苛刻要求的人,很多攝影集即使內容再好,也毀在瞭粗糙的內頁設計上。這本畫冊在版式設計上的處理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大膽地使用瞭大量的留白,這種“呼吸感”極大地突顯瞭畫麵的主體。在處理雙圖頁(spread)時,它很聰明地避開瞭中間裝訂綫對主體元素的切割,很多時候主體會巧妙地橫跨兩頁,形成一種撲麵而來的沉浸感。而且,文字信息的處理非常剋製和精確,無論是題詞還是圖注,都以極小的字號、極簡的風格布局在畫麵的角落,完全沒有搶奪照片的風頭。這種“少即是多”的設計哲學,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非常純粹的視覺享受,沒有任何多餘的乾擾。我甚至仔細研究瞭它在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之間的過渡頁設計,那種微妙的色調變化和心理鋪墊,顯示齣設計者對觀眾情緒引導的精準拿捏。這本書在視覺傳達的專業性上,絕對達到瞭業內頂尖水準。
评分我最近迷上瞭一種“慢閱讀”的方式,就是找一本需要時間去品味的、信息密度高的書,然後每天隻看一小部分,細細咀嚼。這本攝影集恰好完美契閤瞭我的需求。它的內容敘事性極強,但又不是那種直白的流水賬記錄。我發現,即便是同一張照片,在一天中不同時間點去看,感受都會截然不同。比如清晨看那些關於沙漠日齣的照片,會感到一種宏大而冷峻的美感;而到瞭夜晚,再迴看那些關於城市霓虹和古老街道的特寫,則會帶來一種迷離的、略帶憂鬱的情緒。這本書的編輯顯然對節奏的把控非常到位,幾張看似毫不相關的照片放在一起,卻能無形中構建齣一個完整的“心境”序列。我甚至開始嘗試模仿書中的構圖去拍攝我身邊的小物件,這讓我對“觀察”這件事有瞭全新的理解——原來我們每天都在錯過多少精心布置的瞬間。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攻略性的文字,這反而更棒,它強迫你去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填充那些空白,去構建屬於自己的旅行故事。
评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風景大片”有些審美疲勞,總覺得它們要麼過於商業化,要麼就是過度P圖的産物,缺乏靈魂。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我注意到,很多作品的曝光時間都非常精準,捕捉到瞭那種“稍縱即逝”的光綫,比如風暴來臨前天空的奇異色彩,或是雨後濕漉漉的石闆路上反射齣的微妙光芒。這些都不是靠後期就能輕易堆砌齣來的,背後必然有攝影師在現場對環境有著極高的敏感度和耐心。更讓我驚喜的是,它沒有隻停留在展示那些人盡皆知的“打卡地”。有幾張關於偏遠地區傳統生活場景的照片,人物的眼神裏充滿瞭故事感,雖然沒有文字說明,但我能感受到那種淳樸和力量,讓人心生敬畏。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旅行”不隻是去看那些著名的地標,更是去感受那些尚未被過度開發的、有生命力的角落。這本書像是一位沉默的嚮導,引導我去關注那些隱藏在宏大敘事背後的真實人性與自然肌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